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上三尺讲台,默默耕耘,由于学校教师紧缺,我接任了初一年级班主任。对此,心理种种杂念油然而生。接任后,整整几天愁眉苦脸,忧心忡忡。作为一个班主任,不要老是运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指导班务工作,要有创新思想行为,大胆探索和实践精神。于是提出了中学价段班级领导轮换制的小课题。
班级“领导”是一种虚拟的官职,其“编制”又较庞大。每班班长、副班长、团支部书记是班级领导的核心人物,下属有学习、文艺、体育、劳动、纪律、卫生、生活、课代表、小组长……分别为“常委”各“政府”、“分管领导”“片区领导”,各施其职。他们没有行政级别,不领国家薪金,地位却非常特殊。他们既是学生,要完成艰苦的学业;又是管理者,要充当老师管理学生的枢纽,充当老师联系学生的桥梁;还是学生的代表,要反映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扮演的这种“领导”角色,使其正常运转成为班风、班纪、学风良好的班集体,必然要有一个整套的运行机制。然而班级领导产生任期,传统的习惯就是班主任指定或选举产生(走过场,不严格),任其一个学期或者一届初中。这一传统的模式有其弊病:一是没有充分发挥民主,产生的领导学生不服从故意捣乱。有一个姓文的同学,在个别谈话中透露说:“小学六年级时,我悄悄地把班上的点名册烧毁了,原因是这位班长是老师心目中的侨侨者,经常到老师处打小报告。”二是剥夺了其他同学的“被选举权”。,从而让他们丧失学习信心。我班从黄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好,经常打台球、吸烟、旷课等违反班纪。有一次,他在打扫教室卫生时,我主动帮助他,打成一团,后问其对班上的卫生、纪律有什么设想。果然在我的意料之中,他多想参与班级管理,让老师发现自己。于是在下届领导中,他被选为小组长,一改往常现象。三是任期时间长了,产生特权意识,有同学向我反映说XX同学经常迟到,但其操行分没被扣,原因是纪律委员和他经常到校外的烙锅店里。我认为要改变这种模式,便在针对性地采取了行动,最后让他们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通过实践,班级领导轮换制在中学阶段有其可取之处。
班级“领导”轮换制方法。“领导”的产生采用推荐指定,民主选举、竞争上岗三结合的方式,做到因材分工,使班干部处在恰到好处的地位,第一届班委为代理班委。通过几天的了解,凭着自己的直觉,发现并指定天性活泼,向上心集体感强的同学,且根据不同的性格担任不同的职务,一个月的任期。通过相互了解,对班级工作基本了解之后,再进行选举第二届班委。
在指定班委之前,就宣布第二届以后班委产生的方式及任期(1个月),已经担任过班委职务的同学不再担任(不管是什么职务),所有同学都担任过,再轮换担任以前没有担任过的职务。
实行班级“领导”轮换制有以下好处:
一、这一新型的班级管理体制,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和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符合当今“素质教育”思想理论,及新课改以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打破以往的“一任到底”的模式
譬如,有部分同学虽然能力较弱,但从其眼神,选举班干时的心理,就可知渴望参加班级管理的欲望。
二、这一新型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对在职的同学,就有我必须搞好本职工作和学习,才是个称职的领导的思想,因此会自我约束,主动提高各方面能力,对已退职的同学,进行正确引导,加强责任感。如担任过领导的同学相当于政界上的“人大常委”,要指导和监督“领导”的工作,做好表率。
三、这一新型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
中学阶段,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时事了解较深,班级“领导”的产生方式,轮换方法,让学生从现在起树立民主意识。通过追踪调查,学生对乡换届选举了解更多,有的向自己父母说“我们的班干部的产生和他们的一样。”
四、这一新型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引入激励机制
运用激励原理,正确引导,就推进对班级的自我管理。学期结束对班委进行整体评估(对管理较差的同学,至始至终不得歧视,正确加以引导),评选出“优秀第X届领导”、“优秀班(团)干”等,激励他们更好地为他人、班级服务。实践证明,优秀的“领导”,能学习勤奋、知难而上、尊重他人、为班级分忧,是班级名副其实的骨干。
五、这一新型的管理体制,加深了班干部与班干,班干部与学生之间的相容(彼此都要成为班干部的),使班干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便更好地开展班务工作,搞好学习
总之,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是一个组织,一个组织必须有组织建设,只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才是一个完善的班集体,才能贯彻执行班规班纪,才能有条不紊地做好班上各项工作。而“班级领导轮换制”能使这一庞大体系更好运转,学校会变得五彩缤纷,秩序井然。“领导”们学会了尊重、平等,也学会了组织管理。他们在校园这片净土里没有名利所图,因而远离世,一旦融入实社会,便是社会的栋梁。
“班级领导轮换制”在我班开展,实践证明,符合中学生心理,更能激活班级管理。且这一科研课题得到我校领导、教师一致认同
(作者单位:553200贵州省赫章县雉街乡中心小学)
班级“领导”是一种虚拟的官职,其“编制”又较庞大。每班班长、副班长、团支部书记是班级领导的核心人物,下属有学习、文艺、体育、劳动、纪律、卫生、生活、课代表、小组长……分别为“常委”各“政府”、“分管领导”“片区领导”,各施其职。他们没有行政级别,不领国家薪金,地位却非常特殊。他们既是学生,要完成艰苦的学业;又是管理者,要充当老师管理学生的枢纽,充当老师联系学生的桥梁;还是学生的代表,要反映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扮演的这种“领导”角色,使其正常运转成为班风、班纪、学风良好的班集体,必然要有一个整套的运行机制。然而班级领导产生任期,传统的习惯就是班主任指定或选举产生(走过场,不严格),任其一个学期或者一届初中。这一传统的模式有其弊病:一是没有充分发挥民主,产生的领导学生不服从故意捣乱。有一个姓文的同学,在个别谈话中透露说:“小学六年级时,我悄悄地把班上的点名册烧毁了,原因是这位班长是老师心目中的侨侨者,经常到老师处打小报告。”二是剥夺了其他同学的“被选举权”。,从而让他们丧失学习信心。我班从黄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好,经常打台球、吸烟、旷课等违反班纪。有一次,他在打扫教室卫生时,我主动帮助他,打成一团,后问其对班上的卫生、纪律有什么设想。果然在我的意料之中,他多想参与班级管理,让老师发现自己。于是在下届领导中,他被选为小组长,一改往常现象。三是任期时间长了,产生特权意识,有同学向我反映说XX同学经常迟到,但其操行分没被扣,原因是纪律委员和他经常到校外的烙锅店里。我认为要改变这种模式,便在针对性地采取了行动,最后让他们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通过实践,班级领导轮换制在中学阶段有其可取之处。
班级“领导”轮换制方法。“领导”的产生采用推荐指定,民主选举、竞争上岗三结合的方式,做到因材分工,使班干部处在恰到好处的地位,第一届班委为代理班委。通过几天的了解,凭着自己的直觉,发现并指定天性活泼,向上心集体感强的同学,且根据不同的性格担任不同的职务,一个月的任期。通过相互了解,对班级工作基本了解之后,再进行选举第二届班委。
在指定班委之前,就宣布第二届以后班委产生的方式及任期(1个月),已经担任过班委职务的同学不再担任(不管是什么职务),所有同学都担任过,再轮换担任以前没有担任过的职务。
实行班级“领导”轮换制有以下好处:
一、这一新型的班级管理体制,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和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符合当今“素质教育”思想理论,及新课改以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打破以往的“一任到底”的模式
譬如,有部分同学虽然能力较弱,但从其眼神,选举班干时的心理,就可知渴望参加班级管理的欲望。
二、这一新型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对在职的同学,就有我必须搞好本职工作和学习,才是个称职的领导的思想,因此会自我约束,主动提高各方面能力,对已退职的同学,进行正确引导,加强责任感。如担任过领导的同学相当于政界上的“人大常委”,要指导和监督“领导”的工作,做好表率。
三、这一新型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
中学阶段,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时事了解较深,班级“领导”的产生方式,轮换方法,让学生从现在起树立民主意识。通过追踪调查,学生对乡换届选举了解更多,有的向自己父母说“我们的班干部的产生和他们的一样。”
四、这一新型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引入激励机制
运用激励原理,正确引导,就推进对班级的自我管理。学期结束对班委进行整体评估(对管理较差的同学,至始至终不得歧视,正确加以引导),评选出“优秀第X届领导”、“优秀班(团)干”等,激励他们更好地为他人、班级服务。实践证明,优秀的“领导”,能学习勤奋、知难而上、尊重他人、为班级分忧,是班级名副其实的骨干。
五、这一新型的管理体制,加深了班干部与班干,班干部与学生之间的相容(彼此都要成为班干部的),使班干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便更好地开展班务工作,搞好学习
总之,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是一个组织,一个组织必须有组织建设,只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才是一个完善的班集体,才能贯彻执行班规班纪,才能有条不紊地做好班上各项工作。而“班级领导轮换制”能使这一庞大体系更好运转,学校会变得五彩缤纷,秩序井然。“领导”们学会了尊重、平等,也学会了组织管理。他们在校园这片净土里没有名利所图,因而远离世,一旦融入实社会,便是社会的栋梁。
“班级领导轮换制”在我班开展,实践证明,符合中学生心理,更能激活班级管理。且这一科研课题得到我校领导、教师一致认同
(作者单位:553200贵州省赫章县雉街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