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课题以书法教育为载体,进行校本德育的课程开发和内涵研究,通过《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拓展型校本课程的研发、课内外书法特色教育体系的建构、书法艺术氛围的营造,对书法艺术所蕴含的“美”的意境和“善”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使学生在掌握书法知识技能的同时,人文素养得到滋养,品性特长得到发展,有力提升学生书法艺术修养,打造学校翰墨校园书法教育特色。
关键词: 书法 校本课程 艺术修养
1.研究背景
我校是“上海市书法特色学校”,学校坚持不懈地重视和开展书法教育,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书法教学方法。但是与此不协调的是我校学生整体的写字水平还待提升,对于“书法”这一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了解还有待深化,且现代学生普遍存在缺乏耐性,缺乏恒心,审美情趣异类,民族自豪感缺失,意志力薄弱,性格暴躁等性格缺陷正成为学校教育中比较棘手的难题,更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本课题旨在提炼规律,充分挖掘书法艺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内核,以科学方法指导学生写好书法,以主题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书法教育在技能、艺术、文化、精神等层面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鼓励师生向“艺术求美、人文向善、意志坚韧”的目标努力,提升办学品质,拓宽书法特色学校建设的路径。
2.研究保障
2.1科学的管理保障
确立校长室引领,政教处、艺术组为主体,语文组、政史地组、社团作支撑的课题组工作网络,课题组全体教师参与制定《“书·德”校本德育课程三年发展规划》和每学期的艺术教育工作计划,以及各项活动的实施方案。教导处和政教处做好协调工作,实行动态管理。艺术组、语文组、文学生社团等相关组室从不同视角设计活动,开展实践。
2.2良好的师资保障
学校通过专家引领、自主研修、全员参与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书法教育教学专业水平。领衔人获2010—2011年度上海市书法教育先进个人光荣称号。专兼职书法教师在区基本功竞赛、教学评优中脱颖而出。
2.3合理的经费保障
教师的“三笔字”基本功和对学生的书法教育教学成效纳入教师考核范围,并设有专项成果奖励经费。
3.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推进《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拓展校本课程建設,探索书法特色教育多元化和谐育人的途径和方法,形成课内外书法特色教育体系。促使学生书法技能得到切实提高的同时,人文素养得到滋养,品性特长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在习字中向“艺术求美、人文向善、意志坚韧”的目标努力。
3.1校本课程建设目标
突现“文化”——发掘书法艺术的内涵与底蕴;
展现“书品”——习字练人,促进德行;
实现“渗透”——学科整合,综合提升;
体现“校本”——锻造品牌,形成特色。
3.2架构课内外书法特色教育体系目标
课内以“书道结合 诵读经典”语文拓展课程;“走近书法史” 历史拓展课程;“书画同源 以美育德” 美术拓展课程为主,研发这三个拓展课程的校本内容;课外以“书法魅力与文学修养” 文学社团活动;“以‘书’为媒 活动育‘德’” 主题教育活动为主,形成课内外书法特色教育体系。
3.3学生发展目标
掌握汉字的书写法则,提高书法技能。通过课内外书法特色教育,提升学生文化艺术和道德情操的修养,使学生接受美的感染和艺术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润泽学生的生命,达成在“求美”过程中不断“向善”的目标。
4.研究过程
学校以精致的、多元的、创新的理念,设计具有认知、技能、情意交融的拓展课程及实践活动,推进以书法教育为载体“校本德育”的内涵与实践探索。
4.1架构课内外书法教育体系
教师树立“写字即育人”的意识,把写字作为常规教学要求渗透在各科教学中,通过“书法”课堂教学、“语文”书道结合、“历史”科目设计、“教育”主题活动、“社团”修养提升、“美术”书画同源及学科课程化推进等项目开发,挖掘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涵,达成“书品锤炼”和“人品发展”共同提升,“能德”双收的效果。
利用多种教育渠道,确立以政教处、艺术组为主体,语文组、政史地组、社团作支撑的工作网络,设计书法特色活动,从系列化、主题化、主体化着手,将书法主题教育活动和团队体验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民俗节庆项目等整合起来,凸显墨香育人,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引领学生精神发展。
4.2开发书德拓展型校本课程
学校对原有的《书德》校本课程进行拓展,有机地将书品、艺品、人品教育加以整合,研发《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拓展型校本课程。
政教处、团队、艺术组及书法专职教师、骨干班主任组成的课题组根据既定目标,各司其职,分块突破。课题组采取边论证、边实施的研发策略,构建《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校本拓展课程框架系统,确立可操作的教材体例,完成了“知识堂”、“习惯园”、“名家录”、“作品栏”、“习字帖”五个单元的研发。研发过程中注重凸现“文化”,发掘书法艺术的内涵与底蕴;强调展现“书品”,习字练人促进德性;积极实现“渗透”,学科整合综合提升;力争体现“校本”,形成特色创建品牌。《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学习书法艺术,掌握书法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并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磨练意志、陶冶性格、规范品行,丰富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内涵,拓展了课题实施的载体。
4.3营造书法文化氛围
完善书法教育的设施建设,投资重新装饰书法专用教室,打造“长廊文化”,建设“墨香校园”, 通过“廊、墙、室、角”的建设,让学校的走廊、墙面、书法室、教室等场所充分展示书法传统艺术的魅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①画像廊——增建古今著名书法家画像廊,通过对书法名家的探究,让学生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悠久历史以及在国内外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②欣赏墙——布置古今书法家名品欣赏墙,通过探究历代书法名家留下的书坛佳话,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磨练意志,精益求精,立志成才。
③展览室——开辟学生写字作业(作品)展览室,分层次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表彰在书法作品中勤于学习,敢于创新的同学。
④文化角——建设班级书法文化角,介绍书法名人故事、文房四宝史和书法习字技能,展示班级学生习作和学生书法心得,让校园处处呈现出浓浓的墨香气息和人文气息。
这些环境及设施,一方面反映了学校管理者的文化观念,另一方面则通過物化的形式将管理者、教育者的文化理念信息传达给学生。置身校园,传统文化要素凝炼其中,形成一部立体的、多彩的、无声的“教科书”,增强书法教育的感染力,引导和规范着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行为,让学生时时感受到养成良好品行的意义和方向,自律自省,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5.成果展示
5.1开发了《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拓展型校本课程
开发《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校本拓展课程,确立可操作的教材体例,共分为五个单元:知识堂、习惯园、名家录、作品栏、习字帖。从本课程研究起,就在书法课上不断地运用实践并修改完善,是目前学校书法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附件1)
5.2形成了课内外书法特色教育体系
课内形成了“书道结合 诵读经典”语文拓展课程;“走近书法史” 历史拓展课程;“书画同源 以美育德” 美术拓展课程;课外开发了“书法魅力与文学修养” 文学社团活动系列;“以‘书’为媒 活动育‘德’” 主题教育活动系列。(附件2)
5.3提升了学生书法艺术修养
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能力、对书法技巧的把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近两年来,共有35位学生在市、区级层面的书法比赛中获得各项等第奖。有100多位学生的作品在区、校层面上进行展示交流。
通过课内外书法特色教育活动,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促使学生的书法技能得到切实提高的同时,人文素养得到滋养,品性特长得到发展,凸现了学校的文化特色,有力提升了学生书法艺术修养。(附件3)
6.思考与展望
回眸课题推进的历程,可以看出本课题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为进行书法、历史、美术、语文等学科开展拓展课程教育的老师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虽然本课题研究已经结束,但我们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并没有结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校本教材如何更好的使用和评价,本课题的育人价值如何进一步的体现等,这些问题有待于在深入推进《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拓展型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去探索。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论》 王斌华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培养入笔成规矩》 中国教育报 2010/2
《书法教育与国民文化素养(一)》《美术观察》 2010/06
《书法教育与国民文化素养(二)》《美术观察》 2010/07
《写字与做人》 《美术观察》2010/07
关键词: 书法 校本课程 艺术修养
1.研究背景
我校是“上海市书法特色学校”,学校坚持不懈地重视和开展书法教育,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书法教学方法。但是与此不协调的是我校学生整体的写字水平还待提升,对于“书法”这一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了解还有待深化,且现代学生普遍存在缺乏耐性,缺乏恒心,审美情趣异类,民族自豪感缺失,意志力薄弱,性格暴躁等性格缺陷正成为学校教育中比较棘手的难题,更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本课题旨在提炼规律,充分挖掘书法艺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内核,以科学方法指导学生写好书法,以主题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书法教育在技能、艺术、文化、精神等层面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鼓励师生向“艺术求美、人文向善、意志坚韧”的目标努力,提升办学品质,拓宽书法特色学校建设的路径。
2.研究保障
2.1科学的管理保障
确立校长室引领,政教处、艺术组为主体,语文组、政史地组、社团作支撑的课题组工作网络,课题组全体教师参与制定《“书·德”校本德育课程三年发展规划》和每学期的艺术教育工作计划,以及各项活动的实施方案。教导处和政教处做好协调工作,实行动态管理。艺术组、语文组、文学生社团等相关组室从不同视角设计活动,开展实践。
2.2良好的师资保障
学校通过专家引领、自主研修、全员参与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书法教育教学专业水平。领衔人获2010—2011年度上海市书法教育先进个人光荣称号。专兼职书法教师在区基本功竞赛、教学评优中脱颖而出。
2.3合理的经费保障
教师的“三笔字”基本功和对学生的书法教育教学成效纳入教师考核范围,并设有专项成果奖励经费。
3.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推进《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拓展校本课程建設,探索书法特色教育多元化和谐育人的途径和方法,形成课内外书法特色教育体系。促使学生书法技能得到切实提高的同时,人文素养得到滋养,品性特长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在习字中向“艺术求美、人文向善、意志坚韧”的目标努力。
3.1校本课程建设目标
突现“文化”——发掘书法艺术的内涵与底蕴;
展现“书品”——习字练人,促进德行;
实现“渗透”——学科整合,综合提升;
体现“校本”——锻造品牌,形成特色。
3.2架构课内外书法特色教育体系目标
课内以“书道结合 诵读经典”语文拓展课程;“走近书法史” 历史拓展课程;“书画同源 以美育德” 美术拓展课程为主,研发这三个拓展课程的校本内容;课外以“书法魅力与文学修养” 文学社团活动;“以‘书’为媒 活动育‘德’” 主题教育活动为主,形成课内外书法特色教育体系。
3.3学生发展目标
掌握汉字的书写法则,提高书法技能。通过课内外书法特色教育,提升学生文化艺术和道德情操的修养,使学生接受美的感染和艺术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润泽学生的生命,达成在“求美”过程中不断“向善”的目标。
4.研究过程
学校以精致的、多元的、创新的理念,设计具有认知、技能、情意交融的拓展课程及实践活动,推进以书法教育为载体“校本德育”的内涵与实践探索。
4.1架构课内外书法教育体系
教师树立“写字即育人”的意识,把写字作为常规教学要求渗透在各科教学中,通过“书法”课堂教学、“语文”书道结合、“历史”科目设计、“教育”主题活动、“社团”修养提升、“美术”书画同源及学科课程化推进等项目开发,挖掘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涵,达成“书品锤炼”和“人品发展”共同提升,“能德”双收的效果。
利用多种教育渠道,确立以政教处、艺术组为主体,语文组、政史地组、社团作支撑的工作网络,设计书法特色活动,从系列化、主题化、主体化着手,将书法主题教育活动和团队体验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民俗节庆项目等整合起来,凸显墨香育人,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引领学生精神发展。
4.2开发书德拓展型校本课程
学校对原有的《书德》校本课程进行拓展,有机地将书品、艺品、人品教育加以整合,研发《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拓展型校本课程。
政教处、团队、艺术组及书法专职教师、骨干班主任组成的课题组根据既定目标,各司其职,分块突破。课题组采取边论证、边实施的研发策略,构建《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校本拓展课程框架系统,确立可操作的教材体例,完成了“知识堂”、“习惯园”、“名家录”、“作品栏”、“习字帖”五个单元的研发。研发过程中注重凸现“文化”,发掘书法艺术的内涵与底蕴;强调展现“书品”,习字练人促进德性;积极实现“渗透”,学科整合综合提升;力争体现“校本”,形成特色创建品牌。《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学习书法艺术,掌握书法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并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磨练意志、陶冶性格、规范品行,丰富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内涵,拓展了课题实施的载体。
4.3营造书法文化氛围
完善书法教育的设施建设,投资重新装饰书法专用教室,打造“长廊文化”,建设“墨香校园”, 通过“廊、墙、室、角”的建设,让学校的走廊、墙面、书法室、教室等场所充分展示书法传统艺术的魅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①画像廊——增建古今著名书法家画像廊,通过对书法名家的探究,让学生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悠久历史以及在国内外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②欣赏墙——布置古今书法家名品欣赏墙,通过探究历代书法名家留下的书坛佳话,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磨练意志,精益求精,立志成才。
③展览室——开辟学生写字作业(作品)展览室,分层次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表彰在书法作品中勤于学习,敢于创新的同学。
④文化角——建设班级书法文化角,介绍书法名人故事、文房四宝史和书法习字技能,展示班级学生习作和学生书法心得,让校园处处呈现出浓浓的墨香气息和人文气息。
这些环境及设施,一方面反映了学校管理者的文化观念,另一方面则通過物化的形式将管理者、教育者的文化理念信息传达给学生。置身校园,传统文化要素凝炼其中,形成一部立体的、多彩的、无声的“教科书”,增强书法教育的感染力,引导和规范着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行为,让学生时时感受到养成良好品行的意义和方向,自律自省,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5.成果展示
5.1开发了《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拓展型校本课程
开发《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校本拓展课程,确立可操作的教材体例,共分为五个单元:知识堂、习惯园、名家录、作品栏、习字帖。从本课程研究起,就在书法课上不断地运用实践并修改完善,是目前学校书法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附件1)
5.2形成了课内外书法特色教育体系
课内形成了“书道结合 诵读经典”语文拓展课程;“走近书法史” 历史拓展课程;“书画同源 以美育德” 美术拓展课程;课外开发了“书法魅力与文学修养” 文学社团活动系列;“以‘书’为媒 活动育‘德’” 主题教育活动系列。(附件2)
5.3提升了学生书法艺术修养
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能力、对书法技巧的把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近两年来,共有35位学生在市、区级层面的书法比赛中获得各项等第奖。有100多位学生的作品在区、校层面上进行展示交流。
通过课内外书法特色教育活动,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促使学生的书法技能得到切实提高的同时,人文素养得到滋养,品性特长得到发展,凸现了学校的文化特色,有力提升了学生书法艺术修养。(附件3)
6.思考与展望
回眸课题推进的历程,可以看出本课题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为进行书法、历史、美术、语文等学科开展拓展课程教育的老师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虽然本课题研究已经结束,但我们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并没有结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校本教材如何更好的使用和评价,本课题的育人价值如何进一步的体现等,这些问题有待于在深入推进《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拓展型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去探索。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论》 王斌华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培养入笔成规矩》 中国教育报 2010/2
《书法教育与国民文化素养(一)》《美术观察》 2010/06
《书法教育与国民文化素养(二)》《美术观察》 2010/07
《写字与做人》 《美术观察》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