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的内涵、作用机制以及提高策略的阐述,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家庭因素、学校因素、自身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梳理。
【关键词】儿童;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于1997年提出的概念。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领域特别强调人的认知因素对学习和行为调节的影响,作为一种认知因素的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被看成是人的自我调节得以持续的心理动力原因。[1]自我效能感不是技能,也不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来源于以下4个信息:行为成就(直接经验)、替代经验(间接经验)、言语劝说和调节情绪及生理状态,各因素也是通过这四个信息渠道最终影响自我效能感的。[1,2]
儿童期指儿童从6、7岁到12、13岁这一时期,正是儿童进入学校学习的时期。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还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小学高年级儿童则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渐进入青春发育期。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3]对小学生自我效能进行探究,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开发自身潜能,激发成就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和主观生活幸福感的科学决策。
一、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于儿童的成长影响深刻,对于儿童早期的经验储备和认知风格有动力定型的作用,是影响儿童自我效能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6]
1.父母的气质
有研究者发现,气质类型不同的家长,其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从整体来看,多血质-多血质和多血质-粘液质家长的孩子自我效能感较高,粘液质和抑郁质家长的孩子自我效能感较低。[2]但这种相关关系,并不能说明父母气质就是影响儿童自我效能感发展的一个原因。研究者推测,其影响机制可能是粘液质和抑郁质属于抑制型气质,属于这个两种气质的个体,反应性低、迟钝,兴奋性弱,主动性不高,尤其是抑郁质的个体,还常常伴有抑郁情绪。粘液质和抑郁质的家长很难给儿童提供良好的榜样,相反,可能强化儿童的退缩性行为。[4]
2.父母的教养方式
蔡志刚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支持与理解”因子与自我效能感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拒绝与否认”因子与自我效能感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6]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一举一动横加干涉、限制,对孩子缺乏耐心,希望子女惟命是从。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严重者或丧失自尊心、自暴自弃、走上犯罪道路。而权威-民主型父母既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限制和制止;既保护孩子的活动,又给以社会和文化的训练;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大多表现谦虚、有礼貌,自我效能感高。[3]和睦的、相互尊重、互相理解和在事业生活上相互支持的家庭氛围,会对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相反,父母间的争吵、隔阂、猜疑甚至关系破裂,都会对孩子自我效能感乃至人格造成负面效应。
3.父母的自我效能感
父母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否成为成功的父母,从而促进子女积极发展的能力信念。在所有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因素中,它的作用是最核心的。父母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多重的角色:抚养他们长大成人、给予他们经济和情感的支持、社会的道德规范传授等等。将父母的这些行为称之为替代性经验,这是幼儿自我效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父母的自我效能水平将直接影响幼儿自我效能的发展水平。有研究表明,那些自我效能水平较低的父母常常会遇到诸如身体健康及精神压力方面的问题,进而影响家庭气氛,这会对家庭中儿童的自我效能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3]
4.家庭经济状况
一般研究认为,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父母比那些经济状况良好的父母对儿童的自我效能影响更大。[5]但是也有研究表明,既是两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同,如果有一方的父母意识到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其孩子的自我效能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
二、学校因素
教育是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关键因素,儿童在学校期间自我效能感发展状况关系到他们的终生学习观和社会认同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是否被激发,是否积极能动的参与学习体验,是否得到了教师和同伴的接纳与认同都对学生自我效能感体验产生重要影响。
1.教师自我效能感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教育工作和自身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自我信念、判断与感受,对教师自身发展和儿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教师指导的儿童倾向于有较高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较明确的自我定向与学习动机,对待学校和学习的态度更为积极,并在主要学科上有较好的成绩。而自我效能感较低的教师,由于对自己的影响力和儿童改变的期望都较低,对儿童的态度与评价也相对较消极,因而容易影响儿童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并产生较低的自我期望。[6,7]上世纪60年代,罗森塔尔就在其著名实验中证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有广泛的影响,如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来教育他们,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更有自信,比教师以消极态度进行教学的学生学的更好。
2.同伴关系
小学时期是开始建立同伴团体的时期,也被成为“帮派时期”。[3]同伴交往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和主要的方式。儿童友谊关系的建立,使儿童之间相互影响日益加深,这种影响是以同伴的强化和同伴的榜样作用实现的。心理学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同伴效应的作用,儿童是否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生活学习群体的影响。群体的主观体验所创造的心理氛围是影响个体自我体验的内在因素。儿童容易模仿自己崇拜的榜样,榜样示范作用对于儿童的影响是强有力的,心理学和教育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同伴的接纳、认同,是儿童对自我进行认识、发展的标准,如果其生活的同伴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体验,那么学生个体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成长,慢慢也会获得较高的效能体验。这种体验一方面来自环境的特殊感染功能,另一方面,来自这种环境特殊的教育激发功能。学生通过观察一个与他们条件相似的人获得成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体验并且促使他们去完成相似的任务。[7]
3.教师评价
几乎每一个踏进小学校门的儿童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威信。有关调查发现,84%的小学儿童(低年级小学儿童为100%)认为要听教师的话。[3]作为儿童的“重要他人”,教师的评价对儿童极为重要。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基础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儿童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稳定的自我评价。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常常依赖于成人。此时,教师对儿童的期望、态度,会对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许多儿童的自我效能感比较低,他们在选择任务目标时缺乏足够的勇气,在困难情景中缺乏坚持性,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必要的主动性。总之,他们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缺乏信心。究其产生根源,和教师的单一评价标准不无关系。在单一的评价标准指挥下,大量的儿童被打入智力平平甚至低下的行列。[17]一旦成人对儿童智力水平形成比较低的看法,便会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如等待他们回答问题的时间短,在他们回答问题时更多地提供答案,对他们不恰当的行为更经常地给予惩罚,对他们的成功却给予很少表扬等。儿童从中获得的信息也只能是一种较低的自我评价。而且成人的片面评价标准会逐渐内化为儿童自己的评价标准,使他们的价值观仅仅取向于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造成儿童可能总以自己的劣势去与别人的优势相比,形成一种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4.师生关系
小学儿童与教师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与幼儿园的教师相比,小学教师更为严格,既引导儿童学习、掌握各种科学知识和社会技能,又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学业、品行。与中学教师相比,小学教师的关心帮助更加具体细致,也更有具有权威性。由于小学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小学教师对儿童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3]小学师生关系良好与否,影响小学生对教师的反应,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报以积极的反应,极为重视所喜欢教师的评价,而对自己所不喜欢的教师往往予以消极的反应,对其做出的评价也可能做出相反的反应。教师努力保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其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他们更有自信的面对问题。
三、自身因素
1.归因方式归因是指从行为结果中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归因理论是由海德提出的,认为人们对于行为结果可归因于自身因素或者情境因素,即内归因和外归因。后来韦纳又将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把行为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面对失败时,如果个体将结果归因为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程度或运气,下次就会更加努力,并且产生积极的预期;如果归因为稳定的因素,如能力或者任务难度,往往会放弃努力,消极预期结果和上次一样。[8,9]因此,积极地归因方式有利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尤其是儿童将个体的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因素时,可以增强个体的成功期望和行为动机,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儿童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如果儿童将个体的失败归因于不可控的因素(能力不足)时,就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2.性别有研究发现,儿童的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性别差异。[10]但国内已有研究表明中学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那么儿童的自我效能感是在何时、如何产生分化的?该领域的空白急待有关研究成果填补。
参考文献
[1]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91-97
[2]王建侠.近十年国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1-2):27-34.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316-330.
[4]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陈会昌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141-168.
[5]黎文静.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综述[J].时代教育,2008,(6):245-247.
[6]洪秀敏,庞丽娟.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J].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2006,(4):44-47.
[7]郑彩国,刘金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培养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08,(6):37-38.
[8]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340.
[9]房嘉怡.动机、归因、自我效能与运动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12):169-1691.
[10]蔡志刚.家长气质及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J].幼儿教育,2007,(2):48-51.
【关键词】儿童;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于1997年提出的概念。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领域特别强调人的认知因素对学习和行为调节的影响,作为一种认知因素的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被看成是人的自我调节得以持续的心理动力原因。[1]自我效能感不是技能,也不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来源于以下4个信息:行为成就(直接经验)、替代经验(间接经验)、言语劝说和调节情绪及生理状态,各因素也是通过这四个信息渠道最终影响自我效能感的。[1,2]
儿童期指儿童从6、7岁到12、13岁这一时期,正是儿童进入学校学习的时期。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还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小学高年级儿童则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渐进入青春发育期。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3]对小学生自我效能进行探究,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开发自身潜能,激发成就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和主观生活幸福感的科学决策。
一、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于儿童的成长影响深刻,对于儿童早期的经验储备和认知风格有动力定型的作用,是影响儿童自我效能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6]
1.父母的气质
有研究者发现,气质类型不同的家长,其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从整体来看,多血质-多血质和多血质-粘液质家长的孩子自我效能感较高,粘液质和抑郁质家长的孩子自我效能感较低。[2]但这种相关关系,并不能说明父母气质就是影响儿童自我效能感发展的一个原因。研究者推测,其影响机制可能是粘液质和抑郁质属于抑制型气质,属于这个两种气质的个体,反应性低、迟钝,兴奋性弱,主动性不高,尤其是抑郁质的个体,还常常伴有抑郁情绪。粘液质和抑郁质的家长很难给儿童提供良好的榜样,相反,可能强化儿童的退缩性行为。[4]
2.父母的教养方式
蔡志刚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支持与理解”因子与自我效能感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拒绝与否认”因子与自我效能感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6]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一举一动横加干涉、限制,对孩子缺乏耐心,希望子女惟命是从。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严重者或丧失自尊心、自暴自弃、走上犯罪道路。而权威-民主型父母既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限制和制止;既保护孩子的活动,又给以社会和文化的训练;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大多表现谦虚、有礼貌,自我效能感高。[3]和睦的、相互尊重、互相理解和在事业生活上相互支持的家庭氛围,会对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相反,父母间的争吵、隔阂、猜疑甚至关系破裂,都会对孩子自我效能感乃至人格造成负面效应。
3.父母的自我效能感
父母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否成为成功的父母,从而促进子女积极发展的能力信念。在所有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因素中,它的作用是最核心的。父母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多重的角色:抚养他们长大成人、给予他们经济和情感的支持、社会的道德规范传授等等。将父母的这些行为称之为替代性经验,这是幼儿自我效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父母的自我效能水平将直接影响幼儿自我效能的发展水平。有研究表明,那些自我效能水平较低的父母常常会遇到诸如身体健康及精神压力方面的问题,进而影响家庭气氛,这会对家庭中儿童的自我效能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3]
4.家庭经济状况
一般研究认为,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父母比那些经济状况良好的父母对儿童的自我效能影响更大。[5]但是也有研究表明,既是两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同,如果有一方的父母意识到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其孩子的自我效能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
二、学校因素
教育是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关键因素,儿童在学校期间自我效能感发展状况关系到他们的终生学习观和社会认同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是否被激发,是否积极能动的参与学习体验,是否得到了教师和同伴的接纳与认同都对学生自我效能感体验产生重要影响。
1.教师自我效能感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教育工作和自身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自我信念、判断与感受,对教师自身发展和儿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教师指导的儿童倾向于有较高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较明确的自我定向与学习动机,对待学校和学习的态度更为积极,并在主要学科上有较好的成绩。而自我效能感较低的教师,由于对自己的影响力和儿童改变的期望都较低,对儿童的态度与评价也相对较消极,因而容易影响儿童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并产生较低的自我期望。[6,7]上世纪60年代,罗森塔尔就在其著名实验中证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有广泛的影响,如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来教育他们,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更有自信,比教师以消极态度进行教学的学生学的更好。
2.同伴关系
小学时期是开始建立同伴团体的时期,也被成为“帮派时期”。[3]同伴交往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和主要的方式。儿童友谊关系的建立,使儿童之间相互影响日益加深,这种影响是以同伴的强化和同伴的榜样作用实现的。心理学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同伴效应的作用,儿童是否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生活学习群体的影响。群体的主观体验所创造的心理氛围是影响个体自我体验的内在因素。儿童容易模仿自己崇拜的榜样,榜样示范作用对于儿童的影响是强有力的,心理学和教育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同伴的接纳、认同,是儿童对自我进行认识、发展的标准,如果其生活的同伴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体验,那么学生个体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成长,慢慢也会获得较高的效能体验。这种体验一方面来自环境的特殊感染功能,另一方面,来自这种环境特殊的教育激发功能。学生通过观察一个与他们条件相似的人获得成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体验并且促使他们去完成相似的任务。[7]
3.教师评价
几乎每一个踏进小学校门的儿童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威信。有关调查发现,84%的小学儿童(低年级小学儿童为100%)认为要听教师的话。[3]作为儿童的“重要他人”,教师的评价对儿童极为重要。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基础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儿童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稳定的自我评价。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常常依赖于成人。此时,教师对儿童的期望、态度,会对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许多儿童的自我效能感比较低,他们在选择任务目标时缺乏足够的勇气,在困难情景中缺乏坚持性,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必要的主动性。总之,他们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缺乏信心。究其产生根源,和教师的单一评价标准不无关系。在单一的评价标准指挥下,大量的儿童被打入智力平平甚至低下的行列。[17]一旦成人对儿童智力水平形成比较低的看法,便会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如等待他们回答问题的时间短,在他们回答问题时更多地提供答案,对他们不恰当的行为更经常地给予惩罚,对他们的成功却给予很少表扬等。儿童从中获得的信息也只能是一种较低的自我评价。而且成人的片面评价标准会逐渐内化为儿童自己的评价标准,使他们的价值观仅仅取向于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造成儿童可能总以自己的劣势去与别人的优势相比,形成一种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4.师生关系
小学儿童与教师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与幼儿园的教师相比,小学教师更为严格,既引导儿童学习、掌握各种科学知识和社会技能,又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学业、品行。与中学教师相比,小学教师的关心帮助更加具体细致,也更有具有权威性。由于小学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小学教师对儿童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3]小学师生关系良好与否,影响小学生对教师的反应,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报以积极的反应,极为重视所喜欢教师的评价,而对自己所不喜欢的教师往往予以消极的反应,对其做出的评价也可能做出相反的反应。教师努力保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其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他们更有自信的面对问题。
三、自身因素
1.归因方式归因是指从行为结果中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归因理论是由海德提出的,认为人们对于行为结果可归因于自身因素或者情境因素,即内归因和外归因。后来韦纳又将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把行为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面对失败时,如果个体将结果归因为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程度或运气,下次就会更加努力,并且产生积极的预期;如果归因为稳定的因素,如能力或者任务难度,往往会放弃努力,消极预期结果和上次一样。[8,9]因此,积极地归因方式有利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尤其是儿童将个体的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因素时,可以增强个体的成功期望和行为动机,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儿童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如果儿童将个体的失败归因于不可控的因素(能力不足)时,就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2.性别有研究发现,儿童的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性别差异。[10]但国内已有研究表明中学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那么儿童的自我效能感是在何时、如何产生分化的?该领域的空白急待有关研究成果填补。
参考文献
[1]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91-97
[2]王建侠.近十年国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1-2):27-34.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316-330.
[4]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陈会昌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141-168.
[5]黎文静.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综述[J].时代教育,2008,(6):245-247.
[6]洪秀敏,庞丽娟.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J].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2006,(4):44-47.
[7]郑彩国,刘金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培养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08,(6):37-38.
[8]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340.
[9]房嘉怡.动机、归因、自我效能与运动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12):169-1691.
[10]蔡志刚.家长气质及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J].幼儿教育,2007,(2):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