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点我国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已经达成了共识。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失衡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当前状况
1.1 整體素质相对低下
我国人口素质普遍偏低,由于受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影响,我国人口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的国家要在世界上脱颖而出,最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人口素质做保证。当前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我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人口素质其他方面的指标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还需要我们不断的作为一项历史使命去努力完成。
1.2 农村劳动力供给结构开始失衡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人口众多,由于社会生产关系和历史的原因的影响,农村人口基数庞大。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分析,2001年,我国农村人口超过10.2亿,当时人口总数突破了13.2亿。1952年到1957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从10792万公顷增加到11183公顷。然而从1957年开始,我国耕地面积开始逐年下降,至1994年年底实有耕地面积下降到了9491万公顷。自1978年以来,加上每年新增耕地每年净减耕地仍有27.99万公顷,而年均耕地面积减少86.67万公顷。据不完全统计,1952年到1991年全国劳动力人均耕地从9.3亩减少至1.25亩,现在人均耕地已少于1亩。以上统计显示,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水平。
1.3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严重下降
受生产力的影响,乡镇企业数量偏少,技术进步缓慢,同时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缓等原因,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力的容纳程度。同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相比,80年代后期开始,农村非农产业产值每增长1%,其对应的就业增长率1978~1984年为0.65%,而1985~1992年下降到0.39%,农业工业产值的就业弹性则由0.57下降到0.24。1978~1984年期间,农村服务业就业弹性由0.91上升到1.20。1978~1984年,乡镇企业每一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为3.35万人,而1985~1993年减少为平均只有0.22人。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乡镇企业在吸收接纳大量劳动力上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动力机制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之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才发生大规模的转移,主要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2.1 土地资源有限和人地矛盾突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动力。在干旱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远高于二、三产业。生产条件的落后使得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大。但是由于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土地产出不可能随着对土地不断追加的投入而无限增长,且由于人口增多、水土流失、建设用地扩增等原因人均耕地占有量减少,人地矛盾突出,推动着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外转移。
2.2 农业不能有效的吸纳剩余劳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干旱区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林牧渔业投入的不足,农村产业结构单一,越来越少的劳动力能农业所能吸纳。
2.3 信息传播与示范效应的促进作用。新疆地区地域的特殊性,地域辽阔,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较少。农村的信息源较少,剩余劳动力依靠“三缘关系”,通过同乡、亲戚、朋友等寻求就业机会。调研中,有62.72%的劳动力通过三缘关系实现了转移。
2.4 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落后,不能充分吸纳转移的劳动力。目前干旱区的中小城市发展水平比较低,2006年墨玉县的城市化水平仅为7.59%(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二三产业的产值仅占GDP的20.85%,低水平的产业结构不能对转移的劳动力进行合理的安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法及思考
3.1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大农村就业空间,继续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由于当前城镇的容量和再就业压力等方面造成的限制因素,短期内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有一定困难。由政府和企业带头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当前最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充分利用农村有利条件,坚持就近原则,从而达到内部消化农村劳动力的目的。
3.2 大力发展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根据实际情况,把发展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交通、通讯、技术服务等作为农村不同阶段的重点发展工作,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农村工业化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充分发挥城郊镇街有利的地理位置优势,重点发展周末假期度假娱乐等消费产业,不断促进城郊周边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进而增加就业人数。
3.3 加快城镇化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在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过程中,利用资源的生产和分配,推动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稳步协调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就近城市转移,解决长期的就业问题,同时让职业农民变成工商业者的进程变快。
3.4 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当中,作为重点研究和解决的对象。统一考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管理机构,尤其是基层管理。同时,在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从而提高劳动力整体能力和素质。建议多投入农村的职业技术培养,提升就业能力和技术支持,让农民掌握必要的职业技术和技能,在工作中发挥一技之长。
3.5 逐步建立并健全劳动力市场平台体系,构建流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台。首先建立中间组织机构及社会力量,发挥媒介作用,沟通和连接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就业岗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劳动力不断来回流动,同时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调节供求关系。其次是通过有效的手段,增加信息来源的渠道,提供劳动力的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六大报告.
[2]熊启泉.民工荒的成因及现实意义[J].改革,2005(5).
[3]候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导刊,2004(7).
[4]连玉明,武建忠.2007中国国力报告[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5]马洪,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2007)[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张文魁,男,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汉族,甘肃白银人,助教,管理学硕士,现为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失衡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当前状况
1.1 整體素质相对低下
我国人口素质普遍偏低,由于受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影响,我国人口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的国家要在世界上脱颖而出,最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人口素质做保证。当前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我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人口素质其他方面的指标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还需要我们不断的作为一项历史使命去努力完成。
1.2 农村劳动力供给结构开始失衡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人口众多,由于社会生产关系和历史的原因的影响,农村人口基数庞大。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分析,2001年,我国农村人口超过10.2亿,当时人口总数突破了13.2亿。1952年到1957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从10792万公顷增加到11183公顷。然而从1957年开始,我国耕地面积开始逐年下降,至1994年年底实有耕地面积下降到了9491万公顷。自1978年以来,加上每年新增耕地每年净减耕地仍有27.99万公顷,而年均耕地面积减少86.67万公顷。据不完全统计,1952年到1991年全国劳动力人均耕地从9.3亩减少至1.25亩,现在人均耕地已少于1亩。以上统计显示,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水平。
1.3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严重下降
受生产力的影响,乡镇企业数量偏少,技术进步缓慢,同时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缓等原因,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力的容纳程度。同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相比,80年代后期开始,农村非农产业产值每增长1%,其对应的就业增长率1978~1984年为0.65%,而1985~1992年下降到0.39%,农业工业产值的就业弹性则由0.57下降到0.24。1978~1984年期间,农村服务业就业弹性由0.91上升到1.20。1978~1984年,乡镇企业每一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为3.35万人,而1985~1993年减少为平均只有0.22人。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乡镇企业在吸收接纳大量劳动力上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动力机制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之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才发生大规模的转移,主要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2.1 土地资源有限和人地矛盾突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动力。在干旱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远高于二、三产业。生产条件的落后使得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大。但是由于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土地产出不可能随着对土地不断追加的投入而无限增长,且由于人口增多、水土流失、建设用地扩增等原因人均耕地占有量减少,人地矛盾突出,推动着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外转移。
2.2 农业不能有效的吸纳剩余劳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干旱区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林牧渔业投入的不足,农村产业结构单一,越来越少的劳动力能农业所能吸纳。
2.3 信息传播与示范效应的促进作用。新疆地区地域的特殊性,地域辽阔,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较少。农村的信息源较少,剩余劳动力依靠“三缘关系”,通过同乡、亲戚、朋友等寻求就业机会。调研中,有62.72%的劳动力通过三缘关系实现了转移。
2.4 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落后,不能充分吸纳转移的劳动力。目前干旱区的中小城市发展水平比较低,2006年墨玉县的城市化水平仅为7.59%(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二三产业的产值仅占GDP的20.85%,低水平的产业结构不能对转移的劳动力进行合理的安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法及思考
3.1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大农村就业空间,继续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由于当前城镇的容量和再就业压力等方面造成的限制因素,短期内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有一定困难。由政府和企业带头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当前最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充分利用农村有利条件,坚持就近原则,从而达到内部消化农村劳动力的目的。
3.2 大力发展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根据实际情况,把发展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交通、通讯、技术服务等作为农村不同阶段的重点发展工作,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农村工业化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充分发挥城郊镇街有利的地理位置优势,重点发展周末假期度假娱乐等消费产业,不断促进城郊周边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进而增加就业人数。
3.3 加快城镇化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在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过程中,利用资源的生产和分配,推动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稳步协调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就近城市转移,解决长期的就业问题,同时让职业农民变成工商业者的进程变快。
3.4 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当中,作为重点研究和解决的对象。统一考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管理机构,尤其是基层管理。同时,在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从而提高劳动力整体能力和素质。建议多投入农村的职业技术培养,提升就业能力和技术支持,让农民掌握必要的职业技术和技能,在工作中发挥一技之长。
3.5 逐步建立并健全劳动力市场平台体系,构建流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台。首先建立中间组织机构及社会力量,发挥媒介作用,沟通和连接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就业岗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劳动力不断来回流动,同时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调节供求关系。其次是通过有效的手段,增加信息来源的渠道,提供劳动力的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六大报告.
[2]熊启泉.民工荒的成因及现实意义[J].改革,2005(5).
[3]候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导刊,2004(7).
[4]连玉明,武建忠.2007中国国力报告[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5]马洪,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2007)[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张文魁,男,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汉族,甘肃白银人,助教,管理学硕士,现为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