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知识教学态度暧昧,用“五不”的提法对语文知识教学予以否定;然而“三维”目标中似乎又给予“知识存在”以一席之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与明晰性与此截然相对,致使语文新课程实施步履维艰。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新课程 语文知识 态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1— 0034—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是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具有规范性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是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语文考试与评估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语文课程的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参照与导向,其自身是否科学、合理、明晰直接关系课改成效。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自2001年以来已整整八年有余,从当初激情澎湃的理念探索到逐步踏实稳步的实践探索,语文课程的理想主义浪漫情结不无淋漓尽致的展示,然而在近年来课程改革遭遇高原期的停滞不前时,尤以2004年以来,对语文课改“反思”的呼声渐趋高涨,围绕着王荣生老师掀起的“语文教学内容(语文知识)”思辨高潮,钱梦龙老师的“语文训练”思想,孙绍振老师的“文本解读”问题,李海林老师的“泛语文”批判,以及回归传统,教学有效性,语文味等等一系列话题展开理性争论,而由此导致的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便呼之欲出。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组核心成员雷实指出:“在将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为正式文本的工作中,对标准陈述语言的检验是最具体的工作。这一工作,不仅是文字润色,还应是目标的更清晰和理论的更进步。”而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语文知识教学的态度暧昧,正是语文新课程改革步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左右摇摆中行走的语文教育史一再表明,任何时候忽视语文知识的教学,终将是失败和没有前途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知识教学的表述,主要体现在:一是《前言·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二是《实施建议·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三是《实施建议·教学建议》中提出口语交际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四是《实施建议·评价建议》中提到阅读评价中“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五是《实施建议·评价建议》中还提出评价文言文“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显然,语文课程标准的文字表述采用“五不”提法对语文知识在理念、教学、评价等方面予以封杀,而隐藏在标准文件文字背后的思想封杀对语文教学实践的影响却是致命的。于是,“去知识化”、“泛人文”、“弱化基础”、“非语文”等等一系列非理性现象接踵而至,语文教学“失魂落魄”。
而另一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中似乎又能找到狭小的“知识存在”的一席之地,究竟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知识教学的态度上孰是孰非,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思想的模糊只能导致实践的更加不清楚。正是这种态度的暧昧和表述的异议致使新课程实施极为不利。
有些教师不无感慨地说道:“从2001年实施语文新课程至今已有八年了,一个抗战都结束了,但我们的师生至今仍不清楚语文课程应该有的知识有哪些,更不用说如何掌握它了。”这既是语文新课程不成熟的明证,也是语文新课程最大的败笔。
为此,一大批关心语文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关注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成效的课程专家锐意改革的一线的教学实践者大声疾呼,带着理性的清醒坚守在语文教学的知识阵地上。
东北师范大学的朱绍禹先生在《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点异议》中首先对“语文知识”的表述提出异议,指出《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知识内容和作用的表述属于语文知识轻视论,点明它既纳入了语文知识的概念,又未给予它应有的地位。
华东师大语文课程论专家倪文锦在《新课标的公布及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一文中严厉地批评了当前的这种去知识化倾向,“从课程论的角度看,我们对语文知识既不应该也不可能加以回避,因为任何一门成熟的课程都不可能没有知识”,“如果说知识是人的智力活动的一种‘物化’,那么人的实践则是这种‘物化’的唯一源泉。学生之所以需要学习语文知识,是因为它能够正确指导他们具体的语文实践”。
北京大学的温儒敏也曾温和地指出:“语文课改取得了一些成果,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我们要从长计议,不能操之过急;语文强调人文性有其时代要求,但绝不能理解为就是‘突出人文性,淡化工具性’;双基问题还不过时,还要强调。”
程少堂在《第三只眼睛看语文课改》中也冷眼旁观了当前语文课改中的形而上学的猖獗和形式主义的盛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不容忽视的四个满堂: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以及四个虚假:虚假自主,虚假合作,虚假探究,虚假渗透,并遗憾地指出当下教育界汹涌澎湃的“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知识不再重要”,“知识不是目标”,“不要再抓知识点了”等新理念大行其道,似乎谁讲知识谁落后。最后作者强力指出:“我甚至认为,如果说前几年的课改存在着真正落后的旧观念旧做法顽强地否定新课改的问题,那么,几年后的今天,最大的问题也许是,新课改中日益泛起的形而上学、形式主义倾向有可能否定甚至葬送课改自身。”
山东聊城大学语文教学论研究所的陈黎明先生从新课改以来的几年中对语文课标表述方面的修改建议作了总结,其中对语文课程知识教学的修改建议赫然在目。上海师范大学语文科课程与教学论的著名学者王荣生老师更是多年来致力于语文教学内容(语文知识)的重构,掀起了语文教育界对知识教学问题的讨论热潮。
新课程的真正实施者——一线的语文教师更是身体力行扎实地进行着最基础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虽然在新课程“人文”性一边倒的强势面前步履维艰,但仍然保持着最基本的教学操守,钱梦龙、洪镇涛、黄厚江这样的教师不乏其人。
理念再先进也只不过是理念而已,实践最具有说服力。从各地的教学实际和总结报告中我们忧虑地发现,新课程试验区学生思维活跃了,语文实践能力有所提高了,但学生的错别字病句多了,对汉语拼音、语言文字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下降了。语文课程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不能说与语文课标在语文知识教学态度问题上的闪烁其词毫无关联。因此,语文新课标对语文知识教学问题的修订迫在眉睫。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想稳妥扎实地推进,必须积极的纠偏,理性的反思,科学的践行。积极的纠偏却不可矫枉过正和操之过急,多次矫,不断矫,一次矫一点,慢慢接近于“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 雷实.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性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7(6).
[4] 倪文锦.新课标的公布及对语文教学的影响[J].中学语文教学,2009(7).
[5] 朱绍禹.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点异议[J].中学语文,2006(1).
[6] 程少堂.第三只眼睛看语文课改[J].教研天地,2006(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知识教学态度暧昧,用“五不”的提法对语文知识教学予以否定;然而“三维”目标中似乎又给予“知识存在”以一席之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与明晰性与此截然相对,致使语文新课程实施步履维艰。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新课程 语文知识 态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1— 0034—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是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具有规范性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是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语文考试与评估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语文课程的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参照与导向,其自身是否科学、合理、明晰直接关系课改成效。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自2001年以来已整整八年有余,从当初激情澎湃的理念探索到逐步踏实稳步的实践探索,语文课程的理想主义浪漫情结不无淋漓尽致的展示,然而在近年来课程改革遭遇高原期的停滞不前时,尤以2004年以来,对语文课改“反思”的呼声渐趋高涨,围绕着王荣生老师掀起的“语文教学内容(语文知识)”思辨高潮,钱梦龙老师的“语文训练”思想,孙绍振老师的“文本解读”问题,李海林老师的“泛语文”批判,以及回归传统,教学有效性,语文味等等一系列话题展开理性争论,而由此导致的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便呼之欲出。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组核心成员雷实指出:“在将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为正式文本的工作中,对标准陈述语言的检验是最具体的工作。这一工作,不仅是文字润色,还应是目标的更清晰和理论的更进步。”而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语文知识教学的态度暧昧,正是语文新课程改革步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左右摇摆中行走的语文教育史一再表明,任何时候忽视语文知识的教学,终将是失败和没有前途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知识教学的表述,主要体现在:一是《前言·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二是《实施建议·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三是《实施建议·教学建议》中提出口语交际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四是《实施建议·评价建议》中提到阅读评价中“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五是《实施建议·评价建议》中还提出评价文言文“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显然,语文课程标准的文字表述采用“五不”提法对语文知识在理念、教学、评价等方面予以封杀,而隐藏在标准文件文字背后的思想封杀对语文教学实践的影响却是致命的。于是,“去知识化”、“泛人文”、“弱化基础”、“非语文”等等一系列非理性现象接踵而至,语文教学“失魂落魄”。
而另一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中似乎又能找到狭小的“知识存在”的一席之地,究竟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知识教学的态度上孰是孰非,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思想的模糊只能导致实践的更加不清楚。正是这种态度的暧昧和表述的异议致使新课程实施极为不利。
有些教师不无感慨地说道:“从2001年实施语文新课程至今已有八年了,一个抗战都结束了,但我们的师生至今仍不清楚语文课程应该有的知识有哪些,更不用说如何掌握它了。”这既是语文新课程不成熟的明证,也是语文新课程最大的败笔。
为此,一大批关心语文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关注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成效的课程专家锐意改革的一线的教学实践者大声疾呼,带着理性的清醒坚守在语文教学的知识阵地上。
东北师范大学的朱绍禹先生在《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点异议》中首先对“语文知识”的表述提出异议,指出《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知识内容和作用的表述属于语文知识轻视论,点明它既纳入了语文知识的概念,又未给予它应有的地位。
华东师大语文课程论专家倪文锦在《新课标的公布及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一文中严厉地批评了当前的这种去知识化倾向,“从课程论的角度看,我们对语文知识既不应该也不可能加以回避,因为任何一门成熟的课程都不可能没有知识”,“如果说知识是人的智力活动的一种‘物化’,那么人的实践则是这种‘物化’的唯一源泉。学生之所以需要学习语文知识,是因为它能够正确指导他们具体的语文实践”。
北京大学的温儒敏也曾温和地指出:“语文课改取得了一些成果,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我们要从长计议,不能操之过急;语文强调人文性有其时代要求,但绝不能理解为就是‘突出人文性,淡化工具性’;双基问题还不过时,还要强调。”
程少堂在《第三只眼睛看语文课改》中也冷眼旁观了当前语文课改中的形而上学的猖獗和形式主义的盛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不容忽视的四个满堂: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以及四个虚假:虚假自主,虚假合作,虚假探究,虚假渗透,并遗憾地指出当下教育界汹涌澎湃的“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知识不再重要”,“知识不是目标”,“不要再抓知识点了”等新理念大行其道,似乎谁讲知识谁落后。最后作者强力指出:“我甚至认为,如果说前几年的课改存在着真正落后的旧观念旧做法顽强地否定新课改的问题,那么,几年后的今天,最大的问题也许是,新课改中日益泛起的形而上学、形式主义倾向有可能否定甚至葬送课改自身。”
山东聊城大学语文教学论研究所的陈黎明先生从新课改以来的几年中对语文课标表述方面的修改建议作了总结,其中对语文课程知识教学的修改建议赫然在目。上海师范大学语文科课程与教学论的著名学者王荣生老师更是多年来致力于语文教学内容(语文知识)的重构,掀起了语文教育界对知识教学问题的讨论热潮。
新课程的真正实施者——一线的语文教师更是身体力行扎实地进行着最基础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虽然在新课程“人文”性一边倒的强势面前步履维艰,但仍然保持着最基本的教学操守,钱梦龙、洪镇涛、黄厚江这样的教师不乏其人。
理念再先进也只不过是理念而已,实践最具有说服力。从各地的教学实际和总结报告中我们忧虑地发现,新课程试验区学生思维活跃了,语文实践能力有所提高了,但学生的错别字病句多了,对汉语拼音、语言文字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下降了。语文课程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不能说与语文课标在语文知识教学态度问题上的闪烁其词毫无关联。因此,语文新课标对语文知识教学问题的修订迫在眉睫。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想稳妥扎实地推进,必须积极的纠偏,理性的反思,科学的践行。积极的纠偏却不可矫枉过正和操之过急,多次矫,不断矫,一次矫一点,慢慢接近于“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 雷实.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性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7(6).
[4] 倪文锦.新课标的公布及对语文教学的影响[J].中学语文教学,2009(7).
[5] 朱绍禹.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点异议[J].中学语文,2006(1).
[6] 程少堂.第三只眼睛看语文课改[J].教研天地,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