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和谐管理”的科学内涵、重要性及举措,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最后提出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和谐管理”的具体工作思路。
关键词:和谐 管理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
0 引言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精英的培养机构,高校和谐,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
我国高等学校刚刚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规模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但加快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为:各群体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利益格局调整呈现复杂性、历史遗留问题呈现新特点等。
“构建和谐校园”,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新形势下高校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新形势下高校管理的崭新实践。本文就高校内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如何促成和谐人际关系等问题,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1 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和谐是一切事物的原则。工作、学习、生活,它们内在必须是和谐的,和其它事物的关系必须是和谐的。为了解决问题,唯有和谐。和谐是为了发展,只有和谐,部门的资源才能获得最有效的利用,人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节奏。因此,和谐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进发展,并且是持续、健康的发展。不和谐直接制约着管理的有效性,尤其影响到学院和部门的发展和兴旺。处理好人际关系,创造一个和谐无间,心齐劲足的环境,把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是各级管理者应经常思考和要解决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个内部和谐的校园,必然会对其校园文化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塑造出高校的品牌,并且作为社会的向导,校园的风气和氛围又必然辐射到社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对社会主流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造成高校内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原因繁多,具体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2.1 人的本性和社会的影响
人非圣贤,凡是有人存在的地方,就免不了是非黑白美丑。利益驱动型文化使社会风气恶化,社会上形形色色不健康的交往方式也带进了校园。如校园里不该出现的“拉帮结派”、“以强凌弱”等现象都带着社会的影子。
2.2 学校的现状
学术腐败泛滥、权力本位主义严重等,都是当前我国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这些问题不仅束缚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教师和学校这些本应是崇高的象征,现在却在社会中的声誉日渐下降。
2.3 教育改革的困境
改革带来的有成功肯定也会有失败,如教育产业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实现教育公平中采取的一些探索性措施带来的新问题等。改革必然打破固有的体系,牵扯到利益和关系的变化,常常就会激发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3 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要遵循的原则
3.1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人格上尊重教师,工作上信任他们。教师都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受到学生及同事的尊重,更希望得到学院领导的认可,从而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和满足,进而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
3.2 必须坚持处理冲突和竞争等矛盾
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可能没有冲突,没有矛盾。社会是多元的,必然会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经济实力的强弱、政治地位的高低、社会影响的大小等,都会在社会成员之间产生距离和隔阂,不断地消除隔阂,缩小距离,就能使社会顺利地向前发展,正视并承认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正视了才能重视、承认并勇于面对现状,才能在改变现状的实践中有所作为。
3.3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
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利益关系的动态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在高校中的关系主要有普通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部门领导之间的关系、各级领导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等。只有各方面的关系都能处理得当、协调一致,才能形成和谐的局面,任何一种关系没有理顺都必然会影响到全局。
4 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的举措
接下来,结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总结一下作为一名高校的部门行政人员如何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的具体举措。
4.1 和部门领导、教职员工和谐相处
4.1.1 树立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遇事多和他人多商量,应尽量与其他教师面对面的沟通,协调。热心助人,勿见利忘义
同事间相互帮助,既可以锦上添花,更应当雪中送炭。当别人遇到困难,应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予帮助,切不能袖手旁观,坐视不管更不能落进下石,见利忘义,要淡泊名利。
4.1.2 宽容大度的心胸,勇于接受教师友好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并及时改正不足和偏差
律已宽人,不心胸狭窄。在自身工作岗位上,要以各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已。不挑拨是非,不猜疑嫉妒,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当自己受到委屈时,要胸怀大度,克制感情,冷静处理,敢于剖析自己,主动承担责任。同时要为人为善,不计较,多一些理解和关心,少一些埋怨和指责。
4.1.3 细致踏实的工作态度,促进教师合作
每个人的成长并不全然依靠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途径。尊重他人,不自恃清高。“三个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尊重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不能以已之长比人之短,应该谦虚待人,自尊自重。
4.1.4 灵活多样的工作艺术,情感渗透法
在平时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真诚对待每位教师,摒弃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真合作,真性情,用心体验,平等交流,有效合作,让工作氛围回归原生态,让工作过程充满快乐体验。
4.2 和相关职能部门行政管理人员和谐相处
和相关职能部门行政管理人员相处需要具备上述几点举措之外,还需着重注意有效沟通和通力合作。交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沟通。人生无处不交流,生活事事有沟通。语言是打开心灵的钥匙,事理通达才能心气平和。沟通是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管理者最为重要的职责之一。而在一个行政管理群体中,要使每一个群体成员能够在一个共同目标下协调一致地努力工作,就绝对离不开有效的沟通。
善于与别人进行合作,对于每一位行政管理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最大化、最优化,也是创建和谐单位的重要途径。没有合作,就没有和谐。合作产生凝聚力,合作也是竞争力。同时和谐的单位,又能促进单位的良好合作,和谐的关系自然会降低合作的成本。
5 结语
和谐不是一团和气。和谐的内部关系不等同于大家一团和气,而是大家各尽其责,密切协作,一起积极、主动解决问题,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如果员工之间沆瀣一气,大家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原则问题上,相互妥协、相互包庇,这样的单位虽然看上去很“和谐”,其实是最不和谐。
和谐是动态的系统平衡。和谐是在动态发展中实现的,也是随着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的。因此,在和谐的单位中,总会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和问题。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和谐并不等于没有矛盾,更不等于是完美无缺的。没有了矛盾,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同样,某些不和谐的存在也恰恰是创造新的、更高层次和谐的推动力。发展就是一个在不和谐中,不断实现和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牛冲槐,张敏,王汉斌等.基于和谐管理下的人才聚集效应研究.生产力研究,2006,10:78-81.
[2]席酉民,肖宏文,王洪涛.和谐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原理的新发展.管理学报,2005,1:23—24.
[3]李科.和谐管理理念对中小学管理的啟示.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7).
[4]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
关键词:和谐 管理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
0 引言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精英的培养机构,高校和谐,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
我国高等学校刚刚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规模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但加快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为:各群体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利益格局调整呈现复杂性、历史遗留问题呈现新特点等。
“构建和谐校园”,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新形势下高校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新形势下高校管理的崭新实践。本文就高校内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如何促成和谐人际关系等问题,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1 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和谐是一切事物的原则。工作、学习、生活,它们内在必须是和谐的,和其它事物的关系必须是和谐的。为了解决问题,唯有和谐。和谐是为了发展,只有和谐,部门的资源才能获得最有效的利用,人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节奏。因此,和谐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进发展,并且是持续、健康的发展。不和谐直接制约着管理的有效性,尤其影响到学院和部门的发展和兴旺。处理好人际关系,创造一个和谐无间,心齐劲足的环境,把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是各级管理者应经常思考和要解决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个内部和谐的校园,必然会对其校园文化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塑造出高校的品牌,并且作为社会的向导,校园的风气和氛围又必然辐射到社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对社会主流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造成高校内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原因繁多,具体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2.1 人的本性和社会的影响
人非圣贤,凡是有人存在的地方,就免不了是非黑白美丑。利益驱动型文化使社会风气恶化,社会上形形色色不健康的交往方式也带进了校园。如校园里不该出现的“拉帮结派”、“以强凌弱”等现象都带着社会的影子。
2.2 学校的现状
学术腐败泛滥、权力本位主义严重等,都是当前我国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这些问题不仅束缚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教师和学校这些本应是崇高的象征,现在却在社会中的声誉日渐下降。
2.3 教育改革的困境
改革带来的有成功肯定也会有失败,如教育产业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实现教育公平中采取的一些探索性措施带来的新问题等。改革必然打破固有的体系,牵扯到利益和关系的变化,常常就会激发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3 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要遵循的原则
3.1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人格上尊重教师,工作上信任他们。教师都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受到学生及同事的尊重,更希望得到学院领导的认可,从而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和满足,进而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
3.2 必须坚持处理冲突和竞争等矛盾
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可能没有冲突,没有矛盾。社会是多元的,必然会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经济实力的强弱、政治地位的高低、社会影响的大小等,都会在社会成员之间产生距离和隔阂,不断地消除隔阂,缩小距离,就能使社会顺利地向前发展,正视并承认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正视了才能重视、承认并勇于面对现状,才能在改变现状的实践中有所作为。
3.3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
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利益关系的动态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在高校中的关系主要有普通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部门领导之间的关系、各级领导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等。只有各方面的关系都能处理得当、协调一致,才能形成和谐的局面,任何一种关系没有理顺都必然会影响到全局。
4 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的举措
接下来,结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总结一下作为一名高校的部门行政人员如何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的具体举措。
4.1 和部门领导、教职员工和谐相处
4.1.1 树立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遇事多和他人多商量,应尽量与其他教师面对面的沟通,协调。热心助人,勿见利忘义
同事间相互帮助,既可以锦上添花,更应当雪中送炭。当别人遇到困难,应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予帮助,切不能袖手旁观,坐视不管更不能落进下石,见利忘义,要淡泊名利。
4.1.2 宽容大度的心胸,勇于接受教师友好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并及时改正不足和偏差
律已宽人,不心胸狭窄。在自身工作岗位上,要以各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已。不挑拨是非,不猜疑嫉妒,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当自己受到委屈时,要胸怀大度,克制感情,冷静处理,敢于剖析自己,主动承担责任。同时要为人为善,不计较,多一些理解和关心,少一些埋怨和指责。
4.1.3 细致踏实的工作态度,促进教师合作
每个人的成长并不全然依靠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途径。尊重他人,不自恃清高。“三个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尊重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不能以已之长比人之短,应该谦虚待人,自尊自重。
4.1.4 灵活多样的工作艺术,情感渗透法
在平时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真诚对待每位教师,摒弃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真合作,真性情,用心体验,平等交流,有效合作,让工作氛围回归原生态,让工作过程充满快乐体验。
4.2 和相关职能部门行政管理人员和谐相处
和相关职能部门行政管理人员相处需要具备上述几点举措之外,还需着重注意有效沟通和通力合作。交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沟通。人生无处不交流,生活事事有沟通。语言是打开心灵的钥匙,事理通达才能心气平和。沟通是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管理者最为重要的职责之一。而在一个行政管理群体中,要使每一个群体成员能够在一个共同目标下协调一致地努力工作,就绝对离不开有效的沟通。
善于与别人进行合作,对于每一位行政管理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最大化、最优化,也是创建和谐单位的重要途径。没有合作,就没有和谐。合作产生凝聚力,合作也是竞争力。同时和谐的单位,又能促进单位的良好合作,和谐的关系自然会降低合作的成本。
5 结语
和谐不是一团和气。和谐的内部关系不等同于大家一团和气,而是大家各尽其责,密切协作,一起积极、主动解决问题,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如果员工之间沆瀣一气,大家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原则问题上,相互妥协、相互包庇,这样的单位虽然看上去很“和谐”,其实是最不和谐。
和谐是动态的系统平衡。和谐是在动态发展中实现的,也是随着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的。因此,在和谐的单位中,总会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和问题。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和谐并不等于没有矛盾,更不等于是完美无缺的。没有了矛盾,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同样,某些不和谐的存在也恰恰是创造新的、更高层次和谐的推动力。发展就是一个在不和谐中,不断实现和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牛冲槐,张敏,王汉斌等.基于和谐管理下的人才聚集效应研究.生产力研究,2006,10:78-81.
[2]席酉民,肖宏文,王洪涛.和谐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原理的新发展.管理学报,2005,1:23—24.
[3]李科.和谐管理理念对中小学管理的啟示.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7).
[4]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