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通透”主张下的教学变构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er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学科的理性特点与儿童思维的感性特点之间,有一道天然的鸿沟。对此,我们可以“思维通透”主张为引领,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儿童思维的特点,对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做合理的教学变构,即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变经验为理论、变碎片为结构,从而让儿童的思维发生变化,即因形象而生动、因动态而丰实、因理论而深刻、因结构而融通,不断走向通透的境界。
  关键词:思维通透图形与几何教学变构
  美国数学家R.柯朗和H.罗宾指出:“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以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可见,学习数学与发展思维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级教师顾娟主张,数学课堂要为思维的通透而教:“思维,源自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探究,源自人类希望从蒙昧走向清晰、从混沌走向豁朗的主体性自由,体现人类对与外部世界之间通透性的追求。”
  然而,在数学学科的理性特点与儿童思维的感性特点之间,有一道天然的鸿沟。对此,我们可以“思维通透”主张为引领,用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教数学,从而跨越这道鸿沟。也就是,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儿童思维的特点,对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做合理的教学变构(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变经验为理论、变碎片为结构等),从而让儿童的思维发生变化(因形象而生动、因动态而丰实、因理论而深刻、因结构而融通等),不断走向通透的境界。下面以“图形与几何”内容的教学为例谈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变抽象为形象
  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很高,与学生具体可感的生活经验相距甚远。要突破这一学习的困难和障碍,关键在于变抽象为形象,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的机会。通过操作,学生能够体悟抽象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将外部感受内化为内部领悟;通过观察,学生能够感受抽象知识的直观特点,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表象;通过想象,学生能够加工、改造抽象的知识,做出多维的处理和创建。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具有形象化特征,与思维密切相连。学生借助这些活动,可以达成对抽象知识内在本质的深刻理解,思维也会逐渐变得通透。
  例如,《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是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种子课”。本节课教学后,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学习如果停留在记忆、运用的层面,那么,后续对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研究就会缺少必要的动力和支撑。鉴于此,笔者尝试让学生经历如下学习活动:
  1.用足够多的小正方形(面积单位),摆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数一数每个长方形一共用了多少个面积单位,得到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在数小正方形个数的过程中,初步感觉到:用每行个数乘行数就能得到长方形的面积。
  2.用不太多(只够在长方形长和宽两个方向上各摆一排)的小正方形,摆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悟到:小正方形能否摆满长方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摆满长和宽两个方向,这样数出小正方形的个数后,就能算出长方形的面积。
  3.用一把直尺测量相关长度,再算一算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在学具变化带来的思维转变中,找到长方形长和宽与小正方形每行个数和行数之间的联系,顺利建构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不复杂,学生很容易提前知道并且机械记住它。但是,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抽象程度很高,只是知道和记住它,不能真正理解它。上述不同层次的操作活动,其实就是借助形象化的活动,一步步引导学生建立公式意义的表象支撑,从而加深理解,促进内化。
  二、变静态为动态
  小学数学基本上属于常量数学,其中的知识通常表现出静态的特征。然而,如果教师仅仅用静态的观点理解教学内容、定位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那么学生得到的信息会很贫乏,对知识的理解就可能是片面的、粗浅的。其实,小学数学还隐含着“变”的属性,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可以表现出动态的特征。因此,教师应该变静态为动态,引导学生从运动的视角看待问题,从而在吸引有意注意、激发探究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得到丰富的信息,发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我们尤其要引导学生用运动的眼光审视各种几何图形,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其思维变得更加丰实。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一般都是让学生分别对两种图形寻找特征。不少学生总是割裂式地记忆“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结论,却不能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从属关系,经常在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长方形时忽略正方形,后续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也不容易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迁移过来。如果我们借助多媒体课件,让长方形动起来,长不断缩短,让学生判断变化后的图形还是不是长方形,学生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很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当长缩短到和宽相等时,学生首先还是会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判断它是一个长方形,进一步观察则又会发现这个长方形比较特殊,四条边都相等,变成一个正方形了。在这样的动态变化中,学生很自然地就能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变经验为理论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教学中,我们要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直接经验多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感性经验,其中有些可能与数学的理性本质相关,对数学学習会起正面作用;有些可能与数学的理性本质无关或相反,对数学学习无用或会起反面作用。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剖析学生的直接经验(有时表现为“经验性知识”),帮助学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进行数学化提纯、提炼,建构出严谨化、一般化的数学理论,规避学生的经验主义风险,让学生的思维更清晰、更敞亮。
  例如,“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这两句关于“射线”和“直线”概念的描述都提到了“无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大多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理解“无限”这一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会比较困难。对此,教师应该联系日常生活中射灯发出的光线,帮助学生理解射线无限延长的数学意义,进而基于直接经验的“局限”,建构数学理论的“完美”。   再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往往会认为生活中的桌角、墙角等与数学上的角大同小异,甚至将它们等同起来;还会只关注锐角和直角,只关注角的顶点,基于观察和触摸,认为角是“尖尖的”。这样的直接经验对学生认识数学上的角会产生误导,为学生后续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埋下隐患。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错误的直接经验,获得正确的数学理论。
  四、变碎片为结构
  考虑到实际教学的需要,数学教材通常以课时为单位编写教学内容,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将一些关联度很高、逻辑性很强的知识块分割成一个个知识点;受教学内容难度和学生思维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将这些知识点分散在不同年級(学期)编排,螺旋上升。这就打破了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削弱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容易导致学生学到的是碎片化的知识。而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越强,越有利于学习的保持和迁移。因此,教师要在课时知识点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学习目标的系统分析,对学习过程的贯通梳理,帮助学生将知识点串成链,将知识链织成网,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的眼界才能更加高远,思维才能更加通透。
  例如,教学“认识体积单位”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学习经验,对“测量需要统一的标准”有较深的认识,知道长度测量的统一标准是1厘米、1分米、1米等长度单位,面积测量的统一标准是边长为1厘米、1分米、1米等的单位正方形的面积(即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因此,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师不妨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这几个知识点串珠成线,用结构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知:
  首先,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让学生尝试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学生想到可以将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通过数一数这些小正方体的个数,比较出它们的大小。这一环节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引入类似,能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测量需要统一的标准”的认识,为接下来确立适当的体积单位作为测量标准奏响序曲。
  接着,教师提问:你觉得确定怎样的体积单位作为测量标准比较合适?学生联系自身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很自然地想到用棱长为1厘米、1分米、1米等的单位正方体的体积作为测量标准比较合适。……
  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从一维、二维、三维的角度对三种单位进行对比联系,让学生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建立起整体的结构化认知。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数学‘为思维通透而教’课堂模式孵化实践研究”(编号:D/2018/02/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R.柯朗,H.罗宾.什么是数学[M].左平,张饴慈,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顾娟.为思维的通透而教——我在数学情境教学上的追求与实践[J].小学数学教师,2016(5).
  [3] 王艳芝.新课改背景下学习活动的经验本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20(5).
其他文献
摘要: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工程活动的难易程度,设计教学环节,发展学生的工程思维。《小小工程师》一课,以“制作铅笔加长器”作为工程项目,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工程师工作的不同环节,于活动中发展设计思维、系统思维、迭代思维。  关键词:工程思维;设计思维;系统思维;迭代思维;《小小工程师》  伴随“技术与工程”作为独立教学内容出现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小学科学教育愈加重视培养
期刊
摘要:培养推理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而通过推理过程也可以促进知识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推理过程,从而发展推理能力,并且促进知识理解:举例猜想验证,经历归纳推理;借助几何直观,经历类比推理;基于已有知识,经历演绎推理。  关键词:数学推理;乘法分配律;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  推理是数学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发现(创造)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培养推理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
期刊
摘要:基于统编教材的习作单元编排呈现出整体性、连贯性、渐进性的特征,要统整教学板块和教学资源,使习作单元成为一个前后贯通、目标一致的整体。通过设定教学目标、创设主题情境、构建任务框架、安排教学内容,统整化设计习作单元的教学。运用方法迁移、制作导图、评价推进等策略具体落实教学过程,更合理、高效地发挥习作单元的作用。  关键词:习作单元;统整教学;学习目标;主题情境;任务框架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
期刊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江苏省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做了较多有益、有效的尝试。本期《专题研究》栏目展示该校“国学立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国学文化节”系列活动的推进以及国学经典在
期刊
摘要:“意义发现”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体验,以发现学习为核心,以自主探究为主线,在亲身体验中自主建构,在拓展性实践中深入反思,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精心设计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真实的体验,在合作交流与自主学习中有自己的发现;通过课内外拓展,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持续审视与反思,强化自我认知,进而灵活运用语言。  关键词:意义发现自主探究自我建构  “
期刊
摘要:当下的教研工作,相对于前一阶段,有一些重要的进步值得关注,特别是这样两点:相当明显地表现出“实”的特质,即与实际教学工作密切联系,以改进教学为主要目标,其最重要的表现是普遍地更加重视如何很好地处理教学工作中各个对立环节之间的辩证关系;达到了更大的认识深度,即能围绕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与教育的基本思想这样一些更基本的问题去分析与思考,而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等“细节”方面,又表现出更大的开放
期刊
摘要:“量与计量”类别多、内容多,且大多是作为“小单元”安排,这很容易导致教学零碎散乱。从教材和课标两个维度整体分析“量与计量”内容,把握其核心和关键,得到教学建议:抓住理解“量”的关键要素,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受,突出计量本质的方法贯通,注重量与量之间的关联结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整体建构;量与计量  “量与计量”是小学阶段基础而重要的学习内容,认识量、会测量应成为每个学生必备的能力和素养。在
期刊
摘要:在国内STEM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出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有限的学校教学课时与STEM活动的长周期性之间的矛盾、单一学科背景的师资与STEM教育的跨学科性之间的矛盾等。基于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双重立场,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顶层设计STEM教育的“一体双翼”模式,微观设计STEM教育的基本教学流程。以《生活中的数形之美: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比例》为例,说明小学STEM教育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S
期刊
摘要: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的学生参与度不容忽视。当教师进入“非焦虑临在”状态,教室成为平静的空间时,学生就能感觉到安全;当教师克服自己的“专家盲点”,以学习者的姿态与学生并立,学生就会对学习很感兴趣;教师建立并强化互动的基本规则,确保学生彼此尊重,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很重要。高度参与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会让学生获得这三种积极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高度参与;学习体
期刊
摘要: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编排了不少“微绘本”,教师要充分领悟“微绘本”的设计意图和内容要点,激活“微绘本”的德育价值。可以创新“微绘本”的呈现形式,让道德知识形象可感;聚焦“微绘本”中的故事细节,促道德认知不断深化;围绕“微绘本”组织拓展补充、创意续编、与人物对话、角色扮演等体验活动,助道德知识转为行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微绘本”;道德认知;体验活动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