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微课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c1c2c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换句话说,根据该标准和课程的教育实践要求,5~10分钟的指导视频将被用作主要载体,围绕主题知识点或示例问题、困难问题进行完整的设计和制作、实验操作等,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补充课程资源。它使用视频为表现的一种形式,整合各种元素,如图片、音乐和文字,支持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行学习,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这项新事物以其时间短、内容精和半结构化特点而迅速在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微课;高中历史;应用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微型课程的出现和应用可以将教学范围从教室内扩展到教室外。微课的潜力大,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核心方法,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作为实现翻转课堂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它进一步推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体”和“教学前学习”的教学改革。本文关注微课程资源的应用,并关注高中历史教学,着重于微课程和历史学科的结合,从微课程概念的定义和特征的阐述到历史微课程的现状和作用的分析。
   一、微课概念
   “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育实践要求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知识点或教育活动,有机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社交媒体和基于开放和分享的概念,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快速发展,微课的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崭露头角。微课教学变成区域资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2011年以来,通过“佛山市优秀中小学展科技作品展平台”和“微课程网”,一些教师开始在中国开展微课。随着数量和类型逐渐多样化,微课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深思的问题。
   二、微课资源的建设性原则
   目前,国内的微课资源越来越丰富。“减少边际效应”告诉我们,确定资源使用的好处不是数量、能力、种类的多样性,而是实现最大效力的实用性。即是否能满足“正确使用、使用的及时、恰当地使用”的用户。“实用,适用,简单易用”是一个区域教育资源建设的三大原则。当微课讲座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满足这三个基本原则时,就有可能使其利用效率最大化。
   三、高中历史必修二微课信息库建设
   (一)微课信息库框架的构建
   由于高中历史教学方式和手段大多比较枯燥、乏味,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争分夺秒地讲解课本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没有任何互动,因此在构建微课信息库时,就要根据高中历史课的知识点来确定怎样对这些信息整理分类,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其次,为了便于学生在预习和复习期间能够找出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学习资料,在构建信息库时,应该本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原则进行构建。此外,在构建微课信息库时,为了能让微课教学模式得到更好的应用,还要根据管理学专业知识对每节历史课要用到的微课视频和其他学习素材进行知识层次的划分,这样能够更好地与历史课本讲解相结合。历史课堂教学通过微课模式划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概念讲解部分;第二部分:微课教学与课本内容相结合部分。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微课信息库的作用,还能够让学生在了解相关概念的前提下学习微课内容。
   (二)“微课信息库”的内容填充
   前文已经对微课信息库的框架进行了说明,接下来就是要完成对这个框架的填充。因为高中历史几乎都是理论知识,很多情况下学生不需要教师的讲解也能通过看书的方式学习历史知识点,而微课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想要进行自学的时候,能够通过微课信息库来学习,但是,多数高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在填充微课信息库时,应该本着微课视频可以涉及许多高中历史课知识点的原则,在学生通过微课学习时,可以通过多种学习方法来与微课视频结合学习。这种方式会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达到高中阶段历史學科目应有的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还要将教材中每一个单元课程进行属性归纳,这个系统包含一个基本系统和一个历史信息特种系统,前者是由微课视频和图片组成,后者则是历史课程重点内容进行梳理的思维导图等内容。
   (三)微教材建设的基本步骤
   在一系列课程中,微教学材料也可以视为一系列微课资源。在教材的基础上,实践教学的重点是设计一系列章节,并让每章都有重要知识点的微课资源。接下来整理一下微课教材构建步骤。步骤1:确定高中历史必修二每章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即确定该课本的基础、重点和历史主题。制订一系列的微课设计计划。步骤2:收集和组织教学资源包。将支持教材的教学资源分为图片资料、课件PPT、习题集、扩展练习、视频资料、课外资源等,以准备微课的设计。步骤3:确定微课的基本结构。规范一系列视频标题和结尾。主题必须明确,操作必须循序渐进,引言必须与时俱进,问题必须分析,评估必须有参数,重点必须突出,难点必须标注,内容必须连接,界面必须清晰,想法必须新颖,并制作统一的微课设计参考模板,指导团队进行一系列的微课设计制作标准。步骤4:教师团队分工合作完成微课的制作。为了更好地提升微课的实际质量,教师团队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工的方式,例如,擅长教学设计的老师对微课整体资源库进行教学设计,其他老师可以分别负责摄像、后期剪辑等任务。步骤5:资源共享和推广。将设计好的微课教材传到学校教学平台,实现学校内部微课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为历史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并通过各种教研活动为更多的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资源,提高微讲座资源的利用率。
   (四)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例分析微课设计立意
   微课教学思想的提高应该是教师的不懈追求。教学理念分为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基础是知识概念,价值观念是根据历史教学而设计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题很多,而微教学的时间很短。因此,有必要突出主题并弄清线索,该微课的切入点是工厂,可以命名为:工厂的出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然后,以工厂为切入点,教学的重点自然是关于工厂体系的形成和影响,表明工厂体系的建立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之间的关系,以及深层主题的核心内容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微课的设计如下:首先,看各种瓷器图片。在博物馆或拍卖行中看到的大多数瓷器都是皇家贵族使用的,但普通百姓使用哪种瓷器却不知道。实际上,当时的普通百姓家大多使用粗糙的土碗。就像我们今天使用的瓷器一样,它们都是在工厂制造的。不仅如此,我们所需的食物、衣服、交通运输工具都是在工厂生产的。其次,讨论问题,例如什么是工厂?工厂如何发展和成长?开辟新路线后,工厂取代手工车间与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有何区别?然后,通过分析问题,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学生可以在关注的同时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等。    (五)以“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为例讲解微课总体设计过程
   根据教学经验,“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教学时间为一堂课,共40分钟。在这方面,微课设计人员应从课堂上的授课时间中学习,并将视频的总长度控制在10分钟以内。首先,根据教科书内容所涵盖的知识点内容的数量和难度,设计并分配与每个知识点相对应的微课视频时间。在单个微课视频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简短原则。每个视频不超过10分钟。(2)链接完整性的原则。每个视频必须包含四个必要的因素:简介、新课程内容、查询和摘要。(3)及时评估和反馈的原则。微课视频播完后,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测试。观看相应知识点的视频后,将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实时反馈和评估测试结果。
   四、建设微课资源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区域教育资源的新趋势,微课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积累阶段,积累了大量的微课资源,数量虽然可观,但随着新的微教学的不断发展,并且随着扩展,如何集成和利用已开发的微课已逐渐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问题。新的微型讲座资源与旧的微型讲座资源基本相似!无论教师个人还是教育部门和地区的学校,都对现有的微课资源的系统使用不熟悉。换句话说,不可能将一个主题下的现有微课程“整合”。由于微课的应用主要是面向教师的,因此该用途仅限于教师,导致其启迪作用和帮助不大,利用效率不理想。因此,需要改进学生群体对微课的应用。当微课的使用价值最大化时,微课的应用范围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推广。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微课的利用效率。
   五、建设微课资源过程中的思考
   在微课的建设中,首先要参考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只有遵循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才能提高微课的利用率。在解决问题并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可以有針对性地制定有效的策略,提高微课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推广范围。教科书都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教材。它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书、教程材料和辅助教科书,其中教科书是教学的主体。与复杂的教育内容相比较,微课的教育内容更精简,教育主题更加明显,教学的目标是明确的。设计基本上是基于特定的教育主题或知识点。换句话说,每个微课当然有教育目标和明确的知识点,为“微课教材”的发展相匹配的实际教育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65-69.
   [3]杜志强,董方.基于XML的网络课程资源元数据共享研究[J].天中学刊,2011(2):23-26.
   [4]郅红,姜红,程怡,等.网络教学使用数字化教材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44-145.
   [5]蔡静.动态教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编辑 乔彦鹏
其他文献
摘 要: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传承老一辈优秀革命品格和家国情怀的最佳资源。会宁作为国家的红色文化之乡,教育特色化示范区域,在整个国际享有盛誉,红色革命精神一直以来都是会宁教育界和旅游文化界的名片,课题围绕“红色乡土文化”,探究了乡土文化对于师生之间有机对话的价值,尤其是把乡土文化渗透在“常规教育实践”中,更好地落实教育部对于地方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而言,红色乡土文化更是德育利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最大的障碍就是“距离”。古诗词脱离时代、立意较高等特点使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比较困难,影响学习的积极性。社会发展日益现代化,现代科技走进生活,以“新颖独特”对小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使两者碰撞,消除古诗词的距离感,古今联通,可以让小学生走近古诗词,深度学习古诗词。   关键词:古诗词;深度学习;配音软件;信息技术   一、配音软件,深度诵读古诗词 
摘 要:新课程大力倡导“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不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更是一种智慧。“小组合作·竞争式学习”,让教学走上了“轻轨”化发展势头。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也夯实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推动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合作;竞争;教学管理;自主学习;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摘 要: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较小以及掌握的专业知识较少,小学数学一直是小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绝大多数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偏科问题。因此,在现如今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小学数学传统教育方式的改革,将数学学习中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在生活具体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应用,加强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环节,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学习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课堂互动化;
摘 要: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本次习作教学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產生表达兴趣;采取多种表达形式,使学生由听到说,由说到写,准确而生动地表现“真我”;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心灵交流与情感沟通,引导学生在赏识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关键词:快乐展现;真实;抓特点   【教学目标】   1.步入快乐习作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过程,更要使学生明确学科知识构成的基本结构。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尝试用结构化观点和方式把握、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内化知识结构,既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也能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完善知识框架体系,促进思维结构化发展,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结构化教学;内化知识;完善体系;提升素养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不管是哪门学科的
摘 要:高考完形填空分值占試卷总分值的1/5,是考生不容忽视的重要题型。但考生对该题型掌握有限,提分率较低。在揭示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理论基础及命题特征的基础上,就如何突破完形填空题型瓶颈进行探讨,提出以“预测验证法”为代表的解题策略,希望对学生和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格式塔完形理论;核心素养;预测验证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型的设计背景   完形填空是各类英语测验
摘 要:自主游戏不仅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同时也是孩子自主、快乐地开展广泛学习的途径。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自主游戏的开展,就目前小班幼儿自主性游戏开展的现状,提出了具体策略的实施方法,力求守护幼儿的“原生态”——童真,真正让孩子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使幼儿愉快游戏并在自主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与发展。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有效开展;快乐成长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定位是构建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建议通过情境式教学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将思想政治小课堂和生活大课堂结合起来,探索情境创设的策略是落实这一要求、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活动型课程;情境创设;策略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
摘 要: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话题不明确,师生对话为主,生生对话实效低等现象。在实践中通过选定生本位的话题,唤醒同伴互学的渴求性;创设示范学情景,指导同伴互学的方法;铺设多样化的路径,提高同伴互学的效率三种途径,在同伴互学中,助力听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同伴互学;口语交际;听说能力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三种现象:(1)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