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变写作差异为差异写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作文序列化的实施和评价量表的介入,改变学生写作差异现状。
  关键词:作文序列;评价量表;教学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写作水平差距日渐明显。同师授课、同法点播、同堂学习、同时习作,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学生本身基础的不同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从作文教学的角度分析,我认为存在以下原因:
  一是写作系统缺失。初中语文教材重阅读轻作文,从教材整体安排来看,明显缺少一个写作的系统,使得教材难以成为支撑初中作文教学的依靠,作文教学有“本”难循。二是写作目标单一。部分老师以“中考”方向为所谓的指挥棒,忙于指导所谓的技法,热衷于“给作文穿上漂亮的外衣”。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瞄准中考作文,因绑架式的写作丧失了写作个性。三是教学形式单一。部分老师把写作局限于有限的课堂上,讲方法、勤批阅,多反复,忽视了写作源于生活、贵与积累的特殊要求;忽视了写作课堂应通过向外延展才能助力提升的必要性。
  基于以上分析得知,老师如果在写作方面,对不同年级不同基础的学生,一味地搞平均发展和填平补齐,便是不正确的了。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一、 实施“序列化”作文教学,让作文教学更有序
  确定写作能力全方位训练系统,建立作文指导序列、作文教学整体训练总目标,之后将总目标根据年级的不同,分成一系列的子目标,每一个目标环环相扣、密切联系,从而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力求作文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
  以记叙文作文为例,形成完整的训练序列如下:
  记叙文
  写作技巧立意选材
  章法
  表现主题组织材料
  六年级1. 熟练运用比喻、拟人等常用修辞;
  2. 学用人物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 联想、想象;
  4. 以点题之笔突出中心。正确表现主题,能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1. 一件事写一个人;
  2. 记一件简单的事情。学用象征
  以小见大详略得当
  七年级1. 常用修辞的综合运用;
  2. 学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3. 场面描写;
  4. 欲扬先抑;
  5. 寓理于事;
  6. 学用景物描写。有意趣
  有情趣1. 几件事写一个人;
  2. 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蕴情于事欲扬先抑
  开头结尾
  八年级1. 联想与想象;
  2. 象征;
  3. 以小见大
  4. 重章叠唱
  5. 托物言志有意趣
  有情趣
  有理趣1. 应景、应情,将人物立体化;
  2. 将事情写深刻,体现其中蕴含的道理。借物抒情
  寓理于事
  托物言志
  重章叠唱
  在教学实践中,抓住写作技巧点进行训练,如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材料的取舍、详略、顺序,过渡照应、象征、衬托、铺垫等。总体上确定了一个大概的思路:初一:入“格”——给予规范。抓住初一起始年级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练笔的习惯,积累写作素材。作文常识:审题、立意、选材、结构方面基于规范;初二:出“格”——掌握技巧,训练充分,点面结合,重视经典阅读,开展专题式读写活动,广泛阅读,精讲多练,打好基础;初三:升“格”——写出个性。在分级部按照写作技巧授课的基础上归总达到提升。
  序列作文教学训练,夯实了学生作文基础,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写作技巧,形成不同年级的差异写作。
  二、 介入“评价量表”,让作文教学更有效
  因为写作衡量标准的统一,使得部分学生经常在写作分数上“寄人篱下”,从而丧失了写作动力。基于每个学生写作基础的差异,我们可以将学生原有作文水平分成三类,并制定不同衡量标准的“评价量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级别的标准,只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就可以拿到同样的分数。可以依据序列训练中的每一项写作技巧制定相应的评价量表。现以“写作技巧——比喻拟人”评价量表为例:
  评价指标8~10分5~7分1~4分
  比喻运用能够准确使用比喻修辞方法,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正确运用比喻修辞,语句通顺,文章流畅。运用比喻修辞,且很生硬,文章缺少美感。
  拟人运用能够准确使用拟人修辞方法,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有助于读者对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正确运用拟人修辞,语句流畅,文字具有一定的可读性。運用拟人修辞,但很生硬,文章缺少美感。
  对不同作文水平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标准。只要一类学生达到8~10分,二类学生达到5~7分,三类学生达到1~4分,在该项技巧方面得分就是满分。评价量表形成的标准,是建立在学生自己原有基础上的评价标准,所得分数也是根据自己的写作结果得出来的。通过评价量表的介入,学生不再只是纵向关注与其他学生的对比,因自己永远追不上别人的成绩感到气馁,而更多的是横向关注了自己的进步,长久训练,学生自然会呈现与之前不同的差异作文。
  三、 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写作源泉
  叶圣陶说:“写作是一个思维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将自己生活的所得所感整理记录并不断生发的过程。”因此写作教学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要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促进差异感受下的差异作文形成。
  开展以读促写的活动。包括常规活动,例如:读书日、课前三分钟、演讲比赛、校本剧表演、诗词大赛、经典诵读比赛,名著讲坛活动,读书漂流活动……让学生成为文字的主人。
  差异目标、差异标准、差异感受,作为老师一定要有明晰的差异认识,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一个个体,让学生从原来写作存在差异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能,努力写作从而写出有“差异”的文章,达到共荣共长。
  作者简介:
  桂兰薇,山东省威海市,山东省威海市第九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形结合思想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能够促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科学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核心素养  一、 引言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数形结合万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在数学教学中,“数”与“形”作为两个最为古老,最为
笔者审视小学少先队组织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团队建设、团队的发展等角度分析,提出少先队组织建设、少先队思想建设、少先队组织发展的策略.
摘 要:我校地处移民搬迁混居区,这里的居民在混居发展建设的同时形成了独有的地域文化背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习俗和习惯。这些产物,与学校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背道而驰。笔者通过多方观察、调查思考,结合教育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摸索出了一系列矫治不良行为习惯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移民搬迁混居区;良好行为习惯;不良行为习惯  兰州新区西北边缘有8个村是移民村,他们来自甘肃省不同地域环境,有不同文
“整本书阅读”概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提出的,随后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国教育部门在2001年推出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指出了“整本书阅读”教学
摘 要: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正从让“每个孩子能接受义务教育”向“每个孩子享受优质义务教育”的方向转变。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把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教育来实现,小班额教学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实现新时代的素质教育。我校经过长期的小班额教学实践和探究,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班额的文化建设、巧妙互动、自我实现、人人发展等教学优势,来提高小班额的教育教学质量。
摘 要:绘本阅读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词汇、句型、阅读策略以及情感体验,更应该着重于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推理、发散以及归纳等思维活动,以自主、合作等形式的阅读活动来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阅读素养的发展也会带来认知的发展,尤其是思维和语言层面的发展。王蔷和陈则航(2016)提出:亲子共读、分享阅读、独立阅读以及阅读指导等均能够推动学生的思维品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再到辩证思维的逐步发展
在当前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逐渐受到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对其获取知识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阅读
摘 要:一节高效而又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它在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传承和弘扬着中国传统文化,也在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想要让语文课堂像春天的花草一样生机盎然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提升其各种能力,文章结合自身授课的经验谈谈几点智慧课堂构建的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顾名思义较传统课堂有着不一样的课堂特色,它主要是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当代的信息和教学技术为主要支撑塑造一个
摘 要:本文从语文学科的最终目的引出要培养学生作文水平,克服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应摆正学生在习作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审题——交流写作思路——如何展开想象——写后要修改等四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习作课堂各个环节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习作课堂;写作能力;审题;说话权;想象;修改  语文学科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写作是运用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紧扣教材,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使学生学好语文,真正让学生运用好这一“基础性工具”。  关键词:文本;语言;训练  “如何挖掘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