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的背景源于新加坡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是五大“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周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方法有文化传递法和价值澄清法等。
关键词 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的移民国家。自1965年取得独立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新加坡迅速崛起,跻身“亚洲四小龙”,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工业国家。新加坡所取得的成就与新加坡政府重视教育尤其是价值观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新加坡高校,也普遍开设了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注重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研究新加坡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了解其价值观教育的背景、内容和方法等,对加强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 新加坡高校实行价值观教育的背景
新加坡高校之所以如此注重价值观教育,有它深刻的社会背景。
1.1 新加坡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曾经指出:“一个社会有怎样的表现,是要看它有怎样的文化价值观。”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国内人种复杂,主要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宗教信仰也多种多样,有佛教、印度教、泰米尔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在这样一个人种、信仰、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尤其需要在全社会形成能够被广大国民普遍接受的基本价值观念,以此来促进社会团结,增强社会凝聚力。正如李光耀所指出:“我们是汇合了来自中国、印度以及马来世界不同领域的移民,我们必须传授给我们年轻的一代以共同的基本社会行为准则、社会价值观以及道德信条。这些准则、价值观以及信条将能塑造完整的未来新加坡人。”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将要为社会的融合和协调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牢固树立共同价值观,鼓励他们积极促进社会和谐,是新加坡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现实要求。
1.2 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新加坡政府对中小学德育非常重视,制定了一整套系统完备的教育制度,他们的公民道德教育在世界上堪称典范。但是,在以前新加坡对大学德育并不是很重视。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在总结高等教育过去几十年发展的教训时明确指出,在按照实用主义取向强调科技工艺教育的同时,忽视了对大学生们的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没有用切实可行的办法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关心他们品行的健康成长。因此,在世纪之交,新加坡政府开始强调高校德育,认为高校德育是中小学德育的延续,大学生活是青年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所有团体机构中惟有大学创造了影响无数学生生活与思想的天地,他们的个性和价值观在这里塑造成型。新加坡政府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塑造既有专门知识、心智发达又具有健康人格的新加坡公民。
2 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1991年,新加坡政府在经过国民反复讨论并经国会批准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新加坡社会应普遍遵守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新加坡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也主要围绕这五个方面进行:
第一、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强调国家至上,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强调国民不分种族、阶层、信仰,都必须牢固树立国家意识,树立“我是新加坡人”的国民意识。
第二、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在处理家庭成员关系上,强调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关怀扶持,同舟共济。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和睦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强调在遇到困难时的齐心协力,风雨同舟。
第四、求同存异,协商共识。强调求同、和解、协商。
第五、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在处理种族关系的问题上,强调平等、对话、宽容。
3 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新加坡高校近年来致力于改革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注重引进西方先进的德育方法和理论,予以创新,形成新的符合新加坡实际的德育方法。在价值观教育方面,主要应用的方法有:
3.1 文化传递法。这是一种德目主义的教学方法,即通过教学,把过去累积下来的优良的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教师利用实例、故事、诗歌、生活事件等,引导学生进人所创设的生活情景或历史事件、寓言故事等所呈现的道德情景中,通过启发、思考、问答、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辨别正误、分清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这种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已作了较大的变革,它更加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3.2 价值澄清法。此法由美国价值观澄清学派的创立者拉斯思所创,在拉斯思的《价值观与教学》一书中首次把人们的价值澄清过程模式分为选择、赞赏、行动等三个部分和七个阶段。新加坡教育界把此法引进后加以改造,简化为三个部分五个阶段:①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②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③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后,做出选择;④珍惜并愿意公开自己做出的选择;⑤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并重复自己的行动使之成为个人的生活方式。在教学上,为了避免学生以自己的好恶去做选择,因而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给学生以指导,指出符合社会标准的道德和价值观,以“澄清”学生的错误的价值观。价值澄清法在培养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的开放型的社会,各种文化、价值观在这里挤撞、碰击,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道德问题和价值观的冲突,需要他们做出价值选择和判断,这种方法适应了新加坡社会实际,符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因而在课堂上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德育课程实施起来也较为顺利。
4 给我们的启示
从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4.1 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应明确而具体。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非常明确而具体,五大“共同价值观”简洁明了,概括性强,并且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识记。我国高校在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制定上也应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4.2 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应采取多种形式。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并且在传统教学方法上,结合新加坡实际,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我国高校也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出适合我国高校实际的价值观教育方法。
关键词 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的移民国家。自1965年取得独立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新加坡迅速崛起,跻身“亚洲四小龙”,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工业国家。新加坡所取得的成就与新加坡政府重视教育尤其是价值观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新加坡高校,也普遍开设了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注重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研究新加坡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了解其价值观教育的背景、内容和方法等,对加强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 新加坡高校实行价值观教育的背景
新加坡高校之所以如此注重价值观教育,有它深刻的社会背景。
1.1 新加坡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曾经指出:“一个社会有怎样的表现,是要看它有怎样的文化价值观。”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国内人种复杂,主要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宗教信仰也多种多样,有佛教、印度教、泰米尔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在这样一个人种、信仰、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尤其需要在全社会形成能够被广大国民普遍接受的基本价值观念,以此来促进社会团结,增强社会凝聚力。正如李光耀所指出:“我们是汇合了来自中国、印度以及马来世界不同领域的移民,我们必须传授给我们年轻的一代以共同的基本社会行为准则、社会价值观以及道德信条。这些准则、价值观以及信条将能塑造完整的未来新加坡人。”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将要为社会的融合和协调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牢固树立共同价值观,鼓励他们积极促进社会和谐,是新加坡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现实要求。
1.2 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新加坡政府对中小学德育非常重视,制定了一整套系统完备的教育制度,他们的公民道德教育在世界上堪称典范。但是,在以前新加坡对大学德育并不是很重视。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在总结高等教育过去几十年发展的教训时明确指出,在按照实用主义取向强调科技工艺教育的同时,忽视了对大学生们的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没有用切实可行的办法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关心他们品行的健康成长。因此,在世纪之交,新加坡政府开始强调高校德育,认为高校德育是中小学德育的延续,大学生活是青年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所有团体机构中惟有大学创造了影响无数学生生活与思想的天地,他们的个性和价值观在这里塑造成型。新加坡政府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塑造既有专门知识、心智发达又具有健康人格的新加坡公民。
2 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1991年,新加坡政府在经过国民反复讨论并经国会批准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新加坡社会应普遍遵守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新加坡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也主要围绕这五个方面进行:
第一、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强调国家至上,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强调国民不分种族、阶层、信仰,都必须牢固树立国家意识,树立“我是新加坡人”的国民意识。
第二、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在处理家庭成员关系上,强调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关怀扶持,同舟共济。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和睦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强调在遇到困难时的齐心协力,风雨同舟。
第四、求同存异,协商共识。强调求同、和解、协商。
第五、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在处理种族关系的问题上,强调平等、对话、宽容。
3 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新加坡高校近年来致力于改革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注重引进西方先进的德育方法和理论,予以创新,形成新的符合新加坡实际的德育方法。在价值观教育方面,主要应用的方法有:
3.1 文化传递法。这是一种德目主义的教学方法,即通过教学,把过去累积下来的优良的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教师利用实例、故事、诗歌、生活事件等,引导学生进人所创设的生活情景或历史事件、寓言故事等所呈现的道德情景中,通过启发、思考、问答、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辨别正误、分清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这种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已作了较大的变革,它更加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3.2 价值澄清法。此法由美国价值观澄清学派的创立者拉斯思所创,在拉斯思的《价值观与教学》一书中首次把人们的价值澄清过程模式分为选择、赞赏、行动等三个部分和七个阶段。新加坡教育界把此法引进后加以改造,简化为三个部分五个阶段:①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②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③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后,做出选择;④珍惜并愿意公开自己做出的选择;⑤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并重复自己的行动使之成为个人的生活方式。在教学上,为了避免学生以自己的好恶去做选择,因而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给学生以指导,指出符合社会标准的道德和价值观,以“澄清”学生的错误的价值观。价值澄清法在培养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的开放型的社会,各种文化、价值观在这里挤撞、碰击,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道德问题和价值观的冲突,需要他们做出价值选择和判断,这种方法适应了新加坡社会实际,符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因而在课堂上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德育课程实施起来也较为顺利。
4 给我们的启示
从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4.1 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应明确而具体。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非常明确而具体,五大“共同价值观”简洁明了,概括性强,并且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识记。我国高校在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制定上也应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4.2 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应采取多种形式。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并且在传统教学方法上,结合新加坡实际,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我国高校也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出适合我国高校实际的价值观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