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职业教育思想的实践与创新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iwe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謇20世纪初的职业教育成功实践反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笔十分宝贵的历史遗产,对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弘扬张謇职业教育思想,积极吸收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最新成果,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坚持开放办学,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工作,较好地推动了学院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张謇;职业教育思想;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5-0019-04
  张謇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开拓者,他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积极开展生动的教育实践,构建了比较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模式,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他在20世纪初的职业教育实践反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时至今日,这些成果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对当代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作为张謇职业教育衣钵的传承者,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弘扬张謇职业教育思想,积极吸收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成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知行并进、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以“双基导向”理念为指引,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个合格的职业人才,除了需要掌握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健的体魄。张謇在中国职业教育发轫之时,就推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他在教育大纲中明确规定:“(1)注重学生道德、思想,以养成高尚之人格。(2)注重学生身体之健康,以养成勤勉耐劳之习惯。(3)教授河海工程上必须之学理技术,注重实地练习,以养成切实应用之智识。”[1]要求学生“德行必兼艺而重,而艺尤非德行不行”[2],“首重道德,次则学术[3]。”他把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健康体质和知识技能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目标,而且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张謇以德为先、德行艺兼备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反映了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张謇职业教育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人才培养德育为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学院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建立健全了“双基导向”的育人理念和课程体系。在顶层设计上,立足于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技能培养与基于社会生活过程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实际需要,整体设计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体系,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审美与人文、就业与创业、生活通识、通用技能等一类公共课程以及反映典型工作任务要求的专业课程,制定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社会生活素质、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打通了专业课、公共课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界限,构建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体系。各职能部门和教育主体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全面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相互之间既分工又协作,实现了专业课教学、公共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校园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有机统一。
  在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利益多元化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不仅面临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而且面临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国民素质亟待提升的挑战。高职院校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回应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新期待,不仅应有战术思维,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且应更加具有战略眼界,从培养合格公民、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符合时代的要求。
  
  二、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
  
  为了学生就业、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是高职教育的使命。张謇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这一特质,曾经指出:“窃教育以普及为本,普及以生计为先。此近日职业学校之所以盛倡,而职业知识之尤宜计及。”[4]他已经彻底地转变了“学而优则仕”的旧的教育观,把职业教育视作民生工程,关注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和生活保障水平。张謇经常对学生开展就业教育,指出:“将来毕业后,为农者必蕲为良农,为工者必蕲为良工,为商者必蕲为良商”[5],“下走望诸生,望有能以学为用,为地方后劲者”[6]。他期望学生转变浮夸空疏的学风,认清角色,学以致用,积极投身于实践和社会建设,成为独当一面的有用人才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高度重视学生就业教育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了学校、分院、班级就业工作三级组织领导体系,必修课、选修课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就业教育体系。制定实施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就业教育工作任务量化,责任到人。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定期开展校内培训、比赛和资质考核,不断提高教师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学校建设了与各地人才市场网站以及“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一站式服务系统”相链接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开发了就业工作信息化中心和专用短信平台,实现了学生就业信息查询、就业创业指导、岗位应聘的网络化。建立了200多家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基地单位每年都能吸纳3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定期举办大、中、小型校园招聘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架设有效的对接通道。依托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实训室、企业驻校研发中心、教师工作室、大学生创业园等实践创新教育平台,构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职业技能竞赛等多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委托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质量跟踪,进一步完善学生就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连续八次荣获“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高职院校应当不辱使命,创新教育载体,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三、遵循职业教育规律,
  创新“知行并进、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是职业学校自身特有的教育规律。张謇较早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这一特殊性,认为:“将欲行之,必先习之,有课本之学习,必应有实地之经验。”[7]他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在开展理论教育教学的同时,十分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阅历的积累和感性知识的获取,通过开设实习、操作练习课,组织开展实地调查、现场操作、“修学旅行”、教学展览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行并进、学做合一。张謇还不惜重金购置设备,兴建操作室、实验室、农场、实习工场、博物苑、图书馆、气象台等设施,辅助教学。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张謇“知行并进”的教育思想,构建了“知行并进、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的统一,成立40多个学生社团,开设10多个讲坛,组织学生开展理论研究、社会实践、诚信教育、法纪教育、廉政教育、励志教育、非遗文化教育、志愿活动、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比赛等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思想向行为转化、理论向实践转化。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方式和“前店后校”、“厂中校”、“校中厂”、师生工作室等教学组织形式,促进了车间与教室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学生与学徒融合、教师与师傅融合、作业与产品融合。学校建有校内外各类实验室、实训室和研发中心近200个,建有涵盖张謇职业教育思想陈列馆、刺绣和家纺艺术馆的文博馆,与海门市人民政府共建海门滨海“知行园”实训基地,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他文献
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要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个性化的评价机制,通过评价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最优化,让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与指导开展的活动融为整体,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构成。个性化评价倡导更多赞许、包容和支持,是学生发展能力、张扬个性的有力保障。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主题活动中,个性化的评价手段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活动的效率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0-0023-04  黄春娅,1955年生,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刺绣艺术家。  1973年入苏州刺绣研究所,师从任嘒闲老师;1977年至1980年,就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回研究所继续随师学习、工作。  1992年作为苏绣艺术界的代表,在日本
摘要:开展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学校特色品牌,增强区域教育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近年来,连云港市连云区实施一系列有效策略,引领学校、教师在教,科研领域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连云区将继续加强教科研工作,促进该区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和优质发展。  关键词:连云区;教科研;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
如同一个孩子,蹒跚着朝我们走来,虽然稚嫩,但却伴随着成长的喜悦;如同一朵花,在春日里悄然盛开,虽然历经无数个黑夜,但却充满着勃勃生机。现实里,每一份收获都来之不易,眼前的这本《博客·成长》,就是那个蹒跚而来的孩子,那朵盛开的花。还记得八月里的某一天,我们五十多位教师聚集在一个会议室里,那时候正是炎炎夏日,窗外蝉鸣声声,而我们也在这蝉声的鸣唱下,共同播下了一颗颗细小的种子。现在,这些种子发芽了、生长
许多人有这样一个疑问,对一篇文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怎样才能从成百上千篇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编辑的青睐?怎样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使他们从中产生共鸣?  如果说标新立异的选题是文章的眼睛,新颖深刻的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文章的血液,逻辑严密的布局是文章的脉络,练达晓畅的语言是文章的气质,那么得体有序的表达方式则是文章的外衣,是文章的外显形式。就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胸怀诗书万卷远赴瑞典
摘要:学校发展的目标、规划和实践,要基于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要厘清学校建设的文化线索,在办学特色、学校风尚、教育内涵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彰显学校精神和教育风范,使师生在生动而高远的教育活动中获得共同发展。  关键词:精品高中;多元发展;学校文化;难忘教育;校园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5-0022-03  公元2
摘要:张謇的职教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张謇的“首重道德,次则学术”“教育以生计为先”“知行并进”等教育思想仍熠熠生辉,光照千秋,彰显出职业教育的现代意蕴。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所在地海门是张謇故乡,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宝贵财富,大力实施“弘謇教育”,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现代职业人。  关键词:张謇;职教思想;培养;现代职业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摘要:“十二五”以来,江苏省扬州市职业教育以专业建设为突破口,紧贴地方产业实际,着力优化专业布局,硬化专业基地,柔化专业教学,强化专业素养,加强专业集团化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综合实力,极大地提升了专业教学质量,有效地促进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关键词:扬州市;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6-0041-04
曹国庆 让教育有一点浪漫  杨九俊 向往真善美 走向高境界  陈桂生 “教案”是怎么一回事?  曹玉兰 悄悄来到你身边……  蔡海月 等风来  陶锡锋 爸爸来这儿  彭丽华 我的心情秘方  邹 君 那些美丽的过往  戈林林 相濡以沫,相忘江湖  薛法根 专业赋权  冯雅静 把权利还给孩子  祝 禧 新课程语境下教师课程权力的再思考  杨文娟 赋予教师专业权力,激活专业发展活力  吴金根 释放教师权
摘要:专业技能教学是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江苏省盐南中等专业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强化技能训练,抓好专业师资培养、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质量监控,有效提高了技能教学质量,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推动了学校新的跨越发展。  关键词:职业学校;技能训练;有效训练;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