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视唱练耳属于一门基础性学科,通过此门课程的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和音乐素养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将视唱练耳与多元音乐类型进行融合,促进视唱练耳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通过对视唱练耳与多元音乐类型融合的分析,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视唱练耳教学方法。
【关键词】多元与融合;视唱练耳教学;探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3.1 【文献标识码】A
视唱练耳教学分为视唱、听写和听觉分析三部分。教师通过视唱教学,使学生能够看谱即唱;而听写和听觉分析训练则要求学生能够对音的高低、长短及音色、节奏等进行区分、辨识和准确表达。这些都是提升音乐综合能力的基础。本文主要就视唱练耳多元与融合教学探究如下:
一、视唱练耳教学多元与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音乐教学过程中有着较多的基础性课程,如:视唱练耳、民族音乐、基本乐理、中西方音乐史、器乐、声乐等。通过视唱练耳教学,将多种音乐基础课程进行多元融合,有助于学生对多种音乐知识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喜爱,保证实际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些对于教师而言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
二、视唱练耳教学内容的融合分析
(一)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的融合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独特的音乐风格,多彩的民族音乐造就了丰富的音乐形式,因而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音乐必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孟姜女》、《小白菜》、《江河水》等均具有叙事性质,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可简单介绍这些音乐的故事背景,在情感基础上进行听觉训练。使学生对非常规、较复杂的节奏能够较好较快地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提高对音乐的听辨能力。
(二)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的融合分析
当然在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融合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在音乐教学中的不同之处。比如:视唱练耳注重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而基本乐理则侧重于音乐教学中的基础理论,帮助学生对音乐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音高、调式、音程、和弦等均属于基本乐理中的相关内容,对不同的音乐形式进行理论阐述,重点强化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全面理解;而视唱练耳则强化学生对于视唱、听写以及听觉分析等实践环节。依靠多角度的训练,全面提升学生对音高、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的感悟能力。
(三)视唱练耳与中西方音乐史的融合分析
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中西方音乐发展史,将其和视唱练耳进行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比较中西方音乐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还可用时间顺序作为线索,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教学。
比如在欧洲音乐发展史上,处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为:气势雄伟、结构严谨、崇尚理性、逻辑性强,风格以主调和声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维也纳古典乐派和声风格听辨为例完成视唱练耳教学中和声风格的聽辨训练。
(四)视唱练耳与器乐的融合分析
视唱练耳教学需要融合多种器乐进行训练。很多学生长期借助钢琴练习,但换另外一件乐器就未必能够达到相同的反应水平和速度。其实,通过小提琴或其他器乐作品进行听力练习,同样可以进行节奏训练、内心听觉训练、音乐力度、音准音色训练等。只有不同器乐的介入,才能让学生打开眼界和思维模式,适应并真正学会欣赏和倾听,从而更容易、更清晰、更准确地把握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为其将来进行二度创作和演绎作品奠定坚实基础。
(五)视唱练耳与声乐的融合分析
声乐主要是通过人声完成演唱,常见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及通俗唱法均属于声乐。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其与视唱练耳进行融合。优秀的歌唱者如果只有一副好嗓子,而不重视视唱练耳的训练尤其是音准、节奏等,将会严重影响歌唱效果。当然,视唱作品的完美诠释,也离不开声乐技术的有力支持。只有通过有效练习,使两方面相互促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视唱练耳多元融合教学方法分析
在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视唱练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视唱练耳与多元音乐文化融合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融合,从而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一)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对于实际教学质量影响较大,因而需要保证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比如:教师本身需要具备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融合的能力。教师要热爱民族音乐,对于民族音乐有充分、深入的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动态性地实现民族音乐与视唱练耳的有机结合,全面帮助学生提高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只有依靠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保证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才能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依靠情景教学法、探索教学法、趣味教学法等多元融合。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件的班级),可由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进行示范表演,让其它学生对于民族音乐产生兴趣,让大多数学生切身感受到民族音乐具有的魅力。
再如在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融合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实现教学过程中图像、文字、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感官感受,让学生真切感受传统音乐中所特有的音色和节奏律动,使得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仅仅只停留在表面。
(三)注重对学生综合技能素质的培养
多元文化背景下使得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有了更多的融合内容,比如: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文化内容、音乐技能等进行综合性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四、结束语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重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视唱练耳与多种课程进行融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相关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小玲.关于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合民族音乐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3(19).
【关键词】多元与融合;视唱练耳教学;探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3.1 【文献标识码】A
视唱练耳教学分为视唱、听写和听觉分析三部分。教师通过视唱教学,使学生能够看谱即唱;而听写和听觉分析训练则要求学生能够对音的高低、长短及音色、节奏等进行区分、辨识和准确表达。这些都是提升音乐综合能力的基础。本文主要就视唱练耳多元与融合教学探究如下:
一、视唱练耳教学多元与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音乐教学过程中有着较多的基础性课程,如:视唱练耳、民族音乐、基本乐理、中西方音乐史、器乐、声乐等。通过视唱练耳教学,将多种音乐基础课程进行多元融合,有助于学生对多种音乐知识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喜爱,保证实际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些对于教师而言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
二、视唱练耳教学内容的融合分析
(一)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的融合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独特的音乐风格,多彩的民族音乐造就了丰富的音乐形式,因而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音乐必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孟姜女》、《小白菜》、《江河水》等均具有叙事性质,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可简单介绍这些音乐的故事背景,在情感基础上进行听觉训练。使学生对非常规、较复杂的节奏能够较好较快地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提高对音乐的听辨能力。
(二)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的融合分析
当然在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融合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在音乐教学中的不同之处。比如:视唱练耳注重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而基本乐理则侧重于音乐教学中的基础理论,帮助学生对音乐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音高、调式、音程、和弦等均属于基本乐理中的相关内容,对不同的音乐形式进行理论阐述,重点强化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全面理解;而视唱练耳则强化学生对于视唱、听写以及听觉分析等实践环节。依靠多角度的训练,全面提升学生对音高、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的感悟能力。
(三)视唱练耳与中西方音乐史的融合分析
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中西方音乐发展史,将其和视唱练耳进行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比较中西方音乐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还可用时间顺序作为线索,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教学。
比如在欧洲音乐发展史上,处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为:气势雄伟、结构严谨、崇尚理性、逻辑性强,风格以主调和声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维也纳古典乐派和声风格听辨为例完成视唱练耳教学中和声风格的聽辨训练。
(四)视唱练耳与器乐的融合分析
视唱练耳教学需要融合多种器乐进行训练。很多学生长期借助钢琴练习,但换另外一件乐器就未必能够达到相同的反应水平和速度。其实,通过小提琴或其他器乐作品进行听力练习,同样可以进行节奏训练、内心听觉训练、音乐力度、音准音色训练等。只有不同器乐的介入,才能让学生打开眼界和思维模式,适应并真正学会欣赏和倾听,从而更容易、更清晰、更准确地把握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为其将来进行二度创作和演绎作品奠定坚实基础。
(五)视唱练耳与声乐的融合分析
声乐主要是通过人声完成演唱,常见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及通俗唱法均属于声乐。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其与视唱练耳进行融合。优秀的歌唱者如果只有一副好嗓子,而不重视视唱练耳的训练尤其是音准、节奏等,将会严重影响歌唱效果。当然,视唱作品的完美诠释,也离不开声乐技术的有力支持。只有通过有效练习,使两方面相互促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视唱练耳多元融合教学方法分析
在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视唱练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视唱练耳与多元音乐文化融合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融合,从而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一)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对于实际教学质量影响较大,因而需要保证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比如:教师本身需要具备视唱练耳与民族音乐融合的能力。教师要热爱民族音乐,对于民族音乐有充分、深入的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动态性地实现民族音乐与视唱练耳的有机结合,全面帮助学生提高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只有依靠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保证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才能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依靠情景教学法、探索教学法、趣味教学法等多元融合。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件的班级),可由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进行示范表演,让其它学生对于民族音乐产生兴趣,让大多数学生切身感受到民族音乐具有的魅力。
再如在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融合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实现教学过程中图像、文字、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感官感受,让学生真切感受传统音乐中所特有的音色和节奏律动,使得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仅仅只停留在表面。
(三)注重对学生综合技能素质的培养
多元文化背景下使得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有了更多的融合内容,比如: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文化内容、音乐技能等进行综合性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四、结束语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重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视唱练耳与多种课程进行融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相关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小玲.关于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合民族音乐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