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常规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习惯了按照单篇文本来展开阅读活动,缺少阅读迁移与知识应用的意识与能力,无法灵活应用阅读技巧来实现有效阅读,导致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一直十分低下。对此,在新课改下,人们提出了通过群文阅读来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相关要求。群文阅读,就是指将有着同一议题的文本归纳成一个阅读组,然后由小学生展开统一阅读的阅读形式。但是,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是要保证文本的丰富性与充实性。因此,为了保证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与教学效益,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课外读物来拓展群文阅读的文本资源,进一步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整合策略 课外读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065-01
本文将从根据群文阅读议题选择相应的课外读物、组织“一带多”群文阅读活动、在课外群文阅读中迁移课文阅读技巧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群文阅读中引入课外读物。
一、根据群文阅读议题选择相应的课外读物
群文阅读的基础与关键在于阅读议题的选择,而课外读物与群文阅读的融合也需要以议题为中心,否则将难以对群文阅读活动产生积极影响。对此,小学语文教师便要认真分析小学生的阅读需求,观察小学生的阅读表现,由此确定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的群文阅读议题,进而再借此挑选相应的课外读物,由此丰富群文阅读的素材,进一步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发散小学生的阅读思维。
就如在《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等课文教学结束之后,笔者便整理了这几篇课文的共性特点,发现本章节的课文基本上都是以景物描写为主的,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与留恋之情。因此,笔者便以“大自然之美”这个议题组织了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将本单元的课文作为基本例子,同时辅以《天山景物记》《家乡的风景》《春天的脚印》《初夏》等课外读物,由此构成了丰富的群文阅读文本,由此引导小学生全面把握写景作文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文字世界体会大自然的美。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本轮群文阅读的选材基本上是以内容为标准的,并没有区分文本的文体,所以学生可以感受不同形式的文本特点,从而全面丰富小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更易于促使小学生产生共情。
二、组织“一带多”群文阅读活动
在群文阅读中,“一带多”是最常见的一种群文阅读形式,通常是为了让小学生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或者是了解与课文有关的文体、体裁阅读特征而展开的一种群文阅读活动,便于小学生及时形成文体阅读意识,为小学生灵活迁移所学知识做准备。在这一形式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课文阅读需求挑选相应的课外读物,借此展开“一带多”阅读活动,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完善小学生的思维结构。
就如在《草船借箭》一课教学中,学生们就需学习我国经典的古典故事,由此积累成语知识。待本课教学结束之后,笔者发现本班学生都有意犹未尽之感,而我国绝大多数成语都有故事来源。因此,笔者便以《草船借箭》为例,以“三国时期成语故事”为议题,从相关书目中整理了《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三顾茅庐》《桃园结义》《七擒七纵》等文本,借此组织了群文阅读。借此,小学生则可了解中国成语的博大精深,同时还可对三国时期的史实有一定的理解,能够很好地拓展小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促使小学生喜欢上学成语故事阅读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待群文阅读结束之后,学生们还存在强烈的阅读欲望,而笔者也鼓励学生自主整理三国时期的其他成语故事,自主拓展群文阅读范围。
三、在课外群文阅读中迁移课文阅读技巧
课堂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方式,而课文又是实施阅读教学的主要载体与依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通常会以课文为例,引导小学生探究文本阅读的相关技巧与阅读方法。但是,阅读能力的形成还需要借助丰富的、大量的阅读实践,而课外阅读则可很好地弥补课文素材不足这一现实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组织以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相整合的群文阅读活动,鼓励小学生自主应用课堂所学,反复巩固小学生对阅读技巧的理解与认识,使其真正将阅读技巧内化到自己的能力结构之中。
就如在《我想》《童年的水墨画》儿童诗教学结束之后,笔者便以“多彩的童年”为议题组织了群文阅读,整理了《拥抱童年》《夏天到来虫虫飞》这两篇课外读物,引导小学生展开了群文阅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迁移儿童诗阅读技巧,由此展开自主阅读。比如,学生们需要首先通过朗读活动来感受儿童诗的独特旋律与韵味,感受诗歌的节奏美;进而,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經历去探究诗歌的意境与意象,体会诗歌所描绘的主形象;最后,学生可分享自己的诗歌阅读感受,把握诗歌的情感取向。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改革十分必要,而课外阅读又是拓展与丰富阅读范围与资源的基本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群文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全面丰富阅读资源库,促使小学生在丰富的群文阅读引导下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9(16):127.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整合策略 课外读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065-01
本文将从根据群文阅读议题选择相应的课外读物、组织“一带多”群文阅读活动、在课外群文阅读中迁移课文阅读技巧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群文阅读中引入课外读物。
一、根据群文阅读议题选择相应的课外读物
群文阅读的基础与关键在于阅读议题的选择,而课外读物与群文阅读的融合也需要以议题为中心,否则将难以对群文阅读活动产生积极影响。对此,小学语文教师便要认真分析小学生的阅读需求,观察小学生的阅读表现,由此确定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的群文阅读议题,进而再借此挑选相应的课外读物,由此丰富群文阅读的素材,进一步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发散小学生的阅读思维。
就如在《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等课文教学结束之后,笔者便整理了这几篇课文的共性特点,发现本章节的课文基本上都是以景物描写为主的,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与留恋之情。因此,笔者便以“大自然之美”这个议题组织了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将本单元的课文作为基本例子,同时辅以《天山景物记》《家乡的风景》《春天的脚印》《初夏》等课外读物,由此构成了丰富的群文阅读文本,由此引导小学生全面把握写景作文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文字世界体会大自然的美。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本轮群文阅读的选材基本上是以内容为标准的,并没有区分文本的文体,所以学生可以感受不同形式的文本特点,从而全面丰富小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更易于促使小学生产生共情。
二、组织“一带多”群文阅读活动
在群文阅读中,“一带多”是最常见的一种群文阅读形式,通常是为了让小学生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或者是了解与课文有关的文体、体裁阅读特征而展开的一种群文阅读活动,便于小学生及时形成文体阅读意识,为小学生灵活迁移所学知识做准备。在这一形式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课文阅读需求挑选相应的课外读物,借此展开“一带多”阅读活动,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完善小学生的思维结构。
就如在《草船借箭》一课教学中,学生们就需学习我国经典的古典故事,由此积累成语知识。待本课教学结束之后,笔者发现本班学生都有意犹未尽之感,而我国绝大多数成语都有故事来源。因此,笔者便以《草船借箭》为例,以“三国时期成语故事”为议题,从相关书目中整理了《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三顾茅庐》《桃园结义》《七擒七纵》等文本,借此组织了群文阅读。借此,小学生则可了解中国成语的博大精深,同时还可对三国时期的史实有一定的理解,能够很好地拓展小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促使小学生喜欢上学成语故事阅读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待群文阅读结束之后,学生们还存在强烈的阅读欲望,而笔者也鼓励学生自主整理三国时期的其他成语故事,自主拓展群文阅读范围。
三、在课外群文阅读中迁移课文阅读技巧
课堂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方式,而课文又是实施阅读教学的主要载体与依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通常会以课文为例,引导小学生探究文本阅读的相关技巧与阅读方法。但是,阅读能力的形成还需要借助丰富的、大量的阅读实践,而课外阅读则可很好地弥补课文素材不足这一现实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组织以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相整合的群文阅读活动,鼓励小学生自主应用课堂所学,反复巩固小学生对阅读技巧的理解与认识,使其真正将阅读技巧内化到自己的能力结构之中。
就如在《我想》《童年的水墨画》儿童诗教学结束之后,笔者便以“多彩的童年”为议题组织了群文阅读,整理了《拥抱童年》《夏天到来虫虫飞》这两篇课外读物,引导小学生展开了群文阅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迁移儿童诗阅读技巧,由此展开自主阅读。比如,学生们需要首先通过朗读活动来感受儿童诗的独特旋律与韵味,感受诗歌的节奏美;进而,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經历去探究诗歌的意境与意象,体会诗歌所描绘的主形象;最后,学生可分享自己的诗歌阅读感受,把握诗歌的情感取向。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改革十分必要,而课外阅读又是拓展与丰富阅读范围与资源的基本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群文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全面丰富阅读资源库,促使小学生在丰富的群文阅读引导下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9(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