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学教师;职业压力;个案辅导
C老师是一所重点中学的物理教师,女,班主任,33岁。在一次全市公开课结束后,号啕大哭,感觉近乎崩溃。无论同事怎么劝慰,她的情绪都一直很糟糕、消沉。后经介绍,C来到我院心理咨询中心。
一、个案概况
主诉:工作以来,C一直不开心,觉得很压抑。前段时间,为了准备一堂全市公开课,C的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焦虑状态,晚上失眠情况严重,例假已停三个月。C曾去医院做过检查,无器质性问题;去过某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对其的诊断是重度抑郁,并给予药物治疗。C认为心理医生跟她所说的道理她全都明白,收效甚微,且听说抑郁性药物副作用大、有依赖性,于是自行中断了咨询和治疗,但情况仍无改善。
生活史:C从小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学生中的典范,深受父母和老师喜欢。小学毕业,C考进省重点中学。后因父母工作调动、搬家,去了普通中学。高中三年,C仍旧鹤立鸡群,非常顺利地考进了省属师范大学。在大学里,C的优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展示,除了成绩好以外,她喜运动、爱唱歌、懂书法、擅绘画、会弹琴……多才多艺,在各种比赛中频频获奖。C很愿意帮助人,和老师、同学的关系融洽,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C的读书生涯很顺利、很开心。
问题的发生与发展:生活的转折发生在工作后。尽管身份由学生变为了教师,C仍旧像读书时那样活跃,市里和学校有什么活动都踊跃参加,她的多才多艺给同事印象不错。第一次担任班主任,C很期望自己所带的班级能够成为佼佼者,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生身上。在她的带领下,班级各方面都处在年级领先的地位,这使得C在学校崭露头角,领导也非常器重她。
年轻气盛的C言语直率,情绪也易波动,有时会因为学生的不良表现而在办公室伤心落泪,或因小事深感不平而跟领导或老师据理力争。久而久之,老师们对她有了看法:锋芒太露,脾气大,有骄娇二气。对于C来说,这是以前从未经历的挫折,她备感失落、彷徨不安。她开始收敛自己的秉性,小心自己的措辞,注意自己的行为。烦恼事压在心里,苦水往肚子里吞,她期望以此改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这种戴着面具的生活让一向率性而为的C觉得很累、很别扭,但为了不再被他人抓住什么辫子,她不得不忍耐着、压抑着。
但是,无论C怎么小心翼翼做人,总有她必须面临的评论,那就是评课。作为重点中学,对新教师的培养有一套规章制度,经常会有师傅、教研组其他教师、教导处以及其他学校的教师来听课、评课、指导。C平常上课自然流畅,很有新意,但一有人来听课就不行。从接到任务开始就紧张焦虑,几乎夜夜失眠,上课时非常拘谨,觉得很难把自己的设想表达出来。尽管领导和教师对她的课评价不错,但C总觉得上得不怎么样,认为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其他人对自己的好评是一种客套,C开始对自己的能力有些信心不足。
C是个自尊心很强、很要面子的人,很少将自己的烦恼向他人倾诉,即使回到家面对爱她的丈夫,也不愿说出心里的苦闷。所以C觉得很压抑,失眠状况越来越严重,对夫妻生活也逐渐失去了兴趣,有时甚至到了厌恶的程度。
由于忙于工作,C陪女儿的时间很少,但对女儿要求却很严格。尽管四岁的女儿已能认识一千多个字,但C还是不满意,很少给予表扬。一旦女儿出现错误,C就会朝她发脾气,用加倍练习来惩罚。女儿很怕她,疏远她,C心里很难过,但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二、诊断
C做了CMI测试,总分是30分,各项指标的得分分别为:不适应4分,抑郁3分,焦虑7分,敏感3分,愤怒6分,紧张7分,表明C的心理健康属于临界神经症,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和易激怒。
性格测定:A型性格。
C的问题属于教师职业压力引起的神经症。由于对职业压力缺乏认识和缓解技巧,导致紧张、焦虑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辅导
针对C的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加以辅导。
1.运用精神分析法,帮助C了解自身症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探求问题的根源
我和C一起回顾了她的成长经历。C从小到大一直很优秀,是老师和同学关注的中心。在这种众星捧月的环境里,就算有时说话太直也没有人跟她计较,她的自我感觉越变越好,一些小性子也得以肆意滋长。
渐渐地,C习惯了被人关注,有了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参加工作后,她仍然希望自己能出挑,成为教师中的“明星”。开始,C以她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同事们的称赞,但墙外有墙,山外有山,重点中学里其他老师也很优秀,C觉得自己的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战,产生了危机感。慢慢地,C对于表扬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既然人家已给自己戴上了一顶很有能力的帽子,自己就得不断努力去证明自己配得上。她把他人的每一句称赞都当作鞭策,也变成一种压力,而且压力越来越重,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初出茅庐的C锋芒太露、不够成熟,也给一些教师留下了爱出风头、任性、娇气、脾气不好的印象,这让她有点提心吊胆。她刻意压抑自己,在和这些教师打交道时小心翼翼,有意掩饰,希望改变在她们心目中的形象,保住地位。从这时开始,C就更加害怕有人来听课了,而这种害怕己经从以前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担心上不好课变成了害怕在评课中被别人议论。在C的认知中,评课就是评人。
C想改变别人对自己“自我感觉太好”的印象,所以她对自己最好的评价就是“还可以”。她的这“还可以”潜意识中意味着“我不行”、“只是一般”。在消极暗示下,C逐渐失去了以往的自信,她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别人的称赞又被她定义为是在说客套话。受这种欲求不得、欲罢不能的自我心理矛盾的折磨,C痛苦不堪、筋疲力尽。
2.运用认知疗法改变她的非理性观念,替代以合理的理性思维方式
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不良的认知。”C有非常强烈的非理性观念:期望得到每一个人的关注和欣赏。这个非理性观念导致她对自己的期望很高,随时掩饰自己薄弱的一面,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只为了别人一句好话”(C语)。为此,她承受了许多无谓的压力。要解决C的问题,关键在于调整她的认知,一方面让她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肯定自己的同时,接纳自己的缺点,改变过于追求完美的个性;另一方面让她确立恰当的自我期望目标,了解自己的极限,调节期望值。
同时,我还向她介绍了理性情绪疗法的一些知识,针对她的一些不合理想法进行了挑战和分析,如针对“我只能让别人说我好,不能说我不好”的观念,我问:“是否每个人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你是不是对别人的评价都是好的,没有差的”,“是不是别人都要用好话来客套你”。针对C 争强好胜,“爱挑头”的性格,问“当别人没得第一时,你是否会觉得她很没本事?她就没有价值了?”引导她从这些可笑的自我矛盾和冲突的分析中慢慢意识到其中的不合理性,并引导她尝试用合理的想法来加以替换,如“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有人说别人不好是正常的,所以有人说我的缺点也是正常的”,“在优秀教师云集的重点中学,永远鹤立鸡群是不可能的”。她对评课的理解也由以前的“他们是在批评我,说明我不好”慢慢转变成“他们是在提建议,作指导,帮助我不断提高和完善”。引导她试着多元方位思考问题、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
3.布置家庭作业,循序渐进,巩固强化,通过行为的改变达到情绪的缓和
第三次咨询结束时,我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让C回去写自己的优点。当C听到这项作业时,她疑惑地问:“我还有优点吗?”在得到微笑和鼓励的点头后,C答应回去好好想想。第四次咨询时,C带来了家庭作业,我让她一项项地解释并举例讲述。刚开始时她很不自然,渐渐地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例子也越举越多了。
第五次咨询时,C讲了她所取得的进步以及还存在的问题: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地钻牛角尖。我鼓励她不要心急,要看到自己的进步,并用了一个0~10刻度的(0表示最糟糕,10表示最好)问句来让她衡量自己和周围人相比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C的回答是7到8之间。我又让她说出自己期望在他人眼里的位置,C想了想,觉得也就是8左右。这说明C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之间已没有太大的差距,她之所以不能容忍别人说她不好,是因为她习惯了听好话。就算她表现真实的自我,她的水平也还是7到8。当C意识到这点时,她自己也笑了:“其实我并不差,我干嘛要怕别人议论呢。”
第六次咨询时,我和她一起分析了C的家庭关系给她的压力。C将工作中的消极情绪带回家庭,影响了和丈夫、女儿的关系,反过来这又成为了两个新的让她烦心的压力。家庭压力和职业压力交杂在一起,使得C不堪重负。特别是在没有开课压力存在时,家庭压力就成了C的主要压力源了。我从改善她和家人的关系入手,让她了解对家人的态度和原因,引导她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体会家人的感受。当C领悟到自己实际是在苛求女儿时,她有些震惊:“我本意是希望女儿好,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但无意中却伤害了女儿,让女儿不快乐!”通过分析,C也意识到取得丈夫的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性,开始尝试改变态度。我和她一起探讨了一些如何与丈夫、女儿相处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个月后,C情况大为好转,半年后症状消失。
四、案例反思
这是一个由于职业压力过重引起紧张、焦虑等严重心理(下转34页)(上接31页)问题的个案。这个案例有以下三点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对职业压力适应不良的问题。但从深层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个人特质,如认知方式、人格特征、自我期望、经验等对压力的产生和应对机制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C属于A型性格类型,喜欢竞争,寻求升迁,追求成就;对压力敏感,容易过激,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差一些。C的问题最初是由公开课的压力引起。对于缺乏教学经验的新教师来说,上公开课确实是一种压力。但这种外在的压力源因为C期望得到每一个人的关注和欣赏,希望完美无缺的非理性观念而得以强化。所以,要想缓解C的压力不适,不让她开课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解决方式,关键在于调整她的认知。而本案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由于压力的影响,C表现出比较高的焦虑、紧张和易激怒水平,并导致了和丈夫、女儿之间的紧张关系。这说明职业压力不仅会给教师本人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还会影响到家庭生活和家人的心理健康。C害怕外人说她不好,而在不需要伪装的家人面前也听不到好话,和丈夫又缺乏有效的沟通,这些都反过来增加了C的压力。由此可见,有效的社会支持对缓解职业压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C的问题之所以长时间未能得到缓解,还与她没有一个有效的应对方式有关。抱负水平高、成就期望强的C,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不懂处理工作与休闲的关系。在压力面前,C在学校里采取的是克制、伪装、压抑自己的方式,而在家里则是发泄、冷漠、惩罚,但这些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对教师进行压力管理和应对方式的培训很有必要。从教师角度上说,学会自我心理保健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压力管理途径。
(作者单位:广东惠州学院教育系。电邮:hdrshy@21cn.com)
编辑/舒 娟
终校/何 妍
C老师是一所重点中学的物理教师,女,班主任,33岁。在一次全市公开课结束后,号啕大哭,感觉近乎崩溃。无论同事怎么劝慰,她的情绪都一直很糟糕、消沉。后经介绍,C来到我院心理咨询中心。
一、个案概况
主诉:工作以来,C一直不开心,觉得很压抑。前段时间,为了准备一堂全市公开课,C的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焦虑状态,晚上失眠情况严重,例假已停三个月。C曾去医院做过检查,无器质性问题;去过某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对其的诊断是重度抑郁,并给予药物治疗。C认为心理医生跟她所说的道理她全都明白,收效甚微,且听说抑郁性药物副作用大、有依赖性,于是自行中断了咨询和治疗,但情况仍无改善。
生活史:C从小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学生中的典范,深受父母和老师喜欢。小学毕业,C考进省重点中学。后因父母工作调动、搬家,去了普通中学。高中三年,C仍旧鹤立鸡群,非常顺利地考进了省属师范大学。在大学里,C的优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展示,除了成绩好以外,她喜运动、爱唱歌、懂书法、擅绘画、会弹琴……多才多艺,在各种比赛中频频获奖。C很愿意帮助人,和老师、同学的关系融洽,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C的读书生涯很顺利、很开心。
问题的发生与发展:生活的转折发生在工作后。尽管身份由学生变为了教师,C仍旧像读书时那样活跃,市里和学校有什么活动都踊跃参加,她的多才多艺给同事印象不错。第一次担任班主任,C很期望自己所带的班级能够成为佼佼者,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生身上。在她的带领下,班级各方面都处在年级领先的地位,这使得C在学校崭露头角,领导也非常器重她。
年轻气盛的C言语直率,情绪也易波动,有时会因为学生的不良表现而在办公室伤心落泪,或因小事深感不平而跟领导或老师据理力争。久而久之,老师们对她有了看法:锋芒太露,脾气大,有骄娇二气。对于C来说,这是以前从未经历的挫折,她备感失落、彷徨不安。她开始收敛自己的秉性,小心自己的措辞,注意自己的行为。烦恼事压在心里,苦水往肚子里吞,她期望以此改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这种戴着面具的生活让一向率性而为的C觉得很累、很别扭,但为了不再被他人抓住什么辫子,她不得不忍耐着、压抑着。
但是,无论C怎么小心翼翼做人,总有她必须面临的评论,那就是评课。作为重点中学,对新教师的培养有一套规章制度,经常会有师傅、教研组其他教师、教导处以及其他学校的教师来听课、评课、指导。C平常上课自然流畅,很有新意,但一有人来听课就不行。从接到任务开始就紧张焦虑,几乎夜夜失眠,上课时非常拘谨,觉得很难把自己的设想表达出来。尽管领导和教师对她的课评价不错,但C总觉得上得不怎么样,认为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其他人对自己的好评是一种客套,C开始对自己的能力有些信心不足。
C是个自尊心很强、很要面子的人,很少将自己的烦恼向他人倾诉,即使回到家面对爱她的丈夫,也不愿说出心里的苦闷。所以C觉得很压抑,失眠状况越来越严重,对夫妻生活也逐渐失去了兴趣,有时甚至到了厌恶的程度。
由于忙于工作,C陪女儿的时间很少,但对女儿要求却很严格。尽管四岁的女儿已能认识一千多个字,但C还是不满意,很少给予表扬。一旦女儿出现错误,C就会朝她发脾气,用加倍练习来惩罚。女儿很怕她,疏远她,C心里很难过,但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二、诊断
C做了CMI测试,总分是30分,各项指标的得分分别为:不适应4分,抑郁3分,焦虑7分,敏感3分,愤怒6分,紧张7分,表明C的心理健康属于临界神经症,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和易激怒。
性格测定:A型性格。
C的问题属于教师职业压力引起的神经症。由于对职业压力缺乏认识和缓解技巧,导致紧张、焦虑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辅导
针对C的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加以辅导。
1.运用精神分析法,帮助C了解自身症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探求问题的根源
我和C一起回顾了她的成长经历。C从小到大一直很优秀,是老师和同学关注的中心。在这种众星捧月的环境里,就算有时说话太直也没有人跟她计较,她的自我感觉越变越好,一些小性子也得以肆意滋长。
渐渐地,C习惯了被人关注,有了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参加工作后,她仍然希望自己能出挑,成为教师中的“明星”。开始,C以她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同事们的称赞,但墙外有墙,山外有山,重点中学里其他老师也很优秀,C觉得自己的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战,产生了危机感。慢慢地,C对于表扬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既然人家已给自己戴上了一顶很有能力的帽子,自己就得不断努力去证明自己配得上。她把他人的每一句称赞都当作鞭策,也变成一种压力,而且压力越来越重,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初出茅庐的C锋芒太露、不够成熟,也给一些教师留下了爱出风头、任性、娇气、脾气不好的印象,这让她有点提心吊胆。她刻意压抑自己,在和这些教师打交道时小心翼翼,有意掩饰,希望改变在她们心目中的形象,保住地位。从这时开始,C就更加害怕有人来听课了,而这种害怕己经从以前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担心上不好课变成了害怕在评课中被别人议论。在C的认知中,评课就是评人。
C想改变别人对自己“自我感觉太好”的印象,所以她对自己最好的评价就是“还可以”。她的这“还可以”潜意识中意味着“我不行”、“只是一般”。在消极暗示下,C逐渐失去了以往的自信,她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别人的称赞又被她定义为是在说客套话。受这种欲求不得、欲罢不能的自我心理矛盾的折磨,C痛苦不堪、筋疲力尽。
2.运用认知疗法改变她的非理性观念,替代以合理的理性思维方式
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不良的认知。”C有非常强烈的非理性观念:期望得到每一个人的关注和欣赏。这个非理性观念导致她对自己的期望很高,随时掩饰自己薄弱的一面,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只为了别人一句好话”(C语)。为此,她承受了许多无谓的压力。要解决C的问题,关键在于调整她的认知,一方面让她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肯定自己的同时,接纳自己的缺点,改变过于追求完美的个性;另一方面让她确立恰当的自我期望目标,了解自己的极限,调节期望值。
同时,我还向她介绍了理性情绪疗法的一些知识,针对她的一些不合理想法进行了挑战和分析,如针对“我只能让别人说我好,不能说我不好”的观念,我问:“是否每个人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你是不是对别人的评价都是好的,没有差的”,“是不是别人都要用好话来客套你”。针对C 争强好胜,“爱挑头”的性格,问“当别人没得第一时,你是否会觉得她很没本事?她就没有价值了?”引导她从这些可笑的自我矛盾和冲突的分析中慢慢意识到其中的不合理性,并引导她尝试用合理的想法来加以替换,如“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有人说别人不好是正常的,所以有人说我的缺点也是正常的”,“在优秀教师云集的重点中学,永远鹤立鸡群是不可能的”。她对评课的理解也由以前的“他们是在批评我,说明我不好”慢慢转变成“他们是在提建议,作指导,帮助我不断提高和完善”。引导她试着多元方位思考问题、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
3.布置家庭作业,循序渐进,巩固强化,通过行为的改变达到情绪的缓和
第三次咨询结束时,我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让C回去写自己的优点。当C听到这项作业时,她疑惑地问:“我还有优点吗?”在得到微笑和鼓励的点头后,C答应回去好好想想。第四次咨询时,C带来了家庭作业,我让她一项项地解释并举例讲述。刚开始时她很不自然,渐渐地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例子也越举越多了。
第五次咨询时,C讲了她所取得的进步以及还存在的问题: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地钻牛角尖。我鼓励她不要心急,要看到自己的进步,并用了一个0~10刻度的(0表示最糟糕,10表示最好)问句来让她衡量自己和周围人相比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C的回答是7到8之间。我又让她说出自己期望在他人眼里的位置,C想了想,觉得也就是8左右。这说明C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之间已没有太大的差距,她之所以不能容忍别人说她不好,是因为她习惯了听好话。就算她表现真实的自我,她的水平也还是7到8。当C意识到这点时,她自己也笑了:“其实我并不差,我干嘛要怕别人议论呢。”
第六次咨询时,我和她一起分析了C的家庭关系给她的压力。C将工作中的消极情绪带回家庭,影响了和丈夫、女儿的关系,反过来这又成为了两个新的让她烦心的压力。家庭压力和职业压力交杂在一起,使得C不堪重负。特别是在没有开课压力存在时,家庭压力就成了C的主要压力源了。我从改善她和家人的关系入手,让她了解对家人的态度和原因,引导她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体会家人的感受。当C领悟到自己实际是在苛求女儿时,她有些震惊:“我本意是希望女儿好,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但无意中却伤害了女儿,让女儿不快乐!”通过分析,C也意识到取得丈夫的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性,开始尝试改变态度。我和她一起探讨了一些如何与丈夫、女儿相处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个月后,C情况大为好转,半年后症状消失。
四、案例反思
这是一个由于职业压力过重引起紧张、焦虑等严重心理(下转34页)(上接31页)问题的个案。这个案例有以下三点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对职业压力适应不良的问题。但从深层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个人特质,如认知方式、人格特征、自我期望、经验等对压力的产生和应对机制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C属于A型性格类型,喜欢竞争,寻求升迁,追求成就;对压力敏感,容易过激,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差一些。C的问题最初是由公开课的压力引起。对于缺乏教学经验的新教师来说,上公开课确实是一种压力。但这种外在的压力源因为C期望得到每一个人的关注和欣赏,希望完美无缺的非理性观念而得以强化。所以,要想缓解C的压力不适,不让她开课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解决方式,关键在于调整她的认知。而本案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由于压力的影响,C表现出比较高的焦虑、紧张和易激怒水平,并导致了和丈夫、女儿之间的紧张关系。这说明职业压力不仅会给教师本人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还会影响到家庭生活和家人的心理健康。C害怕外人说她不好,而在不需要伪装的家人面前也听不到好话,和丈夫又缺乏有效的沟通,这些都反过来增加了C的压力。由此可见,有效的社会支持对缓解职业压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C的问题之所以长时间未能得到缓解,还与她没有一个有效的应对方式有关。抱负水平高、成就期望强的C,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不懂处理工作与休闲的关系。在压力面前,C在学校里采取的是克制、伪装、压抑自己的方式,而在家里则是发泄、冷漠、惩罚,但这些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对教师进行压力管理和应对方式的培训很有必要。从教师角度上说,学会自我心理保健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压力管理途径。
(作者单位:广东惠州学院教育系。电邮:hdrshy@21cn.com)
编辑/舒 娟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