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技巧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边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要想培养创新型学生,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课,我以悬念来激起学生的兴趣。我提出:“给你一张世界地图,你会有什么发现呢?”这样一问,学生大脑中产生了悬念。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兴趣就油然而生。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还適当采用游戏的方式。如,我教学《松鼠》一文时,先让学生猜一则关于松鼠的谜语:“长相像老鼠,尾巴当被子,行动像猴子,忙着摘果子。”结果孩子们猜出来了,非常开心。而且也初步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再学习这篇课文显得就轻松、愉快。孩子们从中体会到学习之快乐。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灵活运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如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一文时,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对课文中小木偶和小红狐狸、熊、小兔子等的对话进行表演,通过表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只有一种表情是不够的。这样学生通过以上的情景表演,加深好对课文的了解。并让学生续写小木偶有了种种表情后的生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想象能力。如在执教《幸福是什么》时,先让学生讨论幸福是什么?孩子们讨论的很热烈,都积极的参与进来,为学习本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引导学生善于问“为什么”,发展其创新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要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我们的教学要打破以往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探索,多几个设想。在学生提出众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摆脱习惯性思维程序的束缚,用思维独特性,以新奇、异常、罕见、首创的思维去探索问题,建立评价标准,筛选出最佳方案。为此,教师要做到每一次语文创造活动都要给学生留出一块个性发挥的余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中彩那天》一课时,在揭示故事的结局时,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就可以引导学生:“如果你是故事中的父亲,当你看到彩票中奖,会做什么呢?”接着请同学们自由讨论,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场面。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争辩,让学生畅所俗言,各抒己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在争辩过程中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学习的角色,转换为文中的角色,让他们与这些角色同喜同悲。如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的方法,常问的“假如你是某某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之类的问题,都是在幫助学生与教学内容中的角色互换。这样,学生内在情感与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鸣,文中角色的思想在学生的再创中得到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得到了拓展,学生创新的潜质也可以发挥。我在进行语文学法指导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就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师生学习定向的重要手段。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需求,以此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课堂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强。在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上,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特别要创造一些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条件,如提出“这段话你准备怎么读”“学习这篇课文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这类的问题,让学生在选择学习方法、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的过程中去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知识。
  五、激发想象,培养学习思维的创造性。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学生读有情有景的课文,老师可启发学生再造想象,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图画,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理解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比如读了《金色的鱼钩》让学生说说,假如故事中的老班长来到我们中间,你会怎么做?读了《小木偶的故事》让学生编故事续写《小木偶有了各种表情之后》,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让学生想象,埋在废墟下的儿子会想些什么?这样在仿写实践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語文教学是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关乎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性科目,能够为以后的中学和其他时期教育奠定基础。当前,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小学语文教学以更加丰富、生动的姿态面对小学教育。儿童文学具有趣味性、故事性,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小学语文教学形成更加理想的效果,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应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
期刊
【摘要】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的一种基本能力,它对于一个人的交友、事业、生活和学习都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因此,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都会比较注重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作为汉语言教学的主要方式,在教學生说汉语方面做的工作是比较多的。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到底有哪些作用呢?教师在教学语文时,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表达能力作用教学实践  一、
期刊
【摘要】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生活情境、操作情境、故事情境、应用情境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情境生活操作故事应用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增长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取得好的数学成绩,也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老师们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这样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老师们需要发现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有自己的研究。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教孩子们弹钢琴需讲求方法、明白原理,在视奏培养中激发兴趣,重视心理与手型协调,养成良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钢琴弹奏团材施教协调方法  艺,合于时而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与家庭对孩子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视,钢琴基础教育而今在我国正蓬勃发展。在城市里,不仅许多家长周末送孩子去社会培训机构学弹钢琴,一些师资条件好的小学也尝试将音乐课延深,在大课间活动中教授钢琴弹奏。然而,在这入门
期刊
【摘要】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是新世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悟练  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提高小学
期刊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担负着这一历史任务的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本文拟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认识和实施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夯实基础是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的必要条件  创新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运用创造思维,举一反三,发现和创造新的
期刊
【摘要】在数学学习当中,无论是哪一阶段都涉及到相关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该思维和思想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将数学思想融入其中对提升学生思维和提升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则主要分析数学思想当中的抽象思想,并就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抽象思想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引言  数学本身具有其独有的一些特点,其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推理能
期刊
【摘要】汉语拼音是认读汉字字音的基础,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也是阅读写话的工具。它不仅能帮助识字,也能促进读写。汉语拼音使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面貌:它不再以识字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而是以发展语文为核心来加快儿童语言能力的全面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儿童的阅读量,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但是,汉语拼音的内容多而且枯燥,学生要学习并完全掌握汉语拼音的运用并不是一件
期刊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对于数学素养的概念和内涵领会不够透彻和深入,没有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全部职能,导致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无法得到全面发展和有效培养。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针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力求履行数学教学职责、加强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数学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