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后继有人,在新老教师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是一件十分必要而又极其自然的事。在教学中,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知识不免有些陈旧;新教师虽然怀揣学科发展前沿的成果,但毕竟缺乏实践经验。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这种本应取长补短的新老教师关系却被庸俗地变成了小生产方式下的师徒关系了。新老教师之间的师徒关系在其萌芽时,实在无可非议,更有不少是值得赞扬的。但是,当这种由点的经验向面上辐射后演变成某些学校的硬性规定时,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效果,令人大失所望。为此,笔者对36所普通中小学内的128对新老教师的师徒关系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其结果如下。
根据调查的具体情况,对上表分析如下:
1呈相映生辉关系的师徒
其为师傅者都是知名度高,教学成绩优秀,有学术建树,具有长者风范的45~60岁的老教师,其弟子皆为谦虚好学、上进心强、久仰师傅大名,拜师后有又“师傅一点拨,胜读十年书”体会的近两三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为师傅者能行师傅之义,为弟子者能执弟子之礼,故彼此关系融洽,且私交甚密。无疑,这种师徒关系是值得赞扬的。这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少走弯路,继承和发扬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等都是功德无量的,是大有益处的。遗憾的是这种师徒关系为数较少。
2呈孤掌难鸣关系的师徒
这种师徒关系要么是师傅不愿意收此徒弟,要么是徒弟不愿意拜此师傅。但是,迫于行政或社会的压力又不得不虚伪地周旋一番。这种类型的师徒关系一般是在同年级或同教材的新老教师中随机搭配,师徒双方的选择余地很小,又要顾及面子,因此这就有了产生冷、热两方的可能。“冷”方的态度自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当“热”方需指导或者请教时才会周旋、应付一通。倘若“冷”方是师傅,对“热”方徒弟多少还是会有些帮助的,倘若“冷”方是徒弟,就不会有什么益处了。
3呈彼此应付关系的师徒
这种关系的师徒常常是双方都不愿意建立这种师徒关系,只是为了不与行政指令相悖,而被迫形成一个“师徒合同”罢了。不过,大家或有言在先或心照不宣,那不过是一纸空文。如此关系的师徒,师傅大凡都是颇有自知之明者,或自己的教龄虽长,但对自己有多少优势认识很清楚,或学校中的老教师太少,自己不过比人家早工作了几年,很难说有什么优势。如此关系的徒弟大凡都是想得开的超脱者,自己刚参加工作拜个师傅并不很失面子,何况让对方做回师傅,并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又利了别人——使之在评职称时够上一个条件,也算得乐得做的一个顺水推舟的人情。这种类型的师徒关系形同虚设,是对硬性规定的消极抵抗,也没有存在的价值。
4互不买账关系的师徒
这种师徒关系每每以双方反目为结局。为人师者往往眼高手低,对徒弟要求过高,或公开或私下向领导或同事宣传徒弟的不是,使徒弟难以立足;其为徒者往往看不见师傅何处比自己高明,以至不服气,甚至觉得还不如自己,故而出言不逊,使师傅难保为师之尊。由此,不但师徒关系恶化,就连同事关系也很难相处。尽管这种关系的师徒为数不多,但影响极坏,甚至有可能导致一些已有的和将有的师徒关系为求平安无事而向“孤掌难鸣”或“彼此应付”类型转化。
关于新老教师之间的师徒关系问题,已经明显地摆在了世人面前。通过以上分析,很有必要修正和调整一下新老教师之间的师徒关系。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有关新老教师之间的师徒关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第一,找一个新老教师都乐意接受的名称。新老教师之间的总体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关系。其学习应该是双向的,偏重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是不适当的。
第二,一些学校倘若新老教师之间的整体素质差距很大,则可以一方指导另一方为主要指向建立联系,但这是两个群体之间建立的关系,这种联系既有确定性又有选择性,学习的内容即有集中性又有开放性,新老教师之间可以互选对象,也可以互换互帮。
第三,新老教师之间整体素质差距不大或各有所长的学校建立这种联系,不但要明确具体的双向补充措施,还要有整体提高的意识,不应顾此失彼。
第四,不宜以年龄划分新老教师:教师的新老应以教龄来衡量,要承认年轻的“老教师”和并不年轻的“新教师”,更要顾及个人的禀赋悟性的差异,即在自愿基础上要让年轻的出类拔萃者担负起指导的重担,让并不年轻的落伍者有努力学习的良好机会。
第五,加强学校教研和听课评课活动:新老教师共同参加教研活动和听课评课活动,取长补短,互相提高,不带指令,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
根据调查的具体情况,对上表分析如下:
1呈相映生辉关系的师徒
其为师傅者都是知名度高,教学成绩优秀,有学术建树,具有长者风范的45~60岁的老教师,其弟子皆为谦虚好学、上进心强、久仰师傅大名,拜师后有又“师傅一点拨,胜读十年书”体会的近两三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为师傅者能行师傅之义,为弟子者能执弟子之礼,故彼此关系融洽,且私交甚密。无疑,这种师徒关系是值得赞扬的。这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少走弯路,继承和发扬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等都是功德无量的,是大有益处的。遗憾的是这种师徒关系为数较少。
2呈孤掌难鸣关系的师徒
这种师徒关系要么是师傅不愿意收此徒弟,要么是徒弟不愿意拜此师傅。但是,迫于行政或社会的压力又不得不虚伪地周旋一番。这种类型的师徒关系一般是在同年级或同教材的新老教师中随机搭配,师徒双方的选择余地很小,又要顾及面子,因此这就有了产生冷、热两方的可能。“冷”方的态度自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当“热”方需指导或者请教时才会周旋、应付一通。倘若“冷”方是师傅,对“热”方徒弟多少还是会有些帮助的,倘若“冷”方是徒弟,就不会有什么益处了。
3呈彼此应付关系的师徒
这种关系的师徒常常是双方都不愿意建立这种师徒关系,只是为了不与行政指令相悖,而被迫形成一个“师徒合同”罢了。不过,大家或有言在先或心照不宣,那不过是一纸空文。如此关系的师徒,师傅大凡都是颇有自知之明者,或自己的教龄虽长,但对自己有多少优势认识很清楚,或学校中的老教师太少,自己不过比人家早工作了几年,很难说有什么优势。如此关系的徒弟大凡都是想得开的超脱者,自己刚参加工作拜个师傅并不很失面子,何况让对方做回师傅,并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又利了别人——使之在评职称时够上一个条件,也算得乐得做的一个顺水推舟的人情。这种类型的师徒关系形同虚设,是对硬性规定的消极抵抗,也没有存在的价值。
4互不买账关系的师徒
这种师徒关系每每以双方反目为结局。为人师者往往眼高手低,对徒弟要求过高,或公开或私下向领导或同事宣传徒弟的不是,使徒弟难以立足;其为徒者往往看不见师傅何处比自己高明,以至不服气,甚至觉得还不如自己,故而出言不逊,使师傅难保为师之尊。由此,不但师徒关系恶化,就连同事关系也很难相处。尽管这种关系的师徒为数不多,但影响极坏,甚至有可能导致一些已有的和将有的师徒关系为求平安无事而向“孤掌难鸣”或“彼此应付”类型转化。
关于新老教师之间的师徒关系问题,已经明显地摆在了世人面前。通过以上分析,很有必要修正和调整一下新老教师之间的师徒关系。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有关新老教师之间的师徒关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第一,找一个新老教师都乐意接受的名称。新老教师之间的总体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关系。其学习应该是双向的,偏重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是不适当的。
第二,一些学校倘若新老教师之间的整体素质差距很大,则可以一方指导另一方为主要指向建立联系,但这是两个群体之间建立的关系,这种联系既有确定性又有选择性,学习的内容即有集中性又有开放性,新老教师之间可以互选对象,也可以互换互帮。
第三,新老教师之间整体素质差距不大或各有所长的学校建立这种联系,不但要明确具体的双向补充措施,还要有整体提高的意识,不应顾此失彼。
第四,不宜以年龄划分新老教师:教师的新老应以教龄来衡量,要承认年轻的“老教师”和并不年轻的“新教师”,更要顾及个人的禀赋悟性的差异,即在自愿基础上要让年轻的出类拔萃者担负起指导的重担,让并不年轻的落伍者有努力学习的良好机会。
第五,加强学校教研和听课评课活动:新老教师共同参加教研活动和听课评课活动,取长补短,互相提高,不带指令,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