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酸甜苦辣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on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中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后进生”在每个城市,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总是有一个不小的群体,而且他们总是处在容易被忽视的位置,在他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酸甜苦辣。
  一、在老师表扬优秀学生时,酸!
  曾经在一份对“后进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的“后进学生”从小学起都曾受过教师的冷落,辱骂,甚至是体罚。这种歧视,不一定是教师的自觉行为,但后果确是不但是使这些学生丧失了自信更丧失了自尊,更严重的是在他们心里播下了对教师乃至教育的敌意。因此一些“后进学生”在学校最想得到的是老师的重视,哪怕是老师偶尔的表扬,可是这些简单的愿望,对于“后进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老师往往看到的是优秀学生的进步或者是成绩,因此在老师长此以往对优秀学生的表扬中,“后进学生”只有一个字:酸!
  我们班有位学生,他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后进学生,而我是他的班主任,有空时他都会来找我聊天,我能深切的感受到他是多么想得到我的重视,有一次,我分配他和班长去扫包干区,他们俩就去了,很久才回来,我问他们是否扫干净了,他们都点头了,可是卫生老师却找来了,原来他们根本没有去扫,而是去操场看打篮球了,知道了真相的我很生气,马上把他们俩找来,我说:“不用问,我也知道肯定是你要去看打篮球,班长没有办法是不是?”还没有等他说话,我就很严厉的批评了他,还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了班长。他没有向我解释什么,只是灰溜溜的走了。几天后,另一位学生和我讲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班长要去看看球赛,他是去扫地的!我想在我表扬班长的时候,他的心里是多么得酸楚!
  二、在体育场地上,甜!
  “后进学生”大多是在体育上有一技之长的,因此他们在文化成绩差强人意的情况下,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到了他们的强项上。因为那里才是他们自信的来源地;那里才是他们得到赞赏得到羡慕眼光的乐地;那里才是他们觉得学校里唯一让他们觉得甜,觉得幸福的地方。
  还是我们班的另一位学生,他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飞毛腿”,因为他人比较高而且很瘦,跑步很快,100米,200米都是他的强项,而在学校里,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奔跑,他曾经和我说过,他不开心的时候只要让自己跑起来,感受飞奔的快感,他就会开心起来了。因此每一次的校运动会,他都是我们班的关键人物,而他每次也会不负众望的拿到第一名,每当这个时候,班里的其他学生都会为他鼓掌,羡慕他,崇拜他,而他也会露出在学校里难得一见憨厚的笑容,他的心里甜甜的,他很幸福!
  三、在学习上,苦!
  “后进学生”大多在学习上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惑。因此他们对于学习总是怀着恐惧与不安。有很多“后进学生”不是不想学好,而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总是事倍功半,而自己也越来越没有信心,每天害怕来学校,害怕老师来找他们麻烦,害怕学生嘲笑他,但往往事与愿违,老师会找他们,学生会找他们,于是就这样恶性循环。
  我们班的一位学生,父母对他很好,在学习上也抓得很紧,可是这个孩子的能力只有如此,孩子很要好,为了自己,更为了父母他想把学习弄好,可是一次一次的考试成绩下来,他哭了,他寒心了,他失望了,他绝望了,在学习上,真是苦啊!
  四、在性格脾气上,辣!
  “后进学生”往往因为一些家庭的或者是社会的,自己的原因,养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他们往往很容易发怒,很容易被激怒,往往弄不好就生气,就打架,总是自觉地不自觉的做错事,对他们的性格脾气只有一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辣!
  也是我们班的一个学生,他同样是有一个外号“格斗王”,他是每一天总是会因为这样的那样的原因和别人吵架打架。有一次,另一个学生不小心走过来碰了他一下,就这一下他发怒了,上来就一拳,另一个学生闷了,班里别的学生来劝架,他倒是见一个打一个,直到所有的人都不愿意理他了,可是他还是脾气很冲,根本没有觉得他有错!他的脾气也只有辣字来形容了!
  综上所述,在学习过程中,“后进学生”尝过了太多的酸甜苦辣。教育工作者要做一个有心人,对后进生循循善诱,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尊重后进生,和他们达成心灵与心灵之间的默契;耐心地解惑,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兴趣为基点,使后进生在充满情趣的气氛中成功地表现自我,用“成功”作为“自我奖励”来强化他们的自尊心,形成“成功——自励——自信”之间的良性循环,把成功的信念变成志趣,实现技能的迁移,就能转化成推动他们自觉前进的意志力,使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战胜学习时所遇到的一切困难。正如一句英语谚语所说:“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作者单位:常州戚墅堰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个双边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做到爱学、想学、会学、乐学?。  一、融洽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爱学”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在教与学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师生之间只有关
无论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但2011年版里增加了下面一段话,“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课标增加的这段话,提倡自然朗读重在一个“自然”上,就像说话那样自然
什么是数学,它应该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少数学课堂刻意追求形式之风,使得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示出一派“喜人”的景象。但形式的背后露出浮华,折射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数学问题少了,思考感悟少了,思维交流少了,能力提高少了。倘若不冷静反思,则很容易使数学教学步入“歧途”。当务之急是要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  一、华丽情境少一
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新《纲要》也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大力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的技能和水平。   根据自
课堂对话是协调师生教与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话交流,对所提的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真知,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而目前现行的课堂对话存在着种种不尽科学的现象,教师的“教”大多是从自己的学习体验或感悟出发去传“说”给学生,在主动“说”缺失的同时也缺失了学生自主参与建构认知的环节。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提供一种让学生想说、肯说、能说的活性状态下的对话机制,
小学生写作文,一大问题就是干巴巴的不具体,原因之一是事件中的人物都是“哑巴”,“哑巴”怎么可能让读者有鲜明的语言印象呢?因此,如何写好说话句就成为丰富文章内容和彰显人物特点的关键措施。  一、说话句让文中的人物“能言会道”  [片段]:有一次,我病了,妈妈正在上班,爸爸也在上班,只有爷爷在家。爷爷得知我发烧后,打电话给妈妈。爷爷带我去了医院,随后,妈妈也过来了,到了我的身边,我仿佛听到了她急促的呼
“模式”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和改造,因为模式内蕴含着构建者和运用者的思想、观念,所认同的教学原则,所选择的教学策略、方式和方法。而教学模式是“导向特定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的程序” ,并具有模范、示范、模仿的意义。  一、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程区别于其他知识类课程的最大特点。要求每个学习者都要通过技术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提高运用能力。就劳技教育新课题:培养独生子女的劳动观念和自理能力。劳技课程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过:“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因此,我们教师只有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充分调动教育教学各个要素的积极性,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就是思想与思想的激烈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真诚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精彩对话。师生对话渗透于一切课堂教学并贯穿课堂始终,以基于师生相互
区域活动以灵活的组织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多样化的材料为特色。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实施不同的教育目标,使目标指向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通过区域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可以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是对幼儿主体性的尊重与发展。树立了崭新的儿童观、教
当前,教学改革不断的深化,各个学校都在不断的加紧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上不断拓展。計算机教学也跟随其后,加大改革力度。教师们在整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下,相互探讨,不断的总结,精心设计,最综将一逃整体的教学理念归纳出来。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计算机教师的亲睐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进行探讨。  一、兴趣,最好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