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主发展的一扇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s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活动以灵活的组织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多样化的材料为特色。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实施不同的教育目标,使目标指向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通过区域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可以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是对幼儿主体性的尊重与发展。树立了崭新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
  一、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幼儿获得有效发展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幼儿主动参与区域游戏活动
  (1)全面观察、注意启发。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活动表现、表情、动作。观察幼儿使用、操作游戏材料的情况。了解幼儿活动的需要。以游戏伙伴和指导者的身份去启发幼儿能大胆地使用材料,积极地创造出新的作品、新的内容。使幼儿能掌握游戏的方法,主动地与同伴交流,愉快地去游戏。在困难面前,教师要以关怀、尊重的态度,鼓励幼儿学会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积极思考,增强游戏的自信。最终,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2)适时介入,恰当引导。在活动时,当幼儿出现困难时,教师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尽可能让幼儿自己通过尝试、操作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留心观察幼儿的活动,及时发现情况,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幼儿抛出的“球”,再抛回给幼儿,在接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2、引导幼儿合作学习,体验合作的快乐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幼儿在宽松、平等、自主的活动氛围中通过多层面的交流,达到相互切磋、共享资源的目的,让幼儿学会自我表达,善于倾听,更要善于筛选别人的观点,补充、完善自我的认识。幼儿间形成友好交往、合作氛围,共享游戏的体验,有益于幼儿社会性形成,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3、启发幼儿交流评价,激励幼儿共同提高
  评价是发展幼儿自信的重要手段,幼儿往往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在活动中,我们首先要以正面评价为主,并引导幼儿参与评价。其次,我们应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活动的经验体会,介绍探索的过程,并进行自我评价,从而激发幼儿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
  二、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形成班级有效区域游戏活动体系
  1、区域游戏拓展模式
  首先教师要深入分析各区域所需的材料,尽可能探究和发掘每一种玩具或游戏材料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教育功能,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变换和调整,科学地引导幼儿操作。在建构区中,为幼儿提供半成品或一物多玩的游戏材料,增强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体育区中,教师做一些引领、丰富和铺垫,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改编,创编游戏,有效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其次,对于区域游戏材料要物尽其用,要根据幼儿的需要不断变动材料的投放与组合,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使幼儿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与发展。
  2、区域自主游戏模式
  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是现在我班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活动的最大特点。随着游戏的深入开展,区域游戏越来越没有明显的区域划分,在材料拓展使用的基础上,幼儿有了绝对的自主权,就是在这样一个宽松自如的氛围下,在区域游戏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由选择游戏内容,自主决定游戏同伴,自我表现和体验游戏过程,幼儿在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天空里感受、发现和创新,心情喜悦、体验强烈,充分享受到了自主游戏的快乐。
  3、区域游戏同伴互助模式
  在区域游戏中,打破区域间的界限,尝试多种游戏同伴互助模式。我发现参与混龄游戏幼儿的活动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有的孩子超越了其年龄阶段的独点、逐步具有了合作活动的能力;他们脱离了单一的交往模式,提高了与成人的交往、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欣喜地感受到了幼儿在交往时真诚、乐观、大方;能用文明的语言向别人表达见解,协调活动中的相互关系,主动积极地使用多种方法加入同伴的活动;能倾听别人的想法,采纳别人的好建议;能与同伴为一个目标分工合作,乐于为同伴服务;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用多种方法自行解决。学会了了解自己与他人,关心和爱护他人,与同伴建立了和谐的交往合作关系,增强了人际交往的自信心。
  三、区域游戏活动与主题活动融为一体,并贯穿到一日活动
  在区域游戏中环境、区域、主题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区域游戏关注的是区域材料的使用和挖掘,主题活动和游戏是关注寻找幼儿的兴趣点和需要,它们二者与环境之间是互为补充、互为渗透、互为融合的,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结合形成教育整体,不仅有效支持主题活动的深入,丰富扩展,反过来还可以促进幼儿在区域中探索体验,实现教育价值的提升。同时主题活动也为区域游戏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点与需求,诱发新的主题活动的生成。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为幼儿创设多方位的教育环境,做个有心人,探索区域游戏组织新模式,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能有所动、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有所发展,让幼儿真正地成为游戏的主人,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老师们,让我们一起重视区域活动有效性的研究,充分运用这一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孩子自主发展的一扇门。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机关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不知道我们的同行们,有没有发现自己的音乐课堂很多时候都会出现以下的几个画面:  画面一:老师正在讲着黑板上的乐理知识,学生们有的很认真,可是有的学生却是一片茫然,从他们空洞的的眼神里,其实我们心里最清楚,此刻他们的思绪早已飞出九霄云外……  画面二:老师正在弹奏某首歌曲时,有的学生在听在唱,有的却以音乐书做盾牌,进行着自己的小游戏,上演着“掩耳盗铃”的故事……  画面三:像是搞地下站似的,音乐书下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情感维系着兴趣,没有情感的培养,便没有兴趣的存在,缺乏兴趣,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主動性和积极性,教学将难以成功。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进入数学教学创设的情境之中,才能尽心去体味,领悟教学内容,掌握并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质。下面就多年的教学教研实践,浅谈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一、热爱学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个双边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做到爱学、想学、会学、乐学?。  一、融洽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爱学”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在教与学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师生之间只有关
无论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但2011年版里增加了下面一段话,“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课标增加的这段话,提倡自然朗读重在一个“自然”上,就像说话那样自然
什么是数学,它应该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少数学课堂刻意追求形式之风,使得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示出一派“喜人”的景象。但形式的背后露出浮华,折射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数学问题少了,思考感悟少了,思维交流少了,能力提高少了。倘若不冷静反思,则很容易使数学教学步入“歧途”。当务之急是要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  一、华丽情境少一
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新《纲要》也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大力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的技能和水平。   根据自
课堂对话是协调师生教与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话交流,对所提的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真知,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而目前现行的课堂对话存在着种种不尽科学的现象,教师的“教”大多是从自己的学习体验或感悟出发去传“说”给学生,在主动“说”缺失的同时也缺失了学生自主参与建构认知的环节。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提供一种让学生想说、肯说、能说的活性状态下的对话机制,
小学生写作文,一大问题就是干巴巴的不具体,原因之一是事件中的人物都是“哑巴”,“哑巴”怎么可能让读者有鲜明的语言印象呢?因此,如何写好说话句就成为丰富文章内容和彰显人物特点的关键措施。  一、说话句让文中的人物“能言会道”  [片段]:有一次,我病了,妈妈正在上班,爸爸也在上班,只有爷爷在家。爷爷得知我发烧后,打电话给妈妈。爷爷带我去了医院,随后,妈妈也过来了,到了我的身边,我仿佛听到了她急促的呼
“模式”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和改造,因为模式内蕴含着构建者和运用者的思想、观念,所认同的教学原则,所选择的教学策略、方式和方法。而教学模式是“导向特定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的程序” ,并具有模范、示范、模仿的意义。  一、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程区别于其他知识类课程的最大特点。要求每个学习者都要通过技术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提高运用能力。就劳技教育新课题:培养独生子女的劳动观念和自理能力。劳技课程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过:“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因此,我们教师只有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充分调动教育教学各个要素的积极性,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就是思想与思想的激烈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真诚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精彩对话。师生对话渗透于一切课堂教学并贯穿课堂始终,以基于师生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