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怎样才有效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su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提问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让学生敢答。二、让学生想答。三、让学生会答。
  【关键词】敢答 想答 会答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82—0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重要渠道。一个好的提问,一个精心设计的提问,就是提供给课堂教学这个渠道的活水。
  那么,平时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注重提问的有效性呢?我想,有效提问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让学生想答
  1.1 问题设计要有“新”,有“趣”
  在语文教学中同样的教材,为什么有的老师课堂效果好,有的效果差呢?提问的方式和方法就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谈”。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就减弱了很多。学生想要发言的欲望也就减弱了很多。相反,我们换一种方式换一个角度,那么学生的参与愿望就强多了。比如在教读朱自清的《背影》时。文中第五节一连用了两个“聪明”。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聪明”的?我给这个问题加了一个“前奏”,“同学们,下面来测测你的情商”,学生的兴致立即提了起来,有很多学生都积极举手发言。虽然我们“换汤没换药”,但是能让学生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课堂,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提问,有效的提问。
  1.2 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
  语文学科有它的特殊性,它不像其他学课,答案具有唯一性,在许多在综合分析中,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比如“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们从兔子那里得出的寓意是骄傲使人落后;而从乌龟那里我们又可以得出,只要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所以许多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就有不同的理解。有了问题,才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时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是学生进行“再创造”的重要桥梁。如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人琴俱亡》中,子猷得知弟弟子敬已死后,为何“不悲”,“不哭”?有学生答他是太悲伤了;有学生答他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又能和弟弟在泉下相见,所以不悲;又有学生举手说,其实从全文看他心中是很悲伤的,只不过是强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没有流露出来。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活起来,都想回答,都愿举手。
  2、让学生敢答
  2.1 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给学生树立自信
  在课堂上,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就会产生愉悦感。同时,在课堂上也会更大胆地回答老师的提问。一些学生课堂上害怕发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怕说错,怕老师批评,怕同学嘲笑,害怕失败,缺少自信。
  2.2 提问的评价以激励为主
  提问评价具有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心理,提高课堂效率,是实现有效提问的催化剂。
  在进行提问时,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每位学生都希望被别人认可和肯定,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恰当使用鼓励性语言。当学生对回答的内容不是很恰当的话,教师可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己回答,讲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可寻找回答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赞美,让学生敢举手,敢发言。当然,对问题中的错误,教师也不能无原则地赞美,要讲究方式方法。比如,在每一节课的课堂总结时,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可以赞扬其表现出色,问题回答不是很好的,可赞扬其发言积极,敢于亮出自己。
  2.3 尊重每一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课堂,给所有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
  有一句话说的好:“课堂就是犯错的地方。”学生正因为不懂,才要求学。教师也要调整好心态,不要因为一人答错迁怒干整个班级,不要让学生认为师生关系是猫鼠关系。所以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很重要,它能让学生敢于亮出自己,积极举手发言,在自然的氛围中融入课堂。做课堂的主人。
  3、让学生会答
  3.1 提问要注意抓住契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充分说明了掌握提问火候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要细心选择课堂提问的时机,课堂教学中,提问过早,学生因为对文本认识不足,缺乏准备只会启而不发;时机过晚,问题已解决,答案已水落石出,提问成了马后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提问的契机,应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时捕捉提问的机会,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①在关键处提问
  一篇文章应抓住体现中心的点睛之笔或是教学中的重难点,这些能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抓住这些来提问,在分析全文,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授《人琴俱亡》时,提问“人亡”,是气绝,这“琴亡”,又是为何呢?这些问题,既是文章的重点,又是深入文章的“题眼”。
  ②在导入课文时提问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抓住课文的导入提问,开篇就吊起学生的胃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一个好的导入,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课文时,开篇我就问了一个“1+1=?”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讨论热烈,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气氛中向前推进。
  ③在疑惑出提问
  在学生疑惑处提问,既能提高学生听讲的专注度,又能使学生积极思维,寻求答案。比如《甜甜的泥土》中,“这包糖放在胸前没有融化,而小亮把糖埋在雪堆里,第二天地表升温,糖却融入了泥土,说说你的理解”;这个问题许多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其他同学也听得非常专心。在《人琴俱亡》中,这“子猷”到底是“悲”还是“不悲”,在学生疑惑出提问,必将激起学生想说,想答的欲望。
  3.2 问题提出后,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教师在提问后,要学会等待,有的教师看见没有人举手回答,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提出别的问题。学会等待,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时间。另外在学生答完后,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时间,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有系统性,更有创造性。这样,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就有更多的学生自愿回答问题。
  3.3 问题要精心设计
  在课堂教学时时,要精心设计。一些肤浅的提问,看似回答的热闹,但是实际并没有学到什么,一些问题答案显而易见,会让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问题过难,学生又不知所以。所以平时提问,一问一答的问题尽量要少提,不能肯定设计意图的提问要三思,因为课堂时间非常宝贵。有一次听课,一位老师检查预习时说,“安详”的“详”要注意了,不要把它写成——,学生齐答“慈祥”的“祥”,这样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所以问题要精心设计。”
  3.4 学生要精心引导
  罗曼,罗兰更告诉我们:“扼杀思想的人,是最大的谋杀犯。”所以,我们提倡积极发问,但是更提倡有效提问。我们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学生,而是为了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学到知识。当一些问题学生一时无法讲清或讲错时,教师注意适当“架桥铺路”,适时为学生指点迷津,老师要学会锦上添花赞美学生的成功的发言,更要学会雪中送炭的指点和引导。那么更多的学生将会愿意举手,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共享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3.5 精心研究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问。
  课堂提问,是面相全体学生,不能出现“遗忘的角落”,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智力有高低,能力有大小,在课堂上,既要让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有展示的空间,也要让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有回答的机会。对于一些浅显的问题,应更倾向于把问题的对象设置为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让他们有题会答,有话可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的地位多么重要,有效提问,是课堂的生命线,是我们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也愿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做一个善问,巧问的智者。
其他文献
微通道内流体流动与换热规律不同于常规尺度,这可归因于“贴壁层”流体分子与壁面相互作用的影响.当通道尺度小到与分子自由程可比时,贴壁层影响就不能忽略,贴壁层内流体的输运性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通过观察、实验、分析
【摘要】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提高他们的口语和写作能力,从而达到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说写能力 不平衡 训练 思维能力 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04-01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
对一维半透明平板内辐射、导热及边界对流耦合换热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由一侧边界出射辐射强度反演另一侧边界入射辐射热流密度的方法。通过对各向异性散射、吸收系数
在教材和课外练习中,有时会遇到某个题目因叙述不严密,让学生在解答中出现不同的争议和答案,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对学生的闪光思维加以肯定。有时会遇到因为某个题目缺少条
《新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获取地理信息,不断充实和更新新课程内容。由于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广,研究的对象复杂,其空间的多维性,地域的广阔性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概念、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困难。而多媒体以其超越时空、高效便捷的优越性渗透于各个领域,给我们的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师生视野更为开阔。多媒体的运用将对地理教学的发展
语文课本内容可作为写作素材加以应用,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老话却能绵延不绝,究其实,在于论者的东鳞西爪,没能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没能使学生有所适从,
【摘要】本文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在化学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展开,通过分别分析教师,学生在创新教学中的作用以及联系现实与开展与化学相关的科技活动,从全方位探讨了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建设性方案。  【关键词】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创新兴趣 化学 创造性思维环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57
暑假我读了《和猪奶奶说再见》这本书,故事讲的是猪奶奶和猪小姐的生活,她们无论做什么都在一起,相依为命,相亲相爱。可是,有一天猪奶奶没有像往常一样和猪小姐一起吃早餐,因为猪奶奶年纪已大,已经活不长了。猪奶奶不仅帮猪小姐安排好了以后的生活,还带着猪小姐去散步,珍惜最后的时间,陪她一起欣赏身边的一切。最后一晚,她们相拥着直到天亮。  读了这个故事我非常感动,我希望猪小姐记住猪奶奶对她说的话。猪小姐你不用
期刊
如何克服学生从小学算术到初中代数的弯路?首先要正确认识错误的原因,分析刚刚步入初中的孩子在数学方面错误的症结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克服,从而达到学生从小学经历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