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现民族复兴,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需要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才能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实处,这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必然选择。针对当前大学生在礼仪素养方面知识缺乏,认识程度低、实践能力差等现状,加强礼仪教育、将礼仪素养教育融入家庭、走进学校,走上课堂,营造良好的校内外礼仪生态环境,积极构建礼仪文化素养生态系统,才能全面提升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礼仪素养品质。
关键词:青年学生;道德素质;礼仪素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与环境
中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华之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类型无疑是中华文化长河中一颗耀眼的宝石,对中华民族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深远持久的意义。
礼仪文化素养教育,是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1],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传统及现代礼仪的认识,自觉地弘扬优秀的文化礼仪,开阔胸襟度量、丰富处事之道,言谈举止、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为快乐学习和幸福生活提供帮助,更是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大学生礼仪素养的现状
大学生作为将来社会的精英、国家建设主力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更要是文明礼仪的模范。但当前大学生的文明礼仪也与其所受文化教育存在不对等的情况,存在着礼仪修养的缺失,不仅表现在文明修养、社会交往、生活细节上[2]更是与社会对青年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的高度期待之间的不和谐。诚信善良匮乏、道德退化,礼仪素养的淡化,自我、个性突出、满足个人自尊心和私欲的膨胀、自私狭隘、只考虑自身的需要与满足,忽略别人的需要与感受,上课睡觉、玩手机、聊天的现象,公共场所乱写乱画、低俗失礼现象普遍存在,诸如此类与和谐文明校园和社会要求不相匹配。
二、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成因分析
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礼仪素养的参差不齐也不是短期形成的,这其中既有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也有外来文化的冲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说过:“个性往往是由其基因所决定的,但个性形成之后,后天的环境也会使其受到改变”。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除去先天的因素,对其影响最大还是教育。家庭育人教育的偏失,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溺爱,造成大学生礼仪基础先天不足 ,形成了孩子的“唯我独尊”的个性和我行我素的习惯,[3]过早出现德性的缺陷,家长自身礼仪素养的缺乏和行为过错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礼仪素养的培养失去了内在的根基;在学校教育方面,当前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礼仪素养教育的营养成为缺失, 学校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缺陷,传
统的礼仪文化教育多不接地气,礼仪教育的方法不能对症下药,不能专注学生的兴趣、平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无法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感,没有产生充分的认同感,这样学生对礼仪素养教育的需求感提升也会受到影响;外来文化氛围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观念,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缺少整体全面认识的情况下,新鲜的外来文化时尚更容易被他们认同和接纳,加上认知能力的不足,良莠不分,西方的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和文明礼仪都会产生影响,大学生易陷入道德困惑。
三、提高大学生礼仪素养的途径
(一)重视家庭礼仪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4]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孩子全方位的培养,教育的方式也要实时更新,遵循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在礼仪方面的培养,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礼仪素养水平自然会逐渐提高。以小促大,家长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细节,对孩子实施规范的家庭教育。以练导行,强化孩子礼仪意识。[5]
(二)发挥学校礼仪教育的主渠道功能
1、将现代礼仪素养教学融入课堂,加大课程教育的创新
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知识的的主要场所,是提升礼仪素养的重要阵地。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教师除了注意文明礼仪,以身作则,对学生施加影响意外,还应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开设礼仪素养课程,实现礼仪素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入脑入心入行,实现学生对礼仪文化的认知、理解、认同、相信和运用,并自觉地将礼仪修养贯穿于自身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习惯当中,并让良好的礼仪行为成为一种信仰,对行为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我们可以组织开展礼仪行为的活动。经过实践的磨炼,这不仅可以使同学们更注意良好的礼仪行为,而且也可以解决前面所说的礼仪知识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活动中,辅之以一些思想心理的指导,培养大学生能够在与人的交往中,懂得尊重他人,真正做到举止合体,谈吐文明,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2、建立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与浓郁的氛围
礼仪教育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浓郁的校园文化礼仪环境和氛围对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提升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文明礼仪活动的自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校园不仅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更让其成为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良好礼仪素养环境。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又做到了服务育人。学生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校园环境里,他们的行为定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3、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序良俗
营造良好的公共礼仪氛围, 让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知礼仪、领悟礼仪、践行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习惯,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礼仪公序良俗。
总之,大学生礼仪素养的形成是多方面的, 需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通力合作。而这个任务,无疑是艰难无比的,但我们必须要有充足的信心和足够的耐心,因为这一项任务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发展,更关乎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未来。只要我们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道德根基,因勢而化、因时而进、因时而新,抓好青年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提高文明礼仪素养,就能够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延安时期文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共生关系研究 百库文库
[2]周琴,高职礼仪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学理论,2009
[3]严光菊,大学生礼仪现状与德性素质教育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
[4]尹德善,礼仪教育实施之我见 [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
[5] 计建军,家庭礼仪教育的思考[J]都市家教:下月刊,2010
关键词:青年学生;道德素质;礼仪素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与环境
中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华之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类型无疑是中华文化长河中一颗耀眼的宝石,对中华民族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深远持久的意义。
礼仪文化素养教育,是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1],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传统及现代礼仪的认识,自觉地弘扬优秀的文化礼仪,开阔胸襟度量、丰富处事之道,言谈举止、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为快乐学习和幸福生活提供帮助,更是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大学生礼仪素养的现状
大学生作为将来社会的精英、国家建设主力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更要是文明礼仪的模范。但当前大学生的文明礼仪也与其所受文化教育存在不对等的情况,存在着礼仪修养的缺失,不仅表现在文明修养、社会交往、生活细节上[2]更是与社会对青年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的高度期待之间的不和谐。诚信善良匮乏、道德退化,礼仪素养的淡化,自我、个性突出、满足个人自尊心和私欲的膨胀、自私狭隘、只考虑自身的需要与满足,忽略别人的需要与感受,上课睡觉、玩手机、聊天的现象,公共场所乱写乱画、低俗失礼现象普遍存在,诸如此类与和谐文明校园和社会要求不相匹配。
二、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成因分析
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礼仪素养的参差不齐也不是短期形成的,这其中既有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也有外来文化的冲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说过:“个性往往是由其基因所决定的,但个性形成之后,后天的环境也会使其受到改变”。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除去先天的因素,对其影响最大还是教育。家庭育人教育的偏失,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溺爱,造成大学生礼仪基础先天不足 ,形成了孩子的“唯我独尊”的个性和我行我素的习惯,[3]过早出现德性的缺陷,家长自身礼仪素养的缺乏和行为过错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礼仪素养的培养失去了内在的根基;在学校教育方面,当前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礼仪素养教育的营养成为缺失, 学校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缺陷,传
统的礼仪文化教育多不接地气,礼仪教育的方法不能对症下药,不能专注学生的兴趣、平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无法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感,没有产生充分的认同感,这样学生对礼仪素养教育的需求感提升也会受到影响;外来文化氛围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观念,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缺少整体全面认识的情况下,新鲜的外来文化时尚更容易被他们认同和接纳,加上认知能力的不足,良莠不分,西方的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和文明礼仪都会产生影响,大学生易陷入道德困惑。
三、提高大学生礼仪素养的途径
(一)重视家庭礼仪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4]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孩子全方位的培养,教育的方式也要实时更新,遵循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在礼仪方面的培养,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礼仪素养水平自然会逐渐提高。以小促大,家长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细节,对孩子实施规范的家庭教育。以练导行,强化孩子礼仪意识。[5]
(二)发挥学校礼仪教育的主渠道功能
1、将现代礼仪素养教学融入课堂,加大课程教育的创新
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知识的的主要场所,是提升礼仪素养的重要阵地。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教师除了注意文明礼仪,以身作则,对学生施加影响意外,还应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开设礼仪素养课程,实现礼仪素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入脑入心入行,实现学生对礼仪文化的认知、理解、认同、相信和运用,并自觉地将礼仪修养贯穿于自身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习惯当中,并让良好的礼仪行为成为一种信仰,对行为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我们可以组织开展礼仪行为的活动。经过实践的磨炼,这不仅可以使同学们更注意良好的礼仪行为,而且也可以解决前面所说的礼仪知识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活动中,辅之以一些思想心理的指导,培养大学生能够在与人的交往中,懂得尊重他人,真正做到举止合体,谈吐文明,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2、建立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与浓郁的氛围
礼仪教育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浓郁的校园文化礼仪环境和氛围对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提升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文明礼仪活动的自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校园不仅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更让其成为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良好礼仪素养环境。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又做到了服务育人。学生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校园环境里,他们的行为定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3、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序良俗
营造良好的公共礼仪氛围, 让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知礼仪、领悟礼仪、践行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习惯,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礼仪公序良俗。
总之,大学生礼仪素养的形成是多方面的, 需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通力合作。而这个任务,无疑是艰难无比的,但我们必须要有充足的信心和足够的耐心,因为这一项任务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发展,更关乎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未来。只要我们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道德根基,因勢而化、因时而进、因时而新,抓好青年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提高文明礼仪素养,就能够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延安时期文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共生关系研究 百库文库
[2]周琴,高职礼仪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学理论,2009
[3]严光菊,大学生礼仪现状与德性素质教育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
[4]尹德善,礼仪教育实施之我见 [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
[5] 计建军,家庭礼仪教育的思考[J]都市家教:下月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