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一种辩证的宇宙图式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92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讨论作为宇宙图式的“阴阳”的最有名的文献,就是《易传》。《易传》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是怎么来的呢?由太极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而成的。所谓“易有太极”,是说易就是太极,太极就是最初之物。“是生两仪”,一般认为两仪就是阴阳。由太极衍生出阴阳。我想大家都知道,“是生两仪”,并不是像破西瓜那样一分两半,这半是阴,那半为阳。强调对立二分的西方文化容易这样想,喜欢把对立两面截然分开。但是,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与之不同。我们更愿意用“太极图”的形象来理解“两仪”状态,想象宇宙阴阳——不是把全图一劈两瓣,而是让两仪相偎相依,相反相成,有始有终,有起有落。当然,“太极图”出现的时间很晚,但它所包含的辩证思想,却是古已有之
  的了。
  《易传》是儒家文献,但是作为宇宙图式的“阴阳”,也同样适用于道家理论。《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道”是纯无,“一”是纯有。纯有不是具体的有,而是笼而统之的有。也就是说,“一”是笼而统之,无形无状的有。“一生二”,“二”是“阴阳”。何以见得?老子自己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就是“三”和“二”的关系。“三”就是万物,万物就是“三”。“负阴而抱阳”,就是背着“阴”,抱着“阳”,上文我们提到,医家以背为阳,以腹为阴。这是因为人站在太阳下,后背首先照到太阳,所以医家认为后背属阳。这与道家的说法正好相反,恐怕两家各有自己的考虑。我们对此不做更多的讨论。
  下面,我讲讲大家可能都感兴趣的一句话,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历史上,对“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七个字有许多种解释。这七个字看似很简单,实际上却相当复杂。它们蕴含了许多深邃的思想观念。
  首先,不能把“一阴一阳之谓道”表面化地理解为一半阴、一半阳,二者合起来就是道。这里的“一阴一阳”虽然在句式上跟我们平常说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粥一饭是一样的,但是它们所包含的内容却大相径庭。在“一草一木总关情”中,“一草一木”指代的是细微事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是说,应当知道所有的食物都是“来之不易”的。它们是文学修辞中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的借代手法,侧重于描述抒情;哲学上的用法与之不同,强调的是内涵。比如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张”是收紧,“弛”是放松。就是说,统治者在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时候,应该有时松有时紧。要适时放松,不能老是紧抓不放,否则就管死了;同时也要适当收紧,不能彻底放开,否则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这叫“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说周文王、周武王就是按照这个原则来治理天下,因此才有了周朝。一张一弛与一草一木、一粥一饭不一样。前者指的是一时张一时弛,包含有时间和动态的观念;后者强调的是每一个
  个体。
  司马迁在《史记》中谈到前朝后代的历史经验教训时说:“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他说,商代重视“质”,周代偏重“文”。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进是“一质一文”,交替出现的。最后,司马迁还以“终始之变”把阶段性的“一质一文”推进了一步。“终”是结束,“始”是开头。“终始之变”,即,前朝的结束就是后朝的开始。“终”就是“始”,“始”就是“终”;也就是说,“质”和“文”是循环关系。后朝之所以开始,正是有鉴于前朝的失败。前朝重“质”,最后失败,所以后朝就偏“文”,来纠正前朝的错误。而过分地偏重“文”,也会带来种种弊端。更后面的朝代自然就会向“质”的方向努力。于是,“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就构成了一个循环的过程。“一张一弛”只是简单的动态;而“一质一文”却构成了循环。当然,仅仅循环还不够,还得有上升。循环上升才是事物发展的本质
  规律。
  历史上解释“一阴一阳”的说法很多,总的来说,朱熹的理解是最好的。他说:“阴阳非道也,一阴又一阳、循环不已乃道也。”也就是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七个字说明,“阴阳”不是“道”;“一阴又一阳、循环不已”才是“道”。“道”不是静止的。我们无法拿一个东西来说“此之谓道”;也不能拿出一个“阴”和一个“阳”,说这就是“道”。朱熹认为必须时而“阴”时而“阳”,有了运动变化,才能叫作“道”。他说:“只说一阴一阳,便见得阴阳往来、循环不已之意,此理即道也。”简单地说,“阴阳”只是“气”而不是“道”。“阴阳”之所以为“阴阳”的那个东西才是“道”。“一阴一阳、循环不已”才是“道”。也就是说,“阴阳”本身不是“道”,“阴阳”的变化和变化之理才是“道”。很多人都没有完全理解这一点,因而没能把握到它的精妙之处。
  现在有人喜欢把“一阴一阳”说成是“两点论”,理解为对相反的两面都要照顾到;认为不能只说阴不说阳,也不能只见阳不见阴,说这是中国古代的两点论。比如说,既要说优点也要说缺点,既要向前看也要向后看,这就叫“一阴一阳之谓道”。如果不这样理解就是“形而上学”,就是“一点论”。“一点论”的确是“形而上学”。“两点论”当然比“一点论”好,但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不是“两点论”可以概括得了的。因为两点论虽说面面俱到,但它仍旧是平面的,静态的。而“一阴一阳”则着眼于“继之者”“成之者”,关心的是前景和未来,是动态的,发
  展的。
  我喜欢一步一步地来领略“一阴一阳”这个论题。我们从一个“阴”、一个“阳”开始,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阴”、一个“阳”两个对立者,它们共居于一个统一体内;但是这不够,还必须把它们理解为时而阴时而阳,或一时阴一时阳,理解为动态的存在;但是,简单的动态也还不够,这种动态事实上是循环,叫作“终始之变”,终就是始,始就是终;这样仍然不够,必须把这个“终始之变”理解为循环上升。何以证明它是循环上升?因为它有“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两句话作补充,有“继之者”,有“成之者”,不光继续而且完成了,所以它有更深一层的
  意思。
  关于“阴阳”,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论述,特别见于易学当中。不过,那些不是我的研究专长,所以我没有用阴阳家擅长的象数来讲解“阴阳”。其实,在中国,那些被称为“阴阳家”的人,只是停留在对自然现象和行为义理的阴阳诠释上;而在对宇宙图式和世界观这个层面上的“阴阳”研究,他们恰恰不如儒家,更不如道家。当然,“阴阳不测之谓神”,如果大家对“神”的部分特别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考阴阳家的论述。但是,从思想哲理方面来说,阴阳家的理论深度远逊于儒道两家。
  (选自《中国文化十一讲》,中华书局。作者为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史学家,山东大学终身
  教授)
其他文献
孔子的弟子原宪,出身贫寒,但他秉性高洁,安贫乐道。孔子去世之后,原宪住陋巷,居草屋,用蓬蒿堆垒做门,用破瓮做窗户,他的同学子贡在卫国做了上大夫,华衣美服、驷车高马来见他,结果因为原宪住的巷子太简陋,高车无法通过,子贡只好下车步行,到原宪的茅草屋拜见他。此时原宪穿着捉襟见肘的补丁衣裳,见到子贡毫无愧色。子贡问:“你是不是生病了?”原宪说:“没有钱财只是贫穷,学了仁义之道而不能推行实施才是病,我没有病
期刊
(贞观)五年,初,帝令群臣议封建。魏徵、李百药以为封建不便,颜师古以为不若分王宗子,勿令过大,间以州县杂错而居。十一月,诏皇家宗室及勋贤之臣,宜令作镇藩部,贻厥子孙,非有大故,无或黜免,所司明为条例,定等级以闻。至十一年六月,诏荆王元景等二十一王,长孙无忌等十四人刺史①,皆令世袭。无忌等皆不愿之国,上表固让。其明年诏停袭封刺史。  臣祖禹曰:柳宗元有言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②盖自上古以来有
期刊
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重点治理社会普遍关注、群众反应强烈的“三公消费”问题。古代政府,又是如何治理这一“老大难”问题的?  从一首童叟皆知的唐诗说起——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作《送元二使安西》。这位“元二”是王维的朋友、同僚,当时因公出差,目的地是安西都护府,位于今天的新疆地区。王维在渭水边上给朋友送行,当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一,中国曾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艺术文化诸领域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自15世纪以后,中国逐渐落后了,1840年以后的百余年间,甚至落到了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这究竟是为什么?百年来,许多人对这个问题苦苦思索,提出了种种答案。  历史的进程证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不仅仅是枝节性的问题。例如,要弥补中国在船坚炮利方面的不足,就要兴办工业,要
期刊
内容包罗万象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山海经》是相当独特的一部,有着“天下奇书”之称。  关于《山海经》书名的含义,有学者认为:在先秦古汉语中,陆地隆起高耸的地貌叫“山”,人和物的聚集众而广叫“海”,划分山系、区域叫“经”。“山、海、经”的原意是:“山、水、人、物和区域的划分。”还有学者说:《山海经》顾名思义,它是以山为经、以海为纬来记述上古社会的。书中的“山海”观念囊括了名山棋布的海
期刊
毛泽东在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夕宣布了他对国际事务的基本态度。他在新成立的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用下面的话总结了中国对当时的国际秩序的态度: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期刊
诚信  和谐风尚的形成,和谐社会的建构,都要以“诚信”为基石。  晋文公重诺,退避三舍  晋国的重耳因骊姬之祸而四处流亡。有一年他来到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他。宴会结束后,楚成王拉着他问道:“如果公子返回晋国,准备拿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回答:“美女、宝玉和丝绸您都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我能拿什么来报答您呢?”楚成王听后说:“尽管如此,你总得拿什么来报答吧?”重耳想了想说:“
期刊
管仲(前719—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与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  管仲少时丧父,生活贫苦,很早便挑起家庭重担。他曾先后经商、从军,后来几经辗转,经同乡好友鲍叔牙力荐,成为齐国上卿。管仲在国内大兴改革,使齐国迅速发展,国力日盛,并最终使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
期刊
曾经有这样一个新闻标题:《耳闻目睹:雁塔路上一部改装过的炫车》。耳闻目睹是人们常用的一个典故,但一不小心就会  出错。  耳闻目睹,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原文是:“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其中,“闻”的意思是“听见、听到”,“睹”的意思是“看见、看到”。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动用的是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因此在运用时,一定要注意感官上的两重性,不能顾此失彼,使与之搭配的宾语只
期刊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náo bó,又称十番鼓,器乐合奏曲名),渔阳掺挝(càn zhuā,即渔阳参挝,鼓曲名),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