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体的导入方法能营造高效课堂氛围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rab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中得体的导入就像一个人得体的着装一样,让人一见就生好感而被深深地吸引。在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时,我一般根据自身教学的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让导入在新课开始时成为一个吸引学生的巨大磁场,把学生紧紧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我在物理课堂导入时常采用下列方法。
  一、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点题式导入
  教学中,会遇到一些让教师无须“引”的过程的课。这样的新课一开始就直接进入主题,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知识呈现给学生。如在“声音”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没有声音,世界将会怎样?通过教师开门见山的设疑,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的思维带进声音的世界。这种单刀直入的设问,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以问启迪学生独立思考。
  二、承上启下,以旧引新——复习式导入
  复习式导入是我们物理老师经常用到的一种导入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以复习旧知识而引入新课。如“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等内容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复习而引入新课,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三、物理学史,科学故事——故事式导入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新课导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讲“电荷”时,引入古人在海边用琥珀摩擦起电发现两种电荷及电荷之间性质的故事等,学生兴趣盎然,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四、日常生活,联系实际——实力式导入
  物理源于生活,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例作为新课的导入点,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进行探索,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信心。如在学习热学知识时,给学生介绍空气源热水器在冬天也能利用其内外的温差对水加热的原理,让学生产生研究的愿望,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五、实验演示,共同探究——实验式导入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采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有独特的优势。如用空的藿香正气水玻璃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在空玻璃瓶中放入适量的保险丝,盖好瓶盖。将小瓶放入清水和盐水中,小瓶出现下沉和漂浮现象。追问学生:同一个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为什么不相同?学生在一系列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确保了实验的成功率,激发学习欲望。
  六、科学前沿,奇闻异事——趣味式导入
  新课导入时,从与新课有关的趣味性事例出发,引入新授课,能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极大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精神饱满,在迫切要求下学习。如讲热学和能量的相关问题时,引入神九、神十中的科学知识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分析其相关的物理现象。
  七、先练后讲,以错悟理——纠错式导入
  在新课导入时,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认识、错误方法,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上课开始,让学生练习,再分析,使大家明了错在何处,为什么错,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又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扫清了障碍。
  八、亲身体验,寓玩于学——游戏式导入
  在新课导入时,我们常常用到游戏的方式。如在“杠杆”内容的教学导入时,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让大男生徒手拔钉在大木板上的铁钉,男生无法将铁钉拔出来;让小女生用剪丝钳将铁钉拔出,学生感受到了杠杆的威力,在惊讶之后让学生讲出杠杆的五要素和学习杠杆知识。
  九、求同存异,防止混淆——类比式导入
  所谓类比,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如“声现象”中的“声音是一种波”的内容导入时,用水平悬挂的弹簧的波动形态与声音在空气中的波动形态进行类比。已经压缩的那部分弹簧会压缩旁边的部分弹簧,这与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向外侧振动时压缩邻近的空气非常相似,因此可以将它们的波动形态进行类比,引出声波的概念。
  十、注重逻辑,合理思维——推理式导入
  在物理新课导入时,一些物理规律、概念的导入常常采用合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的办法。如在“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的内容导入时,利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压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推导出电阻的特点。有时候,教师利用逆反思维法、分析综合与分类比较法进行逻辑思维推理导入,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如在学习“电磁感应”时,可以向学生指出:既然电可以产生磁,那么磁是否可以产生电呢?
  十一、应用媒体,巧制课件——媒体式导入
  在物理新课导入时,有一些内容难用以上方法进行导入,教师可以考虑多媒体的应用。利用多媒体引入新课,不仅可以加大课堂容量和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极富表现力地展示给学生,还可以将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例,在进行如原子的裂变、聚变导入时,教师用多媒体进行视频和动画模拟,学生异常兴奋。
  十二、创造情境,意景交融——意境式导入
  教学需要科学、冷静的思考,也需要生动、形象的感染,在新课开始时,教师通过创造一种情与景、意与景相交融的意境,然后因势利导,学习知识。如在讲“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教师先放一段优雅、怡人心脾的音乐,让学生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然后问学生:这些美妙的音乐是怎样产生的?音乐又是怎样传播的?人耳又是怎样听到的?在这种方法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有选择性的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趣味情境、疑问情境、思维情境等,保证情境的有效性。
  总之,一堂成功的物理课中,新课的导入环节在教学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选择得体的导入方法,才能营造高效课堂的氛围。
其他文献
受传统教学影响,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无效现象大量存在,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所以,如何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使教学实现师生双赢,让学生对于学习数学产生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能促进有效的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以历史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亲身“演绎”历史,参与教学过程, “亲近历史,运用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活历史课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一、编好历史课本剧,是激活课堂教学的前提  历史课堂创设历史情境穿越时空,把枯燥的历史知识通过学生生动的剧情表演再现出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学的
期刊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前提和保障。写字不仅具有实用性,其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那么,在写字教学实践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写字素养呢?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写字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运用好这个主阵地抓好写字教学的质量。在每一次的写字教学中,我都要求学
期刊
在当前的课改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语文课真难教啊,简直不知道该怎么上才好。”“要是有一个模式就好了,我们就可以照着上课了。”很多教师盼望专家或实验区的老师来指点,以便学一学别人的模式。其言下之意,是课改教学如果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模式,大家照着模式上课最好。否则,这语文课还真不知该怎么上。  其实,语文教师的这种困惑,或许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进行课改的必要性。众所周知,以前的语文教学,由
期刊
新课标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它要求教师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指导教学,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历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在物理探究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我谈几点做法,和同行们探讨。  一、明确科学探究程序和探究的内容  科学探究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参与性为
期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的生命,也是教师教学的永恒追求。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精心组织外,若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把握教学的序、度、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大有裨益的,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善于处理教学中的“序”  这里的“序”主要是指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及课堂教学的顺序。  (一)灵活运用教材与教辅资料,抓好教学内容的“序”  教材是基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认识的加深,课堂教学机构由封闭向开放转变以及时代对未来成员素质的要求,发展兴趣爱好已开始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
期刊
创新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及创新人格为基本特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使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现代心理学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发挥主动创造性,释放巨大的潜能。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
期刊
“学理”是指科学上的原理和法则,“事理”是指事情的道理。通学理是说一个人了解或掌握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对某一学科有系统的认知;明事理是说一个人懂得做事情的某种道理,知道事情应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通学理的人,大多知识渊博,学问精深,科学素养高;明事理的人,一般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不轻信,明智理性,文明素养高。  学理与事理类同理论与实践,学理以事理为基础,是对事理的抽象概括,反过来又帮
期刊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以1840年为起点,讲述了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先后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国内市场已经无法满足自身需要,需要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从而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对外扩张;固守传统文明的中国在列强军事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击中败下阵来。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打败了东方传统的农业文明,中国的历史命运由此改变,在自然经济解体的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中国的社会经济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