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uj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都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逐渐引进应用文写作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人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不断丰富高等教育体系,从而形成一个新型的教学框架。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人们要采用合理的模式促进高校发展,不断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一直以来,应用文都是高校的基础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大数据视域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深入分析大数据视域下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时,人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方面存在单一化倾向,二是学校、学生对应用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方面存在单一化倾向
  目前,我国高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还处于比较传统的状态,很多教师都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都对此失去学习兴趣。在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普遍使用的方式分成几种,一是课堂讲授,二是学生听从,三是给定命题。这些教学模式都不适合学生日后的发展。
  (二)学校、学生对应用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校设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但是由于学制短、学生在校时间少,很多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比较基础,而且对应用文写作不感兴趣,认为应用文写作比较枯燥,采用的语言比较生硬。现阶段,很多学校、学生对应用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用文教学效果不佳。
  二、大数据视域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
  大数据视域下,笔者从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一是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中的应用,二是新闻媒体资源在应用文写作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可以合理地应用在应用文写作中,其具体分为两种。一是微课模式下的案例教学法,二是应用文写作中的案例教学法。
  1.微课模式下案例教学法
  在大数据视域下,我国很多高校都逐渐引进应用文写作课程,而想要学生学习好并应用好应用文写作,就需要不断通过微课模式提升自身能力。其实,很多学生对微课比较感兴趣,微课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它有很多优势:一是时间比较短,一般一节微课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这个时间掌握得比较适中,比传统的课堂时间几乎少了一半,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二是微课可以突出重点,主题明确,因为微课容量较小,所以教师在制作微课课件时都会集中主要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完微课中的知识点后就掌握了很多重点知识。三是微课使用起来比较灵活、方便,能够实现移动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方便地学习知识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2.应用文写作中案例教学法
  在高校的应用文写作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逐渐引进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课堂中,很多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法,教师一直给学生讲解知识点,而学生就在座位上听课,不会深入分析知识点,以至逐渐对应用文写作失去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应用文写作中引进案例教学法,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参与课堂学习。案例教学法具有综合性、启发性、客观性,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与应用文写作教学特性高度一致,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新闻媒体资源在应用文写作中的应用
  新闻媒体资源可以合理地应用在应用文写作中。其间,一是要丰富应用文写作教学材料,二是要创设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
  1.丰富应用文写作教学材料
  现阶段,随着时代的不断转变,新闻媒体在网络信息化发展下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很多高校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中逐渐使用新闻媒体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一直以来,很多高校教师在教学中逐渐消除应用文与其他文体之间的界限,让学生可以大力使用各个渠道的资源,从而促进应用文的进一步发展。
  2.創设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
  很多时候,学生认为应用文的写作过程比较枯燥,而且写作期间要时刻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具体情况逐渐融入应用文写作中。所以,高校教师必须补充一些切合实际的辅助材料作为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语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开始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不仅教授学生大量的专业知识点,还不断落实多样化的应用文写作方法。这些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应用文写作模式的魅力。所以,在大数据视域下,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就要在课堂中集课标准研制者、教材编者等方面的一切力量,从日常应用文教学标准出发,进行整体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其他文献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传承至今已有4000余年,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形式上而言,书法能够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基本源于汉字与毛笔的独特性。汉字特殊的方形结构与毛笔的独特性,拓展、丰富了用笔形式。两者相辅相成,衍生出丰富的笔法体系。清代刘熙载的《艺概》评价说:“书虽重法,然意乃法之所授命也。”这体现了历来书家创作“以意为主”,意造境生的主张。将汉字的形式与笔法体系有机结合,方能体
期刊
在我国古典园林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也逐渐对现代室内设计产生了启示和影响。古典园林中的框景、透景、障景等造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的不断研究应用,使室内空间设计层次和内容更加丰富,给室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性与可行性,也使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得到了传承与应用。  我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纵观我国历史发展,古典园林的研究价值巨大。
期刊
道具作为舞蹈表演中的基本内容,在辅助舞蹈艺术展示和情感表达功能实现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舞蹈创作中,舞蹈道具的合理使用可以丰富创作的思路、内容和形式,使舞蹈的表达更加自然、新颖。本文在明确舞蹈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就如何将舞蹈道具充分应用到舞蹈创作中提供相关策略,以促进舞蹈道具創作功能的良好实现。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舞蹈的表演除了要借助演员的肢体表现以外,还需要通过相应的物品、背景
期刊
中国美术“南通现象”于2013年提出,人们于当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江海艺境”——南通百年图像与墨迹展,此后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推介南通画家、南通美术的活动。本文分析了南通美术现象产生的历史渊源和代表人物,并特别列举了在展览和宣传中缺失的画家代表,指明了打造中国美术“南通现象”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南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文脉不断。南通美术更是独树一帜,是江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人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数字创意产业作为其中的一项新潮产业模块也得到国家的重视,并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然而,急速的产业发展同时对我国高校的数字创意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创意产业作为结合数字技术和艺术创意的复合型产业,技术领先和人才对于艺术审美意识的掌握都是确保产业发展的必要因素。本文将基于产业发展现况,以音乐审美能力为切入点,对其与高校数字创意人才培
期刊
新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音乐也不例外。音乐艺术不仅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还具有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可以显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力。尤其是在当下,人们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对音乐教育理念进行了新的界定,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需要培养审美能力、情感体验。因此,本文从音乐艺术素养的培养要求出发,详细阐述了音乐素养培养的内容。  音乐是一种以声音为表现形式的艺术,
期刊
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一直以来,国家和社会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文就大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从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宣扬和创新优质传统文化的作用三个方向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思想结晶,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境界。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学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有
期刊
视唱练耳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技巧的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有着重要影响。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视唱乐谱和听记音乐能力,同时对学生提高文化内涵有一定作用。视唱练耳课程的设立,应以突出音乐基础知识为基础,以培养音乐审美为核心,全面发展其作为基础学科应培养的全方面音乐人才。本文将从技巧情感融合、多种形式培养情感以及不同个体情感表达差异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提升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
期刊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民族声乐艺术原有的单调演唱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视听艺术的美好追求。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方式,正在不断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笔者认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应以多元化发展为目标,立足传统民族音乐艺术的土壤,走寻根问祖和开放发展有机结合的途径,促进民族声乐文化演唱实现全面发展。  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中国民族声乐文化艺术世代相传的演唱方式也在逐步优化与发展。自古以来,中外
期刊
呼吸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呼吸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脸部审美、说话音调等,尤其在声乐中,呼吸作为歌唱的根本动力,作用不言而喻。在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歌唱呼吸的研究也越发进步,笔者作为一名声乐教育者,通过自身的学习和教学中的不断摸索,对歌唱呼吸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体会。  一切声音的表述都与呼吸息息相关,即有声则有气,有气则有声。因此,声乐界常说“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