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歌唱呼吸的几点思考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吸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呼吸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脸部审美、说话音调等,尤其在声乐中,呼吸作为歌唱的根本动力,作用不言而喻。在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歌唱呼吸的研究也越发进步,笔者作为一名声乐教育者,通过自身的学习和教学中的不断摸索,对歌唱呼吸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体会。
  一切声音的表述都与呼吸息息相关,即有声则有气,有气则有声。因此,声乐界常说“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把歌唱好”,民间则流传“气动则发声”之说。呼吸是生命的原动力,呼吸也是歌唱的源泉,正确的呼吸方法会使得声音持久且悦耳,而错误的呼吸则会引发肌肉的紧张,甚至会破坏发声的器官,所以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至关重要。
  一、两种歌唱呼吸的方法
  (一)缓吸缓呼
  缓吸缓呼是训练和歌唱中常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气息慢慢吸到肺叶下部,横膈膜下降,两肋肌肉向外扩张,小腹向内微收。这种吸气要求自然放松,平稳柔和地进行,吸气时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轻輕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后慢慢呼气。呼气时,注意保持吸气状态,控制住两肋和横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气息,使之平稳、均匀、持续、连贯地慢慢吐出。关于这种方法的训练,很多文字教材或者部分声乐教师经常会采用让学生闻花香的方法,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用闻花香的感觉去体验的时候,特别容易提胸和提肩,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气沉丹田”。笔者在教学中通常会采用让学生弯腰或者蹲下吸气的方式,去体会下肋和横膈膜的扩张保持状态,然后做吹灰尘的动作,慢慢长长地吹气,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呼吸时腰部的保持状态。
  (二)急吸慢呼
  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口、鼻迅速把气息短促而深入地吸到肺叶下部,并将气息保持住,然后按照缓呼的要求而呼出。演唱实践经常要用到急吸,尤其在演唱快速节奏的乐句时,句与句之间、字与字之间很多时候无法让人慢慢从容地换气,这时候往往采用“偷气”的办法来重新获得呼吸的支持。笔者通常会让学生模仿“惊恐”的状态,帮助学生找到快吸的感觉,并且此练习还能帮助学生找到打开牙关、张开内口的感觉。此外,为了培养呼吸的控制力,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练习曲及歌曲中的某些乐句做带词的练习,效果也挺好。
  二、歌唱呼吸的流畅性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经过呼吸方法训练后,有的学生并不能在歌唱中保持呼吸的流畅。经过总结和分析,笔者发现以下问题。一是很多学生在唱歌中姿态影响着他的呼吸,比如有的学生驼背,耸肩。现在的学生都是手机族、低头党,长期不合理的站坐姿态,使得他们身体的姿态不美观、不健康,教师在教学中让他们抬头挺胸地呼吸,他们反倒不习惯,感到不舒服,所以身体会本能地采用熟悉的姿态去呼吸。这个问题很常见,所以教师除了教方法,也要关注他们平时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帮助他们回归和熟悉正确的身体姿态。
  二是有的学生歌唱时重心不稳,重心前后左右地变,有的学生会因为歌唱表演中做手势等打乱呼吸。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中会采用强制性措施,比如对女生的训练,不管她以前的状态是什么样的,都会让她前后脚站立,让她在这个状态下长时间进行发声训练,最终自己找到合适的重心,养成肌肉记忆。针对学生在歌唱表演中呼吸不流畅问题,则要加强学生舞台上心理的培养,帮助学生心理上克服对舞台的恐惧。另外,训练中会让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呼吸,在台下针对歌词要有反复地、按部就班地安排换气。
  三、歌唱呼吸的机能训练
  若想达到良好的歌唱呼吸,就必须有足够的气息量和稳定的呼吸。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只利用了自己肺活量的三分之一,但是歌唱中需要更大更强的呼吸能力。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唱歌中经常因为气不够,作品被唱得支离破碎,除了有呼吸方法的问题,还有身体瘦小或肺活量不够,支撑不了长乐段的演唱。所以,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加有氧运动,使得肺部得到锻炼,肺活量增加,再加上科学的气息方法,才能使歌唱得以完美地表现出来。
  四、歌唱呼吸和语言的相互作用
  声乐是语言和声音的结合,利用音乐使其把文字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产生共鸣,获得美的享受。歌唱的语言离不开字音的声、韵、调这三部分,只有掌握了字音的结合规律,演唱时辩证地处理每个部分的关系,在歌唱中才能做到吐字清晰,还需要有良好的呼吸,深吸气,使气息下沉,找到气息的连贯点,使歌词顺利、平畅地连接起来,在训练中处理好“字”与“气”的配合,才能慢慢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给予听众美的享受。
  五、歌唱呼吸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歌曲不同于画作、雕塑等艺术作品,它们通过视觉来感受其所表达的情感,而歌唱主要靠听觉来感知其音乐的魅力,带来情感与共鸣,激发想象,因此歌唱中听觉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歌曲这种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主要靠歌唱者用高低起伏、富有感情色彩的气息来演唱表达,如果不注意歌唱中气息的稳定,则带来的歌曲平淡无奇,毫无感染力。
  六、结语
  声乐是一种生理加心理的综合艺术,呼吸是众多歌唱技巧训练中最基础的一个。“善歌者必先动其气”,也有歌唱大家讲过“唱歌就是唱一辈子的气”,良好的歌唱呼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必须经过日积月累的勤学苦练,还要有一个聪明且善于思考的大脑。人们更要对歌唱呼吸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才能在声乐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将中国文化符号植入儿童玩具设计中,可以让孩子在寓教于乐的同时认识和传承中国文化。通过对玩具市场需求的分析和中国文化符号植入玩具的意义研究,笔者明确了产品开发的策略和设计原则。随着消费者对玩具需求的改变,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审美元素的创意玩具渐渐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好的创新设计和开发策略可让品牌再造,让产品发挥创新价值。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种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
期刊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传承至今已有4000余年,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形式上而言,书法能够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基本源于汉字与毛笔的独特性。汉字特殊的方形结构与毛笔的独特性,拓展、丰富了用笔形式。两者相辅相成,衍生出丰富的笔法体系。清代刘熙载的《艺概》评价说:“书虽重法,然意乃法之所授命也。”这体现了历来书家创作“以意为主”,意造境生的主张。将汉字的形式与笔法体系有机结合,方能体
期刊
在我国古典园林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也逐渐对现代室内设计产生了启示和影响。古典园林中的框景、透景、障景等造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的不断研究应用,使室内空间设计层次和内容更加丰富,给室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性与可行性,也使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得到了传承与应用。  我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纵观我国历史发展,古典园林的研究价值巨大。
期刊
道具作为舞蹈表演中的基本内容,在辅助舞蹈艺术展示和情感表达功能实现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舞蹈创作中,舞蹈道具的合理使用可以丰富创作的思路、内容和形式,使舞蹈的表达更加自然、新颖。本文在明确舞蹈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就如何将舞蹈道具充分应用到舞蹈创作中提供相关策略,以促进舞蹈道具創作功能的良好实现。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舞蹈的表演除了要借助演员的肢体表现以外,还需要通过相应的物品、背景
期刊
中国美术“南通现象”于2013年提出,人们于当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江海艺境”——南通百年图像与墨迹展,此后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推介南通画家、南通美术的活动。本文分析了南通美术现象产生的历史渊源和代表人物,并特别列举了在展览和宣传中缺失的画家代表,指明了打造中国美术“南通现象”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南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文脉不断。南通美术更是独树一帜,是江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人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数字创意产业作为其中的一项新潮产业模块也得到国家的重视,并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然而,急速的产业发展同时对我国高校的数字创意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创意产业作为结合数字技术和艺术创意的复合型产业,技术领先和人才对于艺术审美意识的掌握都是确保产业发展的必要因素。本文将基于产业发展现况,以音乐审美能力为切入点,对其与高校数字创意人才培
期刊
新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音乐也不例外。音乐艺术不仅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还具有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可以显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力。尤其是在当下,人们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对音乐教育理念进行了新的界定,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需要培养审美能力、情感体验。因此,本文从音乐艺术素养的培养要求出发,详细阐述了音乐素养培养的内容。  音乐是一种以声音为表现形式的艺术,
期刊
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一直以来,国家和社会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文就大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从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宣扬和创新优质传统文化的作用三个方向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思想结晶,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境界。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学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有
期刊
视唱练耳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技巧的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有着重要影响。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视唱乐谱和听记音乐能力,同时对学生提高文化内涵有一定作用。视唱练耳课程的设立,应以突出音乐基础知识为基础,以培养音乐审美为核心,全面发展其作为基础学科应培养的全方面音乐人才。本文将从技巧情感融合、多种形式培养情感以及不同个体情感表达差异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提升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
期刊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民族声乐艺术原有的单调演唱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视听艺术的美好追求。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方式,正在不断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笔者认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应以多元化发展为目标,立足传统民族音乐艺术的土壤,走寻根问祖和开放发展有机结合的途径,促进民族声乐文化演唱实现全面发展。  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中国民族声乐文化艺术世代相传的演唱方式也在逐步优化与发展。自古以来,中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