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颁给了德国电影《窃听风暴》,这是沉寂许久的德国电影再一次引起世界的关注。以往的德国电影多给人冷静沉闷的味道并带有深刻的哲学思考,而《窃听风暴》则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又感人至深的故事。将“窃听”这一惊悚片常采用的题材拍成了具有人文色彩的故事,编剧在塑造人物和挖掘人性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我们今天就从人性展现入手,探讨剧本的创作。
………………………………………………………………………⋯⋯1,2,3
常说人性复杂多变,难以捉摸,怎样在剧本中予以表现呢?最重要的是给人物性格丰富的层次感,抓住其细微的变化。先来看看故事的主角之一,前东德的一名剧作家德莱曼。在外人看来,他是一名成功者。事业有成,名声在外,有漂亮的演员伴侣,经济上也很有保障。
………………………………………………………………………⋯⋯⋯ 4
然而,从电影开始的一段演出我们知道了其实他危机四伏,而他的内心也备受煎熬。在国家机构的压力下德莱曼不得不选择与自己不喜欢的导演合作,而自己非常崇拜的导演亚斯卡却被剥夺了劳动的权利,赋闲在家等待死亡。
…………………………………………………………………………⋯5,6,7
德莱曼想要继续他的创作,所以不得不选择妥协。可以看出,德莱曼这样的作家也有其软弱的一面,为了安于现状也会选择明哲保身。然而,这种妥协的代价是巨大的,无论是对于艺术还有自己的朋友,德莱曼有着深深的愧疚感。而就在他发现妻子被国家高官霸占时,只有无奈的愤怒和深深的痛苦。
生活表面和内里的巨大反差其实反映了德莱曼这个天才作家也有着凡人的人性。软弱和追求自保似乎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高压时首先表现出来的。编剧对于德莱曼人性化的处理使得之后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更能引起观众的震动和共鸣。似乎德莱曼的困境并非属于特定时期特定地点和特定人物身上,而是属于我们每个有着共同人性的人身上。之后,亚斯卡自杀等一系列事件使得德莱曼终于下定决心打破沉默。这正应了鲁迅那句话“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德莱曼选择反抗似乎是一种改变,然而又符合其真实的内在性格。编剧并没有开始就将德莱曼这个人物定性,而是在种种痛苦和矛盾中让其心灵受到煎熬和磨难,挖掘其人性中深层次的东西。
…………………………………………………………………………⋯⋯8
德莱曼的转变如果说还是正常的话,那么国家机器的执行者,肩负窃听任务的威斯勒的转变则是让人有些意外。这个外表冷酷,心理素质超强,经验丰富又经常独来独往的家伙符合专制制度下冷血特工的所有特点。让他对付德莱曼这么一个缺乏防范意识又有些软弱的艺术家似乎绰绰有余。可是威斯勒不仅没有为上级找到制裁德莱曼的证据,甚至帮助德莱曼逃过一劫。这一切似乎不太可能发生,然而从人性分析的角度看,编剧极为出色地塑造了威斯勒这个人物。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威斯勒是好是坏,他不像是个喜欢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人,但是为了“国家安全”在审讯中他会使用各种各样折磨人的方法。意识形态的训练使得威斯勒坚定地相信着国家。然而,在对德莱曼的监视中他渐渐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9
首先,人性未泯的威斯勒感受到了德莱曼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不是他在审讯别的犯人时表现出来的那种,后者在威斯勒眼里是生理反应而已,但是德莱曼的痛苦是内心真正的焦灼。他的痛苦带着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威斯勒发现德莱曼并不是官方所描绘的处心积虑讨好西方甚至颠覆国家政权的危险分子,而是在国家机器面前备受摧残的善良的人。德莱曼在事业和感情上遭到的打击让威斯勒深表同情。听着德莱曼弹奏贝多芬的奏鸣曲,威斯勒感动得流了泪。从对德莱曼的监听中,威斯勒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性与生活,这是他做出改变的深层原因。编剧非常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并且将其细腻地表现出来。
…………………………………………………………………………⋯⋯ 10
其次,是艺术以及德莱曼对于艺术真诚的态度融化了威斯勒心中的坚冰。威斯勒在听到德莱曼与他的朋友谈论艺术、社会和人生的时候有所领悟,这个制度工具的良知渐渐被唤醒。于是,编剧安排了这样的情节,在德莱曼的影响下,威斯勒开始阅读布莱希特美好的诗篇,他也会专注地听德莱曼讨论艺术创作,不是为搜集证据,因为他甚至故意隐瞒了德莱曼的创作内容。编剧利用诸如艺术这样的细节,对于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变化进行了影响,请各位读者注意,这样的方法不是对人物生硬的控制,而是按照人性的逻辑让其自然的发展。我们在剧本创作中如何考虑和运用人性的作用,就是要知道剧本的人物是有其性格和感情的,他们的行为并不是完全受编剧主观的控制。借用黑泽明的观点就是剧本中的人物有其自身的性格和命运,不因编剧的好恶而改变。合理而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命运和性格,是编写剧本的高端技能。
………………………………………………………………………⋯…11,12
精神上的逐渐渗透不只是威斯勒改变的全部原因,生活的真实也给了威斯勒巨大的震撼。他看到了他所相信的这个政府中有多么腐败的高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虚伪和紧张。实际上在长期的特工生活中威斯勒的信念已经在渐渐地崩塌。而遇到德莱曼使威斯勒似乎想要重新寻找什么,那就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在不经意间,威斯勒做出了他自己都无法相信的改变,他转移了德莱曼隐藏的打字机。
………………………………………………………………………⋯…13,14
拯救了德莱曼的威斯勒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也许在那样一个社会悲剧的上演难以避免。
……………………………………………………………………………… 15
然而,编剧让我们从威斯勒的转变上感受到人性力量的伟大,这是人类在任何艰难黑暗的时期保有希望的最后基础。在电影的最后,威斯勒发现德莱曼新书的扉页上写着将此书献给HGW XX/7,而HGW XX/7就是曾经那个社会留给他的代号。这个情节可谓编剧的画龙点睛之笔,不仅表达了创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也让片中人物与观众得到一种释然。对于人性中善的一面的发现和坚守深化了主题,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剧本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对人性的探讨让影片具有了震撼和感动的效果,也使得影片的故事上升到比较高的层次,脱离了简单的娱乐。
人性从广义上说,无非是善与恶两大类。当然,实际的情况是人性的善与恶常常混杂在一起,共同复杂的作用于人的行为。所以说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在文学创作中很早就打破“一言堂”式的人物性格塑造方式。而在电影的剧本创作中,为了设置和激化矛盾冲突的需要,往往要有反面和正面人物。从观众的观影心理上看,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对抗是剧本情节发展的动力,但是,对于人物性格塑造如果程式化和单纯化,那么剧本就难以塑造出精彩的人物形象了,因为这不符合今天人们对于人性的认识。发掘出人性的复杂性,就是编剧需要考虑的事情了,尤其是对于DV创作者,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打动人,撇开技术手段不谈,能不能在剧本中体现人性的东西就至关重要。当然,体察人性,拿捏性格变化,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是对编剧非常高的要求,但也可以把它当作剧本创作的一种信念,在实际创作中不断使自己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我想,真正优秀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就会诞生。
………………………………………………………………………⋯⋯1,2,3
常说人性复杂多变,难以捉摸,怎样在剧本中予以表现呢?最重要的是给人物性格丰富的层次感,抓住其细微的变化。先来看看故事的主角之一,前东德的一名剧作家德莱曼。在外人看来,他是一名成功者。事业有成,名声在外,有漂亮的演员伴侣,经济上也很有保障。
………………………………………………………………………⋯⋯⋯ 4
然而,从电影开始的一段演出我们知道了其实他危机四伏,而他的内心也备受煎熬。在国家机构的压力下德莱曼不得不选择与自己不喜欢的导演合作,而自己非常崇拜的导演亚斯卡却被剥夺了劳动的权利,赋闲在家等待死亡。
…………………………………………………………………………⋯5,6,7
德莱曼想要继续他的创作,所以不得不选择妥协。可以看出,德莱曼这样的作家也有其软弱的一面,为了安于现状也会选择明哲保身。然而,这种妥协的代价是巨大的,无论是对于艺术还有自己的朋友,德莱曼有着深深的愧疚感。而就在他发现妻子被国家高官霸占时,只有无奈的愤怒和深深的痛苦。
生活表面和内里的巨大反差其实反映了德莱曼这个天才作家也有着凡人的人性。软弱和追求自保似乎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高压时首先表现出来的。编剧对于德莱曼人性化的处理使得之后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更能引起观众的震动和共鸣。似乎德莱曼的困境并非属于特定时期特定地点和特定人物身上,而是属于我们每个有着共同人性的人身上。之后,亚斯卡自杀等一系列事件使得德莱曼终于下定决心打破沉默。这正应了鲁迅那句话“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德莱曼选择反抗似乎是一种改变,然而又符合其真实的内在性格。编剧并没有开始就将德莱曼这个人物定性,而是在种种痛苦和矛盾中让其心灵受到煎熬和磨难,挖掘其人性中深层次的东西。
…………………………………………………………………………⋯⋯8
德莱曼的转变如果说还是正常的话,那么国家机器的执行者,肩负窃听任务的威斯勒的转变则是让人有些意外。这个外表冷酷,心理素质超强,经验丰富又经常独来独往的家伙符合专制制度下冷血特工的所有特点。让他对付德莱曼这么一个缺乏防范意识又有些软弱的艺术家似乎绰绰有余。可是威斯勒不仅没有为上级找到制裁德莱曼的证据,甚至帮助德莱曼逃过一劫。这一切似乎不太可能发生,然而从人性分析的角度看,编剧极为出色地塑造了威斯勒这个人物。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威斯勒是好是坏,他不像是个喜欢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人,但是为了“国家安全”在审讯中他会使用各种各样折磨人的方法。意识形态的训练使得威斯勒坚定地相信着国家。然而,在对德莱曼的监视中他渐渐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9
首先,人性未泯的威斯勒感受到了德莱曼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不是他在审讯别的犯人时表现出来的那种,后者在威斯勒眼里是生理反应而已,但是德莱曼的痛苦是内心真正的焦灼。他的痛苦带着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威斯勒发现德莱曼并不是官方所描绘的处心积虑讨好西方甚至颠覆国家政权的危险分子,而是在国家机器面前备受摧残的善良的人。德莱曼在事业和感情上遭到的打击让威斯勒深表同情。听着德莱曼弹奏贝多芬的奏鸣曲,威斯勒感动得流了泪。从对德莱曼的监听中,威斯勒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性与生活,这是他做出改变的深层原因。编剧非常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并且将其细腻地表现出来。
…………………………………………………………………………⋯⋯ 10
其次,是艺术以及德莱曼对于艺术真诚的态度融化了威斯勒心中的坚冰。威斯勒在听到德莱曼与他的朋友谈论艺术、社会和人生的时候有所领悟,这个制度工具的良知渐渐被唤醒。于是,编剧安排了这样的情节,在德莱曼的影响下,威斯勒开始阅读布莱希特美好的诗篇,他也会专注地听德莱曼讨论艺术创作,不是为搜集证据,因为他甚至故意隐瞒了德莱曼的创作内容。编剧利用诸如艺术这样的细节,对于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变化进行了影响,请各位读者注意,这样的方法不是对人物生硬的控制,而是按照人性的逻辑让其自然的发展。我们在剧本创作中如何考虑和运用人性的作用,就是要知道剧本的人物是有其性格和感情的,他们的行为并不是完全受编剧主观的控制。借用黑泽明的观点就是剧本中的人物有其自身的性格和命运,不因编剧的好恶而改变。合理而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命运和性格,是编写剧本的高端技能。
………………………………………………………………………⋯…11,12
精神上的逐渐渗透不只是威斯勒改变的全部原因,生活的真实也给了威斯勒巨大的震撼。他看到了他所相信的这个政府中有多么腐败的高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虚伪和紧张。实际上在长期的特工生活中威斯勒的信念已经在渐渐地崩塌。而遇到德莱曼使威斯勒似乎想要重新寻找什么,那就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在不经意间,威斯勒做出了他自己都无法相信的改变,他转移了德莱曼隐藏的打字机。
………………………………………………………………………⋯…13,14
拯救了德莱曼的威斯勒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也许在那样一个社会悲剧的上演难以避免。
……………………………………………………………………………… 15
然而,编剧让我们从威斯勒的转变上感受到人性力量的伟大,这是人类在任何艰难黑暗的时期保有希望的最后基础。在电影的最后,威斯勒发现德莱曼新书的扉页上写着将此书献给HGW XX/7,而HGW XX/7就是曾经那个社会留给他的代号。这个情节可谓编剧的画龙点睛之笔,不仅表达了创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也让片中人物与观众得到一种释然。对于人性中善的一面的发现和坚守深化了主题,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剧本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对人性的探讨让影片具有了震撼和感动的效果,也使得影片的故事上升到比较高的层次,脱离了简单的娱乐。
人性从广义上说,无非是善与恶两大类。当然,实际的情况是人性的善与恶常常混杂在一起,共同复杂的作用于人的行为。所以说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在文学创作中很早就打破“一言堂”式的人物性格塑造方式。而在电影的剧本创作中,为了设置和激化矛盾冲突的需要,往往要有反面和正面人物。从观众的观影心理上看,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对抗是剧本情节发展的动力,但是,对于人物性格塑造如果程式化和单纯化,那么剧本就难以塑造出精彩的人物形象了,因为这不符合今天人们对于人性的认识。发掘出人性的复杂性,就是编剧需要考虑的事情了,尤其是对于DV创作者,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打动人,撇开技术手段不谈,能不能在剧本中体现人性的东西就至关重要。当然,体察人性,拿捏性格变化,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是对编剧非常高的要求,但也可以把它当作剧本创作的一种信念,在实际创作中不断使自己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我想,真正优秀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就会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