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避免单一旧方法与过时的教学方法,要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多管齐下,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让学生主动将正能量转换为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不断提高修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塑造高道德情操和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272-01
前言
面对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努力改进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接受教育,提升个人修养,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1.1 高校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很多高校过于重视事务性的工作,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成为一种形式,甚至造成思政课程边缘化的局面。也有很多高校没有为思政教育设置足够的课时,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1.2 思政教育的工作理念与方法存在问题
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采取和专业课一样的讲授方式,过于重视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交流,缺少了学生的亲身实践,学生对此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教育效果较差。
1.3 思政教师的素质能力有待提高
现如今,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甚至很多思政课程都是由其他专业课老师代替。思想政治课程是树立学生良好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思政教师的素养高低直接决定了课程质量。就当前的教育实践而言,我国的思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仍不能达到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1.4 大学生自身教育水平和层次上的差异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成绩较为突出,但在具体实践和行为表现层面却大打折扣,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很多高校大学生都认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是不对的,但仍然有很多学生承认自己也曾经有过类似行为,这表明学生的认知和实践层面的确存在较大差异。
1.5 大学生自身压力过大,面临很多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另外,很多大学生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渴望甚至崇拜物质财富,将金钱看做至高无上,这些都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2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从客观上来看.目前研究与教育学界对于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
2.1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首先.我们应该从学科意识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进行建设,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从日常工作中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领导管理体制,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一性。其次,大学思政老师急切需要改变以往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角色,不断增强课程效果意识、参与意识,做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实现由遵从型教师向创造型教师转换。最后,加强对高校思政队伍的在职培训,保证每位老师每个学期至少6个课时的校内外培训学习,在线的网络学习也要严格要求,不断提升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
2.2 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以往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更多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多以教师的权威主导模式为主,使课堂更多地成为教师展示个人知识和风采的舞台,淡化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作为思想真正教育的主体以及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应该强调大学生作为主体的关键地位,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强化主体的主体性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着重的培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道德意志,着重于激发学生分析能力和学习兴趣,寻求新型的对话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欲望,引导大学生进行学习。
2.3 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個突出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偏向理论,没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一味地理论性教学也使得政治教学缺乏生活气息。政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相应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这样的前提下就要求政治教学能够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实际应用的一系列检测能够更好地评价和掌握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应用程度,同时我们也应当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课外实践成绩纳入到学科最终成绩中,这样的评价机制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将政治课堂的生活化落实到实处。
2.4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在高校,但整个社会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这里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局限于大学一隅,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都需要与外界接触沟通,大学生要想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发展现状,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唯有如此,大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有机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才能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和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这个大的教育平台上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不断提升个人修养。
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都是各大院校极为重视的,其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融合能够使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具有责任感,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充实,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林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J].时代教育,2016(1).
[2] 李世辉,陈波.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52—53.
[3] 林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文学教育,2016(4).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272-01
前言
面对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努力改进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接受教育,提升个人修养,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1.1 高校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很多高校过于重视事务性的工作,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成为一种形式,甚至造成思政课程边缘化的局面。也有很多高校没有为思政教育设置足够的课时,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1.2 思政教育的工作理念与方法存在问题
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采取和专业课一样的讲授方式,过于重视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交流,缺少了学生的亲身实践,学生对此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教育效果较差。
1.3 思政教师的素质能力有待提高
现如今,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甚至很多思政课程都是由其他专业课老师代替。思想政治课程是树立学生良好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思政教师的素养高低直接决定了课程质量。就当前的教育实践而言,我国的思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仍不能达到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1.4 大学生自身教育水平和层次上的差异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成绩较为突出,但在具体实践和行为表现层面却大打折扣,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很多高校大学生都认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是不对的,但仍然有很多学生承认自己也曾经有过类似行为,这表明学生的认知和实践层面的确存在较大差异。
1.5 大学生自身压力过大,面临很多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另外,很多大学生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渴望甚至崇拜物质财富,将金钱看做至高无上,这些都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2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从客观上来看.目前研究与教育学界对于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
2.1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首先.我们应该从学科意识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进行建设,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从日常工作中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领导管理体制,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一性。其次,大学思政老师急切需要改变以往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角色,不断增强课程效果意识、参与意识,做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实现由遵从型教师向创造型教师转换。最后,加强对高校思政队伍的在职培训,保证每位老师每个学期至少6个课时的校内外培训学习,在线的网络学习也要严格要求,不断提升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
2.2 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以往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更多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多以教师的权威主导模式为主,使课堂更多地成为教师展示个人知识和风采的舞台,淡化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作为思想真正教育的主体以及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应该强调大学生作为主体的关键地位,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强化主体的主体性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着重的培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道德意志,着重于激发学生分析能力和学习兴趣,寻求新型的对话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欲望,引导大学生进行学习。
2.3 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個突出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偏向理论,没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一味地理论性教学也使得政治教学缺乏生活气息。政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相应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这样的前提下就要求政治教学能够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实际应用的一系列检测能够更好地评价和掌握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应用程度,同时我们也应当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课外实践成绩纳入到学科最终成绩中,这样的评价机制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将政治课堂的生活化落实到实处。
2.4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在高校,但整个社会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这里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局限于大学一隅,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都需要与外界接触沟通,大学生要想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发展现状,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唯有如此,大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有机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才能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和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这个大的教育平台上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不断提升个人修养。
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都是各大院校极为重视的,其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融合能够使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具有责任感,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充实,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林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J].时代教育,2016(1).
[2] 李世辉,陈波.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52—53.
[3] 林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文学教育,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