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名称揭示了社会秩序形成运用的两大有力武器——道德教化和法律约束,而针对小学生实际,更易被其感知且符合其心理行为可塑性有利条件的模块乃为前者,所以,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便成为此课程实施的主要价值和方向。而在具体渗透方式上,应不离学生自身对道德的心理认知与落在实处的身体力行两方面。由此衍生而出的对德育教育资源的拓展与仿实性的情境演绎便成为施之有效的两大途径。
《道德与法治》教材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与正确性,但单纯囿于教材的资源局限亦使得学生的道德视野、行为高度和真正的内心认知达不到与理想饱满的教学效果相匹配的程度。所以,利用现实生活与网络媒体等虚实结合的多样化教学资源将通过其重复且更接近生活化的方式深化学生对道德的感知与调动能力。
例如,在《我们不乱扔》一节的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了教材之后,还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一段小学生文明法则的宣传视频,以正向传输保护环境的德育理念。之后,我又播放了一段现实生活中人们随意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的录像,并展示了清晨人群散去的肮脏的海滩、校运动会过后凌乱的观众席等,通过反面教育让学生真切感知人对环境、环境对人的双向影响。在此“虚”感之后,我又让学生课下在校园、社区等地观察人们对待环境的具体行为,如以某一个垃圾桶为中心,在一段时间内统计周围人群将垃圾扔进垃圾桶的次数和直接扔向路边的次数,总结得出一份对群众环保意识现状的调查结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微信群等资源,设立每日保护环境行为打卡项,促进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以及学生间的相互监督。
思想意識决定行为趋向,当学生的内心道德认知达到一定程度,即会产生“这样做是对的,这样做是不对的”的认知,之后其与行为的匹配结合才能算是完整的德育生成。所以,通过情境设置使学生发生道德行为的考验举措将有效督促并指导学生进行认知与行为的对接。
例如,在《我们不乱扔》一节的讲解和上述多种教育资源被学生接受之后,我在班里组织学生进行了以“面对垃圾,我应该怎么做”为主题的表演活动。让三位学生分别拿着一个废纸团、苹果核儿、木棍儿扮演路人,让几位学生扮演过路行人等,并在班级空间内划分出草地、青石板路、树林等区域。模拟开始,一位手持纸团的学生径直将其扔进了垃圾桶,但手持苹果核儿的学生却将其扔进了树林,另一位学生将木棍扔进了草地。这时,一位路过“行人”上来制止这两位学生说:“不能随便乱扔垃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扔垃圾的学生却说:“苹果还能给树林里的微生物提供养料呢,这不算破坏环境。”扔木棍的人也赞同。但劝阻的学生却反驳:“你又没有科学依据,而且保护环境的一重意思是‘整洁’‘干净’。”这样的回答引起了其他学生的阵阵掌声,乱扔垃圾的学生也脸红地将垃圾拾起投进了垃圾箱。
可见,小学生具有很好的道德可塑性,而德育教育的渗透对于其了解并践行社会规则、真正领会文明与秩序,对于社会共建产生的重要作用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升平路小学)
(责任编辑 张 妤)
一、虚实结合拓宽德育教学资源——增强内心认知
《道德与法治》教材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与正确性,但单纯囿于教材的资源局限亦使得学生的道德视野、行为高度和真正的内心认知达不到与理想饱满的教学效果相匹配的程度。所以,利用现实生活与网络媒体等虚实结合的多样化教学资源将通过其重复且更接近生活化的方式深化学生对道德的感知与调动能力。
例如,在《我们不乱扔》一节的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了教材之后,还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一段小学生文明法则的宣传视频,以正向传输保护环境的德育理念。之后,我又播放了一段现实生活中人们随意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的录像,并展示了清晨人群散去的肮脏的海滩、校运动会过后凌乱的观众席等,通过反面教育让学生真切感知人对环境、环境对人的双向影响。在此“虚”感之后,我又让学生课下在校园、社区等地观察人们对待环境的具体行为,如以某一个垃圾桶为中心,在一段时间内统计周围人群将垃圾扔进垃圾桶的次数和直接扔向路边的次数,总结得出一份对群众环保意识现状的调查结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微信群等资源,设立每日保护环境行为打卡项,促进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以及学生间的相互监督。
二、情境演绎考验德育实施成果——注重身体力行
思想意識决定行为趋向,当学生的内心道德认知达到一定程度,即会产生“这样做是对的,这样做是不对的”的认知,之后其与行为的匹配结合才能算是完整的德育生成。所以,通过情境设置使学生发生道德行为的考验举措将有效督促并指导学生进行认知与行为的对接。
例如,在《我们不乱扔》一节的讲解和上述多种教育资源被学生接受之后,我在班里组织学生进行了以“面对垃圾,我应该怎么做”为主题的表演活动。让三位学生分别拿着一个废纸团、苹果核儿、木棍儿扮演路人,让几位学生扮演过路行人等,并在班级空间内划分出草地、青石板路、树林等区域。模拟开始,一位手持纸团的学生径直将其扔进了垃圾桶,但手持苹果核儿的学生却将其扔进了树林,另一位学生将木棍扔进了草地。这时,一位路过“行人”上来制止这两位学生说:“不能随便乱扔垃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扔垃圾的学生却说:“苹果还能给树林里的微生物提供养料呢,这不算破坏环境。”扔木棍的人也赞同。但劝阻的学生却反驳:“你又没有科学依据,而且保护环境的一重意思是‘整洁’‘干净’。”这样的回答引起了其他学生的阵阵掌声,乱扔垃圾的学生也脸红地将垃圾拾起投进了垃圾箱。
可见,小学生具有很好的道德可塑性,而德育教育的渗透对于其了解并践行社会规则、真正领会文明与秩序,对于社会共建产生的重要作用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升平路小学)
(责任编辑 张 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