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市场取向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长期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主要靠县、乡(镇)财政和农民自己负担。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欠发达地区农村县、乡(镇)财政入不敷出的现象非常突出。为化解因财政危机而引发的农村公共教育供给危机,一些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开始摸索在基础教育阶段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具有市场化倾向的改革,由此形成农村基础教育多样化办学的基本格局。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公共政策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以新的社会发展观和教育发展观来观照这场改革,我们发现,尽管这场改革在当时当地有着历史合理性,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大环境的变化,当初改革的背景已经改变,所以我们对农村基础教育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与某些策略选择,需要重新思考与整顿。
  本文在多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江苏省S市为例,对这种改革探索进行回顾与反思。
  
  改革背景与阶段性措施选择
  
  江苏省S市是1996年在原4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基础上组建的。2000年,全市总人口占全省的7%,而财政总收入仅占全省的1%;GDP200.65亿元,仅占全省的2%;1人均GDP3993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3。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需求量的增加,基础教育财政压力越来越大。2001年,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改革基础教育办学体制,义务教育在以政府办学为主,在保证适龄儿童均能就近进入公办小学和初中的前提下,允许引入市场机制,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地方政府办好骨干示范性高中,同时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支持办学条件较好的公办高中与社会力量联合办学。
  在这种背景下,S市自2001年以来,对辖区内的基础教育大胆地采取了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改革。这种改革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摸着石头过河,硬着头皮改革”,政府全力鼓励民办教育发展
  2001年,S市提出“一保三放开”的基础教育改革思路,即保义务教育,放开幼儿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打破公办学校一统天下的局面,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同时在公办学校内部引进竞争机制、淘汰机制。以政府文件的形式确保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的平等地位,具体措施包括:(1)实行统一规划,全市各地都把民办教育发展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划。(2)优惠土地使用。(3)减免有关税费。(4)设立民办教育发展基金。(5)灵活自主地确定学校性质和用人制度。(6)合理流动教师。(7)维护民办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8)全员参与社会保险。(9)自主收费和招生。
  
  第二阶段:“公办学校转制,名校办民校”,实行公办学校改革
  2003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实施之后,S市在基础教育阶段大胆试行公办学校转制,鼓励名校办民校,并在2006年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1)积极推进股份制形式的合作办学。(2)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可以试行“国有民办”。(3)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可以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4)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经有关机关批准后可以整体转制为民办学校。
  
  第三阶段:“边发展、边规范”,规范基础教育改革
  2005年以来,S市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结合本市实际出台了《S市非公办教育机构设置和管理暂行规定》、《S市非公办教育机构教师队伍管理办法》,对民办学校设置和教师队伍管理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逐步完善和规范其改革,使民办教育尽可能良好而有效地发展。2005年,S市还成立了民办教育协会,以加强民办学校的自身管理。
  这种市场取向改革在实践中形成了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引进民间基金创办民办教育机构,扩大基础教育规模;二是公办学校实行一定限度的公办民营式转制,以缓解当地财政压力,三是优质公办学校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实行收费上学政策;四是在学校管理,特别是教师管理方面引入竞争与流动机制。
  
  改革后基础教育发展的成绩
  
  自2001年基础教育采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以来,S市的基础教育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民办学校的数量大量增加,而且体现在教育机会供给增加、人们教育观念改变等方面;不仅在纵向上有了明显的发展,而且在横向上也走在苏北同类地区教育发展的前列。
  
  1、上学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校园环境大大改观,S市教育资源总量大大增加。与苏北其他同类地区相比,S市初中升学率由改革前落后于其他5市5~10个百分点,转变成为改革后超过其他5市2~3个百分点。
  
  2、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不同的学校
  改革以后,S市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注入教育市场,形成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相互竞争的局面,学校的硬件设备普遍改进,软件环境也在某种程度上得以改善。尤其是民办学校发展迅速,城区与边远乡村均有民办学校,形成了城区、乡镇、村多层次的学校布局。此外,职业教育在相互竞争中,学校数量大大增加,特色与吸引力也得到了极大增强。
  S市基础教育在改革后形成的这种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使得当地的学生及家长在学校的选择上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求学者可以凭借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家庭支付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3、民办教育发展成绩骄人
  S市主张像办公办教育那样大办民办教育,为民办教育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管理环境,2001年~2006年,S市民办教育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
  
  4、利益相关者认同基础教育改革
  在S市教育改革过程中,主要涉及政府、学生、家长、教师、公办学校教职工和民办学校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不仅政府各部门对基础教育改革持赞同态度,而且学校领导与教师、学生和家长也较多地持赞同态度,并认为自己是这场改革的受益人。
  如实施改革后,由于学校可以拥有更多的收费自主权,学校可支配经费有所增加,教师待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各个学校之间的竞争,也迫使各学校把教师的待遇必须提高到一定的水平。改革后,一些薄弱公办学校教职工的不满会高于其他教师群体,但这部分群体只是一个较少数量的群体,很难发出强有力的声音。对于学生及家长而言,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选择优质教育的机会。改革前很多学生无法凭借货币与优异的学习成绩选择优质教育资源,改革后则可以通过成绩和货 币来选择一些自己较为满意的学校,货币在教育选择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前所未有的。
  
  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基础教育市场取向的改革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天看来并非S市特有,而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一些共性问题。
  
  1、学校规模日益膨胀
  S市改革后,与一些农村公办中小学的规模在逐渐萎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区优质民办学校的在校生规模与班级学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学费,学校所能获得的经费=在校生人数×单位学费。由于单位学费要受到同类学校竞争及政府物价部门审核的限制,所以学校所能获得的经费的多少就主要取决于学校规模的大小,这样,办学规模便在规模效益与“做大做强”的驱使下日益膨胀。学校的规模少则数千人,多则近2万人,班级规模一般也在70人左右。
  
  2、上学贵与学校分层现象明显
  随着民办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S市基础教育阶段缴费上学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尽管从缴费的绝对值来看,由于学校之间的竞争,相比苏北同类地区,S市学生所缴费用并不算高,但需要缴纳高额费用上学的学生及家庭不在少数。根据抽样调查,S市所辖SY县初中学生60%~70%都要缴费上学,除学费外尚需缴纳或择校费或借读费或培养费等;SY中学是当地最好的高中,在校生数8000人左右,但每年只缴学费、不缴培养费的统招生仅400人左右,其余的学生在缴纳学费的同时都要缴纳培养费,培养费的收费额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划定不同的标准,3年的培养费从几千元到万元不等。HW中学是SY最好的初中,由公办SY中学控股,每年招收60多个班级,全部收取学费和培养费。测算下来,大多数学生选择上这两所学校的初中和高中,包括寄宿费生活费在内,6年中学阶段的总费用至少在5万元左右,多的可能在10万元以上。学生上学的经济成本对于一个人均GDP仅为江苏省平均水平1/3、全国平均水平1/2的欠发达地区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此外,昂贵的教育费用带来的是学校分层现象,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状况存在较大差异。调查组曾随机选择A、B两所学校中的两个班级进行样本调查,其中A校为当地最好的公办中学,但实行收费政策;B校为某乡镇中学。统计时将父母职业为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领导干部的作为“父母高职业”来统计,将父母职业为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一般工人的作为“父母低职业”来统计。根据S市人均GDP情况,将家庭月收入在2500元以上的家庭作为“父母高收入”家庭来统计;在文化上将父母中任意一方的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中专以上的作为“父母高文化”水平来统计。
  我们可以看出,家庭背景与子女所就读学校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中小学校际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公平问题是更大范围的共性问题而非S市的特例。但是,S市的教育改革并没有有效地缩小学生就读学校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相反,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之后,通过货币择校使得这种原本存在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某镇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和家庭经济富裕的家长,甚至部分该镇中学的教师也将子女送入S市中学等条件较好的中学就读,而在该镇中学就读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来自社会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家庭。
  
  3、学校借贷办学现象严重
  随着民办教育机构的大量增加,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学校盲目扩大和发展,通过加快硬件建设以吸引更多的学生,使得学校负债运营现象迅速扩大。在抽样调查的学校中,无一例外地存在欠债问题,城区公办学校一般负债在500万元以上,农村公办学校一般负债也在200万元以上,民办学校负债则更多。虽然在江苏省政府的努力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债务问题正在解决,但改革过程中的教育金融风险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4、寄宿制有成为部分学校逐利手段的嫌疑
  在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S市积极创办寄宿制学校,全市中小学做到校校都有寄宿制,寄宿学生达到17.1万人。寄宿制较好地解决了边远乡村学生入学与学校办学规模效益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对于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有着明显的作用。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学校明确要求或调整利用作息时间等手段隐形强迫离校较近的学生也在校寄宿或在校就餐,其背后是住宿和就餐的赢利性。这种赢利在25%~40%左右,学校每年的赢利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成为部分学校经费的重要来源。在此情况下,寄宿制的本意必然出现异化。
  
  5、教师收入增加,流动性亦增加
  按照“校长不任命,搞竞争;教师不调配,进市场;奖金不封顶,论贡献”的改革思路,S市政府相关文件规定,“民办学校教职工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岗位聘用、业务培训、评选先进、教育科研、教龄和工龄计算、名师名校长津贴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对待”,这为学校教师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流动消除了制度上的障碍。同时,学校的用人机制也有很大变化,各学校可以对教师实行优胜劣汰,利用待遇上的差距吸引外校或外地的优质教师,比如民办学校教师的工资平均是公办学校教师工资的两倍左右。
  教师流动本身是正常的,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在S市基础教育改革中,由于短时间内优质师资的供给与民办学校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教师需求之间形成矛盾,各学校不惜花重金相互挖优质师资,所以造成教师流动过于频繁,一些公办学校与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如某小学四年级,有一个学期换了4位任课教师,学生根本无法适应。另外,教师的频繁流动也使得一些学校不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认为没有必要投入资金对教师进行培训,与其可能为别校做嫁衣,不如直接花重金聘请优秀教师。
  
  对农村基础教育市场取向改革的反思与建议
  
  我们对S市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情况进行讨论与评价,其主要目的不在于对一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臧否,而是反思与总结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共同经验与教训。
  
  第一,明确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农村基础教育市场取向的改革模式所受到的最大的质疑就是能否保证教育的公益性与公平性。只有在恢复公益性和公平性的平台上,具有差异性和多元化的基础教育改革才能够得到比较健康的发展。要保障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就必须明确基础教育办学的主体是政府。
  
  第二,正确处理基础教育发展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需要重新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同的时代赋予政府不同的责任与职能。市场与资本总是敏感的、强势的,它会忽略公平,但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要讲公平的、讲长效的。因此,在推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机制仍应起主导作用,并应由政府在民主决策的前提下平等配置教育资源。
  
  第三,保护并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发展。
  在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免费、“两免一补”政策后,农村民办教育发展受到强烈冲击。民办学校在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功能与价值。在新的形势下,一方面要彻底整顿与真正规范“改制学校”、“名校办民校”,还民办教育机构以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民办学校更需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不可替代的定位。
  
  第四,基础教育改革设计应注重公共参与。
  基础教育是大家的,不能只由政治精英、教育精英或者投资商人来决定其变革与发展,公共参与更为重要。应该有法定程序来规范公共参与,只有当地的居民拥有了相当程度的选择权与决定权,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才有可能走上更为良性的轨道。
  
  (编辑:孙金鑫)
其他文献
“大气”是个好听的词,虽然近来在教育圈里被用得很多,但还不觉其“滥”,原因之一恐怕与真正的“大气”尚属稀缺有关。  透彻地解读“大气”非笔者所能,那就试着描述一下对“大气”的教育人的些许“感觉”吧!  “大气”的教育人对“正确的事”有着一份超乎寻常的执著,因为他们对关乎“价值”的东西想得透辟。现实是如此复杂甚至混乱,渺小的个体靠什么守住良知、不随别人的扭曲而扭曲?当然是对“价值”的判断以及由对“价
1×100和100×1的结果都是100,但实际效果却不一样。100×1是“一个一百”,1×100是“一百个一”,二者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把一百块钱平分给一百个人,即“一百个一”,每个人仅能得到一块钱;而把一百块钱给一个人,即“一个一百”,这个人就能得到一百块钱。还比如:在一个地方挖一百下,就可能挖出水来;而在一百个地方各挖一下,肯定挖不出水来。虽然都挖了一百下,但有的人能挖出水来,而有的人却没有挖
癌细胞是人体内非常活跃的“捣蛋分子”,几乎可以说是无孔不入。除了指甲和头发,它可以在人体任何部位生根发芽并四处蔓延。研究发现,人体中12个部位格外受癌症“青睐”,这几个部位的肿瘤占据了所有肿瘤类型的80%以上。为此,国内权威肿瘤专家为我们绘出了一幅人体“癌症地图”。  肺 无论男女,排在首位的都是肺癌。为什么肺部会如此脆弱呢?就目前的致癌原因分析,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吸烟。据统计,30%的肿瘤发病都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地处浙江中部、有着“耕读传家”传统的浙江义乌人民对子女的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同时,外来建设者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义乌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县为主”,充分发挥地区经济基础雄厚的优势,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为了更好地解读独具特色的“义乌模式”,我刊记者特别访问了义乌市教育局
我校是一所只有七八年历史的新生学校,所在的江苏省张家港市是长江口一座新兴城市,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但建市历史才20年,文化根基相对薄弱。与那些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老校相比,我们在校外没有可依托的文化古迹,在校内也还没来得及产生卓有建树的名人。  历史文化的“贫瘠”是横亘在我校文化建设面前的一道障碍!然而,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生命要素,我们没有时间慢慢等历史把文化沉淀下来再用它去滋养学生。有丰厚历史的学校
建立一个民主的社会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民主社会的建立和运行依赖于具有健全精神和素质的公民。如何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是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公民品德与公共教育》一书就是“一本关于教师和学校在培养青年人成为好公民这一事业中能够或者应该起什么作用的书”。作者帕特丽夏·怀特(Patricia white)是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从事教育哲学研究的女研究员,曾任英国教育哲学学会主席。  在这本虽然篇幅短小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国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传播,教育评价逐渐通过高等学校与科研部门的推介,在我国部分中小学兴起,并逐步被教育行政部门倡导和应用。  记得1986年,我初当北京市教育局局长的时候,北京教科所梅克同志找到我,给我讲教育评价问题。他讲之前,我只是听说过教育评价这个概念,但听了他的介绍后,我一下子就明白这是一件大事。1987年,北京市召开第一次教育
笔者看了《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7日)上刊载的题为《竺可桢:“浙大保姆”》一文,感触颇深。1936年,气象学家竺可桢受命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在竺可桢的带领下,浙大的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审视竺可桢的管理故事,笔者看到了学者型校长的魅力。    学者的心胸:用人唯才,使才尽其用    竺可桢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着圆圆的眼镜,看上去颇有苦行僧的味道。但是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
案例    2006年8月,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教育局制定并下发了第50号文件《关于振安区中小学人员聘用制实施办法》,规定全区教师实行竞聘上岗,以解决中小学教师超编问题。据振安区教育局局长介绍,全区共有1065名小学教师,超编98人。具体到同兴镇,超编11人。同兴镇一名副镇长说,2006年同兴镇中心小学有两名教师退休,也就是说这次竞聘后,将有9名教师不能上岗。  面对10%的下岗指标,教师们内心十分
前两天小编让宝爸去超市给宝宝买酸奶,结果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打来,宝爸表示,平时我们喝酸奶就随便选口味,但给宝宝就不一样了,得仔细挑挑。好家伙,不挑不知道,一挑吓一跳,这种类也太多了吧,什么乳酸菌、发酵乳、风味发酵乳、风味酸乳、风味酸牛奶、复原乳……彻底把他搞蒙了。  “发酵乳”才是真酸奶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讲师徐静说: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不加水不浓缩,经过杀菌、发酵而制成,添加白糖调味,最后制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