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富贵闲人”贾宝玉的形象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9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对这部文学巨著的争论历代不息,尤其是对贾宝玉这一典型形象,更是众说纷纭。可以说贾宝玉的性格是复杂的,层次是多方面的,形象是丰厚的,他是曹雪芹的天才创造。本文从“富贵闲人”这一角度来谈谈宝玉的形象。
  关键词:富贵闲人 贾宝玉 《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无才补天”的困惑
  
  贾宝玉是什么人呢?又何以得“富贵闲人”这一别号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在开篇是怎样为我们设置这一人物的。
  作者在开篇第一回先写了一个具有象征幻想意味的神话式寓言故事:
  “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能大能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后幻形人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尽历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从这则似寓言而又似神话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首先肯定了这块石头是“无材可去补苍天”。
  其次,作者在第一回开宗明义地声称此书“大旨谈情”。从作品内容来看,作者之“痴”“泪”皆由“情”字所引发,这“情”又凝聚在作为“情痴情种”的贾宝玉身上,但是,在封建社会,“发乎情,止乎礼”是一固定的社会规范,人的真情真性是要受到礼的约束的。在这里,贾宝玉的情和封建社会的理又发生了冲突。
  所以说,在这种现实与幻想、情与理的冲突中,在经历了一段无材补天的自怨自愧的困惑后,作者顺理成章地就把宝玉置于“闲者”之时代的脚手架上。
  
  二 在分离中寻找真我
  
  贾宝玉生于一个封建贵族世家,靠着祖上的荫庇,那个社会中对一个人来说所有能获得的富贵,他都天生地拥有;那个社会中对一个人来说能走向成功发达的唯一道路——功名仕途,对他也是轻而易举畅通无阻的,所以宝钗常常戏称他为“富贵闲人”,但他却偏偏厌弃这一切现成的富贵功名,讨厌礼教,蔑视仕途。小说第三回中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为“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可以说,在把功利名份和婚姻形式看得很重的社会环境中,不通庶务的贾宝玉鼓荡不起进取精神和文化活力,去承担封建宗法社会伦理秩序所规定的贵族之家嫡人对于家族和社稷的责任,所以说,“于国于家无望”的贾宝玉对于兴衰荣辱、亲疏聚散,无计也无力应付。从这一点上,我们说他失去了与现实社会环境的统一,也就是说,他与社会环境分离了。
  具体来讲,这种分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无视社会对自己的设计和规范,特立独行,要求自我选择人生道路。在悠长而停滞的古代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出路惟在仕宦一途,所谓“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而宝玉从小就“愚顽怕读文章”,且书中多次出现“宝玉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逛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这样的句子。并且长大后更厌恶科举八股,“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不过作后人铒名钓碌之阶”,根本否定了权威的立身处世之道。同时,他又并非如贾政所说的“淫魔色鬼”,他对贾珍、贾琏一伙的声色犬马极为反感,在肮脏污浊的贾府中,依然洁身自好,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既与社会脱节,又与环境对立。
  第二,如上所说的,拒绝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在他赖以生存的家庭急遽崩渍面前,毫不动心。
  第三,由此扩展,他对历来认为天经地义的东西进行了价值重估。他贬斥“文死谏”、“武死战”的古训,认为各种忠君行为是“胡闲”,骂朝廷官吏为“国贼禄鬼”。贾元春被封,合府上下大喜大贺,他却不以为然,对那些进退应付、贺吊往来之事不胜其烦。
  可见,贾宝玉自觉地把“仕途经济”视为批判、否定的对象,他的这种与社会环境的分离,必然导致他的与世无争。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像贾宝玉这样的贵族公子,必须接受正统的封建教育,努力地去维续贾家的荣耀,但是贾宝玉生性“顽劣异常,不喜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所以,他虽然生长在贵族统治阶级家庭里,但自幼并没有受到封建主义统治势力正常的熏陶教育,他的思想同当时的世俗社会相抵触,跟封建秩序相违背。
  当然,贾宝玉之所以会在其隶属着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眼里形成这样的印象,是和他自幼的表现分不开的。贾宝玉自“衔玉”而生开始,就被视作“奇异”,周岁时抓取“脂粉钗环”的举动,更是惹得政老爷“不喜欢”,十来岁时是“异常淘气”,说出了“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的“混话”。这在当时那种“男尊女卑”的社会里,简直是大逆不道。
  那么宝玉既然与世无争,做一闲人,他又在寻求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他会不会随波逐流呢?不是!在情与理之间,他选择了情。
  也许是大家族子弟过惯了挥金如土的生活,厌倦了富贵繁华的缘故,贾宝玉从不为财物操心,他关心的是人的存在,自我的存在。人不是物,物是供人役使的。人的存在在本体论上具有优先地位,所以重要的是自我适意,自我满足。出于这一思考,贾宝玉非常不满阻碍他自由发展的贵族之家,强烈抗议人的异化,每次见到像秦钟、柳湘莲、蒋玉函这些下层人物,就羡慕他们较少受到社会规范羁绊而相对自由的生活,渴望自己也能自由的存在。
  作者在贾宝玉身上倾注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同于屈原、杜甫式的忧国忧民之情,也不同于传统文学中所单纯描写的爱情之情,它有诗人的审美之情。这是因为他独具诗心慧眼,又融合了儒家的“仁爱”,佛家的“博爱”、“慈悲”,构成了一种富有诗意的怜爱之情。他将自己的怜爱之情灌注于大观园中的其他女儿,如晴雯、香菱、平儿及众姐妹身上,另外还旁溢于之外的其他人……但是,贾宝玉并非一无例外地喜欢女人,对那些执行社会规范的女人就十分痛恨,他不能容忍女子一嫁了汉子,染上了男人的气味,就那样混帐起来,比男子更可杀了,甚至是未出阁的女子,只要接受了社会规范,他就感到不可理解。在那样的时候,他再也不觉得女儿的清爽,就连他倾心向往的闺阁之佼佼者,他也同样给予驳斥。
  
  三 逃避真实后的幻灭
  
  贾宝玉与社会环境相分离,做一与世无争的闲人,他既厌恶官场的浊臭风气,又不愿随波逐流,这使他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寻求真我的失败,更使贾宝玉认识到:只有死亡才是自己要选择的道路。
  首先,贾宝玉不会遁世。因为书中虽然没有明确指明宝玉的忧患意识,但那种“人事难定,谁死谁活”的潜在意识,和魏晋名士的优生之嗟有其息息相通的地方。他对现实不满,反对走“仕途经济”的道路,骂读书做官的人为“禄蠹”,从他身上可以看到“魏晋风度”,并且在他对身世际遇的感悟中,在道锋禅机的砥砺下,不断滋长,愈演愈烈。在小说中,贾宝玉有一个绰号“混世魔王”。试想想,一个“混世魔王”怎么会遁世呢?不论从哪方面讲,宝玉都是一个资质很高颖悟过人的人物。他具有鲜明的感性生活情调,他内心深处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讳谈功名(“愚顽怕读文章”)、不事生业(“潦倒不通庶务”)、喜聚怕散(“只求你们看守着我”)、无故寻愁觅恨(“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等等。所以,我们说,贾宝玉虽然被社会环境所抛弃,同时也主动抛弃了社会环境,但他是不会遁世的。
  其次,就是贾宝玉不会选择结婚这条路。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了一部分,那些“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的嫁了汉子的成年妇人,在他看来竟如死珠鱼眼一般。他认为,凡是青春美貌才华出众者才值得爱,同时,自己也觉得清爽。事实上,凡是关心闺阁外面的官场世道的女人,凡是热心于男人的事业的女人,凡是利欲熏心的女人,贾宝玉统统都不会爱的。每个女人的结婚,于他都是一个悲剧,一个真纯人性毁灭的悲剧。所以,在他的思想意识中,根本不存在着长大后和谁结婚的意识,所以说,贾宝玉也是不会选择结婚这一条路的。
  最后,也就牵涉到宝玉的最终归宿,那就是死亡。这历来是闲人的悲哀。
  个体生存的沉重艰难和死亡这个古老的人类秘密占据了贾宝玉的心灵。作为“富贵闲人”的贾宝玉并不以死为悲,甚至有某种向往,他希望能死得彻底干净,再不要托生为人。当然,他自己并不明白自己的价值,在无所谓的外表之下潜藏着强大的激情与生命力。虽然如此,他还是明白自己作为“富贵闲人”的最终归宿。所以,在一切的幻想破灭之后,他选择了死亡。
  社会的环境中分离出来,寻求自我的真实存在,最后又否定自我的生命存在,这就是贾宝玉作为“富贵闲人”的心灵历程。
  
  参考文献:
  [1] 《红楼梦》(第一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8月。
  [2] 《红楼梦》(第三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8月。
  [3]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8月。
  [4] 《红槎梦》(第七十三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8月。
  
  作者简介:宋祖建,男,1963—,河南内乡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文、文学评论,工作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宋代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长卷《清明上河图》选择了清明时节这样一个具体的时空,以全景式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北宋多彩的街市生活。作品以写真的方法表现汴梁城繁华景象,运用“散点透视法”,打破时空界线,将景物自然、有机地组织到一个画面里。构图上充分体现“近看小节目,远看大片段”的传统表现手法,是“三远法”展示空间的典范。它对于研究古代世俗生活场面具有很大的历史认识意义。  关键词:状物抒情 写实风格
期刊
摘要 中国画笔墨形式是中国文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关照下,以“道”的体悟为核心,以笔墨为器,追求“天人相应”理想境界形成的绘画语言形式。类比相应是中国文人传统哲学认知“天人感应”理念的主要体悟方式,情感至化的禅境是中国文人天地自然物我同化理想境界追求,正是这种“澄怀味象”造就了中国画笔墨形式的特殊性:既是精神物化的笔墨,又是境界审美品鉴的复合体。中国文人生命主体心灵情感与宇宙生命时空类应迹化形成笔墨迹象
期刊
摘要 《史记》中的刺客作为中国先秦史上的一个特殊群体,长期以来颇受后人关注,也多有争议。《刺客列传》所载的五名刺客在春秋战国这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相继登场,用刺杀这一激越的行为手段为我们定格下一幅幅悲壮淋漓的历史画面,在先秦史上留下了不可忽视的一笔。  关键词:史记 刺客形象 崇高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史记》中的人物“传”、“纪”集中反映了从春秋后期到西汉前期五百多年
期刊
摘要 冯延巳词对富贵的描写与花间词对富贵的描写有所不同。花间词着意于描写富贵本身,而冯延巳词则转向表现其作为身处富贵的上层士大夫的情感生活和高雅意趣。冯延巳词将花间词中流溢出的“富贵气”进一步演进为“富贵气象”。其富贵气象的实质,是一种士大夫的精神气度,亦是作品从整体上体现出的一种“雅”。在描写富贵方面,冯延巳词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对北宋初年的词风有深刻影响。  关键词:冯延巳 富贵 雅  中图分
期刊
摘要 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和学者,其思想中兼有儒、释、道三家的因子。重节尚义、仁怀天下是他的入世情怀与人生追求,谈佛道、论性理是他的人生修养与出世态度。  关键词:刘辰翁 遗民 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和学者,字会孟,庐陵灌溪(今江西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辰翁“生于宋绍定五年(1232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卒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
期刊
摘要 王弼贵“无”派玄学诞生于曹魏正始年间的社会危机中。魏初以来的刑名之治使社会陷入了权欲争夺的旋涡,王弼以“有无”之辩为开端,提出“虚静自然”的历史本体论,清算社会的患乱之源。他勾画了一个自然无为、静止自足而又包含现实阶级特权的大同理想。但从根本上说,他的历史观是形而上的,历史本质与现象的动静关系被颠倒。王弼的历史观是士族和整个统治集团政治愿望的表现。  关键词:王弼 历史本体 大同理想 士族 
期刊
摘要 欧内斯特·J·盖恩斯被认为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南方小说家之一。他先后出版了八部小说和一部短篇小说集。在其作品中,盖恩斯着力展现百年来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生存的现状,表达其对黑人文化的真挚情感和他对美国种族问题的思考。其中,他发表于1983年的作品《老人集合》被评论家称为是“近十年来美国关于南方种族关系写得最好的一部小说”。文章从重建男性尊严和共促种族融合两方面对该小说的主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郭璞现存的十九首(包括残篇九首)游仙诗中,大部分名为游仙,实为抒写个人怀抱,包含着复杂的历史意蕴和多重情感意蕴,大致说来有以下四点:反映现实苦难;吟咏坎 之怀;叙写退隐之趣;抒发羡仙之情。  关键词:郭璞 游仙诗 多重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钟嵘认为,郭璞的游仙之作“乃是坎 咏怀,非列仙之趣也”(《诗品》),这句话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列仙之趣”是指以高
期刊
摘要 孔子在《论语》中强调学习的重要地位,提倡快乐学习、多闻博见、终身学习、实践学习等方法,重视基础、思考、自学和提问。认真研究和科学对待孔子的学习思想,具有当代价值。  关键词:《论语》 学习理论 现代审视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学者,“《论语》将《学而篇》置于全书20 篇之首绝非偶然,纵观《论语》这部著作可以发现,‘学’在其中处
期刊
摘要 “渔父”作为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一个意象,历来为古代文人所喜爱。渔父本身所承载的闲适、放达、孤傲等诸多内涵是隐逸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文人心里千古流传的“渔父情结”。研究渔父意象,对剖析我国古代文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体味感知传统文化的脉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渔父意象 隐逸情结 古典文学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渔父意象的溯源与成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