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y123tx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渔父”作为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一个意象,历来为古代文人所喜爱。渔父本身所承载的闲适、放达、孤傲等诸多内涵是隐逸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文人心里千古流传的“渔父情结”。研究渔父意象,对剖析我国古代文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体味感知传统文化的脉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渔父意象 隐逸情结 古典文学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渔父意象的溯源与成型
  
  中国文化意义上最早的渔父形象应该是《楚辞》中那个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渔父和《庄子》里那个跟孔子辩论的渔父。《楚辞》中的渔父,是隐逸的象征。而《庄子》塑造的渔父,“其本质特点并不是隐逸者,而是有道者、至德者和道家思想的布道者”。然而,二者又是统一的,“统一在对自由、恬淡、宁静、完满生命的追求之中,统一在儒道思想兼济的隐逸者身上,统一在仕隐矛盾最终得以平衡的人生寄托之中”。
  继《楚辞》和《庄子》之后,以渔父为主题的诗词不断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较多出现,但当时更多的是借渔谈玄。唐代佛学兴盛,隐逸之风日盛,渔父诗词蔚然成风。渔父意象的隐逸含义得以成型,渔父意象也有了更丰富的象征意味:遁世隐士、重臣智者、方外中人、探险者等等。宋代长期的朋党之争使隐逸之风益甚。渔父诗词创作成了文人们用来寻求精神慰藉,求得精神超脱的工具。宋代士大夫的隐逸包含了参透世事、了悟人生后的沉静深邃、淡泊练达。因此,宋代的渔父形象,也逐渐演变成了充满哲理、彻悟人生的人格形象。元代独特的社会现实使元人作品中的渔父形象表现出的是时不我遇的强烈的反叛精神和悠闲处世淡泊存身的人生态度,充满了挣脱名利羁绊后新生的喜悦和对生命自由的热爱,展现了独特的人格精神。不过,元人笔下的渔父形象开始往俚俗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渔父与士人的距离。
  明清时期,渔父主题仍被不少文人喜欢,诗词特别多,但题旨并没有脱出前人窠臼,佳作不多。
  
  二 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的四种类型
  
  1 悟道参禅、禅渔合一的渔父
  隐逸心理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早在魏晋时期,佛老思想相互交融形成的玄学大行其道,隐逸的追求也蔚然成风,亲近自然、逍遥山水成为士人的普遍选择。唐代佛学兴盛,中唐以后禅宗大行于世,渔父形象也因此带上了浓重的佛禅文化意味。在佛、释、道那里,渔父诗词除了传统的渔隐主题外,还充满了禅机智慧与宗教文化意蕴。
  在这一类渔父诗词中,禅与渔的契合,被发挥到了极致。文人们常常以临海垂钓、渡人济海来比喻普渡众生,以水喻红尘,以舟比济道工具,以“游鱼”比“游心”,以“鱼迷”比“心迷”。北宋始,在释道的词作中,僧人往往化身为渔父,禅渔合一。《渔父》、《渔歌子》、《渔家傲》等成了唱道词常用的词牌。
  2 待时而动、以隐求仕的渔父
  唐代隐逸之风炽烈,是当时统治阶级尚隐政治的产物。唐代文人在政治上、事业上和文学上的积极追求,比任何时代都要强烈。当时,不少文人将隐居作为求仕的手段,纷纷投身山林,以期获得隐逸美名,待时而动。以隐求仕意义上的渔父意象以终南捷径的形式在唐代诗文中达到巅峰。至中唐,白居易的“中隐”说为士大夫在仕隐和进退间找到了一种更为理想的隐逸方式。
  这些文人们往往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在“一竿风月,一蓑烟雨”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对仕的理想的执着追慕和对道之不行的深切哀恸。
  3 功成身退、率真唯美的渔父
  对于士大夫而言,功成身退大约是最为理想的一种人生设计。中唐至宋代,渔父意象逐渐演变成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的一种人生追求。中唐后的安史之乱、牛李党争到宋代的外族入侵、官场倾轧、封建政治的腐败、艰难漂泊的仕途使许多士人日益寒心,他们更多地把理想放在了精神乐园的建构和对山水之趣的追求之中。
  功成身退最早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范蠡了。范蠡明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隐居成了范蠡的存身之道,但敢于放弃卿相之位,做一个彻底的隐士,范蠡除了有卓识,还有着超然物外的心态。“三台位缺严陵卧,百战功高范蠡归”(温庭筠《和友人题壁》)是历代文人对功成身退的人生设计的艳羡和赞美。
  4 铮铮铁骨、义薄云天的渔父
  还有一类渔父形象是铮铮铁骨、义薄云天的爱国文人,尤以宋代居多。儒学的复兴、经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达培养了宋代文人对自己学问、见识和能力的自信,他们希望能“兼济天下”。但随着“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的失败,宋王朝对文人的利用和迫害变得越来越反复无常,这一切都使文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了浓重的危机感、失望感和退避意识。这些与文人们固有的使命感、责任感一起,构成了他们极端矛盾的、痛苦的心态。
  宋代的爱国词人如陆游、张元干、李纲、李光等写有不少渔父词,他们满怀爱国热忱,却受到投降派的连连排挤,渔父形象时时出现在他们的词中,表达其归隐之志,抒发其不平之气。他们虽常想“老去一蓑烟雨里,钓沧浪”(张元干《杨柳枝》),叹息着“何时得,恩来日下,蓑笠老江湖”(李纲《望江南》),但实际上他们仍以天下为己任,坚守救世理想,即便遁迹山林、纵情山水,胸中仍装有天下,对世事了然于心。“心在天山,心老沧州”的陆游痛心疾首之余,抛却郁郁难平,毅然决然道出:“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陆游《鹊桥仙·渔父》)渔父意象负载起的是文人的铮铮铁骨与义薄云天,彰显的是儒家思想中入世有为、杀身成仁的特质。
  
  三 从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
  
  1 渔父形象最能反映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崇尚自然、复归自然是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愿望,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的中国知识分子,习惯于将大自然作为身心养息之地,在对大自然的尽情领略中,寻找精神家园的皈依,追求精神自由的解脱,从而使得渔父意象具有了特殊的生命含义和审美情趣。“在中国文人们看来,求取闲适生活和诗意人生是一种文化选择,也是一种精神需要。”
  张志和的《渔歌子》是描写渔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作品淡化了不满现实的激昂愤慨而强化了乐天知命、圆满自足的快乐哲学,在以优美的语言描绘清丽和谐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表达了对淳朴自然的渴望,流露出亲近自然、以朴处事的追求,堪称经典。在这种追求中,中国古代文人用诗意化的生活方式来荡涤尘世污垢,洗濯心灵浮华,还原生命的本真,创造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和人生理想,使之成为对后代人充满感召力的审美理想。
  2 渔父形象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用以慰藉心灵苦痛的“心灵鸡汤”
  儒道同时开启了中国隐逸思想的端绪,在隐逸文化传统的影响下,恬退隐逸成为了中国古代不满社会现实或仕途受挫、厌倦官场的士大夫用以慰藉痛苦心灵的一剂良药。
  “渔”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一种人生哲学。渔隐的方式十分符合儒庄禅思想影响下的古代文人的心理,成了无数文人永远的情结。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自称“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的苏东坡。坎坷不平的人生遭遇,佛儒道俗各种思想的复杂交织,使他上演了大起大落的三仕三隐之剧。“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简单的一个设问,却饱蘸着东坡居士沉甸甸的愤懑与失落。
  3 渔父形象满足了士大夫们追求道德自我完善的需要
  古代文人在价值取向上一直有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对功名汲汲不辍;另一方面,又对淡泊者致以极大的敬意。以儒、道为立身的中国传统文人不仅有着一种生命本于自然、活出自我的强烈要求,更有着自我完善的道德需求。隐逸情结恰如一张网,缠络着历代文人,使之在功名利禄与安贫乐道间永远有一个可以徘徊游移的理由。因此,无数士人都把归隐当作毕生最向往的一件事情,用归隐的方式来巧妙地处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解决投入社会与回归自然、建功立业与完善人格、参与政治与保全性命的人生抉择问题,这集中体现了东方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观的智慧。而“渔父”身处逆境时表现出来的洒脱从容,冷静沉着的处世态度,凝结成了后世取之不尽的隐逸精神。
  
  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08QY055)。
  
  参考文献:
  [1] 李明珠:《渔父形象的文化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6期。
  [2] 梁黎丽、邓心强:《仕与隐的千古纠结——论古诗文中渔父儒道合一的二重意向》,《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3] 曹辛华:《论唐宋渔父词的文化意蕴与词史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4] 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 高旭东:《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 丁国强:《家园与乡愁的双重构建》,《名作欣赏》,2007年第5期。
  
  作者简介:杨灿,女,1975—,湖南湘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彝族民间故事是在彝族民间口头流传的一种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采用广义的彝族民间故事的概念,试着从这些故事中分析提炼出彝族人民关于善恶的理解和把握,并对彝族民间故事道德教化功能的有效性做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彝族民间故事 善 恶 道德教化  中图分类号:I27 文献标识码:A    彝族民间故事是在彝族民间口头流传的一种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
期刊
摘要 宋代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长卷《清明上河图》选择了清明时节这样一个具体的时空,以全景式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北宋多彩的街市生活。作品以写真的方法表现汴梁城繁华景象,运用“散点透视法”,打破时空界线,将景物自然、有机地组织到一个画面里。构图上充分体现“近看小节目,远看大片段”的传统表现手法,是“三远法”展示空间的典范。它对于研究古代世俗生活场面具有很大的历史认识意义。  关键词:状物抒情 写实风格
期刊
摘要 中国画笔墨形式是中国文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关照下,以“道”的体悟为核心,以笔墨为器,追求“天人相应”理想境界形成的绘画语言形式。类比相应是中国文人传统哲学认知“天人感应”理念的主要体悟方式,情感至化的禅境是中国文人天地自然物我同化理想境界追求,正是这种“澄怀味象”造就了中国画笔墨形式的特殊性:既是精神物化的笔墨,又是境界审美品鉴的复合体。中国文人生命主体心灵情感与宇宙生命时空类应迹化形成笔墨迹象
期刊
摘要 《史记》中的刺客作为中国先秦史上的一个特殊群体,长期以来颇受后人关注,也多有争议。《刺客列传》所载的五名刺客在春秋战国这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相继登场,用刺杀这一激越的行为手段为我们定格下一幅幅悲壮淋漓的历史画面,在先秦史上留下了不可忽视的一笔。  关键词:史记 刺客形象 崇高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史记》中的人物“传”、“纪”集中反映了从春秋后期到西汉前期五百多年
期刊
摘要 冯延巳词对富贵的描写与花间词对富贵的描写有所不同。花间词着意于描写富贵本身,而冯延巳词则转向表现其作为身处富贵的上层士大夫的情感生活和高雅意趣。冯延巳词将花间词中流溢出的“富贵气”进一步演进为“富贵气象”。其富贵气象的实质,是一种士大夫的精神气度,亦是作品从整体上体现出的一种“雅”。在描写富贵方面,冯延巳词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对北宋初年的词风有深刻影响。  关键词:冯延巳 富贵 雅  中图分
期刊
摘要 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和学者,其思想中兼有儒、释、道三家的因子。重节尚义、仁怀天下是他的入世情怀与人生追求,谈佛道、论性理是他的人生修养与出世态度。  关键词:刘辰翁 遗民 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和学者,字会孟,庐陵灌溪(今江西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辰翁“生于宋绍定五年(1232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卒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
期刊
摘要 王弼贵“无”派玄学诞生于曹魏正始年间的社会危机中。魏初以来的刑名之治使社会陷入了权欲争夺的旋涡,王弼以“有无”之辩为开端,提出“虚静自然”的历史本体论,清算社会的患乱之源。他勾画了一个自然无为、静止自足而又包含现实阶级特权的大同理想。但从根本上说,他的历史观是形而上的,历史本质与现象的动静关系被颠倒。王弼的历史观是士族和整个统治集团政治愿望的表现。  关键词:王弼 历史本体 大同理想 士族 
期刊
摘要 欧内斯特·J·盖恩斯被认为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南方小说家之一。他先后出版了八部小说和一部短篇小说集。在其作品中,盖恩斯着力展现百年来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生存的现状,表达其对黑人文化的真挚情感和他对美国种族问题的思考。其中,他发表于1983年的作品《老人集合》被评论家称为是“近十年来美国关于南方种族关系写得最好的一部小说”。文章从重建男性尊严和共促种族融合两方面对该小说的主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郭璞现存的十九首(包括残篇九首)游仙诗中,大部分名为游仙,实为抒写个人怀抱,包含着复杂的历史意蕴和多重情感意蕴,大致说来有以下四点:反映现实苦难;吟咏坎 之怀;叙写退隐之趣;抒发羡仙之情。  关键词:郭璞 游仙诗 多重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钟嵘认为,郭璞的游仙之作“乃是坎 咏怀,非列仙之趣也”(《诗品》),这句话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列仙之趣”是指以高
期刊
摘要 孔子在《论语》中强调学习的重要地位,提倡快乐学习、多闻博见、终身学习、实践学习等方法,重视基础、思考、自学和提问。认真研究和科学对待孔子的学习思想,具有当代价值。  关键词:《论语》 学习理论 现代审视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学者,“《论语》将《学而篇》置于全书20 篇之首绝非偶然,纵观《论语》这部著作可以发现,‘学’在其中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