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对话者的生命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3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加逊绝对是个异数。
  她拉大提琴,自己上台演出,也做音乐演出,翻译自己感兴趣的书,给一些朋友的项目做策划,就连信手涂鸦的东西也被行家说有灵气。当然她也写文章,有关音乐,却和时下的乐评毫无相干。不少编辑第一次跟她打交道时都会说“庄加逊先生”,因了她名字的误导,也因了她大气沉静的文风。
  读她的文字,哪怕是旧文也能读出新意。比如新近结集出版的《陌上花来》,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通灵的人。这里的“灵”不是装神弄鬼,而是说她和笔下人的灵魂相通。但凡和她“遭遇”的音乐家必定会被她摄住。比如说年轻的肖斯塔科维奇的两面,“他有年轻人的迷人,丰富的幽默感,对于荒诞有敏锐的眼光,能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发现荒唐可笑的元素。另一面,肖有悲剧感”。她说日本作曲家武满彻,“宁静中有一半的苦态,暗地里的挣扎”。还有雅纳切克天性里的温暖与真诚,而这是作曲家对爱和美的最高级别的抒情方式。还有喜欢喜欢沿着山行走的亚美尼亚裔美国作曲家霍夫哈奈斯,山,就是作曲家终生的创作灵感。而拉脱维亚作曲家瓦斯克斯则被她称为“末路信徒”,“他坚持用黯哑的色调表达非黑即白的象征:自由、力量、和谐、希望……他音乐始终关联着一个强大的聚焦能量场,来自拉脱维亚的草木,来自汹涌曲折的本国历史”。足够了。这些逝去的或者活着的作曲家如果读到这些评语,想来也会报以会心的微笑——“我打算秘密保藏的却被你挖到”,抑或是“我隐讳的心曲被你道出?”
  我自己写和音乐有关的文字也有不少年头了,从来都把知人论世作为评论作曲家的一个基准。问题在于,有时候这种线性的方式往往过于简单化,搞不好就会落入过于自我中心的陷阱。西方哲学史的学习背景和本雅明的毕业论文让庄加逊有了看待作曲家的不同角度,虽然非线性历史观使得批评者受到了轮回与回到原点的困惑。也正是在这样的挑战面前,才有完全不同以往的思考,她的批评文章也因此而自出机杼。《1936年以前的肖》(指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避开人们观察作曲家的习惯思路,不是从受到批判后的作曲家和作品入手,却反向逆行到老肖早期的创作和生活去寻找答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人们勾画的老肖的肖像是这样的:紧锁眉头的作曲家即便是双手被砍断,也会咬着笔杆儿继续谱写音乐。殊不知那是反对铁幕下面集权主义黑暗的当代人用他人酒杯浇胸中之块垒的自说自话。
  从米佳(老肖的小名)的一百多封初恋信件中,庄加逊发现了老肖因为恋人的离开而多次自杀的企图,由于优柔寡断没能使自己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她发现了年轻的作曲家敏感、脆弱、易碎、犹豫、胆怯的性格以及对其作品的影响。结论是:《第一交响曲》的音乐中“展现出作曲家的敏感脆弱中夹杂着爱的病态”。我也算是对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浸淫多年的人,包括更多国内老肖的研究者,都对老肖的音乐做过不同方面解读,但这点却是破天荒的发现。在历史研究中,往往涉及有新材料或者新观点,但既有新材料又有建立在其上的新观点尤为可贵,对早期老肖《第一交响曲》的破解即为一例。初恋的痛苦,优柔的基因,让作曲家一生都受到自身性格的困扰。在此读者看到解读作曲家的另类视角:作曲家“不是一味趋炎附势的鼓手,不是一味嘲讽反抗的斗士,不是一味装疯卖傻的颠僧”。作为一个真实活着的人,他小心谨慎地用艺术的面具遮住自己生活的脸。同样,老肖在面对被毁灭的恐惧之前要置于死地而后生,才有了充满“赤裸裸愤怒,挑战权力底线”的绝对形式主义的《第四交响曲》,而《第五交响曲》“则是明白自己‘死不了’或者‘不能死’之后的伪装”,这与“第四”在气质上有着巨大的不同。
  这些新鲜的观点,有说服力的结论,让我们这些所谓的前辈心服口服。
  感性的批评、口无遮拦的论断每每是音乐批评者的软肋。而逻辑清晰、大局感强、章法结构得体则是庄加逊的写作特点。这方面写得最出彩的是《乐之柔术》。对于如何解释日本音乐的美和细腻纤细的世界,同时拧出一股强大的自然之力,庄加逊做了下面的分析。作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作曲家,武满彻首先是一个“西学者”,于是“从音的阴影、音的诗性、音的色彩到音的线条,从民族的五声音阶的探索到意识流诗画的运用”,武满彻最大化地吸收了战后各类艺术先锋运动的思想成果,为其作品中“大胆的画意,自由的气质”奠定了基础。到了六十年代,武满彻在自己的音乐中达到了东西方两个世界音乐的和解。随后,武满彻才把自己的音乐比作一个花园,而他本人则是一个园丁。在《梦窗》里,庄加逊敏锐地看到了作曲家的两个维度:梦可以自省,窗可以外观。“将梦与窗作为相互对立的隐喻,朝内与对外的声音的同时共鸣”。最终武满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空间。“这是一种立体的色彩,更加自由的色彩,观众如在日本花园中穿行,而不是遥望或就近观赏。”柔术是日本文化的核心之一,依顺而德胜,所谓借力打力,从而将看似对立的东西包容到自己的音乐天地中。
  达到这种境界,唯有“内心纯净的人可以领悟”。好一个内心纯净,非此不能品味武满彻的音乐之美。品味是一种心灵,没有心灵,哪里来的品味?
  仔细读过便会发现,庄加逊笔下的作曲家都是些不在主流行走的边缘人物:武满彻、巴托克、雅纳切克、霍夫哈奈斯、瓦斯克斯和古拜杜丽娜。之所以看中这些作曲家,是因为“他们带来了强大的民族文化的信息”,同时又是“实在真诚的人”。当她看到对方的确是一个可以交谈交心的“对话者”,才会坚定地朝他走去。历来我们的批评之风是极端化的,对一个批评的对象,要么棒到天上,要么置之死地而后快,批评的对象成了批评者手中随意揉捏的橡皮泥。很少有人可以客观地把批评的对象作为一个“对话者”,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从可能的陷阱中“跳脱”出来。公平地说,选择合适的“对话者”并非易事,对于对象的阐释并不是单方面的,强调对话的同时,其实是知彼知己的深入过程,是提升自己深度与高度的过程。《陌上花来》的作者一直坚持“对话”的立场,看重对话的人选。在作者的另外一篇文章中,她这样写道,“茨维塔耶娃甚至在延续她心中那个对话者的生命。生命不仅是物种的延续,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精神的血统,精神上的回家,我们也就不太悲苦”。不但茨维塔耶娃这样追求,这也同样是作者自己的夫子自道。无论在文字上还是在音乐里,追求精神血统与精神回家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2013年的深秋,我来上海听王健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匆忙之中临危受命,给上海音乐厅这场音乐会做聆听前的导赏。由于事情来得突然,我只好向深谙大提琴演奏的庄加逊“求援”。就在我苦于得不到要领时,庄加逊给了我一个结构的提示:第一首是自然的巡回,自然的本色;到了第六首生命从悲苦到新生,那是人生的轮回。无论自然的法则还是人生的法则,两者都是生命的法则。我一下子豁然开朗,这样看下来,巴赫套曲的完整性体现在结构上,更体现在精神追求的完满上。
  演奏如此,批评如此,音乐如此,生命如此。
其他文献
随着2013年内全套勃拉姆斯交响曲演出的成功,包括在莱比锡的演出、欧洲的巡演和Decca公司全球发行的唱片,意大利指挥家里卡多·夏伊发扬光大莱比锡指挥学派精神的目标已经宣告实现。不管夏伊以后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他都能凭着这段在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任音乐总监的成就扬名立万,载入乐史。  2005年,夏伊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音乐总监的位置上卸任,到德国的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任音乐总监。
期刊
乐评其实没什么用。对于听不懂音乐的人,乐评同样也看不懂;对于能听懂音乐的人,不需要看乐评。真正需要乐评的是被评的音乐家和团体,就像企业需要宣传、产品需要广告,这类“乐评”业内叫做“软文”。  乐评其实又很有意义:让不能亲历现场的人看过文章能够如临其境,让面对浩如烟海的唱片版本不知所措的人能够理出头绪,让被宣传口号和软文洗脑的人能够重新回归理性与独立思考。但这样的乐评太难写,写出来看的人又很少,于是
期刊
从《英雄》《命运》到《皇帝》  二十六岁时,我的听觉开始出现问题。每当受不了耳鸣的折磨时,我就把整个头扎进冷水里来保持清醒。三十岁以后,我对声音的感觉越来越模糊,这严重影响了我的钢琴演奏和社交生活。1802年4月,在医生的建议下,我迁居到维也纳北方的郊区海里根施塔特(Heiligenstadt),逃开夜夜笙歌的帝都,尝试着减少演奏和应酬,专心创作。1802年10月6日,我对病痛的忍耐到达了极限,突
期刊
与那些留着长发、风度翩翩的指挥相比,一直以平头示人的吕嘉多了几分干练与霸气。当谈及对现今古典乐坛的看法时,他颇为心直口快:“现在全球古典音乐的氛围是把生意做到极致,而这样的后果就是不管艺术。艺术家自己对艺术没有要求就会很危险,因为经理人是不会把艺术家单纯当成艺术家看待的。尽管他们很尊重艺术家,但艺术家对经理人而言更像是期货与股票。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分工越细,对经理人的回报也就越大。艺术水平已经不
期刊
丽斯·德拉萨勒(Lise de la Salle)——法国新生代女钢琴家,1988年生于法国西北部的瑟堡,很小就显露出不凡的音乐天赋。四岁开始学习钢琴,九岁时,法国电台直播她的首场音乐会,十三岁时她和乐队合作演奏贝多芬的《第二钢琴协奏曲》,青少年时代就已经囊括国际国内多个比赛的重大奖项。丽斯曾经师从尼米洛维斯基(Pascal Nemirovski)、雷切(Pierre Réach)和吉纳维芙(Ge
期刊
在即将开幕的2014年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中,爱乐者们定能接受一次灵魂与肉体的洗礼——苏格兰打击乐演奏大师伊芙琳·格兰妮(Evelyn Glennie)将首次与上海民族乐团合作,演奏打击乐协奏曲《萨满》。  伊芙琳·格兰妮从八岁开始逐渐丧失听力,十二岁时完全失聪,但这些并没能阻止她成为世界级的演奏大师。她是位全职打击乐独奏家,曾与不同界别的乐人合作演出,比如流行乐的比约、波比·麦法连、史汀,
期刊
第一次接触到格什温四钢琴重奏是在2009年,他们在东艺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当时我就留下了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拉威尔的《大圆舞曲》,改编得令人耳目一新,在重奏的编排上敢想敢为,让人意想不到。这样的四钢琴重奏组合难能可贵,因为许多组合就是因为配合乱、曲目无聊而最终告竭,而格什温四钢琴重奏恰恰相反,在欣赏过他们弹过一首作品后,你会非常渴望知道下一首的亮点在哪里。  2014年,受到上海夏季音乐节的邀请,格
期刊
乌特·兰帕(Ute Lemper),当代著名的女歌唱家与演员。也许在中国还未被广大乐迷熟知,但她早已享誉国际乐坛。乌特·兰帕出生于德国的罗马天主教家庭,十六岁就展露了过人的声乐天赋,加入当地知名的爵士摇滚歌唱组合,后进入专业戏剧、舞蹈学院学习音乐与表演。少时的学习与演出经历为她的音乐风格提供了多元化与专业性的积淀。成为专业音乐剧演员后,她凭借音乐剧《芝加哥》中的精彩表现一举成功并获得大奖。  在1
期刊
填满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一共需要四千个“坑”,或至少甲壳虫乐队这么说过,在他们的歌曲《生命中的一天》(A Day in Life)末尾的歌词中。现在,如果在那个数字上再增加一千五百个的话,那么在BBC逍遥音乐节期间,每天来参加音乐会的观众将把这座音乐厅的十二个门全都堵住。没有任何一个其他音乐会的观众数量能达到如此之多。无论老幼,第一次来音乐会的还是音乐会的常客,穿西装还是穿T恤衫的人,大家对于能
期刊
珍妮特·贝克(Janet Baker)1933年8月21日出生于英格兰东北部古城约克郡治下的一个叫哈特菲尔德的小城镇。她的父亲是位工程师,在当地可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业余时间她的父亲经常去一个男声合唱团演唱,而作为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教堂的唱诗班合唱是另一个施展其爱好的地方。珍妮特从小就和比自己大四岁的哥哥彼得随父亲一起到教堂,正是教堂唱诗班的音乐氛围使他们受到了最初的启蒙。说来也许令人难以相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