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是新课程强调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情景, 提供机会,反思明理,切实有效地实施“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获取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体验成功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性 学习
探究学习的思想缘于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问题教学法。目前一般认为, 探究学习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 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培养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 。探索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教学实践, 认为实施探究性学习有以下策略:
一、 创设情景,唤起探究需求
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认知过程, 还是认知与情感协同活动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需要能唤起学生研究的热情。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产生研究的欲望, 迫切想去亲身探究, 从而带着问题步步展开。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是知识获取的过程, 是各种思维不断完善的过程, 也是培养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过程, 同时也是科学态度、科学方法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能自主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借助材料, 展开探究
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进行探究研究。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张有各种色块组成的色卡等;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展开研究。如《统计图表的实际应用》, 学习了统计图、统计表以后, 请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自己搜集信息, 找一组自己感兴趣的事进行调查, 整理资料, 绘制一张统计图或统计表, 并根据图表作一些分析, 时间为一星期。在汇报交流课上, 学生画出的统计图、统计表非常有特色,有创意, 资料来源各不相同: 有的上网调查亚洲各国人口数, 有的在居民楼里挨家挨户了解用水量, 有的看食品包装盒上的营养成分组成介绍, 有的通过父母或亲戚关系了解某公司的产值、产量等。通过这样的探究性实践活动, 学生能逐步形成对信息的收集能力、分析能力, 并能深刻体验自己的研究成果,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三、 点拨方法, 引导深究
组织合适的探究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 勇于、乐于展现自我, 保证研究活动顺利进行。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激起学生探究问题意愿, 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大胆猜想, 勇于实践的能力。如植树问题中“在长150 米的马路一侧植树, 每隔30米种一棵, 可以种几棵? ”在学生自由读题, 理解题意后, 让学生猜一猜, 可以种几棵? 并说明理由。对于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合理, 组织学生提出验证方法, 进行验证。当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的经验, 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 根据不同的情况, 得到不同的结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合作, 交流,把既定的、枯燥的结论学习转变成了对整个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 在猜想中促进探究的形成。
教师还可以通过活动让生在实践活動中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活动体验式探究的一大特点。研究的过程, 是各种思维不断完善的过程, 也是良好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逐步养成的过程, 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正是一次次科学实验的过程, 也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经验共享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历数学的探究、发现与实践过程, 他们才有可能懂得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才有可能学会自主地发现与获得数学。这时, 学生获得的“知识”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书本知识, 更是在从事探究活动中掌握的“程序性知识”和“隐性的实践知识”。这种知识不是被老师“教”会的, 而是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悟”出来的, 因此是十分深刻而具有生命活力的。
四、 反思明理, 强化探究成果
首先, 让学生认真阅读, 找出自己研究结果中不完整或欠缺之处, 对得出的正确结论进一步的理解, 加深印象, 这样既培养了读书的习惯, 又起到了以读促思的作用。再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探究情况, 教师进行简要的归纳, 概括讨论的要点, 明确探究方法, 理清知识脉络。然后, 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 学会举一反三, 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探究过程和自己的反省、思考, 从亲身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深刻认识, 以及深刻理解已有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这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 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 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 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积主动地去探索研究, 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研究活动过程中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 信任学生, 相信学生的能力, 同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帮助分析, 提供寻求对策的思路,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探究精神和数学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五、实践应用, 体验成功乐趣
在探索的基础上, 根据得到的结果进行实践应用, 学以致用,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价值所在。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 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熟练、更透彻, 从而在感受研究的成功体验的同时, 也感受自身价值的存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的任务是自主地发现问题, 确定研究目标, 搜集整理信息, 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分析、探讨、论证,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给学生的探究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学会学习、掌握有效的习的方法, 让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生动活泼、更主动、更富有个性, 这是我们数学教育所追求的境界。我们在教育中, 不能只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还应让学生把要学的知识通过自己去发现, 去探索, 进行“再创造”, 在学习活动中, 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郑毓信.数学方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周宏,高长梅.创造教育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4]罗伯特·费舍尔.教儿童学会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性 学习
探究学习的思想缘于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问题教学法。目前一般认为, 探究学习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 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培养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 。探索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教学实践, 认为实施探究性学习有以下策略:
一、 创设情景,唤起探究需求
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认知过程, 还是认知与情感协同活动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需要能唤起学生研究的热情。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产生研究的欲望, 迫切想去亲身探究, 从而带着问题步步展开。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是知识获取的过程, 是各种思维不断完善的过程, 也是培养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过程, 同时也是科学态度、科学方法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能自主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借助材料, 展开探究
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进行探究研究。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张有各种色块组成的色卡等;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展开研究。如《统计图表的实际应用》, 学习了统计图、统计表以后, 请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自己搜集信息, 找一组自己感兴趣的事进行调查, 整理资料, 绘制一张统计图或统计表, 并根据图表作一些分析, 时间为一星期。在汇报交流课上, 学生画出的统计图、统计表非常有特色,有创意, 资料来源各不相同: 有的上网调查亚洲各国人口数, 有的在居民楼里挨家挨户了解用水量, 有的看食品包装盒上的营养成分组成介绍, 有的通过父母或亲戚关系了解某公司的产值、产量等。通过这样的探究性实践活动, 学生能逐步形成对信息的收集能力、分析能力, 并能深刻体验自己的研究成果,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三、 点拨方法, 引导深究
组织合适的探究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 勇于、乐于展现自我, 保证研究活动顺利进行。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激起学生探究问题意愿, 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大胆猜想, 勇于实践的能力。如植树问题中“在长150 米的马路一侧植树, 每隔30米种一棵, 可以种几棵? ”在学生自由读题, 理解题意后, 让学生猜一猜, 可以种几棵? 并说明理由。对于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合理, 组织学生提出验证方法, 进行验证。当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的经验, 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 根据不同的情况, 得到不同的结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合作, 交流,把既定的、枯燥的结论学习转变成了对整个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 在猜想中促进探究的形成。
教师还可以通过活动让生在实践活動中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活动体验式探究的一大特点。研究的过程, 是各种思维不断完善的过程, 也是良好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逐步养成的过程, 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正是一次次科学实验的过程, 也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经验共享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历数学的探究、发现与实践过程, 他们才有可能懂得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才有可能学会自主地发现与获得数学。这时, 学生获得的“知识”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书本知识, 更是在从事探究活动中掌握的“程序性知识”和“隐性的实践知识”。这种知识不是被老师“教”会的, 而是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悟”出来的, 因此是十分深刻而具有生命活力的。
四、 反思明理, 强化探究成果
首先, 让学生认真阅读, 找出自己研究结果中不完整或欠缺之处, 对得出的正确结论进一步的理解, 加深印象, 这样既培养了读书的习惯, 又起到了以读促思的作用。再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探究情况, 教师进行简要的归纳, 概括讨论的要点, 明确探究方法, 理清知识脉络。然后, 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 学会举一反三, 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探究过程和自己的反省、思考, 从亲身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深刻认识, 以及深刻理解已有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这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 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 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 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积主动地去探索研究, 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研究活动过程中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 信任学生, 相信学生的能力, 同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帮助分析, 提供寻求对策的思路,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探究精神和数学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五、实践应用, 体验成功乐趣
在探索的基础上, 根据得到的结果进行实践应用, 学以致用,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价值所在。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 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熟练、更透彻, 从而在感受研究的成功体验的同时, 也感受自身价值的存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的任务是自主地发现问题, 确定研究目标, 搜集整理信息, 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分析、探讨、论证,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给学生的探究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学会学习、掌握有效的习的方法, 让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生动活泼、更主动、更富有个性, 这是我们数学教育所追求的境界。我们在教育中, 不能只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还应让学生把要学的知识通过自己去发现, 去探索, 进行“再创造”, 在学习活动中, 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郑毓信.数学方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周宏,高长梅.创造教育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4]罗伯特·费舍尔.教儿童学会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