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e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从而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实际吻合 学生学习状况 教师调控状况 课堂生成状况
  转眼我已工作14年,作为数学一线教师,有关“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等问题从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是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所有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能忽视数学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缺失,易造成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加之学习负担重,束缚了学生潜力和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压力大,我们一方面要传授知识、教授方法,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一些生活习惯,如何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教师,我思考的太少。如何来定位自己的职业,自己的教学学生喜欢吗?自己的工作家长满意吗?我常常提醒自己,鞭策自己,鼓励自己努力前行。
  下面谈谈我教学的一些感受:
  一、课堂上要让学生学得“快”又要学得“乐”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即要争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是又不能处处依靠老师,必须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获取,应该在自己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做一个动脑的教师,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孩子们减负了,教师心情也好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促进学生一时的发展,不只是以学生暂时取得的好成绩为依据,更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自主。
  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数学教学中,教师对课本的内容要认真研究,提出疑问,追本究源。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尽量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要克服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教师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三、学生会的不讲,教师少讲
  数学课程设置多以游戏为载体,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为目的。老师应用一切可能的方式,通过课堂把孩子们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良好兴趣。
  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必须当天消化,要先复习,后做练习,复习工作必须经常进行,每一章节结束后,应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整理,使之系统化、深刻化。对孩子们课堂上学习行为过程作为评价重点,孩子们在课堂上每一个好奇的行为,“分神”的表现,老师都应正确对待,不能用批评的语气、蔑视的眼神,过激的行为扼杀孩子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学生会的最好不讲,学生不会的教师最好用有效地方法精讲。
  四、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学习中的总结和评价,是学习的继续和提高,它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解题规律的掌握、学习方法与态度的调整和评判能力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总结听课、阅读和解题中的收获和体会。更深一步,是涉及到具体内容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学习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法则、数学定理、数学语言;怎样提高抽象概括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解数学题;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差错;怎样获取学习的反馈信息;怎样进行解题过程的评价与总结;怎样准备考试。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将更有利于大家对数学的学习。
  总之,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教师要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顺应社会的人才。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要与时俱进,在不忽视教师指导、引导、诱导的前提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创新,发展个性。真正做到授人以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其他文献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实际教学当中,我发现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语言交往的重要条件。因而关键是创设一个使幼儿敢说、想说、愿意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创设语言表达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多开口说话  要让小班的孩子把话说得清楚、说得完整,就必须让孩
期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广东省英语高考改革要求。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广东省2007年高考英语试题实行了部分改革,取消了单项选择题,增加了语法填空题。语法填空题在一篇约180字、难度适中的短文中设10个空格,要求考生按照句子的语法结构或用括号内所给的词的正确形式填空。新题型从篇章的层面考查语法,语言思维发生变化,同时对考生的语法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
期刊
【摘 要】在班级管理中,总有相对的后进生,后进生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到班集的整体建设,但在处理后进生的问题时,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对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同时要换种方式有技巧地处理后进生的违纪工作,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爱迪生曾经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爱生,是实现教育的前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爱尖子生容易,但爱后进生却难了。因为后进生在班级中经常出乱子,有时
期刊
一、高中政治课应用多媒体教学的重大意义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的学习目的与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一旦有了这种意识倾向,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多媒体课件汇集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特殊效果等,对信息进行
期刊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素质教育  一、现代初中英语教育多媒体教学的必然性  在当代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如果教育的手段仍是“粉笔加黑板”的话,那么从知识到技术的转化和人对知识和技术的掌握都同样是无法实现的。就外语教学而言,没有借助于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仅靠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要在短短的几年中使初中学生大面积达到“既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又获得外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这一教学目标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文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一堂课,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 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
期刊
课题成员:课题副组长韩生明 马如民 孟平清 马海林 高成海 赵麟 马福海 马德录 马晓伟  【摘 要】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课堂。多媒体的运用给现代课堂注入了许多鲜活的血液,其最突出的功能在于化抽象为形象,促进数学课堂具有更多的可感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将枯燥的内容形象化,繁琐的知识简单化,静态的对象动态化,从而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课堂中
期刊
【摘 要】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因其最初用于科学教育,在语言教育的具体应用是不可以直接套用其格式的。因为语言教育有特殊的性质,在各个环节都务必精心预设,才有可能实现有效果的探究。  【关键词】 探究 学习 效果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并非什么新话题,杜威最早在1909年的时候提出学校科学教育中
期刊
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到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程度。职业教育师资要通过开展科技知识培训和采取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见习和锻炼等措施,使文化课教师了解专业科技知识,使专业课教师掌握最新的专业技能,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的培训是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进修,要重视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培训,更新教学内容,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完善教育方法。同
期刊
一、语文教学的困惑及走出困惑的途径  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感叹:"课文已分析得很细了,学生还是听不懂,不喜欢听。"也经常听到一些学生问:"老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有一些学生语文考试成绩优异,可遇到使用语文知识技能的实际场合就束手无策。  语文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少慢费差"现象,这些现象也是和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的。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受教育者通过学习,能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