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的“终南捷径”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9ta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拷问诗题
  一般情况下,诗题是诗的眼睛,它常表明类别和背景,起到点明主旨、交代对象和奠定诗歌情感基调的作用。若抓住了诗题的信息,就是抓住了诗歌的主体方向。如王安石的《牛》,李商隐的《咏蝉》,贺知章的《咏柳》等,诗题中含有动物或植物的名字,或“咏××”的字样,表明其是托物寓意、借物自比、自喻、自况的“咏物诗”。又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杜甫的《蜀相》等,诗题中出现古地名、古人名、古景物名称,表明其是典型的以凭吊古人、古事或古地为主的“怀古诗”。
  二、相亲相近水中鸥——解读注释
  高考诗歌,短期内由于没有可供参考的资料来解读原诗,出题人往往会根据做题的需要,在诗下作出注释,不可小觑。它不是无缘无故放在那里的,任何注释都是一种暗示。中学生的文史知识相对有限,命题人一般不在有关作者经历、思想状况的问题上设置障碍;若有个别不熟悉之处,如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缘由甚或诗中的生僻典故、概念,一定会在诗词后面加注。这一则是注解难懂之处,同时也向学生传递诗中隐含的信息,以降低命题和学生理解的难度。所以,对较陌生的诗歌和作者,诗前既无序言,事后又无注释的情形一般不会出现。因此,诗词鉴赏一定要充分利用每个注释,以破解难点。
  如2010年福建卷宋朝郭祥正的《访隐者》下的注释:“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很明显,注①在解释了“坞”的意思的同时,也告诉了我们隐者所在的处所和地理环境,隐居山岭,人烟罕至。注②“山翁”就是隐者,作为诗句的主语和阐述对象来说,在解答第二问“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时,难度就降低了很多,自然就能在翻译中明白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无人来访的隐居生活。再如2010年安徽卷唐朝杜甫的《岁暮》下的注解:“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lànɡ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注①交代了作诗的年代、节日和处境;注②又交代了作者所在的州城也被吐蕃攻占,战乱正起。综合理解即可看出,作者当时客居在外,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又逢年末,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对于爱国的诗人来说,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形成巨大反差,自然会产生落寞之感。理解了这一点,解答后面的题目自然也不在话下。
  三、道是无晴却有晴——细审题干
  “题干有啥好看的?”实乃大谬。答题有技巧,身题目是关键。高明的出题者往往将一些信息巧妙地镶嵌在题干当中,一是作为已知条件或引导条件给你备用,二是提醒你不要偏题或答非所问。
  如2006年广东卷《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第(1)题“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就给了答题思路的引导:①必须回答有关“晚望”问题;②必须用意象作答;③必须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④“晚”指的是时间,故要答能体现“晚”的时间词语,“望”指的是所见景物,故要选景物作答。与此不符者,答案肯定不正确。再如全国卷Ⅱ《南柯子》第(2)题是:“试分析下阙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它含下面引导信息:①分析的应是下阙内容;②作者在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③下阙内容的分析应与全词结合进行;④思想感情包括观点、态度和情感,要从意境中索取。抓住并充分利用题干中的明示“信息”——或提示了答题范围,或规定了答题角度,或提供了答题思路,或体现了答题规律——整体把握,扩展迁移,破解其中的“话外音,弦外意”,极大地丰富文本内容与思想,拟出最佳答案。
其他文献
如何理解创新?教育家认为:创新就是要有独特的见解,愿意探索新事物,敢于采用新的方法,不要墨守成规地跟着老传统走,也不要跟着时风潮流走。当然,语文教师要创新必先有个前提,就是要在前人传统基础上创新,在继承中求变化,语文教师该如何走创新之路?  一、转变观念,创新意识  语文教师应转变观念,具备新时期的平等观念和对话态度。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进行学习交流的地方,语文教师自觉地具有平等意识确立对话态度,才
期刊
一、名人眼中的爱  三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心腑的怜悯。——罗素  美的爱情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她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苏霍姆林斯基  的确,爱情是神圣的、令人向往的,也是不可回避的。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爱情婚姻观也是必须的,对人的一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师生面对的爱  但现实中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期刊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学生不再有枯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
期刊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饱经风霜,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为我们、为世界、为全人类留下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古代的先哲用他们的文字向我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朝闻道  经典诵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的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这座由文言的
期刊
古代诗人,无不喜欢登高,他们或寄情山水、感叹个人际遇,或登高望远、抒发宏伟抱负。  读诗先从语言入手,抓住意象,理解内涵,联系写作背景,走进诗人内心,既要作感性的把握,又要作理性的思考。本诗前两联选景典型,摹声绘色,动静结合,寓情于景。“风急天高猿啸哀”,风,即秋风,“一天比一天凉”,再加上一“急”字,使人感到锥心刺骨,这里不仅冷在肉体,更冷在心灵。“天高”,是以人作参照物,天越高,一个人显得越渺
期刊
如今“大语文”的概念已深入人心,语文涉及的范围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拓展教学正是这一新理念下的一种教学状态。  而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了课堂的导入与对文本内容理解的过程,而忽视了最后的拓展延伸环
期刊
前言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儒家这两个祖师爷的话语中明显流露出了作为男性的优越感,同时充满了对女性的轻视、歧视乃至鄙视。这些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从中都无一例外的体现了他鄙视女性,带有封建烙印的妇女观。  一、《水浒传》中女性形象分类  (一)祸水型的女人  《水浒传》中“祸水”式的女人可分为以下两种:  1.“红杏出墙”,且有谋害亲
期刊
一、说教材及本课地位  《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一课的精读课文,也是2010级高一师生初次面对新课改所涉及的一篇教学难度较大的,融写人、叙事、抒情、说理于一体的鲁迅先生的散文力作。先生以“记念刘和珍君”为切口,实则意在评述“三一八”事变。事变始末千头万绪,作家巧妙地化繁为简,举重若轻,以“一斑”而窥“全豹”,高屋建瓴,实属“匠心独运”。作家创造性地写作,宜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期刊
一教师在上公开课《逍遥游》时,提出这样的问题:“速读全文,你感觉作者说了些什么?是怎么说的?有哪些关键句?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三分钟。”教室顿时热闹起来,而教师则显得无所事事。这时我有意识地观察了几个小组:有的是一个学生在发言,其余当听众;有的是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不着边际地闲聊;有的小组干脆沉默寡言,无人开口……三分钟很快到了,教师说:“时间到了,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刚才的问题。” 
期刊
立意好坏关系着文章的成败,历来为学生深感头痛,其实立意的设定并非一件非常难的事,只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做好立意是满可能的事。立意原则有两条:合理、深刻。下面来具体谈一谈,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一、合理  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也就是通常说的立意要准,不跑题。一般说来应做好以下两点。  1.把握好话题材料中的暗示  话题作文的立意选择非常宽泛,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备受学生青睐;然而话题作文并非没有限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