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承载着“以美育人”的民族文化发展使命,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展现新时代的美,已然成为当今艺术人才培养的必然使命。声乐是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声乐演唱者通过声乐表达艺术语言,歌者和听众之间能够产生心灵碰撞,相互有启发,有感悟,才能达到声乐作品需要呈现的艺术效果。在“新文科”背景下,声乐教学需要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声乐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有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本文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从提升学生审美;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优化课程教学结构;注重学科交叉,通过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等几个方面对声乐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进行思考并提出实践措施,以期对课程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声乐课程 改革创新 交叉融合 思考 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7-0087-04
“新文科”建设,是基于传统文科进行学科交叉融合,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近年来,在声乐教育与实践方面,大家更重视的是技术性,关注声音的好坏、高音的技巧等,忽视了对声乐作品的诠释,作品本身的音乐魅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呈现。听众的感知应是声乐演唱者应该深入研究探索的内容,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演唱风格。音乐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具备全面优秀素质的演唱者,才能将“真善美”传递给听众。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演唱中国作品,在作品中学习了解中国文化、中国风格、中国乐派等,传递正能量,以实现音乐教育的功能价值。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提出自己思考与建议。
一、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及措施
(一)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声乐演唱艺术遵循美的原则,通过审美实践活动而体现其价值,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声乐审美实践活动才会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认识美。学生必须建立良好的声音美感,才能反作用于自身的声乐演唱中,使自己歌唱的声音具有美感,才能更好的把作品的思想内涵融汇贯通到自己的声音中去,更好的与听众产生共鸣,建立美感。
(二)提升审美能力的措施
利用新媒体,多听音频,听赏视频,多听多看艺术家们的演唱,久而久之逐渐受其熏陶,一能扩展视野,积累曲目,多了解作品,提高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二能潜移默化的使自己得到正确的声音概念,改进自己的演唱方法,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二、从教学本体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整体行动力
主要方式是教师本有的创新意识及多维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视为整体的统一体,注重三方面的融合均衡发展。用探索、发现、创造的体验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态教育环境,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主动参与获得体验,培养学生整体行动力,挖掘身体本能性,如歌唱中的整体与局部,歌唱中的松与紧,感受歌唱肌肉对声音的作用。通过舞台表演实践的培养,使歌聲更具感染力,与形象完美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选择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强的声乐作品进行演唱,使学生体验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健康的思想感情、鲜明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打动学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使思想性寓于艺术性之中,即“寓教于乐”,从而达到艺术教育所具有的道德教化功能。如歌唱家、教育家龚琳娜老师演唱的《上下求索》,歌词选自战国诗人屈原的《离骚》,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学生要克服一切困难寻求正确的方法解决困难。声乐教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声乐理论知识和发声原理的科学性,能够反映当代声乐学科理论研究的前沿性和创新性的最新成果,符合生理机能发声的自然规律和广大听众的审美要求等,使教学内容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我们通常将声乐分为几类,如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等。作曲家姚峰在深圳声乐季的公开课上讲到三种唱法的不同时这样说:“美声唱法关键在于‘连贯’,民族唱法的关键在于‘韵味’,通俗唱法关键在于‘紧张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个误区,总是在寻求一个固定的唱法作为学习目的,这样并不合理。我们要学会根据作品的不同风格,调整自己的歌唱状态与音色,更好的诠释作品。我们作为中国人,首先应发展中国声乐。从民族文化来讲,对中国声乐作品的诠释更有优势,中国文化是我们流淌在血液里、融入在骨子里的现象。歌唱家雷佳在结合自身的演唱和学习经验后表示:“适合于作品的声音就是最好的声音,我们不能纠结于唱法的问题,而是要注重作品本身”。笔者认为,在演唱声乐作品时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音色,演唱适合自己的作品,这样才能在今后歌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将主观转化为客观,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直观教学
1.生生互听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听”。歌唱者主观上的追求和客观旁听的效果可能有差别,学生容易对自己听到的声音优劣判断不够准确,教师可采取积极措施来克服弥补这一难点。在小组课中,让学生互相听课。甲同学唱时,乙同学听,会发现甲同学并不是很容易理解和做到老师的要求,但乙同学却非常清楚,这时甲同学会完全赞同老师和乙同学的意见,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接受建议进行调整,改进目标。反之同理。不同学生的演唱状态有共性也有差异性,甲同学的优点可能正是乙同学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乙同学和丙同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一样,让甲同学根据自己的体验对乙丙两位同学进行示范讲解,经过教师、同学的反复示范、模仿、听辨,加深大脑印象,逐步达到老师的要求。
2.课堂录音录像 学生听自己的录音,看自己的录像,使自己由演唱者变为鉴赏者、评论者。学生通过听与看,对自己的演唱状态一目了然,体会更深刻。每听一遍,都加深对老师要求的理解,更好的纠正自己的声音概念和演唱毛病。随时随地听,随时随地练。这种直观性教学,犹如一面明镜,是提升学生演唱能力最切实有效的方法。
(三)采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地做出不同的要求和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挖掘学生自身的内在潜力与个性特点,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获得发展。如抒情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布置的曲目肯定是不一样的,对声音的要求也不一样,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声部进行曲目选择。循序渐近,从易到难,如在声音训练上,从自然声区起步,打好中声区的基础,过度好换声区,发展到高声区,最后达到声区统一,选择曲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打好基础。
三、优化课程教学结构
(一)技能训练与理论相结合
教师通过对声乐理论全面系统地讲解,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了解歌唱发声原理,歌唱肌肉活动的过程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科学训练,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格局。
(二)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听觉训练相结合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水平,合理安排发声练习与歌曲演唱的时间,将科学的发声方法运用在歌曲演唱中,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要会唱,还要用脑子想,用耳朵听,分辨优劣的声音,只有学生具备了分析问题的头脑和辨别声音的耳朵,才能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并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具备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形成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听觉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格局。
(三)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声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课,课堂教学如果脱离艺术实践,就是不完整的教学,将无法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歌唱实践是检验课堂所掌握知识正确与否的标准,要鼓励学生多参加艺术实践和舞台实践活动,多给学生提供平台展示自己,在演唱实践中熟悉舞台,熟悉观众,培养自己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提高演唱技术与艺术表现力。
四、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弘扬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本土音乐的学习,传承人文精神
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使命,有责任和义务了解和学习演唱传播本土文化、本土精神。本土音乐作品蕴含着本土文化,体现了本土人民的生活、社会现象等,体现了本土人文精神。多学习多研究并演唱本土声乐作品,保护和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声乐教学与文学的融合,传承民族文化
中国古诗词等文学作品与音乐的融合,通过声乐演唱进行表达,传承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应明确学习目标,承担使命和责任担当。《尚书》有云,“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意识就是说,诗词用来展示内心世界,抒发志向;歌则以咏唱的方式,突出诗的意思,推广诗词的传播。高低不同的声音应与舒缓的歌唱相配合,而律吕则可以对歌声起到调和作用。诗词与歌唱密布可分。从古至今,用歌唱方式来表达诗词中的意境,是一种传播诗歌的常用手段。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类音乐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就是用 “和歌以诗“的形式,加入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经典诗词、经典文学作品,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着向上向善的主流价值。
引导学生多演唱古诗词声乐作品、民族声乐作品、中国歌剧选段等中国作品。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古典诗词美与中国传统音乐美妙的结合,体现了古代人的一种人文精神和情怀,表达了一种古典音乐的美感。如雷佳演唱的古诗词歌曲《水调歌头.游泳》,是以毛主席的词为歌词,旋律优美大气,展现了武汉的胸怀,武汉的景观。游泳,是坚强意志的象征,雷佳的演唱刚柔并济,体现了中国人民拼搏、坚强的精神。中国有56个民族,中国民歌在世界各民族或者群体中种类是最丰富最广泛的,表现了人民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中国各地方文化特色浓郁,演唱民歌具有很高的文化传承性。如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展现了江南劳动人民欢乐劳作的场面。中国歌剧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对演唱能力要求极高;大多发扬红色精神,传递正能量,具有教育意义。如民族歌剧《沂蒙山》,体现了抗战时期的沂蒙山区,军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这些音乐作品既充满历史意味,又富有时代气息。通过对中国不同风格体裁作品的演唱,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三)声乐教学与美术学的融合
演唱声乐作品,注重作品本身的意境美。声音与画面的融合,脑子里一定要有画面感,通过眼睛、面部、肢体表现出来,才能更好的将作品内涵呈现给观众。演唱时注重体现强弱对比,才能生动感人。如中国水墨画色彩上追求“浓、淡、虚、实”的笔法与在处理声乐作品时的“强弱对比”,画纸上的“留白”与演唱中的“休止”等,与美术中绘画的表现手法是一致的,将作品的画面感生动形象的呈现在演唱者脑海中,才能更好的表达歌曲的内涵。
(四)声乐教学与社会学的融合
中国声乐作品大多反映了当代的社会现状、人民的生活状况等。如2021央视春晚歌曲的《灯火里的中国》,紧扣时代主题,贴近百姓生活,体现了城市的繁花似锦和老百姓生活的安详宁静,歌曲生动温暖,洋溢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和对祖国母亲的美好祝愿。雷佳演唱的歌曲《请放心吧,祖国》,唱出了广大边防官兵的心声,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每一首作品都具有时代特征,作为演唱者,需结合当代社会现象,充分了解歌曲背景,这样才能将作品演绎得更完美。
(五)声乐教学与科技的融合
运用新媒体、科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抖音里很多歌唱家、教育家的直播课、各大高校推出的线上声乐课程等,都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引导学生多欣赏艺术家们的演唱视频、讲座、音樂会等,从声乐理论、实践表演等方面提升学生的演唱能力。
(六)声乐教学与心理学的融合
歌唱通过练习而巩固起来,形成歌唱技能。我们常说“思想在声音的前面”。意志调控和支配歌唱,如气息的运用、音量的大小、音准的高低、情绪的悲喜等,都是事先思考清楚的,再进行发声演唱。有坚强意志的学生会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外界因素进行钻研学习和练习。相反,意志薄弱的学生遇到困难就容易灰心,退缩,找借口,所以在声乐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多关心,多鼓励,才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七)声乐教学与哲学的融合
在声乐学习中应具备辩证统一思维,声乐演唱的最高境界是控制。如:①声乐演唱中的松与紧。歌唱机能的放松与紧张是相对的,该用的肌肉用上,不该用的肌肉尽量放松,避免僵硬和松散,是紧张和放松的配合而产生的感觉状态。②气息与发声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气息的密度与声音的大小成正比,是呼吸两个肌肉群形成的对抗力量。③学习声乐进度的快与慢。前期注重学生基本功的练习,一步一个脚印,唱好练声曲、小作品,不急着布置大作品,炫耀技术。培养学生耐心、细心、勤奋刻苦的钻研能力,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调整教学进度,布置演唱作品,提升学生的整体专业水平。
五、结语
在“新文科”背景下,声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任道而重远,需要不断探索研究,注重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完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新时代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卞澜浩,朱峰玉.浅谈新媒体时代下的声乐教学[J].黄河之声,2019(20).
[2]胡振邦.“新文科”背景下音乐学专业声乐教学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10).
[3]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4]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5]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关键词:声乐课程 改革创新 交叉融合 思考 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7-0087-04
“新文科”建设,是基于传统文科进行学科交叉融合,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近年来,在声乐教育与实践方面,大家更重视的是技术性,关注声音的好坏、高音的技巧等,忽视了对声乐作品的诠释,作品本身的音乐魅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呈现。听众的感知应是声乐演唱者应该深入研究探索的内容,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演唱风格。音乐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具备全面优秀素质的演唱者,才能将“真善美”传递给听众。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演唱中国作品,在作品中学习了解中国文化、中国风格、中国乐派等,传递正能量,以实现音乐教育的功能价值。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提出自己思考与建议。
一、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及措施
(一)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声乐演唱艺术遵循美的原则,通过审美实践活动而体现其价值,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声乐审美实践活动才会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认识美。学生必须建立良好的声音美感,才能反作用于自身的声乐演唱中,使自己歌唱的声音具有美感,才能更好的把作品的思想内涵融汇贯通到自己的声音中去,更好的与听众产生共鸣,建立美感。
(二)提升审美能力的措施
利用新媒体,多听音频,听赏视频,多听多看艺术家们的演唱,久而久之逐渐受其熏陶,一能扩展视野,积累曲目,多了解作品,提高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二能潜移默化的使自己得到正确的声音概念,改进自己的演唱方法,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二、从教学本体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整体行动力
主要方式是教师本有的创新意识及多维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视为整体的统一体,注重三方面的融合均衡发展。用探索、发现、创造的体验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态教育环境,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主动参与获得体验,培养学生整体行动力,挖掘身体本能性,如歌唱中的整体与局部,歌唱中的松与紧,感受歌唱肌肉对声音的作用。通过舞台表演实践的培养,使歌聲更具感染力,与形象完美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选择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强的声乐作品进行演唱,使学生体验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健康的思想感情、鲜明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打动学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使思想性寓于艺术性之中,即“寓教于乐”,从而达到艺术教育所具有的道德教化功能。如歌唱家、教育家龚琳娜老师演唱的《上下求索》,歌词选自战国诗人屈原的《离骚》,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学生要克服一切困难寻求正确的方法解决困难。声乐教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声乐理论知识和发声原理的科学性,能够反映当代声乐学科理论研究的前沿性和创新性的最新成果,符合生理机能发声的自然规律和广大听众的审美要求等,使教学内容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我们通常将声乐分为几类,如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等。作曲家姚峰在深圳声乐季的公开课上讲到三种唱法的不同时这样说:“美声唱法关键在于‘连贯’,民族唱法的关键在于‘韵味’,通俗唱法关键在于‘紧张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个误区,总是在寻求一个固定的唱法作为学习目的,这样并不合理。我们要学会根据作品的不同风格,调整自己的歌唱状态与音色,更好的诠释作品。我们作为中国人,首先应发展中国声乐。从民族文化来讲,对中国声乐作品的诠释更有优势,中国文化是我们流淌在血液里、融入在骨子里的现象。歌唱家雷佳在结合自身的演唱和学习经验后表示:“适合于作品的声音就是最好的声音,我们不能纠结于唱法的问题,而是要注重作品本身”。笔者认为,在演唱声乐作品时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音色,演唱适合自己的作品,这样才能在今后歌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将主观转化为客观,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直观教学
1.生生互听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听”。歌唱者主观上的追求和客观旁听的效果可能有差别,学生容易对自己听到的声音优劣判断不够准确,教师可采取积极措施来克服弥补这一难点。在小组课中,让学生互相听课。甲同学唱时,乙同学听,会发现甲同学并不是很容易理解和做到老师的要求,但乙同学却非常清楚,这时甲同学会完全赞同老师和乙同学的意见,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接受建议进行调整,改进目标。反之同理。不同学生的演唱状态有共性也有差异性,甲同学的优点可能正是乙同学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乙同学和丙同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一样,让甲同学根据自己的体验对乙丙两位同学进行示范讲解,经过教师、同学的反复示范、模仿、听辨,加深大脑印象,逐步达到老师的要求。
2.课堂录音录像 学生听自己的录音,看自己的录像,使自己由演唱者变为鉴赏者、评论者。学生通过听与看,对自己的演唱状态一目了然,体会更深刻。每听一遍,都加深对老师要求的理解,更好的纠正自己的声音概念和演唱毛病。随时随地听,随时随地练。这种直观性教学,犹如一面明镜,是提升学生演唱能力最切实有效的方法。
(三)采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地做出不同的要求和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挖掘学生自身的内在潜力与个性特点,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获得发展。如抒情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布置的曲目肯定是不一样的,对声音的要求也不一样,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声部进行曲目选择。循序渐近,从易到难,如在声音训练上,从自然声区起步,打好中声区的基础,过度好换声区,发展到高声区,最后达到声区统一,选择曲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打好基础。
三、优化课程教学结构
(一)技能训练与理论相结合
教师通过对声乐理论全面系统地讲解,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了解歌唱发声原理,歌唱肌肉活动的过程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科学训练,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格局。
(二)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听觉训练相结合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水平,合理安排发声练习与歌曲演唱的时间,将科学的发声方法运用在歌曲演唱中,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要会唱,还要用脑子想,用耳朵听,分辨优劣的声音,只有学生具备了分析问题的头脑和辨别声音的耳朵,才能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并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具备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形成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听觉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格局。
(三)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声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课,课堂教学如果脱离艺术实践,就是不完整的教学,将无法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歌唱实践是检验课堂所掌握知识正确与否的标准,要鼓励学生多参加艺术实践和舞台实践活动,多给学生提供平台展示自己,在演唱实践中熟悉舞台,熟悉观众,培养自己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提高演唱技术与艺术表现力。
四、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弘扬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本土音乐的学习,传承人文精神
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使命,有责任和义务了解和学习演唱传播本土文化、本土精神。本土音乐作品蕴含着本土文化,体现了本土人民的生活、社会现象等,体现了本土人文精神。多学习多研究并演唱本土声乐作品,保护和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声乐教学与文学的融合,传承民族文化
中国古诗词等文学作品与音乐的融合,通过声乐演唱进行表达,传承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应明确学习目标,承担使命和责任担当。《尚书》有云,“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意识就是说,诗词用来展示内心世界,抒发志向;歌则以咏唱的方式,突出诗的意思,推广诗词的传播。高低不同的声音应与舒缓的歌唱相配合,而律吕则可以对歌声起到调和作用。诗词与歌唱密布可分。从古至今,用歌唱方式来表达诗词中的意境,是一种传播诗歌的常用手段。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类音乐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就是用 “和歌以诗“的形式,加入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经典诗词、经典文学作品,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着向上向善的主流价值。
引导学生多演唱古诗词声乐作品、民族声乐作品、中国歌剧选段等中国作品。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古典诗词美与中国传统音乐美妙的结合,体现了古代人的一种人文精神和情怀,表达了一种古典音乐的美感。如雷佳演唱的古诗词歌曲《水调歌头.游泳》,是以毛主席的词为歌词,旋律优美大气,展现了武汉的胸怀,武汉的景观。游泳,是坚强意志的象征,雷佳的演唱刚柔并济,体现了中国人民拼搏、坚强的精神。中国有56个民族,中国民歌在世界各民族或者群体中种类是最丰富最广泛的,表现了人民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中国各地方文化特色浓郁,演唱民歌具有很高的文化传承性。如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展现了江南劳动人民欢乐劳作的场面。中国歌剧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对演唱能力要求极高;大多发扬红色精神,传递正能量,具有教育意义。如民族歌剧《沂蒙山》,体现了抗战时期的沂蒙山区,军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这些音乐作品既充满历史意味,又富有时代气息。通过对中国不同风格体裁作品的演唱,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三)声乐教学与美术学的融合
演唱声乐作品,注重作品本身的意境美。声音与画面的融合,脑子里一定要有画面感,通过眼睛、面部、肢体表现出来,才能更好的将作品内涵呈现给观众。演唱时注重体现强弱对比,才能生动感人。如中国水墨画色彩上追求“浓、淡、虚、实”的笔法与在处理声乐作品时的“强弱对比”,画纸上的“留白”与演唱中的“休止”等,与美术中绘画的表现手法是一致的,将作品的画面感生动形象的呈现在演唱者脑海中,才能更好的表达歌曲的内涵。
(四)声乐教学与社会学的融合
中国声乐作品大多反映了当代的社会现状、人民的生活状况等。如2021央视春晚歌曲的《灯火里的中国》,紧扣时代主题,贴近百姓生活,体现了城市的繁花似锦和老百姓生活的安详宁静,歌曲生动温暖,洋溢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和对祖国母亲的美好祝愿。雷佳演唱的歌曲《请放心吧,祖国》,唱出了广大边防官兵的心声,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每一首作品都具有时代特征,作为演唱者,需结合当代社会现象,充分了解歌曲背景,这样才能将作品演绎得更完美。
(五)声乐教学与科技的融合
运用新媒体、科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抖音里很多歌唱家、教育家的直播课、各大高校推出的线上声乐课程等,都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引导学生多欣赏艺术家们的演唱视频、讲座、音樂会等,从声乐理论、实践表演等方面提升学生的演唱能力。
(六)声乐教学与心理学的融合
歌唱通过练习而巩固起来,形成歌唱技能。我们常说“思想在声音的前面”。意志调控和支配歌唱,如气息的运用、音量的大小、音准的高低、情绪的悲喜等,都是事先思考清楚的,再进行发声演唱。有坚强意志的学生会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外界因素进行钻研学习和练习。相反,意志薄弱的学生遇到困难就容易灰心,退缩,找借口,所以在声乐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多关心,多鼓励,才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七)声乐教学与哲学的融合
在声乐学习中应具备辩证统一思维,声乐演唱的最高境界是控制。如:①声乐演唱中的松与紧。歌唱机能的放松与紧张是相对的,该用的肌肉用上,不该用的肌肉尽量放松,避免僵硬和松散,是紧张和放松的配合而产生的感觉状态。②气息与发声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气息的密度与声音的大小成正比,是呼吸两个肌肉群形成的对抗力量。③学习声乐进度的快与慢。前期注重学生基本功的练习,一步一个脚印,唱好练声曲、小作品,不急着布置大作品,炫耀技术。培养学生耐心、细心、勤奋刻苦的钻研能力,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调整教学进度,布置演唱作品,提升学生的整体专业水平。
五、结语
在“新文科”背景下,声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任道而重远,需要不断探索研究,注重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完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新时代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卞澜浩,朱峰玉.浅谈新媒体时代下的声乐教学[J].黄河之声,2019(20).
[2]胡振邦.“新文科”背景下音乐学专业声乐教学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10).
[3]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4]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5]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