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问题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xi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从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有序性出发,及时灵活地调节各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组合方式,从而使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处于良好、有效、有体系的运行状态,才能最终实现中小学阅读教学协调的、连续的发展,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逐步、稳定、可持续的提高。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3-097-1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问题指的是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定脱节现象。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目标、过程、方法上是有差异的,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进行衔接,会最终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教师教学艰涩,致使整个阅读方面的教学陷入困境。
  初中段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延伸和深化。由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习方式等各方面因素发生变化,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跨度和差异。正是这种跨度和差异影响着中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必须要从这种跨度和差异中寻找规律,寻找共性,寻找其衔接点,探讨衔接过渡阶段的语文教学规律,特别是阅读教学规律,进而调整改善管理与教学方式,使学生有一个较为舒缓、轻松的过渡。
  一、教学目标对阅读教学衔接的影响
  从《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目标来看,中小学的阅读教学要求基本上是连贯一致,由浅入深,目标明确。但要求的差异性也是很明显的。比如对表达方式,小学要求是“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初中的要求是“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小学的要求是“领悟”,中学的要求是“了解”,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初中阅读比小学更有深度、高度,无论是阅读内容还是渠道都有了大的提高和拓展。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都应该十分注意这些差异。
  二、教学内容对阅读教学衔接的影响
  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往往觉得很多内容小学学过,初中还在学。再加上教师在教学时又没有注意到这点在教学方式上作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重复和教师的漠视,使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另外小学课本范文以记叙文居多,有着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生活气息浓厚,往往很快吸引学生,是学生产生阅读兴趣。而初中语文的范文加入了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文章思维缜密,知识性更强,趣味性减弱,内容加深,知识点增多。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往往学生阅读兴趣就会减弱。
  三、教学手段对阅读教学衔接的影响
  目前的阅读教学从“满堂灌”到“满堂问”,不论教什么课文,不论深浅、难易,一律从头讲到尾或者通过“问”来教学,都是封闭式,以教师的内容分析为主,偏重文章结构和文学分析,偏重于思想分析。究其原因是教师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很少,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不够,没有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思考的欲望已被我们惯用的一元化讲解给泯灭了。
  四、课堂教学对阅读教学衔接的影响
  1.教学目标定位随意。小学高年级教师只是把握本学段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并没有关注初一年级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初一年级的教师也没有关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导致撞车与“二次重复”,或者提高难度,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在确定教学目标上人为的把机械地割裂开来,脱节也就难免出现,甚至出现比较严重的现象。
  2.教材内容处理偏差。一是课本所收集的文章数量、篇幅不同;二是小学课本的内容多以趣味性、简单的情节性、常识性乃至学生自己作品出现;三是在教材的内容要求上,小学教师通常要求学生多识记和浅层次的理解,思维难度不大,初中要求就大大提高,知识点除有大量记忆之外,更侧重于分析理解、概括,抽象思维难度加大;四是教材内容体例编排上,中小学语文教材都采用单元主题式,学生难免出现不适应和厌烦的状况。
  3.教学方式运用不当。小学教师一般讲解的很细,多采用直观法、谈话法进行教学,较多地依靠记忆和辨别,且重复较多,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朗读为主。初中则强调自我读书,自学能力,学习不仅是学会知识,而且要学会方法,达到运用所学方法灵活处理问题的目的。
  初一新生习惯了小学教师的这种认知性阅读教法,若初中教师不了解这点,不用适合他们实际的学法指导他们,不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心理需要适当调整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加强教法上的衔接,而是一开始就采用中学中常用的质疑、探究、合作和自学等教学方法,学生肯定一时无法适应,所以笔者在给初一新生授课时第一个月仍主要沿用认知性阅读教学方法,只稍微渗入一些理解性阅读的教学方法。理解性阅读就是学生通過认读,在大致了解文章中的人、事、景、物、情、理的基础上,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抽象出文中各局部的本质,直至最后概括出全篇的中心。在认知基础上对课文思想内容与写法的领会和把握,是认知的发展和深入,是阅读的关键环节。理解过程即思维过程,如果只认知不理解,就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书面文字,而是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全面地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总之,笔者通过对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既对小学语文教学有参考、借鉴作用,又对中学语文教学有预警、提醒作用,同时缓解小升初学生的各种不适应障碍,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衔接期,更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的初中语文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崔一心.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略论[J].德州学院学报,2005(06).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2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对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从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角度出发开发翻转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交互行为探讨数学知识,以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翻转课堂;交互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2-059-01  0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理解数学知识,这对于形象思维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采取考试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一切都由成绩说了算,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也是这样,这种方法无法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倡导过程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更应实施过程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初中;信息技术课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 要:新课改对高中教育教学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高中地理教学,促使其在教学方法及理念上不断创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所增加,能够最大限度改善以往地理教学存在的弊端,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中具体分析了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地理教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然后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教学状态。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摘要: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枯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浅显易懂,篇幅短小、生动活泼的儿歌,能有效地帮助低年级学生培养课堂常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  关键词:儿歌;低年级;课堂常规;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6-032-1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充满了数字、计算、公式和图形等
摘 要:近些年,中等职业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中职学校的录取资格越来越低,中职生的文化课基础普遍偏低,尤其是英语学科,很多学生连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都没掌握。而中职校主要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实践型人才,尤其是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官方语言,各行业对英语都有基本的要求。所以为了使中职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英语教学质量必须要提高。本文针对中职生英语基础薄弱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对构建中职英语高效课堂的拙略,希望
摘要:在班级中,“后进生”往往需要教师更多的关爱。当“后进生”出现“问题行为”的时候,我们要坚定信念,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采用换位思考、“心灵感应”,对后进生多一份理解、一份同情;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宽容地面对他们每一次“问题行为”的反复,用真心感化他们;抓要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无限放大,让他们看到希望,获得动力;要妥善地解决突发事件,让每一次事件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摘 要:学校成立于2003年,为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和“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的培育目标,学校认真研究课程设计理念,以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课程设计三要素——“学习者的特征、社会目标与价值、知识和学科内容”为理论依托,充分利用学校、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实施特色校本课程,科学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了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促
摘 要:在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下,将几乎人手一机的手机运用于英语教学中,将给小学英语教学带来更多的便利,能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更丰富的途径和资源,从而实现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延伸。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巧用APP入手,阐述了智能手机APP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及其产生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智能手机APP;课堂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
摘 要:高效阅读教学法从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入手,以量化和规律化训练为主要手段,达到了迅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目的,深受广大中小学师生的欢迎。然而在高中阶段,很多老师认为,高中课时紧、任务重、压力大,在有限的课时中腾出时间来进行高效阅读训练不太现实。因此,如何做好高效阅读训练与高中语文常态教学的融合工作,把高效阅读的方法渗透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就成了一件值得思
摘 要: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小组讨论式的研究学习,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但当小组中的一个学生说的时候,其他的学生有认真听吗?我想有时,学生间的交流更多达到了表述的目的而缺乏倾听的过程,从而使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本文的研究就是结合学生这种低效的学习,力争探索出一条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听课效率的新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倾听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