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重视对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培养。而民办高校在这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区别于传统高校,民办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教师作为处在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更加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合格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保证民办高校为社会输出更多合格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民办高校 教师队伍 建设 突破点
一、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观念突破
教师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发展之基,尤其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民办高校同样面临着一定的生存压力。如何将教师队伍进行科学的建设、强化师资力量,以及从全局出发,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民办教师队伍,要从多反面进行反思。
1.首先,从教师队伍建设的出发点来说,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的教师高校教师所扮演的都是知识教育以及专业技能的传授者,将发展目标致力于知识的输出,并将自己作为一种媒介,通过固化的教育模式对高校学生进行一代又一代的知识传播,忽视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一现象尤其体现在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中。民办教师作为高校的中流砥柱,只有充分对教师的潜质进行挖掘,逐渐将教师向人才的方向进行转化,才能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起到基础性作用。
2.其次,从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来说,民办高校教师作为一种人力资源,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在个人发展方面有着一定的延展性和进取性。同时又区别于其他脑力劳动者,故而对教师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建设要胜于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尤高校要根据教师能力,实施不同的薪酬所得,最大程度上优化教师资源。
3.从建设理念来看,民办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基地,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因此在发挥社会职能方面,要切实注重教师能动性和重要作用,本着人才是发展的源动力这一原则,将工作的重心由教师管理转向教师潜能开发,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上面,对教师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进行开发。
二、民办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理念
1.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教师作为民办高校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未来。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有着自身的成长规律。学校要根据这一特点积极的为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首先,从根本上铲除不利于教师发展、阻碍教师进步的管理方式,坚持科学的培养理念,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
另外,在人才聘用方面,采用多渠道、多条件进行选聘,告别传统的用人制度,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标准,对一些术业有专攻的人才放宽条件。并将人才发展是第一要务的重要原则,将更多有才能、有才干的人员纳入到教师队伍中,对于这类教师自身存在的缺陷要有一定程度上的包容,不可过分苛责。
最后在高校教师的管理问题上,切实本着人才的发展和需求为依据,进行制度上的完善。为教师发声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师的潜能和创造性,使其在教育的道路上大胆的开疆拓土。同时,要切实将教育的重点转移到教师身上,认清只有教师的发展才能带动教育进步的这一形势。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当行政管理如教育管理产生分歧时,最大程度的为民办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在寻求平衡的解决措施前提下充分尊重教师的权利。
2.物质条件建设是教师发展的源动力。通过平台的建设为教师的进步提供有效的途径。高校教师作为民办高校发展的源动力,其在选择一所高校时,并非单纯的考虑该校所提供的待遇、薪水,这些只是教师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更多的考虑到的而是这所院校是否有发展前景,是否有先进的科研条件和学习条件、是否有优良、进取的学术氛围、是否能够在相应的领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等等,诸多因素构成了教师在选择一所院校时的综合考虑条件。所以,民办高高校在建设教师队伍的时候只有站在教师的角度,从教师的想法出发,投其所好,将放在薪酬待遇上的注意力更多的转移到院校硬件设施、以及学术氛围的建设上来。因为单纯的高薪并不能激发教师创新、进取的积极性,更难以进行教师潜质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只有将薪资待遇和发展待遇同步提升,才能刺激教师的成长,才能强化教师队伍的力量。
3.由依靠外部引进转向内部培养。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只靠管理,而且也不是通过管理就能达到效果的。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于对人才的培养与潜能的挖掘。现今民办高校常常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请的来人才却留不住人才,即便是留住了也難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技能。根本原因还是教师觉得自身得不到合理发展。所以人才来来走走、流动性非常大。殊不知,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挖掘的和开发的潜质,学校除了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地方,更应该是教师发展和进步的地方。所以高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摒弃人才需要不断引进的观念,将更多的关注力转向学校内部,从已有教师抓起,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本校教师的培养上,进而逐步稳固教师力量,最终实现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三、民办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转变
1.强化教师资格管理。“论资排辈”一直是各行各业的潜规则,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一规则是显失公平的。在高校的教师建设过程中,教师资格的评定涉及的因素较多,但是无一利于年轻教师的发展,对于一些术业专攻性较强的青年教师来说,虽然专业技术过硬,但是由于缺少教学经验等方方面面因素,难以进行职称评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薪资待遇得不到提高。殊不知一味的重资历、轻资格、忽视教师专业领域的建设性贡献,久而久之,必然导致难以凝集教师团队。民办高校由于区别于普通高校,在人才的选拔方面有着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必须充分把握这一优势进行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切实打破以职称评定论资排辈的条条框框,切实注重高校教师的个性发展、专业发展,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提升。
2.强化硬件设施引进举措。民办高校在建设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在人才引进这一环节中往往呈现出两种态势,一种是“量体裁衣”式的引进,即根据自身院校的实力进行保守的招录,基于对本校条件的客观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引进。对于一些基础设施差、发展平台较为狭窄的民办院校来说,在教师招录的过程中也就相对的降低了门槛,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很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还有一种是“照单全收”式的招录方式,一些民办高校为了提高本校的师资力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在招录的时候引进了一些专业素质较硬的人才,然而由于自身办学条件难以满足这类人才的发展,所以导致人才流动性较大。这两种人才引进办法都是不可取的,民办院校首先要从根本上意识的问题的所在,只有认识到平台引进才是吸引人才最有效的渠道这一现实条件,进而将更多的精力、经费投入到组建实验室、创建发展平台等方面上,通过这种隐性投资,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成长的必备条件,进而将招录人才转向吸引人才。
四、结语
师资力量是民办高校发展之根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民办高校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民办高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教师是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只有从思想观念、科学理念、政策调试等根本性问题入手,才能找到强化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点,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华.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 2017(8).
[2]刘丹丹,林辉.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浅析[J].科技资讯, 2017, 15(21).
[3]司艳林.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教师队伍建设[J].知识经济, 2017(9):160-160.
[4]肖庆东.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观察月刊, 2017, 6(5).
[5]陶信伟,赵婷.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1):90-92.
关键词:民办高校 教师队伍 建设 突破点
一、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观念突破
教师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发展之基,尤其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民办高校同样面临着一定的生存压力。如何将教师队伍进行科学的建设、强化师资力量,以及从全局出发,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民办教师队伍,要从多反面进行反思。
1.首先,从教师队伍建设的出发点来说,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的教师高校教师所扮演的都是知识教育以及专业技能的传授者,将发展目标致力于知识的输出,并将自己作为一种媒介,通过固化的教育模式对高校学生进行一代又一代的知识传播,忽视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一现象尤其体现在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中。民办教师作为高校的中流砥柱,只有充分对教师的潜质进行挖掘,逐渐将教师向人才的方向进行转化,才能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起到基础性作用。
2.其次,从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来说,民办高校教师作为一种人力资源,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在个人发展方面有着一定的延展性和进取性。同时又区别于其他脑力劳动者,故而对教师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建设要胜于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尤高校要根据教师能力,实施不同的薪酬所得,最大程度上优化教师资源。
3.从建设理念来看,民办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基地,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因此在发挥社会职能方面,要切实注重教师能动性和重要作用,本着人才是发展的源动力这一原则,将工作的重心由教师管理转向教师潜能开发,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上面,对教师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进行开发。
二、民办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理念
1.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教师作为民办高校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未来。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有着自身的成长规律。学校要根据这一特点积极的为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首先,从根本上铲除不利于教师发展、阻碍教师进步的管理方式,坚持科学的培养理念,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
另外,在人才聘用方面,采用多渠道、多条件进行选聘,告别传统的用人制度,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标准,对一些术业有专攻的人才放宽条件。并将人才发展是第一要务的重要原则,将更多有才能、有才干的人员纳入到教师队伍中,对于这类教师自身存在的缺陷要有一定程度上的包容,不可过分苛责。
最后在高校教师的管理问题上,切实本着人才的发展和需求为依据,进行制度上的完善。为教师发声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师的潜能和创造性,使其在教育的道路上大胆的开疆拓土。同时,要切实将教育的重点转移到教师身上,认清只有教师的发展才能带动教育进步的这一形势。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当行政管理如教育管理产生分歧时,最大程度的为民办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在寻求平衡的解决措施前提下充分尊重教师的权利。
2.物质条件建设是教师发展的源动力。通过平台的建设为教师的进步提供有效的途径。高校教师作为民办高校发展的源动力,其在选择一所高校时,并非单纯的考虑该校所提供的待遇、薪水,这些只是教师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更多的考虑到的而是这所院校是否有发展前景,是否有先进的科研条件和学习条件、是否有优良、进取的学术氛围、是否能够在相应的领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等等,诸多因素构成了教师在选择一所院校时的综合考虑条件。所以,民办高高校在建设教师队伍的时候只有站在教师的角度,从教师的想法出发,投其所好,将放在薪酬待遇上的注意力更多的转移到院校硬件设施、以及学术氛围的建设上来。因为单纯的高薪并不能激发教师创新、进取的积极性,更难以进行教师潜质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只有将薪资待遇和发展待遇同步提升,才能刺激教师的成长,才能强化教师队伍的力量。
3.由依靠外部引进转向内部培养。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只靠管理,而且也不是通过管理就能达到效果的。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于对人才的培养与潜能的挖掘。现今民办高校常常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请的来人才却留不住人才,即便是留住了也難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技能。根本原因还是教师觉得自身得不到合理发展。所以人才来来走走、流动性非常大。殊不知,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挖掘的和开发的潜质,学校除了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地方,更应该是教师发展和进步的地方。所以高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摒弃人才需要不断引进的观念,将更多的关注力转向学校内部,从已有教师抓起,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本校教师的培养上,进而逐步稳固教师力量,最终实现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三、民办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转变
1.强化教师资格管理。“论资排辈”一直是各行各业的潜规则,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一规则是显失公平的。在高校的教师建设过程中,教师资格的评定涉及的因素较多,但是无一利于年轻教师的发展,对于一些术业专攻性较强的青年教师来说,虽然专业技术过硬,但是由于缺少教学经验等方方面面因素,难以进行职称评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薪资待遇得不到提高。殊不知一味的重资历、轻资格、忽视教师专业领域的建设性贡献,久而久之,必然导致难以凝集教师团队。民办高校由于区别于普通高校,在人才的选拔方面有着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必须充分把握这一优势进行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切实打破以职称评定论资排辈的条条框框,切实注重高校教师的个性发展、专业发展,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提升。
2.强化硬件设施引进举措。民办高校在建设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在人才引进这一环节中往往呈现出两种态势,一种是“量体裁衣”式的引进,即根据自身院校的实力进行保守的招录,基于对本校条件的客观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引进。对于一些基础设施差、发展平台较为狭窄的民办院校来说,在教师招录的过程中也就相对的降低了门槛,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很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还有一种是“照单全收”式的招录方式,一些民办高校为了提高本校的师资力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在招录的时候引进了一些专业素质较硬的人才,然而由于自身办学条件难以满足这类人才的发展,所以导致人才流动性较大。这两种人才引进办法都是不可取的,民办院校首先要从根本上意识的问题的所在,只有认识到平台引进才是吸引人才最有效的渠道这一现实条件,进而将更多的精力、经费投入到组建实验室、创建发展平台等方面上,通过这种隐性投资,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成长的必备条件,进而将招录人才转向吸引人才。
四、结语
师资力量是民办高校发展之根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民办高校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民办高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教师是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只有从思想观念、科学理念、政策调试等根本性问题入手,才能找到强化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点,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华.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 2017(8).
[2]刘丹丹,林辉.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浅析[J].科技资讯, 2017, 15(21).
[3]司艳林.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教师队伍建设[J].知识经济, 2017(9):160-160.
[4]肖庆东.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观察月刊, 2017, 6(5).
[5]陶信伟,赵婷.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