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特殊疑问句习得顺序的成因分析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zhi1984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习得顺序的研究大都基于印欧语言,对汉语习得顺序及其成因的研究还较少。文章通过分别分析以汉语为母语和二语的学生在习得汉语特殊疑问句“谁”、“什么”、“哪儿”上所呈现的不同习得顺序,重点从语用和认知层面来探讨其内在的成因。
  一、两项针对汉语特殊疑问句习得顺序的研究
  (一)汉语作为母语特殊疑问句习得顺序的研究
  李宇明(1997)和廖小春(1986)针对汉族儿童特殊疑问句的习得顺序的研究后发现,“谁”字问句和“什么”问句的习得要比“哪儿”等其它特殊疑问句要早,而“谁”字问句和“什么”问句的习得时间则大体一致。随后,曹俐娇(2007)也做了类似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习得顺序。所以,可以将汉语作为母语习得特殊疑问句“谁”、“什么”、“哪儿”的习得顺序概括为:“谁”≈“什么”>“哪儿”(“≈”表示习得时间基本一致,“>”表示习得时间前者早于后者)
  (二)汉语作为二语特殊疑问句习得顺序的研究
  钱叶萍(2008)针对匈牙利在华留学生特殊疑问句的习得顺序进行的研究发现,“什么”问句是最先习得的,其次习得的是“哪儿”问句,最后习得的才是“谁”字问句。由于同类习得顺序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所以这里暂且把钱叶萍的研究成果当作汉语作为二语学习者在习得特殊疑问句中的一个典型案例,用公式概括为:“什么”>“哪儿”>“谁”。
  二、浅析汉语作为母语特殊疑问句的习得顺序
  (一)语音的可模仿性
  儿童对于语音的习得在最初一定是通过模仿的。语音的可模仿性就是说那些儿童模仿起来较为容易的语音会先被习得,而那些难于模仿的语音就需要一个螺旋式上升式的操练过程,才能被习得。分析三个疑问词语音结构可知:
  “谁”包含了一个舌尖后擦音声母sh和一个三合元音韵母uei;“什么”包含了一个舌尖后擦音声母sh,一个双唇鼻音m,以及一个二合鼻尾韵母en和一个单元音韵母e;“哪儿”包含了一个舌尖中鼻音n,一个单元音韵母a和一个卷舌元音韵母er。可见“谁”包含了4个音素,“什么”包含了5个音素,“哪儿”包含了3个音素,按照音素的复杂程度,儿童应该先习得“哪儿”,后习得“谁”,最后才习得“什么”,但研究结果与这一假设的不同说明母语学习者习得语音的顺序并不依照音素的复杂程度。所以,这里文章提出了语音可模仿性。
  这里文章首先提出判断语音可模仿性程度的标准,即(1)发音部位是否可以被观察(2)发音方法是否独立,即不会受相邻音素的影响而发生音变。带着这两条标准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这三个疑问词。先来看声母,“谁”中的sh是舌尖和齿背摩擦后形成的辅音,舌尖可以被观察到,发音也不受韵母影响;“什么”中的sh还是一样的情况,m是双唇间摩擦所产生的音,两片嘴唇可以被观察到,发音独立;“哪儿”中的n是舌尖和上齿龈摩擦后产生的音,舌尖可以被观察到,发音独立。综上,三者的声母可模仿性相当,所以我们就需要重点来考察一下韵母。“谁”的韵母uei是由介音u向ei滑动的音,三个音素由半闭口到口闭,这一闭口过程很容易被观察到,韵母发音也不受声母影响;“什么”的两个韵母en和e都是半闭口的音,两个音节半闭口的发音方式容易被观察到,韵母发音独立;“哪儿”中的韵母是a加上er,a是开口音,er是半闭口音,被观察到并不困难,但卷舌元音er和a结合后会互相影响产生语流音变ar。而er和不同的元音结合会产生几种不同的语流音变,所以母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初期,由于无法分清er产生音变的复杂情况,也无法凭借肉眼观察到产生音变时口腔内部的情况,于是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练习积累后才能逐渐掌握。另外,er的发音是从舌面开始的,而非舌尖,这一点也对er的习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综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谁”字问句和“什么”问句会首先被习得,而“哪儿”问句后习得了。
  (二)使用的迫切性
  孩子呱呱坠地,外界环境对儿童有极大的影响,儿童每天耳濡目染的人和事物都会通过视觉的反复刺激将所指的概念义首先根植于孩子的大脑中。而父母在教孩子说话的过程中,将周围事物的能指传递给了儿童,于是便激活了儿童内心的所指体系,通过听觉上的反复刺激,儿童最终将能指和所指结合,形成了语言。所以,越是被反复刺激的事物,儿童学习和运用的机会就越多,习得的概率也就越大。反之,习得的过程会相对漫长许多,这就是所谓的“使用的迫切性”。
  据此,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上述汉语作为母语情况下特殊疑问句的习得顺序。“谁”字句的回答都是一些指人的普通名词,通常,儿童最先学会的词语就是“妈妈”和“爸爸”,随后是其它一些称谓,如“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家长为人父母终日照顾襁褓中的孩子,也殷切地期待孩子第一次开口称呼自己,所以,“谁”字问句是父母最先也是最频繁地对孩子进行反复刺激的。同时,孩子本能的需求和周围事物也刺激着儿童开口的欲望,如孩子要喝奶,就伴随着“奶”这一语言形式的刺激。而家长在教会儿童称谓的同时,也教会他们周遭的事物的指称,如“杯子、凳子”等。这些事物的指称大都是物质名词,都需要用“什么”问句来提问。所以,这种语言使用上的迫切性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什么”问句和“谁”字句几乎同时被习得的原因。再来看“哪儿”问句,“哪儿”的回答通常都是一些方位处所名词,有看得见的,如前面、后面;也有看不见的,如外国、月球;有二维的,如左边、右边;也有三维的,如上面、下面。显然,这些方位处所的习得并不是很迫切,诸如那些看不见的方位,儿童连所指都无从知晓,能指的掌握自然就更加困难了。而虽然“谁”字问句伴随的代词指称也较为复杂,但这些指称的使用往往伴随着副语言(如用手指点)的使用,所以并不影响儿童的观察。
  (三)心智的成熟度
  对于儿童来说,心智的成熟对语言习得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通常情况下,儿童对一些具体形象的概念,理解起来要容易一些,也会较早习得。而对那些抽象复杂的概念,则有待心智的成熟才能逐渐习得,这就是“心智的成熟度”。从上一点的分析可见,“谁”字问句和“什么”问句的回答无非是一些普通的人名或物名,具体又形象;而“哪儿”问句的回答则是一些方位处所概念,其互相之间的判断往往要依赖逻辑上的推理,所以,只有当儿童心智发育到一定程度时才能习得这些概念。
  三、浅析汉语作为二语特殊疑问句的习得顺序
  由于二语学习者大都不是学龄前儿童,所以他们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示和注释,教师对发音部分和方法的讲解及演示来掌握发音,而这些都是刚学说话的儿童所望尘莫及的。因此,语音的可模仿法性就不能用来解释汉语作为二语特殊疑问句的习得顺序。同理,二语学习者通过母语已基本掌握了普通事物及方位处所的所指概念,因而他们不需要再通过看到这些事物才能习得语言,而只要在新的语言和头脑中的所指概念间建立一个新的联系就行,所以使用的迫切性也无法在这里进行很好的解释。于是,基于“心智的成熟度”这一点,笔者提出了另一个解释——课堂环境的影响。
  二语学习者的心智较早年学说话的儿童肯定成熟得多,因而在理解一些抽象事物和概念上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困难,这就为“哪儿”问句先于“谁”字问句的习得创造了条件,而课堂环境才是形成这一习得顺序的真正原因。因为大部分汉语课本的安排顺序都以“什么”问句、“哪儿”问句、“谁”字问句为序,再加上教师通过各种教法的强化刺激,学生课上学习和课下作业的强化,潜在地使学生在掌握汉语特殊疑问句时出现了以上顺序。
  
  参考文献:
  [1]曹俐娇.英汉双语儿童特殊疑问句习得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7.
  [2]李宇明,陈前瑞.儿童问句理解的群案与个案的比较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7(4).
  [3]廖小春.幼儿对疑问句的理解[J].心理科学通讯, 1986(5).
  [4]钱叶萍.Developmental Patterns of L2 and L1 Acquisition in Early Stage [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作者简介:倪亮(1987-),男,浙江杭州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其他文献
国家利益是一个反复被各种媒体、文件乃至法律提及的概念,但在宏大表象的背后,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却缺乏应有的明晰与严谨。以国家利益为题的文章大多只是对其进行孤立的分析,以国家为切入点,从政府的职能和义务角度对国家利益的内涵进行论述并界定其外延,造成了学界对国家利益的理解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国家利益的过崇高化,二是国际利益与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混用。  一、庞德利益三分法中的国家利益  庞德基于实践的
期刊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时期对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修养和提高的有效途径。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迈进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既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和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教育学术性机构,也是末来社会公共信息的枢纽和中心,因此更好地为学校的科研、教学乃至整个社会的读者提供个性
期刊
“死亡”一直以来都是让人畏却的一个词,对待死亡问题的态度如同对待“有无”问题一样,成为困扰和推动人类哲学思维的一个根本问题。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的主奴辩证关系中,对死亡之于主奴关系的形成展开了论述,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死亡的态度是站在自我意识的层次上来解读的,而他更多的是从隐寓的意义上来阐发,并没有做更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主奴辩证关系,对死亡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做了详尽的分析,以
期刊
自上个世纪20年代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以来,后经印顺法师、赵朴初等人的发展,如今,人间佛教已成为海峡两岸汉传佛教的主流,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综观人间佛教90年来的发展,一个不得不涉及的问题就是宗教的世俗化,人间佛教是佛教的世俗化吗?这首先要从什么是世俗化说起。  一、人间佛教的社会化  讨论人间佛教的社会化,我们需要先来看一下与其相关的世俗化概念。宗教世俗化伴随着现代性、理性化而来,指宗教的
期刊
北大艺术系教授朱青生先生的《十九札》以书信的方式解答了在校大学生关于学习和研究的众多疑问,字里行间透露出先生理性严谨的治学风范、执着敏锐的学术热忱和对后辈晚生的殷切关注。笔者读后感受颇丰,认为这是正确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至珍经验和基本规范,遂将其中数札揣摩细读并做以述评,一则表示对先生思想的理解程度,二则欲为自己今后的学习、研究储备一些经验。  《十九札》是北大艺术系教授朱清生先生将自己多年来在教学中
期刊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想象和刺激,这部小说不仅是马克·吐温所处的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反应,也是作者想象中的童年的一个缩影。  一、马克·吐温和《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著述颇丰,作品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吐温从小生长在密西西比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他的著作也多半取材于那里的童年生活,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也
期刊
《德伯家的苔丝》(1891)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位名叫苔丝的农村女孩的悲惨命运,被认为是哈代“威斯克斯小说”(Wessex Novels)系列的经典。作为“威斯克斯小说”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突出表现了生活在英国边远乡村的人们的生活面貌,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小说在被译为汉语介绍到中国的过程中,其文体色彩也尤为显著。文章将基于张若谷的译本(1935),孙致礼的译本(199
期刊
《自我之歌》作为惠特曼的代表诗作,其诗体特征的独创性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其一:物象联排。其二:交感想象。诗体建构同时与美国精神、灵魂探索一起构成《自我之歌》的三大特征。  1891年,《草叶集》临终版问世,《别了,我的幻想》成为《草叶集》中最后一首诗。诗末,惠特曼与诗歌告别:“再见了——你好!我的幻想”。作者不忍与诗相别,再见之后,便又重逢。此句看似是心绪直陈,却于无意间重申了诗人的创作技巧。前半句
期刊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美国文学中青少年成长问题就引起了美国学者的关注,对文学作品中成长主题的研究也开始兴起。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关键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困扰年轻人成长的不同问题,所以成长就是一个永远充满新意和活力的文学主题。《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美国文学中一部公认的经典成长小说。文章在探讨成长小说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环境和人物对小说主人翁哈克自我意识的影响以及他心灵冲突形成的原因并
期刊
文学和心理学(研究人之心理现象与过程)存在着某种特殊的“亲缘”关系,心理的折射点——性格和经历,与作品紧密相关。我们可以透过作品风貌洞悉作家这一审美主体的心理奥秘;也可通过研究作家,发现心理对作品的强大影响力。文章将以苏轼的性格、经历为切入点,糅杂其文学创作情况,运用心理学分析方法浅析其不同阶段的创作特征,揭示“心理”力量对其创作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探秘作家、作品的关系,加深对作家创作的理解,加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