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斓花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姨的命,如苦斓花,苦、酸、涩。
  二姨七月出生,外祖父认为是好兆头,给二姨取名“斓花”。平川的苦斓花和苦刺花一样普遍,苦刺花三月开,苦斓花七月开,因味苦而得名。
  外祖父给二姨取的名字,并没有给二姨带来好运。二十九年前,二姨父罹患癌症去世,二姨膝下两女两子,只有大表姐成年,二表妹大表弟还有残疾,小表弟才五岁。二姨父不善劳作,没留下什么家业,就半间瓦房,二楼还没铺楼板,用临时木板搭上。有旁人奚落:“你丈夫还是木匠,这么点事都弄不好!”二姨苦笑:“不怪這讨债鬼,我欠他的,就怪我命苦。”二姨父不在那几年,每逢春耕秋收,母亲带我们兄妹到二姨家帮忙,二姨家土地多,劳动力单薄,我们早去晚回不留宿,母亲留下陪二姨收拾家务。出工前,二姨已拾好多菌子回来。我很疑惑:二姨劳累一天咋还起得这么早?天不亮,地不白怎么看见菌子的?我们劝二姨:“累得够呛,不要再去捡菌子了。”二姨说:“家里没什么菜,没事,同玩一样,不累,我认得菌子窝,好比到自家园子拿菜一样。”二姨其实是把生活的艰辛和苦难隐藏起来,把生活的苦轻描淡写,毫不吐露啊。
  二姨中年丧夫,不久又经历丧女之痛。大表姐不知得了什么病,三十出头就早逝了,没隔一年,大表姐丈夫也去世了,丢下一对年幼的儿女。儿女丢给谁?当然就丢给二姨。经历身体上的磨难,心理上的创伤,二姨一下苍老了二十多岁,除了干繁重的劳动,还带娃儿,生活的重压,压得二姨喘不过气,很少生气的二姨指着淘气的外孙骂:“一群讨债鬼,我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欠你们这些兔崽子的!一欠,就欠三代人哪!”
  把外孙拉扯大,二姨本想喘口气,但外孙的上学问题没容二姨喘息。二姨很重视外孙的教育,她认为儿女们没读书就不成器了,不能再耽误下一代。二姨总讲:“不让他们成才,至少要让他们成人,废掉就丢爹娘的脸了,所以一定要扶持他们读书,不扶是我的事,读得上读不上就是他们的事了。”二姨再苦再累,也舍不得闲一天,晴天打工挣钱,阴雨天管地里的庄稼,还要采摘苦斓花。二姨采摘回来的苦斓花,晒干,大部分卖了作孙子的学费,少部分送亲戚,包括送给我的。我收下二姨送的苦斓花,收得那么轻松自然。我怎么就没想过:二姨为了采摘苦斓花,要翻多少山,越多少岭?要忍多少饥,挨多少饿?在我于心难安的夜晚,梦里出现二姨慈祥的笑容:“侄儿,拿着,这点山货对于我们庄稼人说,不值钱,再过几天,二姨上山捡菌子送给你……”
  二姨没上过学,不懂多少人生大道理,但她像苦斓花那般独特、坚韧,从不向苦命低头,不论山崖还是凹塘,落地生根,七月怒放,可观赏可入药,不枉此生。
  苦斓花已开,可惜,二姨已不在!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在梧桐草堂的清晨醒来的时候,我听到了院子外面清脆的鸟叫声。之后有几个遥远的脚步声,大概是去观景台看日出的年轻人回来了。  我们在一起召开改稿会。5天,15个年轻作者,9个辅导老师。上午,辅导老師针对自己辅导的学员就作品进行交流,下午是每个辅导老师作的关于文学的讲座。当然,有时候几个作者会汇聚在一个老师的周围,各自把自己写作中的困惑和疑问讲出来。我门口的几个小圆茶几旁的椅子从它们原有的位置中打乱了秩
期刊
茅草屋的前面有个小天井,小天井靠猪圈那头,有一棵椿芽树,爷爷对我说:“椿芽树是你婆婆栽的。”  猪圈一侧,有个竹笆门,门外有一棵毛疙瘩桃子树,婆婆对我说:“那是白花桃,是你爷爷栽的。”  椿芽树年年都要长椿芽。椿芽树很高,三四月份的时候,婆婆叫爷爷:“老头子,椿芽树发芽芽了,快把你那个竹竿钩钩拿来,把椿芽钩一些下来。”  爷爷早有准备,婆婆刚刚说完,一根竹竿就从茅草屋里伸了出来。  我们这里是蔬菜
期刊
当母亲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才突然想起,我都已经好几年没回家过节了。虽离家只有几十公里,但因为忙于工作,总是忘记回家过节,这说起来有些惭愧。  一路风尘,我又踏上了回家的路。  故乡的变化真大!以前的瓦房全都变成了现在最流行的黔西北民居房,原来的黄土坝子变成了水泥坝子,土路变成了水泥“串户路”。这时,从邻居家门口跑来几个孩子,他们有的叫我“大叔”,有的叫我“伯伯”,但我一个也不認识。  走进屋里,我很
期刊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从课本上知道海峡那边有一个宝岛,名叫“台湾”,总盼望有一天能亲自到那里去看看,赏赏它的秀美风光,品品它的特色文化。近些年随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机会终于来了!  那是1995年初夏时节,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大型古装黄梅戏《苏东坡》应邀赴台展演,我有幸走进美丽的宝岛台湾。  随着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大型古装黄梅戏《苏东坡》在宝岛台湾的成功展演,使得夏季本来就是旅游淡季的台湾岛骤然刮起
期刊
女孩子大都住阁楼上,雕花木窗就嵌在东西向的墙上,做工不算精致,但形式感极好,外框方,内框圆,雕花的背面有一块可推拉的挡板。  木窗的框上挂一只小竹筒,是我插花的花器。我自幼爱花爱草,父亲一味宠溺,特意给我做了两个小小的竹筒作花器,床头挂一个,窗上挂一个。暮春,露水清明,蔷薇昨夜里又新开了好些。起个大早,拿把剪子剪下数枝,把大叶子全数摘去,只留下小叶子,使花枝看上去明净疏朗。将小竹筒灌满冷水,把花枝
期刊
到了,眼前就是了,游艇停泊在码头,登上岸,喜气盈满了整个岛屿。  婚礼安排在下午五点左右,婚礼的场地就布置在楼下的平台上,面朝大海。趁下午有空,我约了同行的几位朋友,先去岛上走一走。  碧蓝的海水环绕着整个岛屿,沿着岛上碎石铺就的小径行走,一路景色旖旎。休闲的亭子,摇光的浅桥,傲立的怪石,另一块小小的石头支撑着,仿佛要倒向大海。幽雅的环境,闻到的是草木的清香,蔷薇花味淡而深幽,眼前总有蜜蜂在晃动。
期刊
老台门的建筑非常有特点:口字形近似四合院的布局,确保了每个房间都方方正正。家家户户相挨相连,意味着房子之间都有共用墙,也最大程度地节约了造房成本,这在并不富裕的年代尤显重要。石磉子顶着木柱,撑起了各家各户的屋檐,而相通的廊檐,又组成了一道最好的风雨连廊,即使外面暴雨如注,也不会有一丁点儿雨落在身上。  同在屋檐下,方便了邻里的往来。无论谁家有好吃的,院子里的小孩都能得到分享的机会。谁家做豆腐了,或
期刊
今年的初雪落得早,农历十月刚过半,天地莹白。生日那天,煮茶焚香,抄经自省,清贡白百合一枝,一抬头,雪花漫天飞舞,如千万只蝴蝶,斜入闲亭瓦舍。  春绿冬白,我更喜欢冬天,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人的心思亦随之沉潜、简静、安闲。临窗观画,朋友新赠的兰花图寥寥数笔,逸气草草,行书题跋“惠风和畅,吉祥如意,无为而为”。独爱那朱文闲章,“悟禅”,如同师父离开那日,满寺的莲花都开了,水是莲花的镜子,花光与水互为
期刊
冬日的荒凉还没有褪尽,野外的水已经开始流动起来。枯叶丛里的根茎里露出了丰腴的芽头,枯树头上的枝丫间爆出了圆圆的嫩包,在萧瑟的败叶残枝间风儿不停地摆动着柳条。  随着时代的变迁,山区建房子的主料已经换为钢筋水泥,烧饭也不再以木柴为主取而代之为煤气,于是,上山的机会越来越少,不用说孩子,就连村民也基本不去。此番上山,约上三五家人,只为踏青。  不知是哪一夜,风儿转为东南,腊梅繁华未尽,红梅已经尽情地俏
期刊
不管怎樣,蝉从幽暗的土壤里艰难地爬出来。  它已经在树根或是竹根附近的泥土里活动了六七年。经过艰苦跋涉,它到达目的地,寻一处垂直地面90度的树干,栖息在那儿,等待黑夜的降临。  夜幕低垂,蝉的六只脚抓取树干,试着动几下,挪动一点点,再试着动几下。经过反复测试,它选定了安全的场所,准备重生。  接下来蜕变的六七个小时,由半个小时的禅定开始。蝉一动不动。生命需要解脱,成长和变化是必经阶段。安静、冷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