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窗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x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孩子大都住阁楼上,雕花木窗就嵌在东西向的墙上,做工不算精致,但形式感极好,外框方,内框圆,雕花的背面有一块可推拉的挡板。
  木窗的框上挂一只小竹筒,是我插花的花器。我自幼爱花爱草,父亲一味宠溺,特意给我做了两个小小的竹筒作花器,床头挂一个,窗上挂一个。暮春,露水清明,蔷薇昨夜里又新开了好些。起个大早,拿把剪子剪下数枝,把大叶子全数摘去,只留下小叶子,使花枝看上去明净疏朗。将小竹筒灌满冷水,把花枝高高低低插进去。古旧的雕花木窗,因了淡青的竹筒和纤扬欲飞的蔷薇,有一种禅意的美感。迎春与连翘也美,花枝柔长窈窕,衬着褐黑的木窗,更是好看。我在窗下的小书桌写作业,记生字,背课文,做枯燥的算术题,还有绕许多弯子的应用题……花瓣落在小书桌上,还存着一点淡淡香气。
  最动人的时光是春日的下午。小寐方醒,阳光已斜着将院墙与花木拉出阴影,而那些逆光的枝叶,将柔和的反光映入雕花窗。待窗外树梢上晚照的余光一点一点地瘦下去了,暮色就涨了上来,半是如滴了墨汁一般透出黑意,半是幻紫流金的晚霞,恍如在脚下铺开了长长一条七彩弹花织锦。夜色一点点隐起烟火尘世的喧嚣,几点流萤,在指甲花和胭脂红之间飞舞明灭,偶尔从窗外飞入,袅袅地舞着光亮,飞得累了,便栖在墙壁上,一闪一闪地娇喘。唧唧的虫鸣和带着草木气息的风透窗而入,雕花窗将月色格成不规则的银箔,方的、圆的、大的、小的,有的印在床上,有的飘落地上、桌上,有的贴在脸上。
  窗下有棵老柚树,开花时,香气强大而浓郁,如同浓雾,一阵阵透过雕花窗涌进,笼罩住一切。剪数枝插在床头竹筒里,放下纱帐,把花香笼在小小的帐里。浸在花香中睡到半夜醒来,感觉自己也能凉凉地散发出馥郁的香气。《浮生六记》里的芸娘说:“花有君子香和小人香,君子香清而远,小人香浓而烈。”若此说来,柚子花的香大概算不上君子了。
  雕花窗的挡板上,原先贴的是我刚学剪纸时剪的花花草草,笨笨的、拙拙的,那些花草,通常只有两片叶子,一茎粗干,一朵花瓣呈锯齿状的花。后来买了一幅油画贴上,是插在小花瓶中的菊。构图极其简单,花、茎、叶和小花瓶,仅仅使用了三种颜色。开花的枝上,只有两个花蕾,数一数叶子,总共才九片,笼罩在一片冷蓝色里。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人和事都像空中的浮云,飘过来,浮过去,而那枝淡菊依然恬静地开在那儿。雕花窗镂空一层椭圆花边,里中刻有古裝的一男一女。女的头发斜插一支坠着珠子的钗,侧身立在一棵树下,像在倾听。男的书生模样,隔墙跪坐一花园中,案上一炉香,微微侧着头,专注地弹琴。
  窗里窗外,我一直看不懂什么典故、什么故事。直到后来,读到《西厢记》“听琴”的一幕,才明白自己一直住在美丽故事中。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学龄前的我,随母亲生活在林场工区。  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发起高烧、说起了胡话,母亲没有常备药,工区内也没有医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在那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林场工区宿舍里,三更半夜的,无助的母亲就一直在床边换毛巾给我敷额头,直到天亮。  白色的门,不,应该是白色的光从门的间隙透过来。  为什么有光透入,屋子里还是一片漆黑呢?我好像悬浮在一片黑暗中,想坐起来怎么也无法做到。有人的
期刊
这个题目,也许有人看了会笑。笑什么,吃顿饱饭还是梦?是真的。饱餐一顿行,但顿顿饱餐却只是年少时的梦,更不要说吃好了。尤其在四十年前,我们五十岁左右的人更深有体会,因为我们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亲历者、见证者,受益着,也幸福着。  1978年,我16岁。在灵石老家段纯镇九年制高中上学。那时,农村还是公社制、集体化。村里有大队、小队,集体生产,集体劳动,集体按人口、劳动工分分配粮食、蔬菜等。我家共7口人,
期刊
已是初冬,阳光略显稀薄,天地之间的色泽变得清冷起来。原先层层叠叠的绿植,如今全隐退去了。开着车,缓缓向前,窗外的树往后退,旷野、村庄、河流也往后退。我开车并不快,少半是因为技术,大半是一路移动的风景。那些从车窗外掠过的景色,时时润着我的眼眸:一湾浅滩,几丛芦花,一棵柿树,三两只白鹭,在疏淡的冬季,苍茫而辽远。想起王维的诗“漠漠水田飞白鹭”,这样的画面放在初冬的旷野上,同样适合,远瞧近观都恰似一幅淡
期刊
清明节,是祭祀先人的日子。我们准备去坟茔祭祀岳父母。昨天,儿子找到在林场上班的朋友,要来了30棵松树苗,又买了鲜花,给岳父母送上鲜花的同时,还要在坟茔周围栽上树。  岳父母的坟茔在离县城50公里外的乡下,在他们生前居住的村子西南边的山坡下,二老躺在那里已经27年了。头些年因为路途比较远,乘坐客车不能直接到达,去祭祀他们的时候很少,只是通过别样方法对他们表示了怀念。近两年,儿子买了车,方便了,我们去
期刊
四百多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间,曾为太仆寺少卿的徐泰时,因得罪了权贵,而被罢官回到苏州,回家后不久,便修建了东、西花园,而东园就是留园的前身。到了清代嘉庆年间,曾任广西左江兵备道的吴县东山人刘恕,辞官回家后,買下了渐废的东园,以故园改筑,并取“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之意,将园名变为“寒碧山庄”。可因主人姓刘,人们还是以“刘园”或“刘家花园”称之。  直至清代同治年间,园主更换,常州人盛康便又购得,重新扩建
期刊
民以食为天,民以居为安,穿衣遮羞是人们有尊严生活的必要需求。在家乡流传甚广的俗话“穿海州吃板浦”,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说明这两个地方有鲜明特色,在老百姓的心中占有一定分量。  我对于海州的初步认知来自家庭的说教。我的曾祖父在清末民初以渡船为生,经常摆渡客来客往穿梭于沭阳沭河与海州大浦等地,感受过昔日海州的繁华,他也曾经沉迷于海州的灯红酒绿,逐渐染上赌博的恶习,致使他日夜操劳所赚的辛苦钱付之东流。
期刊
在梧桐草堂的清晨醒来的时候,我听到了院子外面清脆的鸟叫声。之后有几个遥远的脚步声,大概是去观景台看日出的年轻人回来了。  我们在一起召开改稿会。5天,15个年轻作者,9个辅导老师。上午,辅导老師针对自己辅导的学员就作品进行交流,下午是每个辅导老师作的关于文学的讲座。当然,有时候几个作者会汇聚在一个老师的周围,各自把自己写作中的困惑和疑问讲出来。我门口的几个小圆茶几旁的椅子从它们原有的位置中打乱了秩
期刊
茅草屋的前面有个小天井,小天井靠猪圈那头,有一棵椿芽树,爷爷对我说:“椿芽树是你婆婆栽的。”  猪圈一侧,有个竹笆门,门外有一棵毛疙瘩桃子树,婆婆对我说:“那是白花桃,是你爷爷栽的。”  椿芽树年年都要长椿芽。椿芽树很高,三四月份的时候,婆婆叫爷爷:“老头子,椿芽树发芽芽了,快把你那个竹竿钩钩拿来,把椿芽钩一些下来。”  爷爷早有准备,婆婆刚刚说完,一根竹竿就从茅草屋里伸了出来。  我们这里是蔬菜
期刊
当母亲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才突然想起,我都已经好几年没回家过节了。虽离家只有几十公里,但因为忙于工作,总是忘记回家过节,这说起来有些惭愧。  一路风尘,我又踏上了回家的路。  故乡的变化真大!以前的瓦房全都变成了现在最流行的黔西北民居房,原来的黄土坝子变成了水泥坝子,土路变成了水泥“串户路”。这时,从邻居家门口跑来几个孩子,他们有的叫我“大叔”,有的叫我“伯伯”,但我一个也不認识。  走进屋里,我很
期刊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从课本上知道海峡那边有一个宝岛,名叫“台湾”,总盼望有一天能亲自到那里去看看,赏赏它的秀美风光,品品它的特色文化。近些年随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机会终于来了!  那是1995年初夏时节,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大型古装黄梅戏《苏东坡》应邀赴台展演,我有幸走进美丽的宝岛台湾。  随着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大型古装黄梅戏《苏东坡》在宝岛台湾的成功展演,使得夏季本来就是旅游淡季的台湾岛骤然刮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