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城南旧事》真实地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及生活在那里的老百姓的悲欢离合。导演在对生活片段进行恰当剪裁的同时,也注重环境、人物、审美意境的渗透和交融,从而创造出这部经典的怀旧影片。民俗风情的诗意地展现在此呈现出多方面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民俗;意象;环境;人物;审美意境
1960年,林海音在祖国台湾以回忆录的方式写下了儿童诗化小说《城南旧事》,清新质朴,意味深长,“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弥漫纸面。1983年,第四代导演吴贻弓将这本散文化的小说搬上了影幕,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电影版的《城南旧事》虽对原著稍作修改,但是它简约写意化的叙述风格及含蓄空灵的审美意境与原著达到了完美的融合,缅怀童年的心情和悠久旷远的乡愁情思也更理想更诗意地表现了出来。
电影《城南旧事》以一个儿童的稚嫩的眼光,观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南的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电影由三个故事连缀而成,惠安馆的秀珍,日日思念着自己的孩子和情人。因为未婚先育,为当时所有的人不耻。但在“我”的眼中,她是“我”的亲爱的朋友。空院子的小偷,善良忠厚,喜欢“我”信任“我”,但他因为贫困,偷别人的东西,人都骂他唾弃他。可在“我”的眼中,他是一个忠厚慈善的兄长。善良、能干的宋妈为了挣钱养家,撇下年幼的孩子,给英子家当奶妈。她满怀着对远方骨肉的深深的思念,可最后也没有逃脱儿死女散的不幸命运。
这一切在一个儿童的眼中都是不可理解的,正如她所说:“我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分不清蓝天和大海。”真与假、善与恶、好与坏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有当初的一幕幕悲剧才是真的。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却永远地保留了下来。每个人都经历过懵懵懂懂无忧无虑的童年,可林海音的童年中那些离别悲伤的故事使童年那份情愫意味深长。移居台湾的她,思乡日切,童年的记忆随着岁月的流逝成为永远的回忆,而对大陆的传统文化的眷念成了她今后的归一。所以,当回忆过往的时候,她并无意评判事件的是是非非,而是以一颗宽容怜悯之心,寻找童年和生命的根。
一
文学用文字来描写,影视艺术用画面来表现。在电影《城南旧事》中,民俗风情融入进影像语言,形成了一幅幅生动优美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征的风俗画。它们不仅反映了20世纪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展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而且拓展了影视的审美空间,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
在影片中,大片的风俗民情缓缓地映入眼帘,流露出温馨的生活气息。如北京城南的胡同、四合院、西厢房的小油鸡、廊檐下的缸盖、墙上的胖娃娃、破旧的窗紙、跨院里的小屋、高大的骆驼、瘦小的毛驴等。这些饱含着历史神韵的风物本身就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心灵故事,传统的文化及一个民族的性情就生长在其中。
电影中发生的三个故事,很简单。但是三个故事的语言却非常丰富。导演用景象来说话,他在每一个故事中都安排了几个特别的物象。它们属于民俗生活的范畴,已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影片起始,高大魁梧的骆驼行走在熙攘的人群中,分外地引人注目。它们大大的嘴巴,咀嚼着干草,引起英子的兴趣。骆驼大伙儿长着双峰,性格温顺,吃苦耐劳。在汉时通西域,唐时走丝绸都立过汗马功劳,留下它们的足迹。可那是在西北,在北京骆驼作为交通工具从元大都修建算起到上个世纪50年代骆驼从交通工具中退出,算来骆驼在北京工作了将近700年,可见劳苦功高。早年官家养骆驼是为了运输托物资,而在京南养骆驼户是为了靠骆驼搞运输拉脚挣钱养家糊口。城里人要建房,修房驼户就拉骆驼送石灰,木材,砖。要吃饭,取暖就送京西的煤炭,柴草。凡是城里需要的用品都要靠骆驼运到指定地界儿,运到城里满足销费。只有这样驼户才有第二年的生活来源。那时,北京城是城门早开晚闭。人们的习惯也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早上瞧着满载的驼队已早早来到城外等着进城送货,后半晌儿卸完货的驼队又在夕阳下出城沿着城墙,缓缓的踏上归途。这是一种何等的景象啊!那人,那驼是欢欣,是喜悦,还是艰辛,哀愁,喜、怒、爱、乐真是一言难尽。
秀珍门口的那口辘轳井,在影片中也是重要的一景。茅屋下,圆圆的井口,方方的石板池给我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吃苦耐劳的人们推着吱吱呀呀的木车,哼着欢快的曲子,在井边聊着天,打出清冽的水。那时候有一句俗语:“有水必有井,胡同随井走。”可见,昔日的京城百姓与水井有着亲密的关系。井象征着财富,密切关系着百姓的生活。电影中,导演用空镜头指向了圆圆的井口,既是抒情,也是叙事,它指涉了一个意蕴深厚的空间,耐人寻味。童年时的英子常常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井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宋妈还教育她不要到井边贪玩。我们小的时候,大多也有过到井边玩的经历。我们怀着稚嫩的好奇,像神秘的井里投入几颗石子,然后竖着耳朵听石子落入井底的响声,然后一溜烟地跑走。这是多么令人怀念的情景啊!我想,调皮大胆的小英子也应该有过类似的经历吧。怎么不令人难忘呢!导演能抓住井以景语写情语,也就抓住了童年的心灵和记忆。
在英子家门口的那个神秘的空草地里,她认识了那个小偷。它断壁残垣,杂草丛生,脏兮兮的,无人踏入。然而,大胆的英子在替小伙伴捡球时,看见一个厚嘴唇的男人蹲在空院子里的一棵苍老的大槐树下。我和他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无人置足的草地里。“我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分不清大海和蓝天”,可我记住了那片空草地。草地无言,萧瑟的秋风讲述着欢乐和悲哀,无奈和希望。在那里,小偷和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故事从一个童年的单纯的眼光里透析出真正的生活的酸辛和悲哀。每一个观者再也无心像当年的街头的人们那样对小偷指责、谩骂,而是怀着同情怜悯之心看待这个善良贫穷的小伙子,这也正是林海音向观者传递出的宽容和博爱吧!
每个人的童年若离开了歌谣那该是多么乏味啊。轻快活泼、朗朗上口的歌谣,为儿童们喜欢。歌谣或民谣虽然很简单,却传载着童年的纯真快乐。林海音从童年的歌声中寻索着连绵的流年神韵。在影片中,歌谣民谣贯穿着一个个故事,它将童年的碎片串起,如串起粒粒珍珠,使童年的生活闪着五彩的光。英子多次得意地诵读《我们看海去》这篇课文:“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到海面照到船头。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多么自信光明,充满希望!在院子的槐树下,宋妈哼着串串民谣,欢喜地等待着丈夫把儿子带来:“槐树槐,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姑娘都来到,就差我的姑娘还没来;说着说着就来了,骑着驴,打着伞,光着屁股挽着髻……”可结果等来的却是儿死女散的消息,这给宋妈带来了不尽的伤痛,使她的命运显得更加悲惨。李叔同的《骊歌》在整个剧情中反复吟唱,使伤离别成了一曲不绝的旋律。“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优美恬淡的诗词,配着哀婉的旋律,把离别的惆怅和无奈的氛围渲染的淋漓尽致。此外,街市上的叫卖声、走街串巷的“磨剪子菜刀”声等,具有纯正的京腔京韵,林海音从京城原汁原味的腔调中追寻那久逝了的文化况味,也流泻出对传统文化不胜今昔的惆怅和喟叹。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作家林海音的生命体验之初开掘的文化深蕴,一己悲欢和广袤时空的交融使悠久的文化触染上生命体温,使由民俗民风引发的文化乡愁与作家生命存在息息相关。
二
民俗化的文艺作品的独特魅力还体现在环境与人物的关系上。环绕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和人物在审美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城南旧事》中,民俗的实境要大于人物主体意识的虚境,具体表现在主体意识力量难以超越民俗环境,人物的活动往往受到客观民俗环境的支配,进而成为适应民俗环境、沉湎于期间的民俗化的人。
《惠安馆》中美丽纯情的姑娘秀珍痴痴地思念着那个一去不复返的男人,刚出生的女儿被抛到城外,她因此成为疯子。然而她是真疯还是假疯?在纯真的孩子的眼里,她让“我”喜欢,但她却遭到父母和街邻谩骂和唾弃。秀珍所承受的不仅有不尽的思念的煎熬,还有压在她肩头的沉重的民俗观念。结果她只有逃避,可终究也得不到这个社会的温暖和宽恕。
《我们看海去》中,偷儿的遭遇也足以让人为之掬一捧同情的泪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都无意分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世世代代痛恨偷东西的人。但是在一个社会动荡、秩序松弛的年代,贫困的百姓饥寒交迫,艰难处世。如果仍然固守封建道德伦理而缺乏必要的同情和怜悯,徒有虚表,这不正是孔子所说的“德贼”么?小偷儿不仅质朴善良,他还向英子传递着“忠悌”“孝义”的美德,他对上小学的弟弟的情谊和期望深深地打动了她,也鼓励着她。在小偷被捕时,英子捏着妈妈的衣角,躲在她的身后,看着小偷被警察捉去。小偷走过她身旁时,深深地忘了她一眼,然后离去。这两个交接的眼神,一个是尚未长成的天真聪明的小姑娘,一个是年纪轻轻却饱受着生活的艰辛和无奈的小伙子。导演在捕捉着一种怎样的意味,使这一场景如此地动人心魄?
《驴打滚兒》中宋妈在三部曲中都有出现。她是“我”亲爱的奶妈,在“我”家悉心照料着“我”的生活,她早已成为“我”家的不可缺少的一员。她是一位传统的中国劳动妇女:善良、忠厚、勤劳,同时也喜欢看热闹、爱说别人闲话。她更是一个集妇女之大不幸于一身的苦难形象。她有着不幸的婚姻,经常被丈夫拳脚相向,贫困的她不得已暂别骨肉,到城里帮佣,谁知这一去却永远地作别了儿女。
环境塑造着人物,促使着人物去行动,人也可以改变环境,挣脱环境的压抑和束缚,掌握自身的命运。但在本片中三个悲剧性的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无力抗拒造成他们悲剧性命运的环境,无论在民俗观念、道德伦理或社会的经济条件上,他们唯有顺服忍受,才不至于被抛弃,否则唯有悲剧发生。而若一味地承受容忍,则又极易造成那种奴性。旷世的悠久和绵长让我们在熟悉的悲剧面前叹息、沉思!英子童年的亲人朋友一个个地离她而去,最后慈祥的爸爸也和她永别了。从此英子也告别无忧无虑的童年,开始面对生活的艰辛。
三
散文化电影《城南旧事》是纪实和美的结合。导演在选取景物和生活片段时都是围绕着“离别”和“乡愁”这两个总意识为核心的。影片不仅真实,具有较强的纪实风格,而且如画般的画面又赋予了本片如诗般的意境。中国古典美学是一种写意美学,中国画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写意性,超出象外,得其环中,情景交融,气韵流动。电影《城南旧事》就是一部写意的影片,“一切景语皆情语”,那里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是人物心境的投射和物化。此外,这部影片在展示老北京的民俗风情的时候,在叙事和视听上都努力地营造一种对童年往事的怀恋、对朦胧成长的感伤追忆的情调和情绪。片中展现的城墙、骆驼、辘轳井、水车、秋千、小油鸡、雨中的屋檐、校园都是浸过童年生活的情感意象,也许唯有童年的生活最富有诗意。影片的视听形象的构成是舒缓的,较少出现跳跃和近景,而较多地采用长镜头、重复镜头与停顿镜头,以营造一唱三叹的抒情意味。如影片的前半部分,秀珍对英子讲自己的故事、英子与妞儿一起荡秋千、喂小鸡等段落,镜头不动声色地表现人物之间自然的情愫和故事中蕴含的淡淡哀伤。影片多次借用长镜头后的大停顿来造成一种节奏上的重复,比如秀珍给英子染指甲一节的结尾镜头;小偷被抓后英子在教室里发呆的镜头;宋妈听到孩子死后在厨房里木然发呆的镜头;以及英子去医院探望父亲,父女默默对视的镜头等等。影片以此构成了情节之外的统一的节奏感,使观众始终沉浸于一种特定的情绪氛围之中。
民俗民风是母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而然地要受到乡愁文学创作者的关注。文学在追踪传统的思想道德精义的同时,也追忆着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文化。民俗化的文艺作品在认识时代和社会的本质,揭示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及审美意境的塑造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在研究民俗化的文艺作品的时候,应该多方面地透视民俗风情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民俗;意象;环境;人物;审美意境
1960年,林海音在祖国台湾以回忆录的方式写下了儿童诗化小说《城南旧事》,清新质朴,意味深长,“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弥漫纸面。1983年,第四代导演吴贻弓将这本散文化的小说搬上了影幕,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电影版的《城南旧事》虽对原著稍作修改,但是它简约写意化的叙述风格及含蓄空灵的审美意境与原著达到了完美的融合,缅怀童年的心情和悠久旷远的乡愁情思也更理想更诗意地表现了出来。
电影《城南旧事》以一个儿童的稚嫩的眼光,观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南的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电影由三个故事连缀而成,惠安馆的秀珍,日日思念着自己的孩子和情人。因为未婚先育,为当时所有的人不耻。但在“我”的眼中,她是“我”的亲爱的朋友。空院子的小偷,善良忠厚,喜欢“我”信任“我”,但他因为贫困,偷别人的东西,人都骂他唾弃他。可在“我”的眼中,他是一个忠厚慈善的兄长。善良、能干的宋妈为了挣钱养家,撇下年幼的孩子,给英子家当奶妈。她满怀着对远方骨肉的深深的思念,可最后也没有逃脱儿死女散的不幸命运。
这一切在一个儿童的眼中都是不可理解的,正如她所说:“我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分不清蓝天和大海。”真与假、善与恶、好与坏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有当初的一幕幕悲剧才是真的。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却永远地保留了下来。每个人都经历过懵懵懂懂无忧无虑的童年,可林海音的童年中那些离别悲伤的故事使童年那份情愫意味深长。移居台湾的她,思乡日切,童年的记忆随着岁月的流逝成为永远的回忆,而对大陆的传统文化的眷念成了她今后的归一。所以,当回忆过往的时候,她并无意评判事件的是是非非,而是以一颗宽容怜悯之心,寻找童年和生命的根。
一
文学用文字来描写,影视艺术用画面来表现。在电影《城南旧事》中,民俗风情融入进影像语言,形成了一幅幅生动优美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征的风俗画。它们不仅反映了20世纪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展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而且拓展了影视的审美空间,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
在影片中,大片的风俗民情缓缓地映入眼帘,流露出温馨的生活气息。如北京城南的胡同、四合院、西厢房的小油鸡、廊檐下的缸盖、墙上的胖娃娃、破旧的窗紙、跨院里的小屋、高大的骆驼、瘦小的毛驴等。这些饱含着历史神韵的风物本身就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心灵故事,传统的文化及一个民族的性情就生长在其中。
电影中发生的三个故事,很简单。但是三个故事的语言却非常丰富。导演用景象来说话,他在每一个故事中都安排了几个特别的物象。它们属于民俗生活的范畴,已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影片起始,高大魁梧的骆驼行走在熙攘的人群中,分外地引人注目。它们大大的嘴巴,咀嚼着干草,引起英子的兴趣。骆驼大伙儿长着双峰,性格温顺,吃苦耐劳。在汉时通西域,唐时走丝绸都立过汗马功劳,留下它们的足迹。可那是在西北,在北京骆驼作为交通工具从元大都修建算起到上个世纪50年代骆驼从交通工具中退出,算来骆驼在北京工作了将近700年,可见劳苦功高。早年官家养骆驼是为了运输托物资,而在京南养骆驼户是为了靠骆驼搞运输拉脚挣钱养家糊口。城里人要建房,修房驼户就拉骆驼送石灰,木材,砖。要吃饭,取暖就送京西的煤炭,柴草。凡是城里需要的用品都要靠骆驼运到指定地界儿,运到城里满足销费。只有这样驼户才有第二年的生活来源。那时,北京城是城门早开晚闭。人们的习惯也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早上瞧着满载的驼队已早早来到城外等着进城送货,后半晌儿卸完货的驼队又在夕阳下出城沿着城墙,缓缓的踏上归途。这是一种何等的景象啊!那人,那驼是欢欣,是喜悦,还是艰辛,哀愁,喜、怒、爱、乐真是一言难尽。
秀珍门口的那口辘轳井,在影片中也是重要的一景。茅屋下,圆圆的井口,方方的石板池给我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吃苦耐劳的人们推着吱吱呀呀的木车,哼着欢快的曲子,在井边聊着天,打出清冽的水。那时候有一句俗语:“有水必有井,胡同随井走。”可见,昔日的京城百姓与水井有着亲密的关系。井象征着财富,密切关系着百姓的生活。电影中,导演用空镜头指向了圆圆的井口,既是抒情,也是叙事,它指涉了一个意蕴深厚的空间,耐人寻味。童年时的英子常常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井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宋妈还教育她不要到井边贪玩。我们小的时候,大多也有过到井边玩的经历。我们怀着稚嫩的好奇,像神秘的井里投入几颗石子,然后竖着耳朵听石子落入井底的响声,然后一溜烟地跑走。这是多么令人怀念的情景啊!我想,调皮大胆的小英子也应该有过类似的经历吧。怎么不令人难忘呢!导演能抓住井以景语写情语,也就抓住了童年的心灵和记忆。
在英子家门口的那个神秘的空草地里,她认识了那个小偷。它断壁残垣,杂草丛生,脏兮兮的,无人踏入。然而,大胆的英子在替小伙伴捡球时,看见一个厚嘴唇的男人蹲在空院子里的一棵苍老的大槐树下。我和他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无人置足的草地里。“我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分不清大海和蓝天”,可我记住了那片空草地。草地无言,萧瑟的秋风讲述着欢乐和悲哀,无奈和希望。在那里,小偷和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故事从一个童年的单纯的眼光里透析出真正的生活的酸辛和悲哀。每一个观者再也无心像当年的街头的人们那样对小偷指责、谩骂,而是怀着同情怜悯之心看待这个善良贫穷的小伙子,这也正是林海音向观者传递出的宽容和博爱吧!
每个人的童年若离开了歌谣那该是多么乏味啊。轻快活泼、朗朗上口的歌谣,为儿童们喜欢。歌谣或民谣虽然很简单,却传载着童年的纯真快乐。林海音从童年的歌声中寻索着连绵的流年神韵。在影片中,歌谣民谣贯穿着一个个故事,它将童年的碎片串起,如串起粒粒珍珠,使童年的生活闪着五彩的光。英子多次得意地诵读《我们看海去》这篇课文:“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到海面照到船头。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多么自信光明,充满希望!在院子的槐树下,宋妈哼着串串民谣,欢喜地等待着丈夫把儿子带来:“槐树槐,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姑娘都来到,就差我的姑娘还没来;说着说着就来了,骑着驴,打着伞,光着屁股挽着髻……”可结果等来的却是儿死女散的消息,这给宋妈带来了不尽的伤痛,使她的命运显得更加悲惨。李叔同的《骊歌》在整个剧情中反复吟唱,使伤离别成了一曲不绝的旋律。“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优美恬淡的诗词,配着哀婉的旋律,把离别的惆怅和无奈的氛围渲染的淋漓尽致。此外,街市上的叫卖声、走街串巷的“磨剪子菜刀”声等,具有纯正的京腔京韵,林海音从京城原汁原味的腔调中追寻那久逝了的文化况味,也流泻出对传统文化不胜今昔的惆怅和喟叹。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作家林海音的生命体验之初开掘的文化深蕴,一己悲欢和广袤时空的交融使悠久的文化触染上生命体温,使由民俗民风引发的文化乡愁与作家生命存在息息相关。
二
民俗化的文艺作品的独特魅力还体现在环境与人物的关系上。环绕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和人物在审美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城南旧事》中,民俗的实境要大于人物主体意识的虚境,具体表现在主体意识力量难以超越民俗环境,人物的活动往往受到客观民俗环境的支配,进而成为适应民俗环境、沉湎于期间的民俗化的人。
《惠安馆》中美丽纯情的姑娘秀珍痴痴地思念着那个一去不复返的男人,刚出生的女儿被抛到城外,她因此成为疯子。然而她是真疯还是假疯?在纯真的孩子的眼里,她让“我”喜欢,但她却遭到父母和街邻谩骂和唾弃。秀珍所承受的不仅有不尽的思念的煎熬,还有压在她肩头的沉重的民俗观念。结果她只有逃避,可终究也得不到这个社会的温暖和宽恕。
《我们看海去》中,偷儿的遭遇也足以让人为之掬一捧同情的泪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都无意分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世世代代痛恨偷东西的人。但是在一个社会动荡、秩序松弛的年代,贫困的百姓饥寒交迫,艰难处世。如果仍然固守封建道德伦理而缺乏必要的同情和怜悯,徒有虚表,这不正是孔子所说的“德贼”么?小偷儿不仅质朴善良,他还向英子传递着“忠悌”“孝义”的美德,他对上小学的弟弟的情谊和期望深深地打动了她,也鼓励着她。在小偷被捕时,英子捏着妈妈的衣角,躲在她的身后,看着小偷被警察捉去。小偷走过她身旁时,深深地忘了她一眼,然后离去。这两个交接的眼神,一个是尚未长成的天真聪明的小姑娘,一个是年纪轻轻却饱受着生活的艰辛和无奈的小伙子。导演在捕捉着一种怎样的意味,使这一场景如此地动人心魄?
《驴打滚兒》中宋妈在三部曲中都有出现。她是“我”亲爱的奶妈,在“我”家悉心照料着“我”的生活,她早已成为“我”家的不可缺少的一员。她是一位传统的中国劳动妇女:善良、忠厚、勤劳,同时也喜欢看热闹、爱说别人闲话。她更是一个集妇女之大不幸于一身的苦难形象。她有着不幸的婚姻,经常被丈夫拳脚相向,贫困的她不得已暂别骨肉,到城里帮佣,谁知这一去却永远地作别了儿女。
环境塑造着人物,促使着人物去行动,人也可以改变环境,挣脱环境的压抑和束缚,掌握自身的命运。但在本片中三个悲剧性的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无力抗拒造成他们悲剧性命运的环境,无论在民俗观念、道德伦理或社会的经济条件上,他们唯有顺服忍受,才不至于被抛弃,否则唯有悲剧发生。而若一味地承受容忍,则又极易造成那种奴性。旷世的悠久和绵长让我们在熟悉的悲剧面前叹息、沉思!英子童年的亲人朋友一个个地离她而去,最后慈祥的爸爸也和她永别了。从此英子也告别无忧无虑的童年,开始面对生活的艰辛。
三
散文化电影《城南旧事》是纪实和美的结合。导演在选取景物和生活片段时都是围绕着“离别”和“乡愁”这两个总意识为核心的。影片不仅真实,具有较强的纪实风格,而且如画般的画面又赋予了本片如诗般的意境。中国古典美学是一种写意美学,中国画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写意性,超出象外,得其环中,情景交融,气韵流动。电影《城南旧事》就是一部写意的影片,“一切景语皆情语”,那里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是人物心境的投射和物化。此外,这部影片在展示老北京的民俗风情的时候,在叙事和视听上都努力地营造一种对童年往事的怀恋、对朦胧成长的感伤追忆的情调和情绪。片中展现的城墙、骆驼、辘轳井、水车、秋千、小油鸡、雨中的屋檐、校园都是浸过童年生活的情感意象,也许唯有童年的生活最富有诗意。影片的视听形象的构成是舒缓的,较少出现跳跃和近景,而较多地采用长镜头、重复镜头与停顿镜头,以营造一唱三叹的抒情意味。如影片的前半部分,秀珍对英子讲自己的故事、英子与妞儿一起荡秋千、喂小鸡等段落,镜头不动声色地表现人物之间自然的情愫和故事中蕴含的淡淡哀伤。影片多次借用长镜头后的大停顿来造成一种节奏上的重复,比如秀珍给英子染指甲一节的结尾镜头;小偷被抓后英子在教室里发呆的镜头;宋妈听到孩子死后在厨房里木然发呆的镜头;以及英子去医院探望父亲,父女默默对视的镜头等等。影片以此构成了情节之外的统一的节奏感,使观众始终沉浸于一种特定的情绪氛围之中。
民俗民风是母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而然地要受到乡愁文学创作者的关注。文学在追踪传统的思想道德精义的同时,也追忆着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文化。民俗化的文艺作品在认识时代和社会的本质,揭示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及审美意境的塑造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在研究民俗化的文艺作品的时候,应该多方面地透视民俗风情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