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塔·哈丽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m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姓名
  对有些人来说,名字决定了命运。当她叫马格丽莎·赫特雷达·泽勒的时候,只是一个喜欢空想的高傲小女孩,而1895年7月11日与鲁道夫·利奥德的婚姻带来的除了“利奥德夫人”这个名字外,还有酗酒丈夫的殴打和丧子之痛。1903年,她离开丈夫来到巴黎,以“麦克劳德夫人”的化名混迹于欢场,很快,她灼热的艳舞以及东方风情的表演便赢得了一个流传后世的名字——“玛塔·哈丽”——而这一名字又取自深深陷入其美艳当中的美术收藏家吉梅,在梵语中意为“神之母”,也可译作“黎明的眼睛”。从此,她在舞台上如日中天,像神之母一样诞育出一段绝艳神话。
  外号
  除了她出生时的名字和后来随的夫姓以外,她的其他名字“麦克劳德夫人”、“玛塔·哈丽”等都可以算得上是外号,而每个外号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谜,而这个谜又为她带来了更多的别名:她是在希律王面前一面曼舞一面脱去身上薄纱的“莎乐美”,又是如黎明般粉嫩的“维纳斯”,她是狂舞的印度迦莉女神,带来幻觉和欲望。她的最后一个外号是在1917年——那时她即将因为间谍罪而被处死,她被称为“妖妇”。
  意味深长的是,“玛塔·哈丽”的绰号也落在了另一个女人的身上——川岛芳子,最终和玛塔·哈丽一样殊途同归——“玛塔·哈丽”注定是一顶浸透了死亡之美的桂冠。
  星座
  一个如此妖冶放浪的女人怎会与狮子相提并论?但出生于1876年8月7日的玛塔就是狮子座。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她确实冠绝欲林,很少有人不臣服在她的美艳之下,她高傲、热情,是社交界的狮子,张开双臂吞食每一个投入她温柔乡中的猎物。
  出生地
  如果我们相信玛塔自己的说法,她出生在爪哇的一座神庙里,母亲是个神妓,生下她不久便撒手人寰。大概因为没有DNA检测的缘故,她的“父亲们”包括神庙里的所有僧侣以及朝拜的男性香客。但是她的“正牌父亲”则提供了另外一个版本:她生于弗里斯兰省的吕伐登小城,一个“分不清陆地和海洋的地方,涨潮时居民像个船夫,退潮时就像个遭了难的水手”。现在玛塔·哈丽的老房子仍在,似乎是为了与她编造的身份相配,附近的旅馆取名为“南洋饭店”。
  职业
  风骚的舞者,拙劣的间谍。《莎乐美》令无数观众魂销,如果她一直将自己奉献给舞蹈之神或者是维纳斯,她也许会成为和纯真舞者邓肯分庭抗礼的艳舞之王。但她却选择了在一战期间同时充当德、法两国双面间谍这个更具刺激性的工作。不过,与她带回的情报相比,她获取情报的方式更为刺激。
  私生活
  “放荡”这个词用在玛塔·哈丽的私生活上是一个褒义词,她毫不掩饰自己在生活上的奢靡无度,情人数不胜数。她的第一次是15岁时在莱顿的一所学校里,而对象则是一脸庄重的校长汉斯特拉先生。
  最崇拜的人
  她有无数的爱人,也有无数爱过的人,但是她崇拜的人也许只有她照镜子时看到的那个人。作为一名舞者,她确实崇拜说一不二的芭蕾舞无冕之王佳吉列夫,以至于在佳氏连续拒绝了她两次以后,她还愿意求着他再给她第三次机会。她一生中玩弄过无数阔佬的情感,但她真正爱着并为之付出感情的人,那位叫巴迪姆·德·马斯洛夫的帅气军官,却在她被捕前夕因害怕惹事很没绅士风度地抛弃了她。
  最讨厌的人
  她最讨厌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她的正牌丈夫鲁道夫·利奥德,这家伙会在一顿狂饮后对马格丽莎拳打脚踢,根据某些不怀好意的传言,他还咬掉了她的一个乳头;另一个就是那个判处她死刑的主审法官皮埃尔·波查顿,他拒绝听信任何分辩,只是一味迫她服罪。当然,玛塔绝对想不到的是,这位法官自有他的难言之隐,就在审判前不久,他的老婆居然红杏出墙了,这使这位法官对女人的痛恨到了病态的地步,正是这种病态使他作出了处死玛塔的判决。
  最喜欢的事
  对当时的小报记者来说,这位风尘女子最喜欢的事是穿衣服和脱衣服。在穿衣服方面,除了在舞台上华丽登场的那些戏装外,她会凭着一时兴起将香榭丽舍大街上所有的高档服装一网打尽,而在脱衣服方面,她显然将这一最简单的行为发展成了一门艺术。观众会目不转睛地猜测着她何时才会褪下一件衣服,而对她自己来说,那是永远也脱不完的。当她因裸体有伤风化罪被提起诉讼时,她很不屑地答道:“我不是还戴着胸罩吗?”
  最讨厌的事
  她卑微的出身和早年受过的冷遇一直是她所竭力逃避的,为此她编造了一系列的谎言来掩饰这一切。她的传奇故事除了母亲是神妓、父亲是僧侣以外,还包括:她曾被一个土邦王公包养,享受公主一样的待遇;一个西班牙斗牛士向她求爱不得,最后自戕;她还是俄国贵族、男爵夫人、德国皇太子的情妇……她最讨厌的事就是有人戳穿这一切谎言,尤其是在判处她间谍罪的法庭上。
  真实比电影更离奇,对玛塔·哈丽来说,这句话可谓名符其实。她活在自己和他人的谎言编织的迷雾中,她的身世、她的艳舞、她的双重间谍生涯以及她被枪决的那一刻给了无数人以狂野的遐想,以致后世的作者在动笔时都心脏狂跳不已。
  尽管以女间谍的身份流传后世,但她的活动其实相当拙劣。在舞场和情场,她都游刃有余,但她却选择投身政治这片险恶的海域,最终,她成了德、法情报部门的一枚棋子。
  她的遗产除了那些香艳荒唐的传说外,还有她的成名作《莎乐美》。这出戏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曼妙的舞步中一件件脱下身上的七层薄纱,所以它迅速成为各个三流戏院的保留剧目。二战期间,因为物资匮乏,脱下的薄纱全被观众偷走,购买新纱又价格高昂,玛塔·哈丽的遗产就这样在炮火中烟消云散了。而她唯一保留下的东西,就是那颗曾被无数人亲吻过的头颅——2000年从博物馆中不翼而飞,历史就是这样神秘莫测。
其他文献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西汉武帝时期,记载了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司马迁自己称它为《太史公书》,后来又有称为《太史公记》或《太史记》的,到了东汉末年,才被称为《史记》。  它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是西汉左冯翊夏阳(今天陕西韩城)人,出生于公元前145年,大约在公元前87年去世。司马迁说他生于史官世家,祖先在周代就担任周王室的史官,世世代代从事史
期刊
胡适既不是一个罗曼蒂克的人,也不是一个真正希冀举案齐眉的人,虽然他在留美的时候,写过一首诗给江冬秀,遐想他俩未来“我当授君读,君为我具酒”的画眉之乐。关于这点,敏感的杜威夫人就洞察到了。她在一封家信里说:  胡适回国以后就结婚了。他的妻子来自乡村、裹过小脚。他们说现在二十岁以下的女子都是天足了。尽管胡适才气纵横,但我不相信他会去教育他的妻子。  杜威夫人在另一封家信里,形容胡适是一个对家事三不管的
期刊
◆ 时间:2013年9月13日  ◆ 地点:北京清华附中B106教室  ◆ 人物:清华附中初二创新班学生  圆明”二字,“圆”指个人的品德圆满,“明”则意味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圆明园的中心名为“九洲清晏”,象征国家的统一,政权集中。东面的福海象征东海,西北角上全园最高土山名叫“紫碧山房”,从所处方位与紫、碧为名的含义,就是代表昆仑山。整个园林无异是宇宙的缩影。然而 150多年前的那场大火,将一切都化
期刊
今儿就从代表胜利的手势“V”开始吧。V是规的形状,用V转出来的轨迹是圆。规是圆规V的名称。  有没有直接显示圆规形象的字呢?  有。这个字是丫头的“丫”。  单字诞生较晚,但作为字符却很早,在甲骨文里就有。  丫,其实就是树叉,把两头削尖了就是个圆规。古人的圆规也有几种样式:如两个钉子一根绳,或两个钉子一根木条,或直接把矩反过来直接画。功能一样形状不一。后来人给这些画圆工具一个总的名称便是规。  
期刊
顾炎武在论及明代宗室时,曾说:这些人大都沉湎在富贵里,狂妄骄横,不知礼义,游手好闲,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名义上是天枝,实际上是“弃物”——也就是废物。这一针见血之论,活脱脱地勾画出明代宗藩的脸谱。堂堂明王朝的“龙子凤孙”“天枝玉叶”,成了一钱不值的废物,是发人深思的。  每个王朝的开国君主,都比较注意前朝覆亡的教训,从而采取新的措施,以确保天下长治久安。朱元璋认为,必须加强宗藩势力,洪武三年(13
期刊
作为钥匙的戒指  早在公元前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人们为了抵御外敌,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就已经开始使用钥匙。然而,除了这些本原性的用途,钥匙最初也是巫婆和女神等女性持有的物件。因为自古以来,钥匙就是家庭主妇权力的象征。另外,如同《圣经》所说的那样,钥匙还象征着基督的权威,基督曾经亲自将钥匙移交给彼得(Peter),罗马教皇也有将钥匙世代继承下去的规定。  在基督教形成以前,钥匙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
期刊
从茹毛饮血开始,直到火的发现以后,人类才开始进入熟食阶段,而盐作为一种调味品进入人类的生活,实际是较晚的事情。直至中国夏朝,盐还是一种仅限于贵族享受的奢侈品。到了商代,盐才为人们所了解,人们甚至用盐来治疗疾病,“以咸养脉”。周之后,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无盐则肿”。食盐作为烹饪的核心原料,《汉书》则称之为“食者之将”。  在传统农业社会,虽然大部分生产和生活资料都能自给自足,但盐却必须从外
期刊
姓名  “生”是辈字,“明”寓意为“聪明毓秀,洞察是非”;字季澧,“季”是因为排行第四,“澧”取自澧水——遵照父命,唐家后人的表字均取自湖南各大水系。  外号  唐生明生于豪绅世家。祖父是湘军将领;父亲唐承绪善于经营,富甲一方;长兄是独霸一方的军阀唐生智。唐生明正是在这枝繁叶茂的关系网下成长起来的。他从24岁起就肩负要职,但从未专心于公务,而是混迹于灯红酒绿之中。时人也从不称呼其职衔,而是称他为“
期刊
儿童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  国家塑造儿童,儿童也塑造国家。国家赋予儿童的意义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他们是未来、是希望,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  塑造了怎样的儿童,就塑造了这个国家怎样的未来。
期刊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这是治史者对历史最易产生的一种情愫。时间如沙般从指缝间流走,手掌中却难以留得分毫。历史最令人叹惋也最令人动容之处也正在于此。它的逝去是如此轻易,以致当你注意它时,它已化作前尘旧影,只余追摹慨叹的份了。遂事不谏,往事难还,历史之所以是历史,正因为我们无法当面对质,询其根由,只有在事后追味反思,揣度前因后果。  当交流失语的时候,理解也就开始了。恰如只有一句话画上了句号,我们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