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本刊采编团队前往江城,专访了主推城市创客教育的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雷刚,并共同探讨了创客教育的“武汉模式”。
《学校品牌管理》:您如何理解创客教育的出现与发展?它对人才的塑造与培养起着怎样的作用?
雷刚:社会做创客,是和“创业”相连的;学校做创客,是站在跨学科的角度来开启新的教与学方式。创客教育具有时代革命性。第一,创客教育弥补了现有的国家课程体系里学生“只动脑不动手”的不足,因为实施初衷就是为了“造物”;第二,创客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第三,技术门槛的降低、技术的普及,使创客教育走进学校教育成为了可能,甚至是一种必然;第四,创客教育让学生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科技,有利于信息意识和技术素养的培养;第五,创客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创新、实践、分享”,以小组、团队的形式来完成,可以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与团队意识、分工意识。第六,创客意识的培养,实现了跨学科学习的可能性,是新型课程得以实施开展的前提。
《学校品牌管理》:武汉作为中国创客教育的一个先行基地,我们很想了解创客教育在这里的发展情况。
雷刚:武汉的创客教育起步大约在2015年,时间不算很早。当时,我们去温州参加了中国创客教育联盟大会。通过这个契机,我们意识到这种教学方式的发展潜力,回来后就迅速做了规划,创办了“创客教育直通车”活动,到去年已是第三届了。这个活动得到了良好的评价和反响,点燃了整个武汉的创客教育热情。
其实,我们有着很好的创客教育基础,因为不少学校早已自发地开展了创客教育,也诞生一批具有特色的优秀创客教育学校。此外,我们获得了很多民间机构、创客企业的支持,有着强大、多元的社会基础。正是这样的基础,让武汉的创客教育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迅猛、健康地发展、升级。
《学校品牌管理》:从活动实施、导师培养、课程设置几个方面来看,武汉的创客教育有哪些特色?
雷刚:活动实施方面,我们创办了“创客教育直通车”,以区域组织的形式,把活动推入学校教育。创客教育不能脱离教学,但也不能硬生生地植入学校,如何把新兴科技活动与教学结合起来,是实施的关键点。
导师培养方面,我们进行了由市到区多重层面的培训。为了解决培训经费,并更好地协调培训时间,我们在原本的教师配置上挖掘其多元属性,让物理老师、美术老师通用技术老师等一批有兴趣、有情怀的非主科教师来主导学校创客课程的实施。沒有任何官方背景支持,只有兴趣与教育情怀,这是驱使他们持之以恒的动力。可以说,这份教育热情感动了所有人。
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将创客教育打造成学校多元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其实,实施创客教育的最好方式是项目学习,让学生站在跨学科知识应用的层面,自主地完成整个项目的策划、执行、研究与创造。有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下形成了良好的创客思维,他们会自发地研究生活中的门道,利用所学技术去创造,完善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有一个学生就创造了自家的二维码门锁,只有自家人才能扫码开门,这非常有趣,也极具实用性。诸如此类的“造物”成果甚至可能被一些企业看重,在后期扶持发展为专利及产品,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
《学校品牌管理》:在武汉,相关创客企业与机构是如何发挥效用的?学校又是如何与它们合作的?
雷刚:武汉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我国少有的集铁路、水路、公路、航空于一体的交通枢纽。这里也是一个工业重镇,社会层面的创新意识、工业意识比较浓厚。因此,创客机构与企业的数量非常多,且质量很高,有不少企业从沿海地区进军而来。从教育角度来看,除了常规教学外,学校与创客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我们往往请他们来学校进行技术支持与辅导,也会安排课时给他们直接教授。
无论在哪,创客教育的实施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武汉有很多公益类企业在大力地助推创客教育。当然,作为企业,盈利是他们生存的根本,故不能排除他们打开学校市场、提高企业知名度的考虑。但我认为,只要能把教育做好,站在合作共赢基础上的买卖关系是非常健康且有必要的。况且就当前来说,他们更多以无偿支持的形式与我们合作,展示产品、提供物件,解决了很多体制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学校品牌管理》:在学校教育领域,您认为创客教育应以怎样的形态存在与发展?
雷刚:中国的学校教育呈现着两种完全不同的面貌,将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的同时,又将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有的校长常向上级汇报如何营造一个给孩子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但现实里依旧将提高分数作为唯一宗旨。于是,不少创客达人常说,“不要把创客玩坏了”。
我认为,应把创客教育当成学校普及智慧的一个常态,让学生在长期的创客教育氛围下,养成动手实践的独立自主意识、团结共进的团队协作意识,并在跨学科的层面上,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是在我国科技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的背景下,站在民族、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弥补新一代学子在这方面的缺失,对未来有着深远的意义。
《学校品牌管理》:若要保障武汉创客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您认为最需要坚持什么精神?
雷刚:武汉绝对不能把创客教育当成摆设和自娱自乐的玩物,要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植入创客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在创客思维下的“造物”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综合能力,通过师生共同构建的学习环境,完成相关知识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彻底点燃学习激情,成为根植于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态度和生活态度。另一方面,我们要彻底激发教师的高尚教育情怀,让教师以非功利的心态去真诚面对教育事业,当他们在看到学生愉悦、热情、主动地完成具有生活意义的物件创造的时候,内心能生发出物质条件无法替代的成就感。这种育人的意义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创新意识的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形成、以及至高无上的教育情怀,对未来有着深远的意义。
创客教育具有着多重属性,既有教育属性,又有创业属性,是一个复杂、多元的主体。在这个主体体系里,学校、社会、老师、学生、家长、企业、机构,都具有着不同的功能属性,担当着不同的使命与职责。在“实践、创新、分享”的核心理念下,创客教育呼吁着专业能力的塑造、工匠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的打造。在这个大的教育环境下,学校课程设置、家长家庭支持、企业技术支撑、社会政策指引,共同构建着这个环环相扣、相互协调的良性教育环境,将创客教育打造成造福学校、造福孩子、造福社会、造福未来的事业。
《学校品牌管理》:您如何理解创客教育的出现与发展?它对人才的塑造与培养起着怎样的作用?
雷刚:社会做创客,是和“创业”相连的;学校做创客,是站在跨学科的角度来开启新的教与学方式。创客教育具有时代革命性。第一,创客教育弥补了现有的国家课程体系里学生“只动脑不动手”的不足,因为实施初衷就是为了“造物”;第二,创客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第三,技术门槛的降低、技术的普及,使创客教育走进学校教育成为了可能,甚至是一种必然;第四,创客教育让学生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科技,有利于信息意识和技术素养的培养;第五,创客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创新、实践、分享”,以小组、团队的形式来完成,可以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与团队意识、分工意识。第六,创客意识的培养,实现了跨学科学习的可能性,是新型课程得以实施开展的前提。
《学校品牌管理》:武汉作为中国创客教育的一个先行基地,我们很想了解创客教育在这里的发展情况。
雷刚:武汉的创客教育起步大约在2015年,时间不算很早。当时,我们去温州参加了中国创客教育联盟大会。通过这个契机,我们意识到这种教学方式的发展潜力,回来后就迅速做了规划,创办了“创客教育直通车”活动,到去年已是第三届了。这个活动得到了良好的评价和反响,点燃了整个武汉的创客教育热情。
其实,我们有着很好的创客教育基础,因为不少学校早已自发地开展了创客教育,也诞生一批具有特色的优秀创客教育学校。此外,我们获得了很多民间机构、创客企业的支持,有着强大、多元的社会基础。正是这样的基础,让武汉的创客教育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迅猛、健康地发展、升级。
《学校品牌管理》:从活动实施、导师培养、课程设置几个方面来看,武汉的创客教育有哪些特色?
雷刚:活动实施方面,我们创办了“创客教育直通车”,以区域组织的形式,把活动推入学校教育。创客教育不能脱离教学,但也不能硬生生地植入学校,如何把新兴科技活动与教学结合起来,是实施的关键点。
导师培养方面,我们进行了由市到区多重层面的培训。为了解决培训经费,并更好地协调培训时间,我们在原本的教师配置上挖掘其多元属性,让物理老师、美术老师通用技术老师等一批有兴趣、有情怀的非主科教师来主导学校创客课程的实施。沒有任何官方背景支持,只有兴趣与教育情怀,这是驱使他们持之以恒的动力。可以说,这份教育热情感动了所有人。
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将创客教育打造成学校多元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其实,实施创客教育的最好方式是项目学习,让学生站在跨学科知识应用的层面,自主地完成整个项目的策划、执行、研究与创造。有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下形成了良好的创客思维,他们会自发地研究生活中的门道,利用所学技术去创造,完善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有一个学生就创造了自家的二维码门锁,只有自家人才能扫码开门,这非常有趣,也极具实用性。诸如此类的“造物”成果甚至可能被一些企业看重,在后期扶持发展为专利及产品,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
《学校品牌管理》:在武汉,相关创客企业与机构是如何发挥效用的?学校又是如何与它们合作的?
雷刚:武汉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我国少有的集铁路、水路、公路、航空于一体的交通枢纽。这里也是一个工业重镇,社会层面的创新意识、工业意识比较浓厚。因此,创客机构与企业的数量非常多,且质量很高,有不少企业从沿海地区进军而来。从教育角度来看,除了常规教学外,学校与创客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我们往往请他们来学校进行技术支持与辅导,也会安排课时给他们直接教授。
无论在哪,创客教育的实施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武汉有很多公益类企业在大力地助推创客教育。当然,作为企业,盈利是他们生存的根本,故不能排除他们打开学校市场、提高企业知名度的考虑。但我认为,只要能把教育做好,站在合作共赢基础上的买卖关系是非常健康且有必要的。况且就当前来说,他们更多以无偿支持的形式与我们合作,展示产品、提供物件,解决了很多体制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学校品牌管理》:在学校教育领域,您认为创客教育应以怎样的形态存在与发展?
雷刚:中国的学校教育呈现着两种完全不同的面貌,将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的同时,又将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有的校长常向上级汇报如何营造一个给孩子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但现实里依旧将提高分数作为唯一宗旨。于是,不少创客达人常说,“不要把创客玩坏了”。
我认为,应把创客教育当成学校普及智慧的一个常态,让学生在长期的创客教育氛围下,养成动手实践的独立自主意识、团结共进的团队协作意识,并在跨学科的层面上,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是在我国科技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的背景下,站在民族、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弥补新一代学子在这方面的缺失,对未来有着深远的意义。
《学校品牌管理》:若要保障武汉创客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您认为最需要坚持什么精神?
雷刚:武汉绝对不能把创客教育当成摆设和自娱自乐的玩物,要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植入创客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在创客思维下的“造物”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综合能力,通过师生共同构建的学习环境,完成相关知识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彻底点燃学习激情,成为根植于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态度和生活态度。另一方面,我们要彻底激发教师的高尚教育情怀,让教师以非功利的心态去真诚面对教育事业,当他们在看到学生愉悦、热情、主动地完成具有生活意义的物件创造的时候,内心能生发出物质条件无法替代的成就感。这种育人的意义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创新意识的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形成、以及至高无上的教育情怀,对未来有着深远的意义。
创客教育具有着多重属性,既有教育属性,又有创业属性,是一个复杂、多元的主体。在这个主体体系里,学校、社会、老师、学生、家长、企业、机构,都具有着不同的功能属性,担当着不同的使命与职责。在“实践、创新、分享”的核心理念下,创客教育呼吁着专业能力的塑造、工匠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的打造。在这个大的教育环境下,学校课程设置、家长家庭支持、企业技术支撑、社会政策指引,共同构建着这个环环相扣、相互协调的良性教育环境,将创客教育打造成造福学校、造福孩子、造福社会、造福未来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