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身份介质与生产: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比较相信杨方伟在文章《镜像中的秩序景观——杨方伟绘画中的视觉修辞》(2015年)中所描述的“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是我绘画叙事的冲动,也是我对这个世界抱有的态度”。而这一冲动不仅存在于杨方伟的绘画中,更存在于“稻粱谋”实验项目中。而这一次,“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方式变成了这个艺术项目的名称——稻粱谋——所体现的艺术创作方式。在杨方伟在“稻粱谋”的阐述中,我们看到了他对这种方式的预设与期待:“作品不再依附于静态的绘画、雕塑的空间形式,也不依附于影像中时间的延展,它是各种事件性的关系的集合体,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展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实现最终的结果。”这样的方式充满着挑战,它不再如何桂彦《碎化的印记——杨方伟的油画创作》中对其油画作品的描述:“杨方伟的大部分作品会给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感受。熟悉是因为大部分的图像均来源于现实,陌生则是由于艺术家对这些图像在视觉和色调上做了陌生化的处理。”对于一位长期从事油画创作的艺术家来讲,与自己的对话远比与这个世界的对话困难得多,采取关联性的创作方式恰恰是一种将自我抛向公共关系的尝试。
  公共关系更像是一种关系陌生化或者朋友圈层化,它极易走向某个极端,而方向则取决于“自我”在这种关系中的位置放置,或许在更多的时候,在公共关系中的自我概念更像一个公开的平台——拒绝倾向和先验判断。采取网络募集来获取项目基础材料的方式并非是一种新鲜的方式,我们可以在诸多国内外艺术家的视频、音乐、行动等创作中找到先例,更何况这近乎是一种没有门槛的方式。恰如此,“稻粱谋”项目的差异性不在于创作方式上,而在于创作过程中的主体性转换上,如果将“公共关系”这一标签贴在杨方伟“稻粱谋”作品上,那么这里所指的公共关系的交汇点是杨方伟个人,参与者在把装满泥土的快递寄出之后,与作品发生的关系便告结束——呈现于参与名录中的文字就是关系的呈现与终结,而剩下的一切由公共化的个体——杨方伟本人——来完成。这是一个指向未知的契约,参与者只能看到契约的开端,之后或许早早就放弃了关注。以此为节点,艺术家截取了社会公共关系中的一段,并在个人作品的完整段落中将其私人化。
  将“身份”加入到“稻粱谋”作品的讨论之中,是基于其介质的考虑,同时也是基于“公共化的个体”而展开的种思考。创作这一作品来源于艺术家在面对身份变化时的焦虑,虽然攻读博士让杨方伟有着更加扎实的理论及学养,但从一个已经进入职业系统的画家转为博士,杨方伟的体验是“由于重新回到学校,整个人的状态会慢慢沉下来,生活简单且规律,经常会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感觉”,这种感觉伴随着新校园的河流和土地催生艺术家成为“现实语境下的麦田守望者”。构思、实施、耕种、施肥、除草、浇水与读书、画画统统灌入“关系美学”的搅拌机,让艺术家一次又一次地将自己抛进搅拌机来产生新的身份介质,即便那片麦田完全种植在公共环境中——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的大片屋顶,关注者们更多地将目光投射在“稻草人”——杨方伟的身上,“稻草人”在这里是守望者、参与者,更是代言人。生产之于方式,更像是一种创造,小麦的种植过程更是一种生产过程,“稻粱谋”作品充满着属性的多元并置,这是粮食生产、公共艺术也是知识生产,它更像是推倒博物馆藩篱的一件藏品,既保持着物的崇拜也兼具知识生产的活力。所不同的是,“稻粱谋”作品的过程更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生产过程。
  在杨方伟“稻粱谋”实验项目的作品呈现上,方式的不同是其作为个体的最大不同,杨方伟将这个系列的作品命名为《自然笔记》。与他的绘画作品相似,艺术家依然保持着视觉的敏感和矛盾的交织。卡尺、地图、昆虫标本、石头被小心而有序地营造,像是被艺术家装进收纳盒的故事世界;作品《自然笔记1》更像是艺术家田野感触的写照,铁丝与锡丝分别构成植物的藤蔓和叶脉,交织着力量和柔性,而灯光更像是理想之光:作品《悬石》呈现着铁丝与石头的包扎与撕裂,植物所具备的力量与共生或许铁丝这一材料最为恰当。“自然笔记”是一种宏观与微观的身份介质,充满了问题意识,它用漫长的自然生命来对应现实世界的残酷无情,艺术家似乎用一种翻阅笔记页码的方式来呈现一位“我想与这个世界谈谈”的“稻草人”。
其他文献
2015年7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现了一颗与地球相似指数(ESI)达到0.83的类地行星开普勒-452b(Kepler-452b)。那一天,整个地球都欢呼了起来,仿佛这颗蓝色星球不再孤独,因为找到了一个远方的相似的存在。这个远方真的很远——Kepler-452b距离地球1400光年,并围绕着一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运行。Kepler-452b到恒星的距离,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同,有
期刊
二“坏画”得以生效的视觉文化逻辑(续)  “坏画”的叙事方法很多样,实际上每个有成就的“坏画”家皆有他自己独特的叙事体系,作为种创作论现象,我在这里把他们的叙事方式大致归纳为三种主要的倾向:1.以王兴伟、王音、秦琦等为代表的造型语言系谱化;2以廖国核、烟囱、温凌、周轶伦等为代表的肉身体验私密化与本能化;3以徐小国、郑强、黄亮等为代表的符号指称游戏化与演绎化。在不同的“坏画”艺术家身上,这三种倾向可
期刊
在变革社会中,艺术常常充当政治的急先锋,同样,历史的变革也促进艺术形式的花样翻新。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历史语境的变迁并不能直接作用于艺术形式的变革。在艺术创作语境和艺术创作之间还存有一片间隙,这个间隙中栖居着审美机制。可以说是变革社会诱发的主体的审美冲动,才催生了我们一个时代特定的艺术形式。而从审美角度对一种艺术现象进行谱系化的研究,不仅要从其形式内部的意义生成机制着力,还要从其外部的社会历史语境着
期刊
由传统延续而来的水墨画,虽然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沿革和演进,但迄今为止,依然恪守着一种传统框架,依然不能从风格主义的藩篱中逃离出来,在对生存现实的感悟中焕发出对艺术表达的渴望。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水墨画是一个自律性很强的画种,有着一整套画家必须适从的严格规范和要求,使得画家在为之奋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失去自我,失去作为一个人的个体感觉,被异化为一种以追求外在风格样式为目标的奴仆。张卫作为新一代水墨画家显
期刊
2006年,杨述在黄桷坪501仓库租下了一百二十平方米的空间,与朋友共同建立了“器·当代艺术空间”。这是一个在国外基金会和杨述个人支持下的非营利空间,主要用于国外艺术家在重庆的驻留、创作和展览。可以说,从那时开始,杨述对家乡的情感又在艺术层面得到了新的延伸。在四川美院的主校区搬迁到位于重庆大学城的新址以后,“器·当代艺术空间”仍然是董桷坪最具当代现场意味的地点,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个默默无闻的非曹利
期刊
十年前,瑞士伯尔尼美术馆(Kunstmuseum Brrn)展出的乌利希克(Ulisigg)收藏展——“麻将”(Mahjong)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欧洲艺术界当时将此展视为西方认识中国当代艺术的“圣经”。十年后的2016年2月,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希克收藏展“中国私语”(Chinese Whispers)在同一展馆续写了这段传奇。  这是继2006年“麻将”展览后,通过希克先生的收藏视角,又一次将
期刊
第四届香港巴塞尔展会(ArtBasel Hog Kong)于2016年3月22日开幕,在此之前巴塞尔影像特展于3月21日下午呈现纪录片《乌利·希克的中国生活》。今年是黄雅君主导香港巴塞尔的第一年,相对于以往巴塞尔艺术展以“挖掘与推动潜力艺术家而闻名”,本次香港巴塞尔似乎更强调是“帮助不了解亚洲地区艺术史的人们了解我们”。此展会作为亚洲最热门的当代艺术展会,其决策与动向可以说是亚洲艺术品市场的镜子,
期刊
中国现代主义绘画的书写性语言发端于“洋画运动”时期,然而这个曾经为中国近代绘画带来勃勃生机的脉流,在建国后被中断长达半个多世纪,直到20世纪80年代晚期才潜流复出——王劼音是这个潜流复出中的一个重要的案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王劼音就执着于书写性绘画实验,在当代架上绘画领域,他一直是低调的前辈。  王劼音以超然的方式游刃于版画、油画、水墨等多种语言方式之间,对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语言谱系进行
期刊
白家峰(以下简称“白”):李馆长,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我想问的一个大的主题是:今天,影像艺术还是一种新媒体艺术?  李龙雨(以下简称“李”):应该这么回答,影像艺术现在已经嵌入到不同的艺术种类中了,它们之间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了,是一种跨界的艺术模式。你可以把影像技术看作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解决方案,手提摄影机的发明就相当于以前的帆布、刷子,就是有了这些工具可以帮我们创造影像艺术。现在我们要把影像
期刊
在我们这个时代,时间差异与空间差异已经不复存在,科技几乎延伸进人类的切领域,并迅速逼近技术上模拟意识的终极阶段,真实已经变得模糊,虚拟的真实统治人类的意识,并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媒介事件与人们亲历的事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选举以及政治在信息流中变得平淡无奇。面对信息的狂轰滥炸,人们的意识已经习惯对断断续续的灾祸视若无睹:恐怖袭击、战争暴乱、核武器扩张、股市崩盘、臭氧层破洞、生物变异……各种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