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述作品纵览:2006—2015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gaozai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杨述在黄桷坪501仓库租下了一百二十平方米的空间,与朋友共同建立了“器·当代艺术空间”。这是一个在国外基金会和杨述个人支持下的非营利空间,主要用于国外艺术家在重庆的驻留、创作和展览。可以说,从那时开始,杨述对家乡的情感又在艺术层面得到了新的延伸。在四川美院的主校区搬迁到位于重庆大学城的新址以后,“器·当代艺术空间”仍然是董桷坪最具当代现场意味的地点,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个默默无闻的非曹利空间,甚至并不为中国当代艺术界的许多人所知晓;但论活动和展览质量,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也是经得起检验的。它成为重庆当代艺术的名片,和交流艺术前沿信息的最重要窗口;它在担负起重要角色的同时,却并不在乎应得的赞美。在这里谈到“器空间”时,我们并不是要夸赞杨述对重庆当代艺术的多重贡献,而是在许多艺术家选择离开重庆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杨述对重庆和黄桷坪难以割舍的真情实感。杨述证明了一件常常被忽视的事情:他的作品有着最坚实的情感根基,画面中生发出的情感和体验都有着最为真实的依据。对一切以个体表达为基础的艺术来说,个体生活经历与作品的匹配度,是检验作品的最重要标准,也是本文以下内容的基本立足点。
  同年,杨述创作了一幅名为《无题2006 No.7》的作品。鲜明的笔触在更大的范围内具备了倾向性,将整个画布变成了一股从右向左喷发的力量。在壮观的绽放中,右下角细节处的花朵在这一刻显得有些落寞,似乎在为自己短暂的开放而叹息。除了充满爆发力的构图,以及不受构图局限的笔触,这幅画还具备后来作品中的许多特征,例如以粉红为主的色彩——这一色彩是很难驾驭的,几乎成为杨述作品中的标志之一:对灰度的谨慎使用和高对比的配色,并逐渐放弃了对背景的描绘,整幅画面部由突出的笔触完成;偶尔出现的,内容丰富的字句;或者带有情色意味的,模糊而难以辨认的形象…
  也从这时开始,杨述的个人风格基本成熟了,而画面的结构和内容开始呈现出复杂的变化,无法再用以形式主义为基础的推演,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也没有形式或符号层面的简单重复。可以说,每一幅作品都成为一个独立的,可供阅读和猜测的瞬间。杨述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之后,为每幅作品赋予了独立的生命。它们唯一的共同点在于:对笔触的强调和游走于抽象和具象边缘的画面形态。同时,在这些常常仍被命名为“无题”的、不受任何字面解读驱使的谜语般的作品里,杨述的精神世界常常以碎片般的字句的形式,在画面中若隐若现。例如在一幅创作于2010年的作品里,杨述用黑色的字体写下“梦游病患者走到高楼的”几个字,然后在下面用红色的粗字写下了“边缘”。这首先是对一种情景的描述,却又像是对某种精神或者生活状态的隐喻;既像是在描述别人,又像是在描述自己。杨述的一本个人作品集名为《梦呓者》,“梦呓”也许是对他画面中的文字的贴切形容之一,毕竟人生可以如梦,面对画布的时光又何尝不是梦一场。至于“梦游”会不会也是他的创作体验之一,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而在《无题200945-2》里面,又出现了“啊撒旦请可怜我”的字眼。同样的,这句话的主体“我”是不明确的:而这一特征在他的许多有文字内容的作品中都有出现。这些文字有些像是诗句,有些像是自言自语,有些则像是调侃,它们很难连缀出一个整体的主题。更为重要的是,就像这句话所暗示的,杨述似乎常常面对着某种需要被审视、被否定,甚至被毁灭的东西;为此,他又常常在歌颂另外一些东西。然而,就像“祈求撒旦的怜悯”这句话所透露的,他所面对的某种“对象”又没有明确的善恶之分,而是处于一种宏大的、精神性的矛盾和纠缠当中。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常常像是在审判自己,并对自己的作品和创作动机给予最深的质问,这种质问需要某种更为强大的信念为支撑——就像有时候他在作品里所表现的,似乎希望有一个更高的存在来审判或拯救这个世界。
  与直指精神深处的画面内容相匹配的,是绘画本身的力量感。如果说2006年之前的作品还将画框的边缘作为边界,并在其中延伸出不同的精神图景的话,那么在这些年的作品里,杨述不再以画布为边界,他的每一笔都似乎要冲破边界的束缚,变成一股非绘画所能局限的、扑面而来的力量。这股超越绘画的力量是实际存在的,它在杨述的综合媒介作品里得到了物理层面的印证。2013年,在威尼斯举办的“中国声音”展览里,杨述的作品是由几件以他自己的方式画上颜料的雕塑,一个同样被画上颜料的脚手架,和一幅黑底红字的横幅组成的,横幅上写着“当神已失去魔力”。我们很难猜测杨述心目中的“神”到底是谁,是上帝还是撒旦?抑或如来?杨述对他/她又有着怎样的期盼?总之,这句话更像是对某种精神情境的描述,即一种信仰,或者一种被预设存在的,高于人类的力量或者规则,已经破灭了。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尼采的那句“上帝已死”。如果说“上帝已死”意味着古典的信仰时代的终结和个体精神选择的开始,那么,杨述的这句话,是否在否定自己过去对“撒旦”或者“上帝”的信念?他是否已经从梦呓中醒来?又或者,这仅仅是一次暂时而无效的自我调侃々当杨述的内在力量不断成熟,最终冲破画布的阻碍时,他又带给我们这个新的疑问。
  我们无法臆测杨述的内心,只能回到他2013年以来的作品架构,去分析他的创作脉络是否发生了变化。2014年,杨述完成了一缉以照片为基础的作品,名为《无题》。他将印有照片的底板作为画布,在上面进行涂鸦式的创作。无论给予这个系列怎样的解读,他都将造型和描绘的功能完全交给了照片,而他似乎只是在寻找笔触与这些既有图像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他与照片中的世界之间的关系的隐喻。在2014年的另一些绘画作品中,他同样使用了拼贴的技法,将人体照片贴在画布上,取代了过去自己描绘的那些模糊的形体。杨述的创作是十分自由的,在2013年之前,他就常常使用拼贴技法,但他从未像此刻这样明确地将画笔的造型功能与图像完全区分开来。在他完成于2015年的一幅全新作品中,画布被分割成方格,而笔触和颜料扮演了每块方格里的所有角色。这就像是他对当下的创作状态的一种直观描绘:当梦境结束,当一切需要被质问和审判的都烟消云散,他所拥有的还是画笔和颜料而已。
  不难看出,当他的创作从画布延伸到综合材料时,他的绘画也逐渐结束了一个长久的纠缠:他涂抹在画布上的,到底是笔触,还是造型?杨述似乎越来越倾向于前者。这一选择看似是绘画方法上的,实际上,是他对自己的画家身份的重新确认:曾经,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领地,并把自己托付给绘画,也许他所谓的“神”,本身就是属于绘画的;而现在,他的绘画只属于他自己,所以,他只与自己的笔触有关,他可以创造一幅画,也可以毁掉一幅画。曾经有位神学家说过,当人真正成熟时,神就会从天上走进心里。那么现在,杨述的信仰就在他自己的心里,他终于成为一位属于自己的艺术家。笔者无意做心理分析层面的研究,但是,至少在作品的脉络上,作为一种隐喻,这一变化是可以被看见的。
  从现代主义时期开始,整体信仰就被消解为个体的思考与智慧,艺术随之进入了个体创造的时代。一切潮流都只是假象,我们看到的潮流,只是被个体的智慧照亮的永恒潮汐而已。杨述不相信潮流,于是,他用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道路,然后,又终于在这条道路上找到了自己。进入2015年之后,他的作品渐渐变得平和,这是因为,他终于可以坦然面对展现在自己眼前的美感。在这之前,他还怀疑这美景是否属于他自己,他不断地和自己斗争,并直面这个时代给予他的一切美好和肮脏的东西。而现在,作为一位艺术家,他变得真正自由了。美好的艺术总是来之不易,他的未来也因此更加值得期待。
其他文献
伯恩德诺特·斯米尔德(Berndnaut Smilde)在格罗宁根(荷兰北方省份之一)的汉斯应用技术大学(Hsnzehogescnool,Groningen)学习了纯艺术专业之后,定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他所建立起来的艺术实践和构想的艺术作品有着一种微妙精练的风度。艺术家精巧的“云”系列摄影以及富有创见的雕塑作品看起来简洁明了,近乎透明。斯米尔德对于塑造万物的大气非常着迷,像是位对天空抽象出各种想法
期刊
近日,中华艺术宫的一楼展厅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哥伦比亚画家博特罗的一百三十七件绘画作品。如果你不是个喜欢走马观花的欣赏者,你一定不会被一系列“我画的不是胖子”或“以胖为美的画家”的标签影响你的鉴赏力。如果你能全面仔细地观赏博特罗的拉美生活、马戏系列、斗牛系列、静物系列、经典再现、宗教系列、素描系列以及中华艺术宫广场上的大型女性雕塑共八大板块的作品后,你会发现,“胖”这一概念在你的脑海中就会
期刊
克里斯托弗·戈勃朗(Cristobal Gabarron)的艺术作品为公共艺术开启了新话语范式。在赋予作品情感底色、伦理基础和价值支撑的同时融入对社会的关怀,以其对视觉经验的重组和再置的方式表达其对公共环境的理解。其作品呈现的对公共领域的人文主义关怀重构了艺术作品的精神性。当代艺术界,各种风格、流派,驳杂其生,似乎不可不谓盛世大观。对艺术本源的追问,恐怕不得不回到海德格尔所谓“深渊时代”或“贫困时
期刊
20世纪俄商法国哲学家科耶夫,为了阐释他视野中的人与自然二元论及其辩证法,曾在一封与法国哲学家的通信中,描述过一个“金戒指”的形象:  我所设想的是一个金戒指的形象,如果没有中间的洞,也就不存在戒指的形象。然而,我们也不能说,指环中间的洞和金是同等的。正是这个金戒指中包含了两种存在,因此这个指环就是那个统一性。在我们的这个例子中,金子就是自然,洞就是人,指环就是精神。  全戒指的隐喻形象地说明了自
期刊
在如火如荼的“达利”展结束后不久,K11美术馆迎来了K11 Art Foundation自己的学术团队主导、策划的一个大型的当代艺术家群展“WE——一个关于当代艺术家的力量”。这个展览遴选了五十多位各具特色的当代艺术家,他们在各自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找个性化的形式,选择最能反映自己内心的艺术材料和艺术语言,使艺术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和全面。  今天,艺术家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其长期思考后的意
期刊
熟悉艺术家柴茗的人都知道他的产量极大,每天都会画,没有状态好坏之分。常常是好几幅画同时画,快的几分钟就画好,惺的要画上好几年。对他而言,画画就像是一场“无限的游戏”。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游戏而言,“无限的游戏”没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没有所谓的赢家,不存在规定的边界,每个瞬间都可能提供新的视域和可能性。通常的游戏让参与者在一定的规则和时间内决出胜负,而“无限的游戏”则试图将限制本身纳入游戏之中,以让参
期刊
2015年7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现了一颗与地球相似指数(ESI)达到0.83的类地行星开普勒-452b(Kepler-452b)。那一天,整个地球都欢呼了起来,仿佛这颗蓝色星球不再孤独,因为找到了一个远方的相似的存在。这个远方真的很远——Kepler-452b距离地球1400光年,并围绕着一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运行。Kepler-452b到恒星的距离,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同,有
期刊
二“坏画”得以生效的视觉文化逻辑(续)  “坏画”的叙事方法很多样,实际上每个有成就的“坏画”家皆有他自己独特的叙事体系,作为种创作论现象,我在这里把他们的叙事方式大致归纳为三种主要的倾向:1.以王兴伟、王音、秦琦等为代表的造型语言系谱化;2以廖国核、烟囱、温凌、周轶伦等为代表的肉身体验私密化与本能化;3以徐小国、郑强、黄亮等为代表的符号指称游戏化与演绎化。在不同的“坏画”艺术家身上,这三种倾向可
期刊
在变革社会中,艺术常常充当政治的急先锋,同样,历史的变革也促进艺术形式的花样翻新。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历史语境的变迁并不能直接作用于艺术形式的变革。在艺术创作语境和艺术创作之间还存有一片间隙,这个间隙中栖居着审美机制。可以说是变革社会诱发的主体的审美冲动,才催生了我们一个时代特定的艺术形式。而从审美角度对一种艺术现象进行谱系化的研究,不仅要从其形式内部的意义生成机制着力,还要从其外部的社会历史语境着
期刊
由传统延续而来的水墨画,虽然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沿革和演进,但迄今为止,依然恪守着一种传统框架,依然不能从风格主义的藩篱中逃离出来,在对生存现实的感悟中焕发出对艺术表达的渴望。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水墨画是一个自律性很强的画种,有着一整套画家必须适从的严格规范和要求,使得画家在为之奋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失去自我,失去作为一个人的个体感觉,被异化为一种以追求外在风格样式为目标的奴仆。张卫作为新一代水墨画家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