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杨述在黄桷坪501仓库租下了一百二十平方米的空间,与朋友共同建立了“器·当代艺术空间”。这是一个在国外基金会和杨述个人支持下的非营利空间,主要用于国外艺术家在重庆的驻留、创作和展览。可以说,从那时开始,杨述对家乡的情感又在艺术层面得到了新的延伸。在四川美院的主校区搬迁到位于重庆大学城的新址以后,“器·当代艺术空间”仍然是董桷坪最具当代现场意味的地点,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个默默无闻的非曹利空间,甚至并不为中国当代艺术界的许多人所知晓;但论活动和展览质量,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也是经得起检验的。它成为重庆当代艺术的名片,和交流艺术前沿信息的最重要窗口;它在担负起重要角色的同时,却并不在乎应得的赞美。在这里谈到“器空间”时,我们并不是要夸赞杨述对重庆当代艺术的多重贡献,而是在许多艺术家选择离开重庆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杨述对重庆和黄桷坪难以割舍的真情实感。杨述证明了一件常常被忽视的事情:他的作品有着最坚实的情感根基,画面中生发出的情感和体验都有着最为真实的依据。对一切以个体表达为基础的艺术来说,个体生活经历与作品的匹配度,是检验作品的最重要标准,也是本文以下内容的基本立足点。
同年,杨述创作了一幅名为《无题2006 No.7》的作品。鲜明的笔触在更大的范围内具备了倾向性,将整个画布变成了一股从右向左喷发的力量。在壮观的绽放中,右下角细节处的花朵在这一刻显得有些落寞,似乎在为自己短暂的开放而叹息。除了充满爆发力的构图,以及不受构图局限的笔触,这幅画还具备后来作品中的许多特征,例如以粉红为主的色彩——这一色彩是很难驾驭的,几乎成为杨述作品中的标志之一:对灰度的谨慎使用和高对比的配色,并逐渐放弃了对背景的描绘,整幅画面部由突出的笔触完成;偶尔出现的,内容丰富的字句;或者带有情色意味的,模糊而难以辨认的形象…
也从这时开始,杨述的个人风格基本成熟了,而画面的结构和内容开始呈现出复杂的变化,无法再用以形式主义为基础的推演,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也没有形式或符号层面的简单重复。可以说,每一幅作品都成为一个独立的,可供阅读和猜测的瞬间。杨述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之后,为每幅作品赋予了独立的生命。它们唯一的共同点在于:对笔触的强调和游走于抽象和具象边缘的画面形态。同时,在这些常常仍被命名为“无题”的、不受任何字面解读驱使的谜语般的作品里,杨述的精神世界常常以碎片般的字句的形式,在画面中若隐若现。例如在一幅创作于2010年的作品里,杨述用黑色的字体写下“梦游病患者走到高楼的”几个字,然后在下面用红色的粗字写下了“边缘”。这首先是对一种情景的描述,却又像是对某种精神或者生活状态的隐喻;既像是在描述别人,又像是在描述自己。杨述的一本个人作品集名为《梦呓者》,“梦呓”也许是对他画面中的文字的贴切形容之一,毕竟人生可以如梦,面对画布的时光又何尝不是梦一场。至于“梦游”会不会也是他的创作体验之一,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而在《无题200945-2》里面,又出现了“啊撒旦请可怜我”的字眼。同样的,这句话的主体“我”是不明确的:而这一特征在他的许多有文字内容的作品中都有出现。这些文字有些像是诗句,有些像是自言自语,有些则像是调侃,它们很难连缀出一个整体的主题。更为重要的是,就像这句话所暗示的,杨述似乎常常面对着某种需要被审视、被否定,甚至被毁灭的东西;为此,他又常常在歌颂另外一些东西。然而,就像“祈求撒旦的怜悯”这句话所透露的,他所面对的某种“对象”又没有明确的善恶之分,而是处于一种宏大的、精神性的矛盾和纠缠当中。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常常像是在审判自己,并对自己的作品和创作动机给予最深的质问,这种质问需要某种更为强大的信念为支撑——就像有时候他在作品里所表现的,似乎希望有一个更高的存在来审判或拯救这个世界。
与直指精神深处的画面内容相匹配的,是绘画本身的力量感。如果说2006年之前的作品还将画框的边缘作为边界,并在其中延伸出不同的精神图景的话,那么在这些年的作品里,杨述不再以画布为边界,他的每一笔都似乎要冲破边界的束缚,变成一股非绘画所能局限的、扑面而来的力量。这股超越绘画的力量是实际存在的,它在杨述的综合媒介作品里得到了物理层面的印证。2013年,在威尼斯举办的“中国声音”展览里,杨述的作品是由几件以他自己的方式画上颜料的雕塑,一个同样被画上颜料的脚手架,和一幅黑底红字的横幅组成的,横幅上写着“当神已失去魔力”。我们很难猜测杨述心目中的“神”到底是谁,是上帝还是撒旦?抑或如来?杨述对他/她又有着怎样的期盼?总之,这句话更像是对某种精神情境的描述,即一种信仰,或者一种被预设存在的,高于人类的力量或者规则,已经破灭了。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尼采的那句“上帝已死”。如果说“上帝已死”意味着古典的信仰时代的终结和个体精神选择的开始,那么,杨述的这句话,是否在否定自己过去对“撒旦”或者“上帝”的信念?他是否已经从梦呓中醒来?又或者,这仅仅是一次暂时而无效的自我调侃々当杨述的内在力量不断成熟,最终冲破画布的阻碍时,他又带给我们这个新的疑问。
我们无法臆测杨述的内心,只能回到他2013年以来的作品架构,去分析他的创作脉络是否发生了变化。2014年,杨述完成了一缉以照片为基础的作品,名为《无题》。他将印有照片的底板作为画布,在上面进行涂鸦式的创作。无论给予这个系列怎样的解读,他都将造型和描绘的功能完全交给了照片,而他似乎只是在寻找笔触与这些既有图像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他与照片中的世界之间的关系的隐喻。在2014年的另一些绘画作品中,他同样使用了拼贴的技法,将人体照片贴在画布上,取代了过去自己描绘的那些模糊的形体。杨述的创作是十分自由的,在2013年之前,他就常常使用拼贴技法,但他从未像此刻这样明确地将画笔的造型功能与图像完全区分开来。在他完成于2015年的一幅全新作品中,画布被分割成方格,而笔触和颜料扮演了每块方格里的所有角色。这就像是他对当下的创作状态的一种直观描绘:当梦境结束,当一切需要被质问和审判的都烟消云散,他所拥有的还是画笔和颜料而已。
不难看出,当他的创作从画布延伸到综合材料时,他的绘画也逐渐结束了一个长久的纠缠:他涂抹在画布上的,到底是笔触,还是造型?杨述似乎越来越倾向于前者。这一选择看似是绘画方法上的,实际上,是他对自己的画家身份的重新确认:曾经,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领地,并把自己托付给绘画,也许他所谓的“神”,本身就是属于绘画的;而现在,他的绘画只属于他自己,所以,他只与自己的笔触有关,他可以创造一幅画,也可以毁掉一幅画。曾经有位神学家说过,当人真正成熟时,神就会从天上走进心里。那么现在,杨述的信仰就在他自己的心里,他终于成为一位属于自己的艺术家。笔者无意做心理分析层面的研究,但是,至少在作品的脉络上,作为一种隐喻,这一变化是可以被看见的。
从现代主义时期开始,整体信仰就被消解为个体的思考与智慧,艺术随之进入了个体创造的时代。一切潮流都只是假象,我们看到的潮流,只是被个体的智慧照亮的永恒潮汐而已。杨述不相信潮流,于是,他用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道路,然后,又终于在这条道路上找到了自己。进入2015年之后,他的作品渐渐变得平和,这是因为,他终于可以坦然面对展现在自己眼前的美感。在这之前,他还怀疑这美景是否属于他自己,他不断地和自己斗争,并直面这个时代给予他的一切美好和肮脏的东西。而现在,作为一位艺术家,他变得真正自由了。美好的艺术总是来之不易,他的未来也因此更加值得期待。
同年,杨述创作了一幅名为《无题2006 No.7》的作品。鲜明的笔触在更大的范围内具备了倾向性,将整个画布变成了一股从右向左喷发的力量。在壮观的绽放中,右下角细节处的花朵在这一刻显得有些落寞,似乎在为自己短暂的开放而叹息。除了充满爆发力的构图,以及不受构图局限的笔触,这幅画还具备后来作品中的许多特征,例如以粉红为主的色彩——这一色彩是很难驾驭的,几乎成为杨述作品中的标志之一:对灰度的谨慎使用和高对比的配色,并逐渐放弃了对背景的描绘,整幅画面部由突出的笔触完成;偶尔出现的,内容丰富的字句;或者带有情色意味的,模糊而难以辨认的形象…
也从这时开始,杨述的个人风格基本成熟了,而画面的结构和内容开始呈现出复杂的变化,无法再用以形式主义为基础的推演,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也没有形式或符号层面的简单重复。可以说,每一幅作品都成为一个独立的,可供阅读和猜测的瞬间。杨述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之后,为每幅作品赋予了独立的生命。它们唯一的共同点在于:对笔触的强调和游走于抽象和具象边缘的画面形态。同时,在这些常常仍被命名为“无题”的、不受任何字面解读驱使的谜语般的作品里,杨述的精神世界常常以碎片般的字句的形式,在画面中若隐若现。例如在一幅创作于2010年的作品里,杨述用黑色的字体写下“梦游病患者走到高楼的”几个字,然后在下面用红色的粗字写下了“边缘”。这首先是对一种情景的描述,却又像是对某种精神或者生活状态的隐喻;既像是在描述别人,又像是在描述自己。杨述的一本个人作品集名为《梦呓者》,“梦呓”也许是对他画面中的文字的贴切形容之一,毕竟人生可以如梦,面对画布的时光又何尝不是梦一场。至于“梦游”会不会也是他的创作体验之一,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而在《无题200945-2》里面,又出现了“啊撒旦请可怜我”的字眼。同样的,这句话的主体“我”是不明确的:而这一特征在他的许多有文字内容的作品中都有出现。这些文字有些像是诗句,有些像是自言自语,有些则像是调侃,它们很难连缀出一个整体的主题。更为重要的是,就像这句话所暗示的,杨述似乎常常面对着某种需要被审视、被否定,甚至被毁灭的东西;为此,他又常常在歌颂另外一些东西。然而,就像“祈求撒旦的怜悯”这句话所透露的,他所面对的某种“对象”又没有明确的善恶之分,而是处于一种宏大的、精神性的矛盾和纠缠当中。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常常像是在审判自己,并对自己的作品和创作动机给予最深的质问,这种质问需要某种更为强大的信念为支撑——就像有时候他在作品里所表现的,似乎希望有一个更高的存在来审判或拯救这个世界。
与直指精神深处的画面内容相匹配的,是绘画本身的力量感。如果说2006年之前的作品还将画框的边缘作为边界,并在其中延伸出不同的精神图景的话,那么在这些年的作品里,杨述不再以画布为边界,他的每一笔都似乎要冲破边界的束缚,变成一股非绘画所能局限的、扑面而来的力量。这股超越绘画的力量是实际存在的,它在杨述的综合媒介作品里得到了物理层面的印证。2013年,在威尼斯举办的“中国声音”展览里,杨述的作品是由几件以他自己的方式画上颜料的雕塑,一个同样被画上颜料的脚手架,和一幅黑底红字的横幅组成的,横幅上写着“当神已失去魔力”。我们很难猜测杨述心目中的“神”到底是谁,是上帝还是撒旦?抑或如来?杨述对他/她又有着怎样的期盼?总之,这句话更像是对某种精神情境的描述,即一种信仰,或者一种被预设存在的,高于人类的力量或者规则,已经破灭了。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尼采的那句“上帝已死”。如果说“上帝已死”意味着古典的信仰时代的终结和个体精神选择的开始,那么,杨述的这句话,是否在否定自己过去对“撒旦”或者“上帝”的信念?他是否已经从梦呓中醒来?又或者,这仅仅是一次暂时而无效的自我调侃々当杨述的内在力量不断成熟,最终冲破画布的阻碍时,他又带给我们这个新的疑问。
我们无法臆测杨述的内心,只能回到他2013年以来的作品架构,去分析他的创作脉络是否发生了变化。2014年,杨述完成了一缉以照片为基础的作品,名为《无题》。他将印有照片的底板作为画布,在上面进行涂鸦式的创作。无论给予这个系列怎样的解读,他都将造型和描绘的功能完全交给了照片,而他似乎只是在寻找笔触与这些既有图像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他与照片中的世界之间的关系的隐喻。在2014年的另一些绘画作品中,他同样使用了拼贴的技法,将人体照片贴在画布上,取代了过去自己描绘的那些模糊的形体。杨述的创作是十分自由的,在2013年之前,他就常常使用拼贴技法,但他从未像此刻这样明确地将画笔的造型功能与图像完全区分开来。在他完成于2015年的一幅全新作品中,画布被分割成方格,而笔触和颜料扮演了每块方格里的所有角色。这就像是他对当下的创作状态的一种直观描绘:当梦境结束,当一切需要被质问和审判的都烟消云散,他所拥有的还是画笔和颜料而已。
不难看出,当他的创作从画布延伸到综合材料时,他的绘画也逐渐结束了一个长久的纠缠:他涂抹在画布上的,到底是笔触,还是造型?杨述似乎越来越倾向于前者。这一选择看似是绘画方法上的,实际上,是他对自己的画家身份的重新确认:曾经,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领地,并把自己托付给绘画,也许他所谓的“神”,本身就是属于绘画的;而现在,他的绘画只属于他自己,所以,他只与自己的笔触有关,他可以创造一幅画,也可以毁掉一幅画。曾经有位神学家说过,当人真正成熟时,神就会从天上走进心里。那么现在,杨述的信仰就在他自己的心里,他终于成为一位属于自己的艺术家。笔者无意做心理分析层面的研究,但是,至少在作品的脉络上,作为一种隐喻,这一变化是可以被看见的。
从现代主义时期开始,整体信仰就被消解为个体的思考与智慧,艺术随之进入了个体创造的时代。一切潮流都只是假象,我们看到的潮流,只是被个体的智慧照亮的永恒潮汐而已。杨述不相信潮流,于是,他用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道路,然后,又终于在这条道路上找到了自己。进入2015年之后,他的作品渐渐变得平和,这是因为,他终于可以坦然面对展现在自己眼前的美感。在这之前,他还怀疑这美景是否属于他自己,他不断地和自己斗争,并直面这个时代给予他的一切美好和肮脏的东西。而现在,作为一位艺术家,他变得真正自由了。美好的艺术总是来之不易,他的未来也因此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