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生作为高级人才,在经历本科阶段的学习后,其英语知识得到一定的积累,但是目前针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而言,学校英语课程的教学重点仍然集中在听、说、读、写方面,而对于英语跨文化教学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因此本文针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跨文化教学实践策略进行分析,认为应当要加强文化导入,开设文化相关课程,激发学生自主练习积极性,并且重视实践教学等,旨在通过这一方式来提升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英语跨文化教学 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142-01
  引言:
  在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成长环境的人展开了更加深入的交流与沟通。而研究生作为高级人才,参与到国际交流中的机会更多,对于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必須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才能够使用英语流利的表达专业知识。从目前来看,我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跨文化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探讨,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能力,增强跨文化教学的质量。
  一、加强文化导入
  研究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在跨文化课堂内,教师教学重点应当从语言基础转移到文化信息方面,加强文化导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文化印象,积累文化知识,而这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1]。例如,就在教学中对中、英两国文化进行对比,了解英语环境下社会经济、政治等文化要素,同时在母语文化的基础之上,对比式的分析英国文化,形成信息交互。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增强学生对于两国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学会尊重各自的文化,学习英文文化中的精髓,提炼文化知识,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
  二、开设文化相关课程
  培养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校可以适当开设文化相关的课程,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语言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英美文化课程、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提高对培养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视程度,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向学生传递跨文化学习理念,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基本的跨文化学习框架[2]。
  三、激发学生自主练习积极性
  针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应当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很多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不浓厚,尤其是研究生学习安排自主性更强,很多研究生将更多的时间、精力分配给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研究,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认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针对这一情况,教学中应当要丰富跨文化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剧、美剧,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调动主观能动性。
  四、加强实践教学
  为了进一步提升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成果,学校应当要营造更多的条件,着力增强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学习经验。例如,教师可以模拟教学场景,为学生创造机会能够在实践中进行锻炼,进而了解到跨文化交际对于本专业学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同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组织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国家留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能够对英语文化形成更加真切的认识,寓教于乐,并且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尽快掌握使用英语表述本专业知识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其语言表达方面的功能,同时也要挖掘英语在文化等其他方面的价值。对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而言,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研究生只有充分了解英语相关知识,具备扎实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够使用英语熟练的表达本专业知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错误。针对这一情况,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教学过程中,应当要加强文化导入,开设相关文化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全面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安梅.中介语语用学视角下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探索[J].海外英语,2016,10(02):189-190.
  [2]付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10):159-160.
  [3]商艳,孙骏.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语用能力的调查研究[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5,12(02):122-12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107-02  传统的作文批改,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件劳心伤神的难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关自己的他人事。正因如此,作文批改常常是“业至辛勤,同于虚掷。”怎样做才能让作文批改成为学生写作的“点金石”呢?我在平日的作文教学中做了一番思考。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习作者本身。”所以我想,作文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针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对于本文所讨论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我们必须将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的衔接起来,以此来为学生后续阶段更深层次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现状来看,仍有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重要性,而在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学校硬件设施、学生家庭状况等问题的限制,语文课内外阅读课程的展开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这样的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108-01  “照纹劈材”不仅轻松而且效率高。中学作文教学应以中学生关注的热点、趣点为基础,按照作文写作的规律,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课外阅读、教材文本等多方面,兼有符合初中生写作训练的教学序列,让学生在熟能生巧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表达运用规则,在静心揣摩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新鲜感知和生动素材,让学生喜欢上作文。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图画书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笔者借助國际阅读素养测试PIRLS的框架改善现状、解决问题,为教师提供有效提问设计的工具。  【关键词】PIRLS 图画书阅读教学 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106-01  一、PIRLS阅读素养测试概况  PIRLS即“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 PIRLS阅读评价的框架
期刊
【摘要】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本文以英语专业本科基础英语课程为例,对某次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善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反思 教学能力 基础英语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134-01  教学反思,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与表现
期刊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语表演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应该重视英语表演,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英语表演的教学环境。要组织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英语表演,利用语言情境,将学生带到生动的教学环境当中。本文简述了英语表演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使用英语表演教学方法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表演 教学 课堂 口语 合作  【中圖分类号】G633.41【文献标
期刊
【摘要】品德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因而品德教育要面向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当中。首先可通过发掘多方资源,还原生活主题;进而优选教学方式,建构生活课堂;并且延伸课下,追踪生活发展,激发学生的成长,开出品德的花朵。  【关键词】生活化 资源 方式 践行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103-02
期刊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化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入手,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活动教学法以构建各类型的教学活动为主,在实践活动当中开展学习,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被动的知识吸收转变为了互动式的主动学习模式,教学有效性极高。在下文当中,笔者将对活动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全面落实活动教学法,提高英语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混合式学习模式成为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焦点。而在线上线下、课上课外的全方位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以促进师生深度沟通、交流、合作,共同增长智慧、完善人格,逐渐成为现代高等教育教学领域中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分析高职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了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混合式学习 “教”与“学”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其他课程教学的基础,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措施,不但有助于丰富小学语文的教学手段,而且有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关注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措施研究,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一阐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