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随着近年来中学生体质呈现出亚健康的状态,体育学习的动力问题也正日益成为广大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因为它不仅仅关系着学生的体质问题,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体育教育的成败。本文将针对我国中学体育学习动力问题进行研究,并从中找到中学生体育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激发中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的对策,以期能够为今后中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 学习动力
一、引言
体育学习动力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一种推动力,既有学生自身的心理、精神层面的影响,同时还有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外界环境的影响等等。而在这些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中学生体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亚健康、体质下降的话题不绝于耳,因此激发中学生体育学习动力也成为了刻不容缓之事。由此可以看出,从个人层面上讲,体育学习动力的优劣关乎着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与否,从大国家层面上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身体素质好坏也体现出这个国家体育教育的发展程度,因此体育学习动力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生体育学习动力不足的表现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体育课程设置时本身就蕴含着多重的含义,如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体育兴趣的培养以及体育相关知识的学习等等,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课呈现出不愿意参加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造成的。如在篮球课中,运球练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原地运球、行进中运球等运球练习时,很多学生不了解运球的重要性,出现了懒散、不积极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正常教学内容的开展。
(二)学习兴趣不浓厚
学习兴趣不浓厚是由于学生无法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体育学习之中,反而将其视为一种负担,走形式的去完成教学内容,使得整个学习过程不能落到实处。这充分说明学生态度不积极、不端正,也是导致体育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如在投掷内容中,很多同学对于投掷铅球的学习兴趣不高,认为投掷练习本身就是枯燥、乏味的,没有丝毫乐趣可言,尤其是部分女生,往往使投掷练习流于形式,更别提积极性了。
(三)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体育课程学习是与学生自主学习意义相关联的,如果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那么体育课程势必也是学不好的。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意义是比较了解的,但有部分学生认为体育练好与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是毫不相关的,所以在日常体育学习中就更加无法投入精力和调动积极性了。如在学习排球内容时,垫球是排球练习的基础,部分学生对于排球的最直观感受就是击打后手疼,而这也是阻碍了他们进一步学习排球的动力,使得他们丧失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激发中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的策略
(一)转变对于体育学习的认识
一直以来,体育教学就处于“重文轻体”的境地,家长、学校、社会对于体育的看法也不一而同,始终认为文化课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也是足以影响学生一生的东西。因此就必须尽快转变认识,将体育学习作为改善身体体质的大事来看待,充分利用每天的“阳光锻炼一小时”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将体育锻炼当作终身的习惯来培养,在课上也要积极响应老师的教学,按照要求进行热身、练习、对抗等等活动,逐步改善对体育学习不积极的现状。在课外也确立体育锻炼目标,如每天跑步3公里、俯卧撑50个等等。
(二)激发学习动机调动积极性
学生先转变了对于体育学习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配以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习动机,让他们能够以主动的态度参与到体育教学中。首先必须摆正体育学习的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体育学习的内因作用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其次针对部分女生不喜欢运动的特点,可以利用一些游戏达到锻炼的目的,让这些学生也能够参与到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去,从而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三)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关键在于他们没有掌握良好的体育学习方法,即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而正是由于他们方法不正确,又使得他们丧失了体育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基础动作分解演示等等,让更多地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更加全面的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讲授中获取更佳的学习方法,并将这些带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并最终转化为体育学习的动力。
四、结束语
总之,体育学习动力是取决与学生自身的一种态度,只有学生以饱满热亲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才能体验体育学习的魅力,相应的体育学习动力也势必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增强体质、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1] 骈学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J].华章.2014.05.
[2] 龚诗勇.上海市中小学生武术学习动力系统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06.
[3] 赵荒.中小学体育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D].首都体育学院.2012.
[4] 郑媛媛.学生主体学习动力因素和特殊因素的相关调查研究[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S1.
[5] 杜秀君.谈学习动力内化[J].吉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04.
摘 要 随着近年来中学生体质呈现出亚健康的状态,体育学习的动力问题也正日益成为广大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因为它不仅仅关系着学生的体质问题,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体育教育的成败。本文将针对我国中学体育学习动力问题进行研究,并从中找到中学生体育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激发中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的对策,以期能够为今后中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 学习动力
一、引言
体育学习动力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一种推动力,既有学生自身的心理、精神层面的影响,同时还有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外界环境的影响等等。而在这些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中学生体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亚健康、体质下降的话题不绝于耳,因此激发中学生体育学习动力也成为了刻不容缓之事。由此可以看出,从个人层面上讲,体育学习动力的优劣关乎着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与否,从大国家层面上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身体素质好坏也体现出这个国家体育教育的发展程度,因此体育学习动力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生体育学习动力不足的表现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体育课程设置时本身就蕴含着多重的含义,如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体育兴趣的培养以及体育相关知识的学习等等,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课呈现出不愿意参加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造成的。如在篮球课中,运球练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原地运球、行进中运球等运球练习时,很多学生不了解运球的重要性,出现了懒散、不积极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正常教学内容的开展。
(二)学习兴趣不浓厚
学习兴趣不浓厚是由于学生无法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体育学习之中,反而将其视为一种负担,走形式的去完成教学内容,使得整个学习过程不能落到实处。这充分说明学生态度不积极、不端正,也是导致体育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如在投掷内容中,很多同学对于投掷铅球的学习兴趣不高,认为投掷练习本身就是枯燥、乏味的,没有丝毫乐趣可言,尤其是部分女生,往往使投掷练习流于形式,更别提积极性了。
(三)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体育课程学习是与学生自主学习意义相关联的,如果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那么体育课程势必也是学不好的。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意义是比较了解的,但有部分学生认为体育练好与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是毫不相关的,所以在日常体育学习中就更加无法投入精力和调动积极性了。如在学习排球内容时,垫球是排球练习的基础,部分学生对于排球的最直观感受就是击打后手疼,而这也是阻碍了他们进一步学习排球的动力,使得他们丧失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激发中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的策略
(一)转变对于体育学习的认识
一直以来,体育教学就处于“重文轻体”的境地,家长、学校、社会对于体育的看法也不一而同,始终认为文化课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也是足以影响学生一生的东西。因此就必须尽快转变认识,将体育学习作为改善身体体质的大事来看待,充分利用每天的“阳光锻炼一小时”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将体育锻炼当作终身的习惯来培养,在课上也要积极响应老师的教学,按照要求进行热身、练习、对抗等等活动,逐步改善对体育学习不积极的现状。在课外也确立体育锻炼目标,如每天跑步3公里、俯卧撑50个等等。
(二)激发学习动机调动积极性
学生先转变了对于体育学习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配以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习动机,让他们能够以主动的态度参与到体育教学中。首先必须摆正体育学习的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体育学习的内因作用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其次针对部分女生不喜欢运动的特点,可以利用一些游戏达到锻炼的目的,让这些学生也能够参与到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去,从而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三)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关键在于他们没有掌握良好的体育学习方法,即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而正是由于他们方法不正确,又使得他们丧失了体育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基础动作分解演示等等,让更多地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更加全面的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讲授中获取更佳的学习方法,并将这些带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并最终转化为体育学习的动力。
四、结束语
总之,体育学习动力是取决与学生自身的一种态度,只有学生以饱满热亲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才能体验体育学习的魅力,相应的体育学习动力也势必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增强体质、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1] 骈学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J].华章.2014.05.
[2] 龚诗勇.上海市中小学生武术学习动力系统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06.
[3] 赵荒.中小学体育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D].首都体育学院.2012.
[4] 郑媛媛.学生主体学习动力因素和特殊因素的相关调查研究[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S1.
[5] 杜秀君.谈学习动力内化[J].吉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