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刘鼎的身份游离在艺术家与策展人之间,通过艺术创作、谈话、写作、展览策划等方式,研究形成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意识形态化背后的观念变迁。他回访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理论及其实践的内在演变历程,分析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体系及美学,重新评估其视觉文化遗产,并不断提出问题,如艺术如何介入现实政治,文化艺术的核心价值是如何被定义、被解构,乃至被边缘化的,文化自觉与主体性究竟该如何把握等。刘鼎近期在天线空间的新个展“李建国生于一九五二年”,延续了他在2014年个展“华盛顿湖”中对个体经验的观察视角,通过“李建国”这一虚构人物来建构对于历史的整体性解读。
展览标题“李建国生于一九五二年”如同一个普通的履历开头,带有一种故事性的色彩,也给展览烙上特殊的时代印记。画廊一半的展厅墙面上方被漆成钴蓝色,让人想起过去曾流行一时的绿漆墙裙。艺术家刻意营造的空间氛围为展览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时间轴线,试图呼应主题所投射的时代命运。在委托创作的油画《李建国》中,背朝观众的男女一丝不挂,看似毫无束缚的他们眺望远方,却不得不面对脚下和眼前的重重障碍。作为指代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一代人境遇的角色,“李建国”实际上隐含了集体的意志与意义,也无可避免地陷入一个封闭的自我想象的虚构空间。这或许正是展览透露出某种失落和悲观情绪的原因所在。
基于一种书写叙述的创作方法,文本在此次展览中至关重要,是理解发生在“李建国”身上的轶事及其遭遇的社会事件的线索。观展体验伴随着阅读的快感与知识的繁复演绎,并不令人感到轻松。无论是丙烯绘画《无政治身份者》中被引用的诗句、油画《标记》中文艺理论家周扬的语录、十频录像装置《十人谈》中的艺术论述,还是绘画装置《口信》中所杜撰的美国艺术家劳生伯格写给中国艺术家的信,诸多概念在不断制造现实的同时形成一整套理论逻辑,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文化政治的复杂状况。《景区地图》描绘了一系列流行思潮、书籍名称与各种星球地表交织的图像,呈现了一种繁荣且散漫的文化景观。《1988(语言作为问题)》则可视为这一景观在艺术界的具体表现。探讨艺术语言问题的档案散落在一幅水墨画下,表达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艺术转向的迫切意愿和趋势。它们不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者,也是事件的制造者。
在以劳生伯格的名义写下的信中,艺术家写道:“只要自己认为成功,那就是成功。如果你很谨慎怕批评,那你成功的机会就少多了。”信的内容暗示了更多丰富的隐喻,这些隐喻不是单纯的意识形态,而是通过虚构和想象产生的身份怀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观念的式微并不意味着政治美学化的消亡,艺术被意识形态工具化始终存在,且以一种离散的、渗透式的形态进入当下。基于此,“李建国生于一九五二年”既是刘鼎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历史图景进行反思的一段艺术脚注,也可视为一次自身文化认同探索的旅程。
展览标题“李建国生于一九五二年”如同一个普通的履历开头,带有一种故事性的色彩,也给展览烙上特殊的时代印记。画廊一半的展厅墙面上方被漆成钴蓝色,让人想起过去曾流行一时的绿漆墙裙。艺术家刻意营造的空间氛围为展览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时间轴线,试图呼应主题所投射的时代命运。在委托创作的油画《李建国》中,背朝观众的男女一丝不挂,看似毫无束缚的他们眺望远方,却不得不面对脚下和眼前的重重障碍。作为指代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一代人境遇的角色,“李建国”实际上隐含了集体的意志与意义,也无可避免地陷入一个封闭的自我想象的虚构空间。这或许正是展览透露出某种失落和悲观情绪的原因所在。
基于一种书写叙述的创作方法,文本在此次展览中至关重要,是理解发生在“李建国”身上的轶事及其遭遇的社会事件的线索。观展体验伴随着阅读的快感与知识的繁复演绎,并不令人感到轻松。无论是丙烯绘画《无政治身份者》中被引用的诗句、油画《标记》中文艺理论家周扬的语录、十频录像装置《十人谈》中的艺术论述,还是绘画装置《口信》中所杜撰的美国艺术家劳生伯格写给中国艺术家的信,诸多概念在不断制造现实的同时形成一整套理论逻辑,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文化政治的复杂状况。《景区地图》描绘了一系列流行思潮、书籍名称与各种星球地表交织的图像,呈现了一种繁荣且散漫的文化景观。《1988(语言作为问题)》则可视为这一景观在艺术界的具体表现。探讨艺术语言问题的档案散落在一幅水墨画下,表达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艺术转向的迫切意愿和趋势。它们不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者,也是事件的制造者。
在以劳生伯格的名义写下的信中,艺术家写道:“只要自己认为成功,那就是成功。如果你很谨慎怕批评,那你成功的机会就少多了。”信的内容暗示了更多丰富的隐喻,这些隐喻不是单纯的意识形态,而是通过虚构和想象产生的身份怀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观念的式微并不意味着政治美学化的消亡,艺术被意识形态工具化始终存在,且以一种离散的、渗透式的形态进入当下。基于此,“李建国生于一九五二年”既是刘鼎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历史图景进行反思的一段艺术脚注,也可视为一次自身文化认同探索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