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的现实困境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的地貌”的英文标题直译为“在中国凿一个洞”(Digging a Hole in China),不免让人对展览真正想展现的意图有所猜测。在美术馆空间中挖洞造屋,同样令人联想起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大地艺术。展览所呈现的十二位艺术家的作品的时间跨度从1994年至今,而在今日中国,这一以。土地”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实践,能否为当下社会理解“土地”这一词汇和“我们从何而来”这一哲学思考中的难题提供另一种答案或是理解?
  相较于追求与现实工业、商品化、塑料美学抵抗的西方大地艺术,此次参展作品不仅借用了“走进沙漠、走进海洋,在最为孤寂之处,通过自然元素进行游戏”这一手段,作品元素还回归城市与人群,用城市抵抗城市,甚至用虚拟来抵抗现实,显示出参展艺术家对主题的深入思考。
  另一方面,这批尝试勾勒“土地”概念隐藏的嬗变轨迹的作品,其实更具体且鲜明地延伸了中国社会剧变下的个人感受,这种感受更多是不愉快的,对于物质化被剥离的土地甚至带有痛苦感。
  “土地”在农耕社会本应带来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在展览“事件的地貌”中,作品展示了由于土地的使用、拥有、经营、建筑等客观行为,导致土地从原有语境中被完全剥离,不再是一个客观的域,甚至不再适用于人人可用的公平原则。张辽源与刘韡、秦思源(化名“陈浩字”)分别在杭州的交通枢纽(《一平方米》)和北京的798艺术区(《谢土》)开挖具有公共性质的土地。张辽源的作品《一平方米》并列公布一系列实施的行政协商、冗杂事务协商文件,这些繁琐的文件似乎给予这块一平方米的土地特殊的价值,它不再是土地本身,而是客观权利的一部分。刘韡、秦思源在《谢土》中搭建出一个空问,并在地面挖出宗教符号,但最后观者终结在一个没有出口、没有顶窗的半封闭空间中。空间的白色瓷砖几乎是中国每个公共厕所都会使用的材料,具有宗教意味的空间的肃穆和隐蔽感并不能带来任何平静,被挖开的地面带来恐慌,文件也带来恐慌。我们是否仍然要继续感谢脚下的土地?这两个作品都显示出宗教感和仪式感,将公共与私人空间的界线模糊虚化,以此讨论权力、公共等抽象概念对土地和人之间的剥离,无疑是非常巧妙的。
  庄辉的参展作品则加入了时间和空间的元素。《东经109,88,北纬31,09》(1995-2008)始于三峡工程初动工时,庄辉在长江沿岸选择了三处地点挖洞;2007年在他邀请摄影师前往挖洞地点进行拍摄时,地洞已全然被长江水淹没——大型水利工程的水深揭示了作品的时间维度。《庄辉个展》(2014一)则加深了对人类的群体活动所引发的土地改变的恐惧。2014年,庄辉与团队进入西部无人区,安置了《倾斜11度》(2007)、《木工师傅的边角料》(2009)等四件装置作品,并在一块废弃的土地上绘制了作品《寻找牟莉莉》。本次展览选展了《倾斜1 1度》和两段拍摄于无人区的录像。《寻找牟莉莉》被留在一片荒芜中自生自灭。艺术家通过自己延展了土地的空间和时间概念,将无人区存放在录像中,但当以前自以为的安全完全消失或是被摧毁之后,什么才是归处?曾经的鸟声和水声被杂音取代,曾经的城变为废都,人类的原生恐惧被消极地隐藏在作品中。
  在时间与人类行为的改变之下,在权力的具体影响下,土地的自然属性显然已经不再重要,徐坦的作品《地和地盘》(2016)加深了现代人对于无处不在的土地已经失去理解和感情的困境,土地不再是一个切实的概念,只是一个教条主义的单词。录像记录了徐坦在珠江边的广州沥涪原蛋家人居住地所进行的有关土地和植物、种植的研究,并呈现了改革开放以后失去了土地使用权的家人所使用的一种独具创造同时又扭曲的种植方式。徐渠的《逆水行舟》(2011)则记录了徐渠与好友划橡皮艇从京郊向市区前行,辗转五个多小时后行程被迫终止的过程。
  今天,“土地”一词可以通过网络地图成为无处不在的图像,一万公里的荒原可以一秒钟近在眼前,但昔日脚踩为地的踏实感正被快速瓦解。我们坚信“物质性是土地的一部分,也是无法跨越的一部分,不管我们如何用经济活动将其抽象化,它的物质性都是难以被消解的”(策展人刘秀仪),这对于试图找寻“立足之地”的困难情景是否真的适用?中国社会在改变地表的同时,也在逐渐消耗居民与原生土地的属性纠缠、情感纽带,两者彼此已经不再捆扎着载浮载沉,终于成为“土地”的现实困境。
其他文献
崔西·艾敏,在中国是一个夹生的名词。因为“生”,所以“我哭因为我爱你”展览之主办方——香港立木及白立方画廊,将此次展览定位为“艺术家于大中华地区首个个展”。之所以说“夹生”,则是因为,正像崔西早年以YBA成员的身份被介绍到中国时英领馆所提供的官方背景所说,“这是一个媒体信息极度繁盛的时代”,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情境下,崔西·艾敏成为一个“普世”的英国年轻艺术家,我们极易从国内现下的众多艺术实
期刊
2016年,作为本土重要的大型艺术博览会,艺术北京走入第十一个年头。本届艺术北京博览会有了更加严格的筛选机制,最终有约百六十家参展机构入围。它们分别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荷兰、奥地利、墨西哥、乌克兰、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泰国、朝鲜、印尼等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画廊的综合品质均有所提高。今年艺术北京博览会整体展出面积超过二万五千平方米,仍由“当代馆”、“经典馆”
期刊
摘要:吉尔·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e Deleuze,1925-1995)是目前为止研究电影最全面系统的哲学家,他的两本巨著《电影I:运动-影像》和《电影II:时间-影像》,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学或电影史研究文献截然不同,他是将影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和生命观,最后从哲学的角度开拓新的开敞性。其文中涉及影像的运动、时间的呈现、影像的批判性、电影装置的思维与政治等各种概
期刊
上海,曾经是外国人登陆中国的最重要的口岸,并成为外国与中国互看的基点。曾经,上海成为资产阶级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也成为无产阶级摩拳擦掌的革命摇篮,进步与落后、激进与保守、新潮与旧例、富贵与贫穷、光明与黑暗、秩序与动荡、左派与右派、革命与反动、叛逆与堕落……常常将上海推向风口浪尖,既先行先试、敢作敢为,又香风扑面、纸醉金迷,一度又成为逃避的“孤岛”、“躲进小楼成统”为“不在场”,甚至于变成主流外的支
期刊
这些年,常听漆澜说要画得任性一些。怎么任性?他画《屋漏痕——致黄宾虹》,一画就是三年,每天却只动笔少许,不允许有雷同的笔法和形色关系,意在反复打乱以前画中国画形成的“手顺”。手顺,因技巧熟练,程式分明,一挥而就,几乎不假思索,这被漆澜戏称为“惰性的流畅”。那是一张大约一米见方的画,语言强劲,颜色杂沓,色块和线条紧密地缠绕在一起,多个抽象空间被挤压在一个平面中,再一起向外蔓延、膨胀。画面右下方,亮绿
期刊
1968年,库布里克公映了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电影中,人猿在狂喜时抛起骨头,画面一转,变换成太空中悠然漫步的宇宙飞船。它带给那个时代的人们极大的时空震撼,几万年间,弹指一挥的波澜壮阔与豪迈情怀。同年,南非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希莱贝尔格成为第一个因心脏移植手术而获得新生的人。  远在万里外,古老的藏族人,依旧每年会在特殊的节日,举行一种叫“转山”的宗教仪式,意为朝圣冥想之行。朝
期刊
每个具有明确想法的人在节点转折的时刻,都会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其中的思考与延展的形态,甚至容易让人产生一切可以重新再来的期待。对于艺术家来说,一个阶段创作的完成往往带有这样的意义。陈文骥的艺术创作脉络其实是清晰可辨的,他的艺术一直是在不断跨越对物象的似真性之后,持续深入、纯化视觉语言的过程。从他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初的具象写实,到90年代末苍凉荒芜风景的描绘,再到疏离于写实的语言方式之后物质的抽象,尽管
期刊
身体,不是一个自为的存在,它部分作为周围环境的映射,部分构成一个隐秘的小宇宙。  “紧身——瑞士亚沙之窗”中一系列的发生引发对于行为的再度思考,同时提出有关身体属性与观看之、司的诸多问题,有可解的部分,也有依然存疑的困惑,这正是其值得探讨之处。  行为所呈现的身体类型  为了厘清“紧身”中五个行为表演的属性与其引发的反应,有必要对行为所呈现的身体进行分类。玛丽  卡洛琳侯米诺(Marie-Caro
期刊
1947年,由艺术家马格利特主编的比利时超现实主义杂志《会生活》向多位艺术家和作家发出了调查问卷,比利时诗人马塞尔·布达埃尔也在其中。在被问及“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布达埃尔答道:“某些粗鄙不明的东西;显然还有钱,因为特别是贫穷让我真的很难堪。”  在他的回答中,布达埃尔为自己勾勒了一个藐视惯例、放荡不羁、一贫如洗的形象。近期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的马塞尔-布达埃尔回顾展上,这一形象被细致地描绘和诠
期刊
四年前,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带着他的艺术项目《亚洲土地》来到中国,由一百吨黏土和三百位制作者创作出的手掌大小、带有眼睛的十二万只小泥人,在中国的多个城市进行了巡回展出。这些充满人工痕迹的小泥人昭示了一种集体意识在空间之中的存在,让人不禁感叹,相对于“无限”这个概念来说,任何个体、任何事物都只是一个符号。  四年后的今天,葛姆雷在北京常青画廊迎来了他的第二次个展“屯蒙”。此次作品《屯蒙》依然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