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950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钢琴家演奏前要定弦,歌唱家演唱时要定调,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琴声更悠扬,让歌声更优美。教师上课也是这样,可以说一节课就是一次演出,演出中的导入环节就好比钢琴家定音、歌唱家定调,也就是第一幕。如何演好第一幕,如何在第一幕中让你的观众被你的台词所吸引,并产生共鸣?这就需要我们恰当、适度地把握好这一环节,因为这一环节不仅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以启迪、感染,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和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谈谈导入新课的一些方法。
  
  一、激趣导入法
  
  这种方法就是导入新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如果教师一开课就能“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在法国唱的一首歌轰动了整个巴黎,博得了崇高的声誉,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仅唱出了我国人民的心声,而且也唱出了世界人民的心声,今天我们要上的课,就是这着歌的歌词。”学生一听,会暗自惊奇:什么歌词有那么大的感染力?便会急于去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课堂教学也就顺利展开了。
  
  二、情境导入法
  
  这种方法就是导入新课时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景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如一位老师在上《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这样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苏轼,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千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观赏古人笔下的赤壁,聆听古人心灵的独白……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急于想去领略它的风采。
  
  三、悬念导入法
  
  这种方法就是质疑设问,形成悬念。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造成一种渴望解惑的心理状态,使其对所学内容产生极大兴趣,从而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李东霞老师在上《规律》时这样导入:我们学校门口有两棵生长了五百多年的葱郁挺拔的老槐树,秋天,老槐树的叶子渐渐飘落,大小不一的叶片满天飞舞,这些叶片的大小有没有规律呢?假如要你们为10000名士兵生产军服,由于特殊原因,不可能测量每个士兵的身高,想一想1~5号军服各应生产多少套?你会用什么办法呢?那就让我们来探究探究,看看有什么规律?这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的思考,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急于解惑的欲望,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四、温故导入法
  
  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出与之密切相关的旧知识,通过复习旧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新旧知识在相互作用中“融化”,为学习新知识做好搭桥引路的准备。如有位老师在上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时,这样导入: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我们为毛泽东主席所描绘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壮美,瑰丽奇特的自然之景所陶醉,为伟人涵盖天地、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毛泽东主席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学生驾轻就熟,便会激起高昂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五、故事导入法
  
  这种方法就是教师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生活中熟悉的例子有关的故事、典故等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的导入法。如一位教师在讲《绿》一课时,通过讲故事引出对本课的教学重点——衬托手法的学习,故事大意是:有个叫摩根的商人长得高大魁梧,他的妻子却小巧玲珑。他们夫妇运了一大批鸡蛋去市场卖。摩根先出去卖,一连三天都没有卖出去。于是他的妻子接过篮子上街去卖,没多长时间鸡蛋就卖完了。教师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列出了许多原因:他不会叫卖,他妻子长得漂亮、能说会道等等。最后教师道出了主要原因:“摩根人高手大,鸡蛋在他心中便显得小;而他的妻子人小手小,同样的一个鸡蛋在她手中就显得大了,所以人们争着买,这就体现了衬托的道理,在文学上就是我们常说的衬托方法,大家看看《绿》这篇文章在哪些地方运用了衬托手法,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启发,很自然地进入对新课的学习中。
  
  六、直观演示导入法
  
  这种方法就是教师在讲新课之前,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给学生做一个实验,或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导入法。其目的是先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引起其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理解。如一位教师在上《死海不死》一课时,教师准备了盛满水的大烧杯、玻璃棒、塑料勺、食盐、鸡蛋等。一上课,教师就把鸡蛋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沉入杯底。这时教师问:“谁有办法让鸡蛋浮起来?”学生争着想办法做实验,在多次实验后,终于有同学把食盐全部放入杯中,使鸡蛋浮了起来。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很自然地导入对课文的学习。
  当然,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不仅仅只有上述几种,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师,各有不同的导入方法。即使是同一年级、同一教材,针对不同的学生也不一定都用同样的导入方法。因此,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导入方法。
  (作者单位:643100四川省荣县中学校)
其他文献
《做灯笼》一文讲的是李良和王京两个小朋友,他们俩发挥各自的特长合作做灯笼,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使他们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短文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真诚地与他人合作,一个人的长处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独行的弊端    文中的王京是个班里公认的小画家,在学校的美术大赛中得过奖,可是她在班里布置教室时,看到别人已经画画了,竟然束手无策,心中存在着烦恼。李良是班里的
期刊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是教育的灵魂。那么,教师应该怎样热爱自己的学生,并用这种爱去感染熏陶学生呢?    一、用真心去爱    “爱”的繁体写法,是爱里有一颗“心”。它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真情流露。我们以前接触过著名作家魏巍的文章《我的老师》,里面有一段描写他的老师的文字:“她从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
期刊
党和国家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很显然,党和国家把提高整个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  原国家教委明确规定: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
期刊
语文课本来是中学里一门应用最广泛、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课,也应当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可是现在有不少学生却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危机”。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情境,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那种入迷入痴的情境,那种令学生学而不厌、流连忘返的气氛,那种使学生随着课文内容的波澜而产生如泣如慕、如怨如诉情绪的感情流动,那种“于不疑处激疑”所激起的使学生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和竞争意识。只有真正激发了学生
期刊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产生的与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动。当孩子长到一定阶段,就会有一些逆反心理,表现为叫他向东偏要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小学进入中学是一个飞跃。在这个阶段,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
期刊
齐齐哈尔大学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虽说音乐教育专业的建设已有十几年的时间,然而音乐表演专业的建设仅仅才有几年的时间,为此,构建怎样的办学模式,促进专业发展,值得我们探索。     一、办学现状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仅仅十几年时间,全国原有的师范院校、新组建的师范院校以及许多理工科院校、综合大学,乘着全国高校扩招的春风,趁着倡导素质教育的热潮,纷纷
期刊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要过文言文教学这一关。现在高中新教材文言文的量很大,弄不好会伤害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甚至降低对语文的兴趣,造成一损俱损的局面。一个老师要让几十个学生学好,惟一的办法就是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学。一个老师如果教给学生一个错误的知识点,可以说是不敬业;如果败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是犯了罪。前者对学生造成的损失是可以弥补的,后者所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挽回的。相对而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察、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数学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数感,并将数感的发展置于首要位置。  那么,什么是数感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
期刊
【摘要】“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是语文的重要特征,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本文从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论述了这一问题:一是以教材为蓝本,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二是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报刊、图书、网上收集资料,激发他们对环境问题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三是积极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 环保教
期刊
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作文教学,可以说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相当多的中学生作文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语言单调乏味。由于学生课内文章没有学好,课外阅读面不宽,积累不丰,内功不深,造成作文中遣词造句不当、单调、乏味、干瘪,用来用去的就是一些司空见惯的词语。有些同学还受一时风气影响,作文中还出现了一些怪异的、油滑的、
期刊